某区“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

 某区“双招双引”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双招双引”等一系列部署要求,进一步聚焦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双招双引”等一系列部署要求,坚持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以产业招商为重点,以人才引进、院校合作为支撑,以资本基金为支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保障,强化机制创新和督导推进,进一步提升产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专业化招商水平,为建设生态、开放、活力、精致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区贡献力量。

 二、明确招引方向,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一)明确招引方向 对接上级考核导向和全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招引项目的标准要求,确定以下重点招引方向,包括总投资过 5000 万元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和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达到市级以上认定标准的高端技术人才(团队)、人才平台载体、科研院所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市级以上总部机构及分支机构;企业上市募集调回资金和招财引税等;投资来源要求必须区外投资,重点

 是市外、省外(含境外)投资,对总投资过亿元的省外投资项目,其到位资金按 1.5 倍计算;对总投资过 500 万美元的境外投资项目,其到位资金按 2 倍计算。

 (二)压实招商责任 调整理顺区招商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区招商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决策推进。各级各部门要把“双招双引”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持续用力,紧抓不放。

 1、区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开展“双招双引”,对分管领域招商项目全面负责,年内每人至少引进 1 个总投资过 10 亿元或2个总投资过2亿元的重点产业项目;完成年度到位资金2亿元。

 2、每个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年内至少引进 3 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并以市级考核为导向,下达招商引资到位区外资金任务指标。

 3、主要经济关联部门年内至少引进 2 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完成年度到位资金 1 亿元。其它区直部门、单位年内至少引进 1 个符合重点招商方向并达到投资标准要求的项目;年内完成到位资金 5000 万元。

 4、区直部门和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同时承担招才引智任务。

 三、健全“三项机制”,营造双招双引浓厚氛围 一是项目促进流程再造机制 强化项目落地导向,在评估论证、专班推进、高效决策、协

 同推进等方面实施流程再造,实现项目快决策、快推进、快落地;建立重点招商项目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定时间、定进度,全面推进项目洽谈、签约、开工建设、资金到位、竣工投产。加强区级层面、区街之间、区直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凝聚合力,共促项目落地。

 二是项目攻坚常态化机制 坚持实施“五个一”推进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双招双引”项目攻坚行动,比落地、促开工,盯住目标、久久为功,全力提升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利用招商项目进度管理平台等智慧化手段,实现对重点项目即时调度、即时统计、即时通报,实施时间倒逼、直报领导,推动重点项目快落地、快见效。

 三是完善市区一体化招商机制 加强与市驻外招商小组、市十强产业专班联系,共享招商信息,共同开展招商活动,统筹利用好市区政策和资源。对大片区开发、重点招引项目尤其是重点片区的项目,积极与市投资促进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对接,创新市区政策联动和部门互动,形成招商工作合力。

 四、实施“五个提升”,打造“双招双引”新高地 一是提升园区(片区)招商 强化各类园区、片区招商主战场地位,在创新要素资源、产出效益等方面,对标国内一流园区,坚持产城融合、产才融合、产金结合,突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高端园区招商,打造高质量发

 展示范区和引领区。鼓励国有平台公司通过项目合作、参股、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开展专业园区运营招商,发挥优势引进外部优势资源。坚持一园区一特色,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项目的引进,提升“十强”产业招商质量。

 二是提升产业招商 充分发挥重点产业牵头部门作用,加强对产业细分领域研究,找准找实目标招引企业,全力聚焦产业链招商关键环节,引进落地创新型、基地型、补链型、终端型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潍城。加强与现代海洋投资、信毅资本等基金公司合作,做大产业投资基金等,创新招商办法,导入新业态、独角兽、瞪羚企业、成长型企业,形成新业态集聚化。学习“供应商本地化”的招商经验,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延伸链条建设产业园区,协同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项目。

 三是提升重点区域招商 围绕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成都、武汉、香港以及欧美、日韩等重点区域,瞄准央企、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高端科研院所、资本投资机构、独角兽企业等进行重点招引,同时突出对接北京、上海等地疏解项目招商,全面承接先进地区产业、金融、人才、服务外包转移。开展“一月一城市、一月一主题”集中招商活动,定向拜访与推介签约紧密结合,确保活动期间取得实效。加大外资引进力度,注重发挥欧美、日韩等各类资源渠道,

 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

 四是提升招商模式 突出资本招商,紧盯国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政策性资金、基金和金融机构支持。通过基金运作,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智能制造、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领域。节会招商方面,突出风筝会、产业博览会等重要节会的主场招商功能,强化宣传推介和项目对接引进,擦亮节会招商品牌;以商招商方面,建立健全区直部门与重点企业、园区招商挂钩联动机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领办创办产业园区、参股、股权收购等方式,引入外部资本打造产业集群。抓好盈利能力和景气指数较差企业的二次招商,通过并购等灵活形式盘活企业资源,实现零增地招商。加强与商会、协会、智库、投资中介机构的合作,实施招商合伙人行动计划,可根据需求聘请知名企业、咨询机构、知名人士作为我区招商引智大使,着力构建市场化的协议招引、代理招引、委托招引网络。加强潍坊籍在外知名人士的联系对接。通过直接设立或与异地创新孵化中心合作形式,借助外力外智提升产业水平和效益。

 五是提升重大项目落地效率 紧紧抓住总投资过 10 亿元、20 亿元、50 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及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项目和高端院所,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建设达效。目前加快综合型、功能型、区域型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力争总部项目招商有新突破。

 五、强化“三项支撑”,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优化各项激励扶持政策 突出政策导向,进一步完善区招商发展激励政策和招才引智政策。配合相关部门,站在企业角度,全面梳理现有政策,用足用活相关政策规定,让企业看得懂、做得通、好落实。坚持政策普惠与“一事一议”相结合,优化重点产业项目招商专项政策,适当降低乡村振兴、医疗康养类项目政策支持门槛,为产业项目集聚做好支持。

 二是突破资源保障 实行资金、土地、政策等资源随着项目走,围绕制约项目落地的土地、环境容量、资金等“卡脖子”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内部挖潜,梳理摸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可利用厂房、楼宇资源,对外发布招商。对重大招引项目,密切跟踪,靠上服务,积极争取列入上级重点项目盘子,争取上级政府土地、基金、地方债等各项支持。

 三是强化服务保障 围绕推进重点招商项目,完善区级领导包靠制度,推行“拿地即开工”,“一次办好”,形成“重点项目不过旬,重大项目不过月”的快速协调机制。探索建立“招商服务大使”工作机制,选择专业人员组成“服务大使”,为重点招商项目提供政策咨询、考察、选址、洽谈等协调推进等服务,以良好服务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一线工作法,开展企业和重点专家人才大走访、大调研,

 建立与企业家联系“直通车”,及时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送信息、问需求,实现以商招商、以才引资、以企引企。加大全区招商队伍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招商队伍能力素质,打造一支懂产业、懂政策、会谈判、熟悉资源和要素需求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六、加强调度,进一步严格考核奖惩 (一)强化考核导向 提升“双招双引”工作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的比重,对全区双招双引目标计划完成情况严格考核,直接考核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以及区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主要考核新签约项目、立项项目、开工(开业)项目、到位资金和招才引智情况;对区直部门主要考核新引进合同项目、到位资金及招才引智情况。坚持“双招双引”工作与评先树优、干部使用紧密结合,对双招双引成效突出排在前 3 位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和前 5 位的区直部门确定为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并在优秀等次比例、职级晋升、提拔重用等方面给予倾斜。

 (二)强化经费保障 区财政部门要安排境内外重点招商工作专项经费,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商务接待管理办法。对完成招商指导性目标任务并且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区直部门、单位落实招商经费 10 万元,对引进重大招商项目或超额完成招商任务的单位,可“一事一议”给予经费追加。对“双招双引”排在前三位的街道、开发区(管

 理区)在财政资金、土地指标安排上给予倾斜。

 (三)加强督查问责 把“双招双引”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督查的重要内容,区里成立“双招双引”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招商推进落实情况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年终考核。对工作被动应付、要素保障不力、工作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问责。对排在后 2 位的街道、开发区(管理区)和完不成双招双引任务目标的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年底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将进行约谈。

推荐访问:某区 工作实施方案 双招双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