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盛世成就香烟 谋定而动成就“煤田盛世”

  辉煌,低迷,再辉煌。   在50年的成长旅途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走出了一个“U”型轨迹。   1959年脱胎于计划经济的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鲜花和掌声始终伴其左右。但1985年后,由于国家计划的勘探任务逐年减少,煤田地质事业开始由辉煌走向低迷。不过,这段梦魇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得以结束。
  1998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进行属地化管理改革,由国家煤炭工业局下放到贵州省人民政府。从此,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吹响了走出困境谋发展的新号角。
  数据显示,2008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全年完成货币工作总量达4亿元,对外经营收入3亿元,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2.3万元,是1998年的4.5倍。从2004年至2008年,每年完成的钻探工程量都超过10万米,提交地质报告10件以上,经审查的煤炭资源量10亿吨以上,站上了历史以来的巅峰,迎来了“煤田盛世”。
  是什么原因让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从困境中崛起?
  ――谋势。
  “善弈者谋势”,这是一种卓越的战略智慧。事实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所经历的每一次变革,都反映了当时的国家经济形势和政策,都折射出煤勘尖兵顾全大局,服从需要,顺应形势发展.积极开拓创新的本色和精神。
  
  顺势
  
  改革体制顽疾 谋求更好发展
  
  这段重新创业的历程,转变了职工思路,培养了市场观念,也锻炼了一批人才,并为下一步的发展积蓄了力量。这或许是这轮改革最大的收获。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经受了前所未有的阵痛与磨练,演绎了一段凤凰涅桨、浴火重生的故事。
  由于历史的原因,地勘行业是一个具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行业。几十年来,人们习惯于国家掏钱打钻的工作模式,“等、靠、要”的思维定式根深蒂固,体制性痼疾成为横亘在发展道路上的一道屏障。当改革逐步深入之时,掣肘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煤田地质队伍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国家项目锐减、拨款逐年递减、负担有增无减……煤田地质行业被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犹如一头步入暮年的老牛,苦苦挣扎在市场经济的边缘。
  在这种背景下,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的改革开始了艰难的启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勘探任务锐减,一年的任务,几个月就完成。四千多人的队伍,有时只有一两个队在打钻,开动一两台钻机,大批人员放假待岗。资料显示,1985年至1993年,每年钻探工程量徘徊在49067米至14003米之间。1994年至2000年,年工程量不足9000米,最高时8061米,而最少时只有3215米,曾经的辉煌已成历史。
  由于“无事可做”,导致大量富余人员的出现。1985年,煤炭部核定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富余人员为1284人。其实,这个数据还比较“保守”。一些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始走上街头,摆地摊,当小贩,在世人不理解的言语和冷眼中自谋职业,养家糊口。失落、彷徨、无助,充满了煤田地质队伍的内心世界。彼时,安置富余人员成为改革中一道棘手的难题。
  而多种经营,则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关键时刻,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提出了在“主业不能改、主业不能丢”的前提下,发展“第二行业”的思路。
  这意味着,煤田地质队伍将放下熟悉的业务,重新涉足陌生的领域。对于一个专业性极强的队伍而言,其难度不言而喻。雪糕厂、面粉厂、精锑厂、带肋钢筋厂、磷酸氢钙厂、养殖场、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酒店等一批与主业毫不沾边的经济实体,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在许多煤田地质人心中,黔美雪糕厂至今仍是一段难以抹去的记忆。当时,为了开拓市场,曾出现过局机关一位老红军上街卖雪糕的场景。其情其景令人动容。“全民出动、妇孺皆兵”,是当时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开展多种经营的真实写照。
  记忆还在延续。
  1992年上半年,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明确指出,煤田地质改革的目标是使地质单位真正走上“地质勘查成果商品化、地质勘查单位企业化、地质队伍管理社会化”的道路,最终把地质单位推向市场,使地质单位成为新型的企事业群体。
  与以往的改革侧重于“简政放权、改革运行机制和经营机制”不同,这次改革的重心和目标是真正建立起市场化的运行机制。随后。一系列新的改革措施相继出台。
  又一次阵痛之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终于形成了地质勘探、社会地质和多种经营三大支柱产业并驾齐驱的局面。
  开展多种经营,实属当时改革中安置富余人员、稳定职工队伍、弥补费用不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现实之需。统计显示,早在1995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多种经营总收入就超过了地质事业费拨款,安置职工1200人以上。
  但是,由于搞“副业”毕竟不是煤田地质队伍的强项,因此,有些企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给人留下了反思的空间。不过,这段重新创业的历程,转变了职工思路,培养了市场观念,也锻炼了一批人才,并为下一步的发展积蓄了力量。这或许是这轮改革最大的收获。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贵州煤田地质队伍没有乱。一路走来,煤田地质人没有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倒下。
  
  乘势
  
  积极运作探矿权 迎来“煤田盛世”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进行“企业化经营”改革的得意之作。则是积极探索探采一体化,运作探矿权投资入股煤矿,不但延长了产业链,而且加快了地勘经济的发展。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真正意义上的“煤田盛世”,实际上是从属地化管理改革以后开始的。
  1998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大潮中,“贵州煤田地质局”由国家煤炭工业局下放到贵州省人民政府,成为“地方军”。1999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质勘探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地质队伍改革的方向是“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这标志着地质勘查管理体制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由“国家统揽地质工作”的局面,转为“公益性和商业性分开运行,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由市场调节”的运行格局。
  转机出现在西部大开发开始之初。
  “西电东送”是贵州省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为了确保火电厂的电煤供应,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大煤保大电”的思路。为此,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开展了大规模的电煤勘探。2003年至2008年,为实现省委、省政府开工建设15对年产100万吨矿井的目标,该局先后转让了18个探矿权,转让煤炭资源量62.16亿吨,保证了“西电东送”重点煤矿建设的需要。在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同时,该局也收获了经济上的实惠。
  事实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进行“企业化经营”改革的得意之作,则是积极探索探采一体化,运作探矿权投资入股煤矿,不但延长了产业链,而且加快了地勘经济的发展。在这方面,该局颇有心得。
  在“西电东送”工程实施之初的2000年,煤炭市场并不好,但该局未雨绸缪,围绕火电厂可能的供煤井田与地方政府合作,运作探矿权,进行风险勘查。针对经费缺口大的情况,该局转变以往地质勘查经费只用于普查找煤的观念,实施“拼盘勘探”战略,对市场好、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勘查项目采取资金拼盘的办法。这方面,由省发改委、毕节地区行署和省煤田地质局各出资30万元完成的黔西金坡勘探,则是一个明证。在该局的积极推动下,目前,贵州省的电煤勘探资金来源形成了“地(市、县)财政出一点,省煤田地质局垫一点,银行贷一点,省财政前期工作费争取一点”的融资格局,彻底改变了以前全由国家按计划拨付勘探经费的格局。
  2004年,该局将盘县雨谷探矿权的部分价款入股响水煤矿10%的股份,成为该矿的4名股东之一。2008年,该局参与盘南马依煤矿的开发,占股10%,同时将水城发耳探矿权部分价款入股该矿10%的股份、将普安泥堡探矿权折价入股14%的股份。这些都是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运作探矿权的成功案例。
  与此同时,该局还按照“大地质”、“大市场”的改革思路,加强与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深入研究贵州省煤田地质、煤炭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煤层气、低硫煤、化工煤资源研究,开展贵州省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分析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而贵阳市“两湖一库”周边废弃煤矿污水治理规划、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和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煤矿矿山安全评价、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等工作的开展,让该局找到了另一个施展拳脚的舞台。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正因如此,贵州省煤田地质局重新走向了辉煌。
  “善弈者谋势”,历史大棋局中的每一步落子,只有跨越时空维度,方能看出弈棋者的高瞻远瞩。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