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实证意识的考查与教学_实证意识

   [关键词]高考,实证,求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21-0033-03       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成为主流趋势。这样的试题强调证据意识,强调科学意识,渗透着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2007年广东高考第26题的“明朝妇女婚姻观”、第29题的“关于近代中国历史研究的不同的视角问题”,2010年福建文综第17题、四川文综第22、23题等等都强调了实证意识。2011年浙江文综第14题再次强调实证意识,这是在重证据基础上的深入。实证意识必须引起教学的广泛关注,如此才能跟上学术的发展和高考的要求。
   2011年浙江文综第14题原题为:
   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答案:B
   题干中材料所表达的北宋居民是否用煤取代木柴为燃料的问题,不是教学的重点,试题的导向是考查史学论证的方法,这是本题的立意所在。即:在对史料信息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有实证价值的材料更可信,概括性的记载并不可靠。
   解析本题:A项说法片面,史料虽然矛盾,但未必不能得出结论,要分辨的是哪个史料更接近历史真相。史实求真是史学研究的一项任务,但历史现象的纷纭复杂,年代久远,使一些真相很难完全解开,能够接近真实就是进步。由于秦汉以来对关中林木的过度开采,特别是都城人口的增加,城市薪炭供应出现了短缺现象。到唐代,因长安“苦樵薪乏”,政府也曾对京官的薪炭供应实行配额制。北宋时期,汴京人口急剧增加,燃料供应的困难愈加严重,“百姓为了生存不惜砍伐桑、枣树以充薪柴”,“东京乏薪缺炭的问题往往因为冬天雨雪,百姓苦寒而显得更加突出”,“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于贫民。”[1] (pp.113~114)宫廷对炭薪的需求量也很大。“宋高宗绍兴四年,两浙转运司檄令婺州买木炭,以充‘御炉’之用,而所买木炭必须是‘胡桃色、鹁鸽色’才行。”[2] (p.678)上述高考题所引用材料二来自《宋会要稿》第四十二册《礼・六二》,同书中还记载了:天禧元年十二月,又赐柴炭,“柴六百七十五万,炭七百二十七万”。仁宗庆历五年,“以雪寒,赐诸班诸军薪。”同书第二十三册《礼・二五》也记载,熙宁中,宫中见有柴炭库。《宋史・食货志》也有太宗“调退材给窑务为薪”等记载与之相应印证。所以,材料二应该是符合史实的。材料一说,北宋居民普遍用煤作燃料,显然是夸大之词。与材料二相比较,没有实证价值。
   C项强调的是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道理不错,但过于绝对。因为“这种方法只能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发生作用”[3] (p.193)。如果什么都需要考古证明,文字材料就失去意义。不是任何结论都需要考古学证明。考古主要是实物,不能为所有文献资料做实证。
   D项主要检测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材料一中的“数百万家”既可以包括民众,也可以包括官员。D项的错误容易判断。
   本题材料一中的“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过去人教社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曾多次引用[4] (p.115)。用以说明北宋时大量开采煤矿,冶炼用煤使炼钢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城市居民生活也大量用煤。现在这道题否定了这个记载,除材料二提出实证的数据外,这个材料本身有什么问题呢?
   材料引自庄绰的《鸡肋篇》。“汴京数百万户”是概括式的表述。北宋是中国古代人口增加的一个高峰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宋真宗天禧五年,“开封府新旧城八厢总计97750户”。宋神宗熙宁年间,“开封府户数达成20万”[2] (p.948)可见,“汴都数百万家”如“万众一心”“千夫所指”一样,是描述性的虚指,并不求实际数字。这是中国传统文字表述的一种特点。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文化是“对数字的一种超脱”。这种超脱对文化艺术是好事,用于历史研究,过去我们不大介意,拿来就用,现在看来是我国传统史学的缺陷,是计量分析比较薄弱的表现。现代学者意识到这个缺陷,于是重新审视过去的结论,挖掘史料,寻找更有利的数据说明。材料二“柴578万,炭585万”的数字,显然更具说服力。由于找到了有数字记录的材料,否定“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便在情理之中。
   解析这道高考题,对教师的启发不仅是教师要重视对史料的诠释、比较和鉴别,更应有意识地将史学研究中的实证意识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求是精神。长期以来,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存在大量的结论式、概括性的表述。有些结论已经固化为教师的“知识”,还不断地在向学生灌输。历史只有经过实证才能求得真相。以一条史料,一种说法说明历史是不科学的。以下仅举几例,略作说明,希望同仁关注。
   例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是教师耳熟能详的材料,但细细想来,这句话没什么证据意义。“贫者无立锥之地”显然是文学性的描述,“立锥之地”指插锥尖的一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但是,古代中国人口少,汉唐宋千余年,一直只有六七千万人,而可耕地面积在不断扩大。“湖北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郑里廪簿竹简,为我们提供了西汉初年贫困小农户占有土地的真实状况。受贷的25户,共有土地617亩,平均每户占田24.7亩,仅及全国平均数的36.5%。”[5] (pp.99~105)这个材料可以证明汉朝土地兼并非常严重,但还没有到小农“无立锥之地”的程度。每个朝代情况不同,土地兼并的现象也不可否认,但是,教学中要注意,这句话不可作证据,它说明不了具体问题。
   例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教材在介绍唐代科举制后常用唐太宗的这句话,意思是说,读书人都被我掌握了。给我们的印象是,科举考试从此成为选官的主渠道。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终唐一代,科举出身的官员在整个官僚队伍中都是少数。唐高宗以前,高级官僚中,科举出身者不占主要地位。唐高宗后期至武则天时,科举录取名额不断扩大,到唐玄宗时期,高级官员中特别是宰相科举出身的比重才有所上升。科举选官制度取代门第有一个过程,不是科举制度开始实行,选官渠道就立即发生变化。千万别将历史过程忽略不计。2011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第2题,以《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为题材,用百分比示意图的形式分析唐代科举制仍“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的现状。这也是通过史料对教材中相关历史结论进行否定或者是辩证地分析,突出了实证意识。
   例三:“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用这段史料说明资本主义萌芽,新教材仍然如此。201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0题,用恩格斯的话实际否定了雇佣劳动就是资本主义萌芽。恩格斯说,雇佣劳动在奴隶制时代就存在,必须在具备一定的历史前提下,雇佣劳动才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我们没有搞清楚什么叫资本主义,以为雇佣关系就是资本主义萌芽,因此才将这段史料作为典型,说明中国在明清时期已经产生“萌芽”,若无外来侵略,我们也可以自身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实际上,这个史料是为这个结论作注释。
   例四:“《资政新篇》迫于当时的形势,没有能够实行。”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沿用这句话。仔细想想,当时如果不打仗能够实行吗?既然说农民阶级有历史局限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那就是说,太平天国即使得到天下,也不会实行资本主义。一个洪仁�、一纸《资政新篇》就能改变农民阶级?《资政新篇》没有实行是很正常的,洪仁�的方案超越了当时的国情,在太平天国不可能实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都说明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的难度。“迫于当时形势”没能实行,这个结论不仅缺乏实证,在理论上也自相矛盾。
   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引起教学的注意。高考试题反映了学术发展的水平,中学教学没有其他选择,唯有关注学术,才能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高考考查实证意识,浙江省的这道题还不是首例。本文开头所指的几道题,实际都含有考查实证意识的成分,只是还没有引起中学历史教师足够的重视。
  
  【作者简介】许春凤,女,1966年生,中学特级教师,江苏省华罗庚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和高考研究。
  【责任编辑:任世江】
  参考文献:
  [1]程遂营.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J].社会科学战线,2004(5).
  [2]漆侠.宋代经济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贾东海,郭卿友.史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
  [4]中国古代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于琨奇.秦汉小农与小农经济[M].安徽:黄山书社,1991.

推荐访问:实证 考查 意识 浅论实证意识的考查与教学 浅论实证意识考查及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