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格 [衬跌辞格探析]

  摘要: 衬跌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通常分为“衬”和“跌”两部分。根据“衬”和“跌”成分之间的关系,衬跌可分为平行式衬跌和鱼贯式衬跌。衬跌是制造幽默和进行讽刺的有效手段,通常用在笑话、相声和小品之中,在绘画、音乐和电视中也有较大的施展空间。
  关键词: 衬跌 类型 修辞效果 注意事项
  
  1.引言
  衬跌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和起跌、顿跌和歇后一起构成幽默语言的岔断律。兰宾汉、邢向东(2005:320)在《现代汉语》中把衬跌定义为:“先用其它话语从反面作衬托,然后急速转折,说出正意,使前后造成强烈的反差,这种修辞方式叫衬跌。”杨遗旗(2005:176)则将其定义为:“先不断地有规律地列举,然后突然转向的一种语言结构方式。”衬托的构成要素有两个,即“衬”和“跌”。“衬”和“跌”是构成一件事物矛盾的统一体,“跌”的效果取决于“衬”的质量,“衬”得越“高”,“跌”得越“重”,结果就越出人意料,修辞的效果就越理想。
  2.衬跌的类型
  衬跌往往是依据“衬”的部分的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类的。兰宾汉、邢向东据此把衬跌分为平行式衬跌和鱼贯式衬跌两种。
  2.1平行式衬跌
  平行式衬跌是指起衬托作用的语言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不存在重要性及质量和数量等方面的差别。这种成分之间的平行铺陈使读者或是听众的判断产生明确的方向性,可他们却在不经意间中了作者的“圈套”,“跌”下了意料之外的“悬崖”。请看下面的例子:
  1)想你是件快乐的事,见你是件开心的事,爱你是我永远要做的事,把你放在心上是我一直在做的事。不过,骗你,是刚刚发生的事!哈哈!(短信)
  2)他勇猛地扎了扎腰带,勇猛地在祠堂冲进冲出,又勇猛地上了一趟茅房,弄得众人都肃然。最后发现今天没有人吹牛角,并没有什么事可干,就回家熬苞谷粥去了。(韩少功《爸爸爸》)
  3)天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铁锹的使铁锹。(打油诗)
  4)发配在勋阳,见舅如见娘。两个齐下泪,三行。(三句半)
  例1)中“想你”、“见你”、“爱你”、“惦记你”之间是平行的关系,读者所预期的是说话人或作者对听者或读者的温情表白,让人感觉到款款的情意和不尽的关怀,及至最后,意外从天而降,表白者竟然是骗子。可反过来仔细考量,前面所说的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让人读来不禁哑然失笑。例2)中开始对主人公的勇猛进行了平铺式的描述,旁观者和读者的期望也在累积中加强,一个勇士“剑出鞘”的壮举似乎马上就要发生。可折腾一阵之后,“勇士”突然没了脾气,整个一个虎头蛇尾,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胆小懦弱却爱出风头的性格特点。例3)前一句诗词端庄典雅,读者做好准备欣赏文字和诗歌所描绘的视觉盛宴时,文风突然急转直下,由阳春白雪变成了下里巴人,完全出乎读者的意料。例4)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前半句刻画了身处异地,偶遇亲人的动人场面,读者似乎都要为这场景而感动了,但情节和诗歌的节奏突然发生逆转,见面的亲人只是象征性地落了一点眼泪,生动描绘了主人公在犯案遭发配时亲戚朋友唯恐躲之不及的情景,而诗歌第二句的后半句则由期待中的五字诗行变成了两个字,数量上也发生了跌落,使得诗歌的整体肃穆庄重的氛围被打破,幽默讽刺的效果由此产生。
  2.2鱼贯式衬跌
  鱼贯式衬跌是指起衬托作用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层递关系,也就是说各成分之间存在数量、质量及程度方面的差别。事件的相关程度被逐渐地累计起来,眼看就要达到极致了,却突然跌了下来,“爬得越高摔得越重”,鱼贯式衬跌就是这个道理。请看下面的例子:
  5)台风:12级,大风:8级,和风:4级,轻风:2级,耳边风:0级。
  6)初恋:心中眼中只有她。
  热恋:妈妈叫我向东,爱人叫我向西,向西。
  失恋:爱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
  7)乙:那我要是戴一支笔哪?
  甲:小学啊。
  乙:噢!那我戴两支笔。
  甲:初中啊。
  乙:我戴三只?
  甲:高中啊。
  乙:我戴四只?
  甲:那你就上大学了。
  乙:我要是戴五只呢?
  甲:你要是戴五只啊?
  乙:我就是大学教授。
  甲:不,修理钢笔的。
  例5)中风力的强度随着级别的降低而减弱,成分之间是一种对应递减的关系。最后的转折却出人意料,耳边风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虽然是0级,威力却是“最强”的。例6)描述了一位男青年的恋爱历程,爱恋的程度不断加强,主人公在热恋中甚至把妈妈的建议抛之脑后,成了十足的“妻管严”,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女朋友嫁给了别人,主人公的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这则故事深刻揭示了在与恋人相处的过程中没有原则的忍让所带来的后果,是对即将或正在恋爱的男士的提醒。例7)是相声《五只笔》中的一段,人的学问随着所佩戴的钢笔的数量而增高,衬托成分之间是一种递升的关系。片段的末尾并没有像人们预料的那样:笔的数量上去了,学问拥有者的档次也会随之升级。相反的,佩戴钢笔最多的人反而成了“最没有学问”的人。此段相声中包袱的构建得益于鱼贯式衬跌的成功运用。
  3.衬跌的修辞效果及运用衬跌的注意事项
  3.1衬跌的修辞效果
  衬跌的修辞效果主要是幽默及讽刺,“其特点是欲擒故纵,跌宕起伏,使语言变得错落曲折,引人入胜;其内容往往出人意料,使人产生一种意外感、新奇感,从而发人深省,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兰宾汉、邢向东,2005:321)正是由于衬跌的这一修辞特点,它被广泛用于相声、笑话和短信息等语体当中,用来制造笑料。例如,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中对刘邦衣锦还乡作了这样的描述:“吹笛擂鼓,见一彪人马到庄,匹头里几面舒旗。……”及至刘邦下车,众人忙上前跪拜。“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主人公抬头一看,众人敬仰、隆重欢迎的贵人竟然是曾经坑骗过主人公的“刘三”,敬仰瞬间变成了愤怒,尤其令主人公愤怒的是,这“刘三”竟然改了名,换了姓,改叫“汉高祖”。衬跌的使用把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刻画得细致入微,既讽刺了刘邦的出身低微,又讽刺了主人公的无知。
  3.2运用衬跌的注意事项
  衬跌是一种运用起来有一定难度的修辞格,前后“衬”、“跌”两部分要运用得当,“衬”要衬得充分,“跌”要跌得彻底。任何一部分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到此辞格的修辞效果。杨遗旗(2005:177)提出的使用衬跌的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杨认为,人们在运用衬跌辞格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衬”的几个级数要越升越高,形成明显的方向运动,才会“迭”出理想的效果。
  2)“衬”的过程要严守秘密,“跌”要跌得干净利索。
  需要指出的是,杨指出的注意事项并不是很完备:衬的级数并不总是越升越高,因为在平行式衬跌中,衬的成分的铺陈最终导致的是衬的程度的累积。同时,“衬”的部分也不是越多越好,“衬”要“衬”得恰如其分,过多的衬垫很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4.结语
  衬跌是制造幽默和进行讽刺的重要修辞方式,其使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和文艺作品,在绘画、音乐及电影等领域也有其广阔的施展空间。目前,国内学界对衬跌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衬跌的研究领域还相当有限。从心理、认知、哲学,以及文体学等角度对衬跌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衬跌的认识并有助于衬跌这一辞格的成功运用。对衬跌的多角度研究也许将成为今后衬跌研究的必选之路。
  
  参考文献:
  [1]兰宾汉,邢向东.现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6.
  [2]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赏析[W].http://www.省略/news/40638.htm.
  [3]杨遗旗.论幽默准则岔断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6).

推荐访问:探析 衬跌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