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给中国留下什么】 中国足球最新消息

  8月8日至24日,北京奥运会以其空前宏大的规模、精彩纷呈的竞技、绚丽多姿的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人类奥运百年史册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从7年艰辛的筹备,到奥运会成功举办;从惊艳世人的开幕,到竞技赛场捷报频传;从志愿者的微笑服务,到观众们的呐喊助威,中国在承办奥运会的过程中,收获的应该远远不只是51枚金牌和短短16天里呈现给世界的诸多惊喜。
  “奥运留给北京的精神遗产永远不会贬值。”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魏纪中在奥运会闭幕前夕说。
  
  民族自信心增强
  “国际奥委会绝对不后悔将奥运会承办权交给北京。当8月8日那天到来之时,奥运会的巨大魔力和完美无瑕的组织工作将取代一切争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8月2日面对世界各国媒体对北京奥运会筹备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8月8日至24日,北京不负所望,为国际奥委会和全世界人民交上了一份完满的答卷。与此同时,中国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开放的大国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奥运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拿金牌,还让我们考虑怎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扮演大国的角色,让我们的心理更加成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胡翼青教授说。
  他认为这种心理成熟的主要表现为国民日渐大度、宽容和开放的心态以及观点的多元化。
  奥运会是一个全球性的盛会,现代奥运会早已不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运动会”,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在这里碰撞、交流和融合。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无疑为中国国民提供了一个与世界多种文化、多种价值观对话的机会,同时也为中国国民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个性、精神的舞台。
  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西方媒体针对中国的负面消息、批评报道、抵制北京奥运的言论此起彼伏。这些不仅考验着中国官方的应对策略,也考验着中国普通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各种怀疑、责难和不友好,中国无论从国家领导层还是普通民众都没有责怪和抱怨,而是始终以理解、宽容、平和的心态面对,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以一个个铁的事实将误解变为信任,让责难变为盛赞。
  与此同时,中国人也不断地在进行“国民性格”的自我检视和反省。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对于杜丽错失奥运首金、郎平带领美国女排打败中国队、飞人刘翔突然退赛……大多数中国人所表现出的包容理解态度赢得了世界的赞许和尊重。
  “民众宽容、开放的心态、多元化的声音,这些都是奥运给我们带来的收获。但这些收获归根结底体现了一个更加自信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从奥运中收获的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胡翼青教授说。
  
  国家文明程度提升
  如今,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人们随处可以见到这样一句标语:“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从申办成功到迎接奥运到来,北京的老百姓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口号。
  不仅是在北京,这场“讲文明、树新风”的活动在中国的其他城市和地区也广泛开展。很多城镇、学校、机关、企业都印发了文明礼仪手册,宣传普及各种礼仪规范,知礼、学礼、行礼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的时尚。
  奥运不仅提供了一个展示北京、展示中国的平台,同时是一个监督和促进提升国民文明礼貌的契机。在人文奥运的理念下,在城市功能逐渐完善的同时,公民文明素质、精神境界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我们用礼貌热情接待八方宾客,也赢得了世界对我们的尊重。
  英国《卫报》的驻京记者史蒂夫・克莱姆一直对自己在北京奥运采访的一次经历记忆犹新:“当时我乘出租车从拳击赛事现场赶到羽毛球比赛场馆,但没想到场馆外因没有特定的准入证而不能进入。户外正下着暴雨,这位热心的出租车司机不忍让我被淋,自己下车跟保安人员解释,终于让车停在场馆附近避雨。更令人感动的是,因为不能用熟练的英语进行沟通,司机指着里程计时器反复跟我比划,让我明白只需支付拳击比赛场地到羽毛球场馆外的费用即可。”
  史蒂夫・克莱姆说,这位出租车司机的热心和真诚是他北京之行中难忘的记忆,“无论他们的英文如何,脸上都充满了微笑。”
  这样的微笑也让无处不在的志愿者成为北京奥运一道美丽的风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大多是“80后”年轻人,他们的阳光、微笑和勤勉,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一张最好的名片。“这些志愿者的参与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他们没有任何物质报酬,但他们帮助奥运会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我相信,这种志愿者精神也是本次奥运会留给北京、留给中国的财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马和励这样评价。
  
  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8月24日,在国际奥委会北京奥运会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罗格主席认为:“北京奥运会提升了北京人民及全中国人民的环保意识,这将对中国的环境和体育水平的提高产生极大影响。”
  也是在同一天,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公布了北京环保监测中心最新监测数据后表示,北京兑现了关于奥运空气质量保障的全部承诺,但改善环境的挑战还未结束。他说:“要保证奥运会后北京的空气质量不滑坡,必须坚持严格的减排措施,后退是没有出路的。”
  “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奥运会用严格的环境标准促进了城市环境改善和环境建设,更让环保理念融入到每个中国国民的心中。
  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实施了358个“绿色奥运”项目,包括69项新能源项目、168项建筑节能项目以及121项水资源项目。
  自申奥成功以来,中国政府已经投入了约120亿美元用于北京环境治理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如北京采纳的世界最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引入可再生能源以及扩大公共交通系统等一系列长期措施。又如,北京奥运会筹办的这几年加大了环保先进技术的研发力度,重点开发了生态环境保护技术、节能技术以及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等污染防治技术,使可再生资源在奥运会设施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同时,北京通过筹办奥运会,建立了经济与环境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新机制,确保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仅2007年一年,全团就开展了350场演讲。”北京绿色奥运绿色行动宣讲团的李笑萍说。
  陈辉是北京西大望路一家网站的网络管理员,他刚刚做了一个小测试,利用网上的碳排放计算器计算自己的碳排放量。“由于家离单位很远,我一般都是开车上下班,我的碳排放量是中国城市居民碳排放量平均值的3倍。”陈辉说,他和几个同事正在考虑通过认养碳中和林的方式来进行“碳中和”。
  目前,垃圾分类、种植碳中和林、少开一天车等京城百姓自发的环保行动越来越普及,成为绿色奥运的新亮点,环保理念已经逐渐深入到每个国民的内心。
  
  全民体育空前发展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和举办,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一系列举措在奥运会前接连出台,大众体育谱写出新的篇章。
  据8月2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北京奥运会明显激发了中国公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50.3%的受访网友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会在奥运会后更多参与体育锻练”。
  在申奥成功后的7年中,中国的全民体育工作也随之有了较快的提升。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已投入1.54亿元,扶持各地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06个。而在全民健身中占有较大比重的青少年体育工作,也有了较大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省市、地市三级体育学校近1.2万所,经常参加体育传统项目活动的学生达5000万人左右;目前依托各级学校、体校、体育场馆和社区创建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已达2379所,每年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学生多达两亿人次。
  “申奥成功的7年,是全民健身运动空前蓬勃开展的7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指出。
  “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人文奥运进社区”、“人文奥运神州行”、“强健体魄――迎奥运全民健身体育活动”等具有较大规模和深远影响的一系列大型群众体育活动的举行,正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从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通过体育健身拥有健康。北京奥运会的筹备期和举办期,同时成了群众体育知识的普及期、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期、全民体质健康水平的促进期和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期。
  这次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唤起全国各族人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爱好,使奥林匹克精神在人民心中扎根开花,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奥运已经结束,但它给中国留下了一笔财富――一笔或许比51块金牌更加有价值的巨大的精神财富。
   (8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推荐访问:中国 留下 奥运 奥运给中国留下什么 奥运中国游戏下载 奥运中国游戏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