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精选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精选文档)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3篇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篇1

云阳镇中心小学新课程实施总结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更新观念

学校成立了以生靖彪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课程实施的领导管理工作,为实验提供必要的政策,必需的物质经费保障。组织协调工作,并对教师进行培训,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使新课程切实地开展,尽快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的形势。认真组织新课程科任教师参加市县各级培训。在校级培训中,组织教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学科“新课标”及相关的资料、文章。使大家对课改的背景、教学的理念、改革的目标及其措施有了基本了解,为进入新课程实施打下了基础,为了保证全体教师消化所学的课改理论,上升理念,五年多以来,我们把研读课改理论始终贯穿于教研工作之中,经常安排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习研讨活动,形成了边教边学,以学导改的氛围。教师充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必须做到“三个心中有数”,即新的教育观念,新课程标准心中有数;
新课程实施的方法,策略心中有数;
新课改的阶段目标心中有数;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实现四个转变,即从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的转变;
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的转变;
从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能力的培养的转变;
从重视培养的模式化向重视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转变。

二、立足课堂主阵地,积极投身实践

教改的主阵地在课堂,开学之初,学校就严格按计划开课。参加新课程各年级教师必须参加每次的县、市级大备课,再进行二级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对不同教龄的教师备课有不同的要求。备课进行各种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科学配置,用电脑备课不能简单地变纸为机,要在资源共享、课案多维(文字、图画、音响等)上下功夫。使教学课案真正发挥指导教学的功能。

革新课程教学,建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涉及到一个学校的声誉。对部分学习上的弱势群体,要尊重他们人格,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耐心,做到提问优先、激励优生、面批优生、辅导优生。

教导处认真组织好优质课评比活动及其他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组织教师有计划开设研讨课,积极进行研讨,积极探索新课标精神的贯彻落实和新课程新教材的教学改革模式。教研组每周都要组织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并有原始记录。课前,备课组要认真研究,集思广益;
课后加强评课工作,对课题进行深入研讨,真正收到一人上课,众人受益的效果。

注重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让每位教师在反思中成长。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总是受习惯经验的支配,就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有遇到成功的案例,想想为什么能成功;
遭遇教育失败,分析原因何在,以使每位参与新课程的教师逐步地成熟起来。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学生成长中发展,学生在教师发展中成长。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为了使学生学会共事、学会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正自已的位置,处理好跟学生的关系,与学生积极互动,求得共同发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者,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善于创设有利的教育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地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不见了往日的威严而微笑教学,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和看待学生,用爱心扶助学困与贫困学生。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述自已的独特见解。教学环境中普遍呈现出民主、平等、和谐、友爱的良好局面,多层次立体式的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随处可见。

四、阶段性成效

1、促进了根本性转变。通过课改实践,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转变,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转变。

培养目标的转变。由单一传授知识逐步走向培养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模式的转变,逐步由传统的记忆性教育转向创造性思维教育,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

师训目标的转变。校本培训突出抓理论学习,着重培养教师的角色意识,促进了教师由单一传授型向科学研究型转变。

评价体系的转变。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代替片面的唯分数的评价体系,即坚持教学评价的方向性和科学性,把评价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突出过程性评价。

2、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为推进课改,我们依靠教师主力军,抓住课堂主阵地,在优化课堂教学关键点上做文章,力求把教师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到优化课堂教学上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质化,二是促进了教学过程规律化,三是教学目标具体化。

3、着力推进“问、议、导、练”教学法的课堂实施。“问”体现了自主学习,“议”体现合作学习,“导”体现探究的思路,这个教学法的实践,引领教师逐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成就感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在新课程实施教研中有了初步的效果,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欲望增强,专业水平和专业意识得到提高,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听课、评课、上研讨课的一系列锻炼,初步学会了自我反思、同伴协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教研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在交流学习中学会了接纳,在接纳感悟中学会了调整,在同伴互助中学会了成长。2005以来,我校教师在论文撰写和优质课评比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有2篇论文在杂志上发表,近10篇论文在市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获奖;
近30篇论文获县级奖励。20位教师执教的优质课获县一等奖,侯晓东、李太华、王悦、刘朝阳、宋振平、党会、范文娟等教师执教的优质课获市级奖励,刘朝阳教师执教的优质课获省级二等奖,有六个课题分别在县、市立项并顺利结题。

五、存在问题

长期应试教育思想在教育工作者思想中根深蒂固,难免给课改工作的推进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目前课改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1、部分教师对课改成功的信心不足,思想上犹豫彷徨,主要原因是评价体系还未适应新要求。

2、还没有真正确立新理念,教育教学实践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太深;
另一方面,理论学习不够,对课改的意义认识不足,其次是对课改的成功做法学习不够。

3、对课改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把握不准,未能用继承和发展的思想方法参与课改。

4、硬件设备的欠缺及教师素质的差异约束了各种配套资料的运用。

5、大班额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不利因素。

8、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二、问答题:

新 课 程 实 施 工 作 总 结

答:放大镜的中间厚,边缘薄,光线在透过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因此会把物图像放大。

1、放大镜为什么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呢?我们注意到它的特点了吗?(P3)

5、草蛉是蚜虫的天敌,七星瓢虫吃蚜虫,蜻蜓吃蚊子。

6、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云阳镇中心小学

答:说明米饭不是甜的,但米饭含有淀粉,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变得有甜味了。

1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答:连接北斗七星勺形前端的两颗星,并将连线向勺口方延长约5倍远,处于此位置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2010、7 、1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篇2

菩萨庙中学新课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积极稳妥、合理有序、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现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新课程实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资源;
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目标和任务

1.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适应民族教育高速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

2.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3.探索课程管理的运作规范,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工作机制,优化学校条件性课程资源,不断更新数字化课程资源,努力提高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形成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及管理工作机制。

4.改革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形成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探讨符合模块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形成校内学分认定的规则和程序。

5.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学校成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组织,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校本教研新机制。

三、实施基本原则

1.整体规划和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在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诸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课程运行机制;
结合我校实际,做好分类指导和分步实施工作。

2.开拓创新与协调配合的原则。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确保课程开设能更好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

3.积极稳妥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借鉴过去成功的办学经验,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创造性地处理好原有基础和新型框架间的衔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课程的执行水平,防止各种“一刀切”和简单冒进的做法。

四、加强师资培训

1.培训原则和要求

新课程培训工作严格贯彻“全员、全面、全程培训”的原则,努力使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得到有效的通识和学科培训。要将培训贯穿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要以校本研修为基础,每位任课教师首轮培训不少于50个学时。

2.培训主要内容和参考书目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学校课程方案的形成与学生选课的指导;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管理。

3.培训时间安排

全员培训阶段:按无锡市教育局新课程培训时间,每位教师要以自学为主;
教研组或备课组研讨;
案例分析;
成果分享;
听报告;
做笔记。

分科目研究阶段:按无锡市教研中心新课程分科目培训计划,主要研究模块。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科目开发的主要平台和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重点研究模块内容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学分管理等。

4.培训方式和评价

培训坚持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培训要进行效果反馈与学分认定,学校对所有培训者进行培训效果考核,并视学习情况授予学分。考核结果作为本学年考评和下一学年聘任的重要依据,培训学分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好综合实践活动,保证研究性学习等活动类课程正常开设。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东部城区现有的课程资源,鼓励教师拓展除国家课程计划规定外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领域。

五、课程管理

1.课程管理的职能。我校课程管理要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权利主体的权责分配框架内,肩负起提升本校整体课程能力的重任。其职能是组织本校教师具体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省级课程政策;
组织本校教师对国家课程和省级部门核定的课程进行二度开发;
组织本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
组织本校教师开展各种课程研究活动;
做好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评价工作。

2.优化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五个要让”。“三个转变”是指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变学生被动听课为自主、合作和探究;
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目标并重。“五个要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

3.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保证课改实验结论正确和成果真实,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就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种资源。既要重视校内资源,又要挖掘校外资源;
既要注重文字和实物资源,又要重视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
既要利用显性资源,又要利用隐性资源;
既要利用条件性资源,又要利用素材性资源。

要充分使用好教科书,不断提高教材的有效利用水平。鼓励教师以选定的教材为蓝本,同时研究其他版本教科书在内容选取和知识呈现上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学内容。要合理整合网络信息、传媒信息、各种科技活动、学校特色活动和传统活动等课程资源。

要注意课程资源的配置和开发。要迅速建立我校学科教学资源库,丰富课程资源。要努力发挥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信息中心、印刷厂、体艺场所的作用;
特别要注意校内人文资源开发,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先进班级组织、优秀学生团体、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
注意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不断创设教学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新的资源载体。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是: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

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成功推行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最重要的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实施校本教研,积极地开展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形成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教学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

1.教务处和教科室担负校本研究的具体组织、实施、服务、评价、管理等职责。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
为教师与上级教研人员、理论研究者的交流和沟通创造环境与条件;
为教师的改革与研究排忧解难,使教师的困难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及时得到关注、分享与推广;
定期奖励教师的教研成果。

2.引导教师通力合作,形成教与学的氛围,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集体。倡导做“学习型”教师和建设“学习型”的备课组、教研组。教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事进行观点交锋,讨论争鸣,在不同观点的对撞、交锋、比较、鉴别中兼容,吸收并各取所需。开设“课改讲座”“教学论坛”,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个人才能、开展研究的平台,促进每位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在实践中创新,真正培养一支具有执行、研究、开发和推广能力的教师队伍。

3.加强“专业引领”,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教育科研的特点是“专业引领”,学校有计划地搜集资料,聘请专家讲学,组织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确保课改全程工作按照教育科研的原则、途径顺利开展。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制度规定了办公室卫生管理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及检查与考核。

2.此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室卫生的管理

二、定义

1.公共区域:包括办公室走道、会议室、卫生间,每天由行政文员进行清扫;

2.个人区域:包括个人办公桌及办公区域由各部门工作人员每天自行清扫。

1. 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保持公共区域及个人区域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

2)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 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 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5) 保持卫生间、洗手池内无污垢,经常保持清洁,毛巾放在固定(或隐蔽)的地方。

6) 保持卫生工具用后及时清洁整理,保持清洁、摆放整齐。7) 垃圾篓摆放紧靠卫生间并及时清理,无溢满现象。

2. 办公用品的卫生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办公桌面:办公桌面只能摆放必需物品,其它物品应放在个人抽屉,暂不需要的物品就摆回柜子里,不用的物品要及时清理掉。

2) 办公文件、票据:办公文件、票据等应分类放进文件夹、文件盒中,并整齐的摆放至办公桌左上角上。3) 办公小用品如笔、尺、橡皮檫、订书机、启丁器等,应放在办公桌一侧,要从哪取使用完后放到原位。4) 电脑:电脑键盘要保持干净,下班或是离开公司前电脑要关机。5) 报刊:报刊应摆放到报刊架上,要定时清理过期报刊。

6) 饮食水机、灯具、打印机、传真机、文具柜等摆放要整齐,保持表面无污垢,无灰尘,蜘蛛网等,办公室内电器线走向要美观,规范,并用护钉固定不可乱搭接临时线。7) 新进设备的包装和报废设备以及不用的杂物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予以清除。3. 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

2) 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3) 禁止在办公区域抽烟。4) 下班后先检查各自办公区域的门窗是否锁好,将一切电源切断后即可离开。

5) 办公室门口及窗外不得丢弃废纸、烟头、倾倒剩茶。

4.总经理办公室卫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 保持地面干净清洁、无污物、污水、浮土,无死角。2)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3) 保持墙壁清洁,表面无灰尘、污迹。4) 保持挂件、画框及其他装饰品表面干净整洁。

三、 检查及考核 每天由领导检查公共区域的环境,如有发现不符合以上要求,罚10元/次。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篇3


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设计之我见
林岩松

新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终生学习能力。教学设计,是指按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教与学等活动的一种优化的构思。为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要体现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不解决师生关系问题,课程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空话。反之,抓住师生关系问题,就是找到了实施课程改革的一个最佳切入点。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概念、新方法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传统地位受到冲击,旧的师生关系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已变得十分重要。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是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需要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新教材为师生发展提供了平台,以此为媒介必须搭建一种新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革新师生关系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也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必须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设计符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一位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研讨中发自肺腑地说:“我一直以为自己和学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但反思以前的教学,对一些考试常考的所谓的重点知识,一味地强化训练,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形同一个知识的接受器,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又累学生又乏味。新教材实验以来,我注意了与学生的交流,发展同学生的合作关系,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往,更多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交流融为一体。”
二、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不能只追求知识结论,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和学生学的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我国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深深体会到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只靠“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不行的,要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他们的发现和体验才能解决问题,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避免学生处于“被告休眠”的状态,让他们主动参与、体验和独立探索。而主动参与就是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激活学生思维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提问和总结,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以高中化学《碱金属》


中《钠》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可将这节课教学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究课:将演示实验安排在新课开始,作为新课的设问引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设思维情境的作用。而将教师的“钠”演示实验改为请学生做的“学生式的演示实验”,起到鼓励学生的参与、体验和探索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做演示实验及钠和水反应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将学生的情绪引向高潮,然后顺水推舟,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主动找问题。如:(1钠为什么会浮在水面?(2钠为何会变成小球?(3小球又为什么会四处游动?(4为什么还会发出“嘶嘶”的声响?(5将酚酞滴入反应容器里,溶液为什么会变红色呢?随即可引出一系列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问题:钠为什么会与水反应如此剧烈?水太少会怎样?它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态存在?将它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变成什么物质?在空气中应怎样保存?等等。经过学生讨论后再进行分组实验以检验他们的不同猜想。最后,引导学生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存在。可见,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不仅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减少对老师的依赖,而且真正达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目的。
三、教学设计要体现现代教学特征
时代学生是指我们的学生处于科学技术口新月异,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体现时代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适应新时代的愿望,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以实现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以高一化学中《能源问题的探讨》为例,就可以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先提出一般问题,并提供网上路径、相关资源,让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文字、动画、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其次,随着教学的深入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列举的问题:1、常规能源:可再生能源有哪些?不可再生能源有哪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有哪些?不可再生能源有哪些?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分别有哪些?2、从网上收集能源信息:(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电能3、下载专家对新能源的设想:太阳能,地震能,台风能,雷电能等等。4、处理网络信息:把收集到的知识以化学为主干线,发散到各学科知识,引导学生找出各学科间的整合
9
点。5、探究性的问题:人类每年消耗3.75×10t的石油,石油的燃烧对环境造成哪些污染?如何解决此类污染?寻找绿色能源的进展如何?分析各能源的利弊。6、拓展思维。学生经过研究、讨论,观点活跃,得出多种答案:(1最理想的新能源莫过于氢,它燃烧后会放出大量的热能且生成物是水,但廉价的生产氢的途径目前难以实现;
(2可以培养一种细菌之类的生物物质,实现能源再生,既无污染又能成为有用的新能源;
(3把机械功转为能源,利用工业余热;
(4充分利用电能,城市多用公共电车、自行车,学生从网上查到的资料中得知:小汽车消耗的能量及产生的污染约是公共汽车的5倍;
(5用一种方法收集自然界放出的各种能量,然后用于工农业生产;
(6用太阳能、水能、风能做能源,例如,风车、水车。通过以上的交流、学习,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在地球上,常规能源的供应是有限的,且能源的大量消耗对生态环境起了严重的污染。如何制止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寻找新能源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大问题„„。这样的化学课学生愿意接受,易于理解,在应用各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


的潜力。可见,对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多种资源进行再利用的方法,并对信息与知识进行不断的新加工、组合和整理,努力创造探究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知识网络的建构,知识与信息资源整合等实际应用能力。既巩固学科的双基知识,拓宽知识面;
又提高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实现化学教学的多元化、趣味化和优质化。
四、教学设计要体现教与学反思
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们不能光凭经验,要不断换“脑”,明白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健康的人。这种专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面对教育情景中的不确定性。例如,从理论上说,课前教学设计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这并不是说一定要贯彻执行计划好的教学设计,而是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体现教学设计的灵活性,同时还要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的再认识,再思考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新课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强调教学反思符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规律。近年来,我们通过调研发现:传统教师把课堂教学中的失误,归因于学生素质差、家庭教育的失败,忽略了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反思。事实证明,我们把一切都归咎于学生、家长,这显然是不妥的,教师必须从自身找问题。因此,我们要经常问自己“这节课,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做的更好?”“还可以作怎样的修改?”问学生“老师这样的课,你喜欢吗?你有什么样的建议呢?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在教高中化学《硫酸》—节时,我发现我的学生不愿意阅读:课本和归纳知识及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的现象,就思考怎样才能通过教学设计改变这一现状。根据学生在初中已对酸的通性和对浓硫酸的吸水性有一定的了解的实际,决定采取学生自学的方式并让学生通过自学找自己出不懂的知识,课程由科代表主持,让不懂的同学提问,由会答的同学解答;
让有疑问的同学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再由回答的同学进行答辩。即使是学生解答有错的地方,我也不出一言半语,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若遇到学生不能解释的问题,就让学生回去再思考就这样,通过学生以讨论的方式答辩同学间的疑难,虽然课时增加了,但效果确非常好,达到预想的目的,更加重要的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难免会遇到不少学生问一些自己在上课反复强调的知识,这时候,我们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出了什么问题,而不是责怪学生。
思,是用心灵去耕耘的良田。教育的荒废就因为缺乏心灵的浇灌,失败是成功之母,这里的失败并不是一般的失败,而是经过思考、有过反思的失败,失去思的失败是没有价值的失败。教师思它表现在教学中的点滴进步;
表现在学生眼神中的渴望;
表现在不断成熟的教师形象。因此,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要将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一起积极互动、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时代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教学设计要不断丰富,我们的责任重大。新课程改革还未成功,你我还要努力!
(附作者简介:林岩松,男,中学化学一级教师,中共党员。





推荐访问:新课程 实施 计划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新课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