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课本”活水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安丘二中 山东 安丘 2621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284-02
  面对作文,许多学生都为没有作文素材而叫苦,喟然长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学生或许也为写来写去几个用滥了的旧题材而长叹。很多学生说功课紧,没有时间看书,作文素材缺乏。
   其实,作文素材不一定要从课外阅读中积累。殊不知,我们每天都面对的课本不就是一座素材宝库。如果能够深入挖掘利用好课本,一定会让作文增色不少,夺阅卷老师的眼球。
   根据几年的教学感受,下面就以苏教版高中课本的例子,对课文素材进行整理,希望能够在如何活用“课本”上给学生一些启发和帮助。
  1 平时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树立活学活用课本的意识和思维
   如学了韩愈的《师说》联系生活我们可以变通很多角度。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年代,有些人暗自发力,以为“留一手”,自己可以脱颖而出,其实封闭自己,只会变成井底之蛙,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促使自己提高。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当年也批评了“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不耻相师”。如此思路可用于“学习”“合作”“帮助”等话题。韩愈不是还说过吗,“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样还可用于“自信自强”“能力”等话题。
   这就要在平时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考虑应用于哪些话题,在理解课文时就要运用拓展和多角度考虑的发散思维意识。同时课文中的典型事例要留心背诵,熟记在心,以防应用时无处捕捉。
  2 以高考作文为例激起学生活用“课本”的动力
   以上以《师说》为例,这样的课内素材还有好多,试看下列高考作文话题:“双赢的智慧”(05年山东)、“一枝一叶世界”(05浙江),这些话题乍一看风马牛不相及,聪明的考生就能够灵活变通,巧妙运用,用的都是一篇课文,那就是要求课后背诵的,每个高中生都耳熟能详的课文《陈情表》。
   写作示例:
   李密从小父丧母弃,伶仃孤苦;祖母含辛茹苦,促其成才。后因孝举荐,而祖母却日薄西山。尽忠还是尽孝,如何才能双赢?“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李密用婉转恳请之词感动了皇帝,得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且避免了拒任新朝的罪过。李密以退为进,既赡养了祖母,又保全了自己。他以《陈情表》一文名垂千古,向后人展示了他双赢的智慧。
  
  
  ——2005年山东“双赢的智慧”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以一句谦卑之词,结束了向晋武帝的陈情,却激起了我 心头的 浪花。 犬马怖惧、拜表以闻卑躬屈膝,胆战心惊的形象跃然纸上。李密内心惶惑,怎‘怖惧’ 两字了得?诗云:‘一叶落而知秋’。李密一言而知其苦楚。
  
  
  ——2005年浙江“一枝一叶世界”
   巧用课文事例的还有06年高考作文“情感与理智” 、“眼泪中的中国情结”。
   写作示例: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成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汨罗江,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司马迁忍辱负重,受过种种刑罚,甚至受过使人生不如死的宫刑,然而他忍受着身体的疼痛与精神的压力,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国家为社会写下了真实的历史,真正的中华儿女的精神。
  
  
  ——2006年高考全国卷优秀作文
   “试想,从古到今,有多少帝王因为选贤授能、‘兼听’,而开创了一个个太平盛世。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刘备三顾茅庐求贤才,终有三国鼎立;萧何月下追韩信,方有刘邦后来的强兵壮马。而又有多少帝王因为轻信谗言、‘偏听’,而使国家走向衰落、灭亡。楚怀王亲小人远贤能,怒疏屈原,楚国不久就走向了亡国之途。”
  
  
  ——浙江考生《情感与理智》
   你看,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故国朱颜改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是他北国久失的无奈;杜甫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国强的期待;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泪,飘洒。你听,苏轼在泪中低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在泪水里默念:“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泪,表达了千种风情。
   我听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败落的无奈之泪。泪,记录了一个时代。
  
  
  ——《眼泪中的中国情结》
  3 运用发散思维的意识,多角度考虑同一个素材
   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片段“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大可以用来论证以下观点:
   (1)在灾难中站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司马迁赞扬孙膑是逆境中站立起来的英雄。
   (2)但凡成就事业者必要苦其身志,劳其筋骨。
   (3)诗词等文学作品“穷而后工”之理。
   《鸿门宴》可用于:
   (1)要尊重对手、警惕对手。
   (2)要善于采纳别人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
   (3)要善于应变、应对。
   (4)做事要果断。
   (5)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6)优势和劣势可以互相转化。
   以变化的眼光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去分析种种现象,往往能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转换角度,就会有所发现。采用转换角度的 方法,就要打破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不拘于一孔之见和一隅之感,尽可能找到新的突破口,从新的 侧面切入,使立意别具一格。比如,从不同的人物或是角色寻找角度,从事件的几个不同层面寻找角度。
  4 还要克服对作文的畏惧心理
   写作教学工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称为“半壁江山”。中学生作文的难点主要在于学生因为一时无话可说,所以才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因为畏难,就怠于动手动笔,由此影响了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由无话可说到有话可说,由怕写作文到爱写作文,既要用实例引导和熏陶,多以学生的练笔中的精彩相互鼓励,又要挖掘好课本素材,开发课本这座素材宝库。课文素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因而用起来会更加准确和自如,这一点应该引起每个老师的重视。
  5 同时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如张贴好范文,在刊物上发表佳作,当然同时也可以把作文存在的问题展示出来共同订正提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只要树立活用“课本”的观念,从不同角度认识思考同一材料,不断挖掘,想深想透,这样就能够以一当十,用“精”“专”的 作文素材积累去应对作文。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本的积极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起到了一举两得之成效。
   当然,在平时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典型材料掌握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整理,以防在运用时无法组织。还要引导学生运用所阅读过的任意材料活用到作文中,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以采用随时张贴优秀范文的形式等激发写作兴趣,同时注意兼顾多数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
  
  

推荐访问:如许 活水 课本 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