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要不断学习、培养、提高自己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如大明寺的悠久历史渊源和厚实的文化积淀,济源市和轵城镇文化遗存的艺术特色这些本地资源,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开发美术校本资源,编辑美术校本课程,是美术课改革的一种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 校本教研 地方美术资源 美术校本课程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给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新课程大大增加了课程实施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是新课程实施的多样性、灵活性,另一方面是增加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不仅要与学生一起对教学文本进行加工和重新建构,还要承担开发校本课程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培养、提升自己广泛地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由-个课程不折不扣的执行者,变为课程能动的开发者。
  两年多来,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发动教师和学生全员投入,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努力开发课程资源。笔者体会到:开发一个富有创意的美术校本课程,必须经历一次乃至反复几次的反复实践的过程。下面本文就如何通过校本教研,开发美术校本资源,谈谈笔者的初步探究。
  二、深入开展校本教研
  (一)校本教研课题的立项、理论学习和论证。近年来,我校积极利用和挖掘济源市和轵城镇的地方美术资源,不仅丰富了本校美术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发扬了传统艺术的魅力,传承了优秀的地方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和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赞美。我们为了使校本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符合新的课程理念且具有可操作性为目标,把上述的设想提升为校本教研课题——《轵城镇文化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美术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提出:美术教学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中小学校应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轵城镇文化是济源文化的缩影,轵城春秋时期为轵国,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乃“天下名都”之一。秦置轵县,西汉至南北朝曾四度封为候国。境内古迹颇多,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明寺、战国“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之墓、保留金代特色的关帝庙、“天下名都”的轵国古址等……深深地吸引着每个人,这都是一些值得挖掘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艺术是生活与文化的结晶,地方性美术资源是属于薪火相传的地方文化。地方性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旨在让学生认识、了解其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进而欣赏家乡文化,关怀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从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美术作品。使学生了解济源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加深对地方民间艺术的理解,使学生领悟济源地方美术文化的内涵,培养其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和保护家乡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开展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也有长远价值。
  (二)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轵城地处济源南部,自古以来就是风物荟萃、名胜云集之地, 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孕育出了融合传统的农耕文化,尤其是建筑文化、民俗风情文化、商贸文化、园林文化、禅宗文化、书画文化和工艺文化等特色文化,影响广泛,轵城的文化曾代表过济源的文化潮流。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体验和感受济源文化,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值得参观的地方,如位于我校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大明寺、济源博物馆、保留金代特色的关帝庙、“天下名都”的轵国古址等,要求学生用摄影、速写及上网查找等方式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笔者还亲自带领学生参加活动,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还曾几次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居住在轵城的家人、亲戚、朋友、邻居作采访,了解轵城的建筑及他们的居住情况、生活情况等等。这样的活动不但使学生领略了轵城文化的美,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相互间的交流,激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通过上面一系列活动,课题组收集到师生的大量摄影、速写、调查报告、访谈录、参观感想等材料。这些材料可用生动、精彩、丰富来概括。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发展了师生的人文意识,丰富了师生的人文素养,为下阶段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面对这些材料,我们经过整理、比较,先选取学生感受最深的,与学校当前美术教学联系最密切的,确定为重点探究的子课题。
  (三)典型案例的探究。下面对《古寺留芳——大明寺建筑装饰赏析》这个课例下面较详细分析。
  1.课程设置的思考。本课是人美版美术鉴赏课程《用心体昧建筑之美术——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的拓展课题,根据《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要求,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有义务、有责任让学生们通过美术鉴赏,更理性地认识济源的人文文化,认识大明寺。大明寺有着典型的中原建筑特点,蕴涵着浓郁的地方美术资源。如何使这节高中美术欣赏课上得好、上得活、上得实,确实引起笔者的思考。本课试图把艺术博物馆引进高中美术鉴赏课的课堂,把鉴赏教材的内容与地方美术教学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参观、讨论、直观图像与实物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使学生了解济源灿烂的历史文化,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加深对地方民间艺术的理解,使学生领悟济源地方美术文化的内涵,培养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和保护家乡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推荐访问:校本 美术 利用 开发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