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全文完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全文完整)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4篇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篇1

数学新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实验计划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校本教研为基础,以学科基地为阵地,以网络教研为形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科品位,全面提高学科质量。

二.实验目标.

教师层面: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教学创新研究”实现课题研究目标,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层次。

学生层面:从人本主义出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建立一个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发其对知识的兴趣,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技能。

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 教师应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2.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3.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4. 使学生在真实的体验式教学中获得数学知识.

5. 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

6. 通过实验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索,乐于研究的学习态度.

7.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学习有用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8.创造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获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9.通过体验式教学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实验工作.

1.抓培训,理念认知.外出培训,参与研讨,理论学习,培训指导,提高理念认知水平.

要求组织和引导教师联系教学和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进行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组织研讨。学习和研究时可参考如下问题: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学生观;
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等,要从内涵上去理解;
同时要探讨“教育学”的关系、新课程与素质教育机制是经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主要学习内容:一是要认真学习与掌握国家颁发的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
二是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三是学习《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的对话》(重点是第一、第四、五章);
四是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也可以根据研究和教学工作需要自行选择学习内容。

2.重教学,提高效率.跟踪听课,发现问题,互听互评,加强研究.

继续研究与提升的问题:

a.研究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与规律。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体验的教育思想,教师要上好教学创新研究课,首要的任务是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规律,以实现教适应学的思想和理念。

b.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如何在教师提问,学生质疑、共同讨论等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教师的引导、支持与促进作用。

c.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等)与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设计活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

d.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习方式的内涵与应用研究,要对三种学习方式进行深入地研究,探讨如何真正理解其内涵并有效的应用于教学中。

e.教学过程中教师创新性的教的策略与学生创新学的策略研究;

f.课堂教学创新评价研究。

3.多积累,经验收集.注重随时整理教学感悟,及时反思,学生验收,收集点滴经验。

4.善总结,归纳提升.随时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创新模式,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著作、教学模式、科研课例等)。

5.积极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研究结果等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搜集准备,争取在实验验收中设计合理、过程严谨扎实、成果丰实,通过结题。

四.具体安排.

1. 号召实验员自主学习提高,并有效利用课题专博,加大教师学习培训力度。

2.随时利用课题专博网络研讨,实验员作好个人资料整理并及时发布日志。

3.10月初以班为单位进行实验过程性检测。

4.9月1——9日,组织实验员参加校优质课评选活动。

5.10月上旬组织实验教师按以下条件申报参评省课题优秀实验教师:在开展教学创新研究的过程中,能自主学习教学创新理论,基本掌握新课程理念并内化成教学创新观念;
能按课题要求自觉进行教学创新实践研究,把教学创新观念转化成教学行为;
积极参加省及实验区的课题活动;
能向课题组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论文、创新性教学模式、创新性教学课例等)。

6.10月中旬上报校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报告、优秀实验校、优秀实验教师等材料到市学院。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篇2

  2016年后坪中学推进课程改革

实施方案

为贯彻上级文件精神,落实相关要求要求,积极投身于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进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工作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启动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并以新教材培训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育人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实施新课程具体目标是:确立现代课程观念,切实转变课程功能;
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综合化水平;
坚持德育为首,更新课程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
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进行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水平;
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增强学校的课程管理能力;
通过新课程师资培训和新课程的实施,更新我校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使教师队伍的素质逐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组织领导
  加强新课程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新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我校新课程实施的各项工作。
  ㈠、新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邓应华      

副组长:饶 文  

成 员:夏关键 李康 田江 娄天宇 肖军 曾安波 杨振华  

职 责:新课程改革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改革的组织、领导、决策、管理和协调工作,以保障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㈡、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学科组
  为保证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顺利进行,以各年级为重点分学科成立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各学科的新课程实施与研究,从初一开并及向初二、初三年级的辐射。

各学科教师分组见附表
  四、主要措施
  1、课程改革培训先行。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改革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极为重要。为了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确保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必须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坚持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做到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掌握新课程的基本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实施的建议等。
  ⑴省市级培训:对象为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及担任各年级教学任务的骨干教师;
及时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政策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等。
  ⑵校本培训:对象为各年级全体教师。培训形式采用讲座、分组学习讨论、教研活动、座谈等,集中讲授与平时自学相结合。内容主要为:传达省教育厅领导的讲话精神,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文件和方案、市教改实验的先进经验;
邀请课程专家作报告;
与课程改革先行学校结对交流;
印发新课程改革系列培训材料;
在教学层面上以集体备课及教学活动研究,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编写的新理念、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新课程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为重点。通过培训,促使全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传承与革新、局部与全局、眼前与长远的关系,以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我校素质教育的进程。
  2、端正思想,开好课程。切实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思想,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抓好学科课程优化,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完善与校本课程开发。各学科分别确定课改重点,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深入探讨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目标,以研究过程为主线,以质疑问难为标志,以教学民主化为保证,全面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培养创新人才而施教,要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本学期我校教研室专门组织教师学习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材料,从合作小组的建立到合作学习中教师做好的工作都做了细致的要求。并规定所有教师在两周内熟练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体系否则停课学习学好后再上岗。教师体验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堂上问题让学生提、思路让学生想、答案让学生找、结论规律让学生说;
给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用信息技术来整合教学、用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注重学生动手实验、实践操作。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情感交流、健康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协调发展。结合课程改革,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和优质课、优秀教案评比等教学业务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努力培养学科骨干和课改带头人,对骨干教师加强管理与使用,充分发挥他们在课改中的带头作用。
  3、以科研促课改。新课程实施要以教科研为先导,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以教法改革及学习方式转变为突破口,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适应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初我校将利用一周时间学习和平中学集体备课制度,并落实好备课制度,落实好备课流程:既钻研教材提出问题----中心发言把握重点----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形成预案分发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课堂实施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论提升。在集体备课中对所有任课教师制订了具体的考评细则。业务领导按考评细则检查教师备课情况.教学中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通过研讨、公开课、教材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研究和指导,明确教材改革的内涵及教学操作的方法和策略。精心选题,科学论证,积极进行课改实验研究,认真积累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本着“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以研促教、以研促改。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吸取、学习别人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不断推进学校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进程。
  4、探索教与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作用,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要在现有《课堂教学评价表》的基础上,充实符合新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内容,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的教学。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等教学工作时,把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重要位置;
探索由教师、校行政、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教师对教育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对学生评价以考试评价和过程评价并重,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
  5、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建设。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有机组成部份,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有突出地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上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程实施中,结合学校实际,以写作、剪纸、雕刻为校本课程建设的突破口,探究教材选编、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后坪乡初级中学

2016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篇3

教师关于实施新课程教学反思总结


  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取得了较大成果,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能力相应提高。我,就是接受新课程的理念而成长起来的一位年轻教师。在利用这些教学手段,运用这些理念指导教学时,我发现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怎么理解各种各样的感情呢?理解的这种感情他们怎么用词语表达呢?表达出来之后带入文本朗读又是何其难呢!课堂当中40%的时间要用来“读得有感情”,口诵之,目视之,耳闻之,脑记之,读书对于语言的学习有一个开源的作用。那么怎么能笼统的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低年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是不是该换一种形象的说法来指导学生朗读呢?
  自从我有了这种想法,便结合表演读创设了一个要求:读出表情,读出动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表情动作进入文本,把自己当作主人公,试着体验体验。在课堂上,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单一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带上表情,边读边做动作”,不仅使课堂气氛浓烈了,而且学生渐渐明白了哪些词语是可以通过动作表现出来的,而这种词语就是他们以后要接触的“动词”。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话音刚落,教室内人声鼎沸,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学生读得摇头晃脑、面红耳赤,场面煞是热闹,教师颇为满意。这话日渐成为一种时尚。
  难道学生个个都喜欢高声朗读?仔细想想,答案非常明显。学生之所以都选择高声朗读作为“喜欢”的方式,不排除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受从众心理趋使。部分同学的放声朗读使其他同学身不由己,为给老师传达“我读得很投入”这一信息,就不惜扯着嗓门,摇头晃脑。在这热热闹闹的场面中,学生的浮夸心理日益膨胀,个性日渐磨灭,其阅读能力却一直在原地踏步。
  (二)学生无其它方式可选。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放声朗读历来都是“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的代言。难道一定要“用喜欢的方式读”吗?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这种说法也未必恰当。
  1、要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可选择。《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低年级,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高年级,学习浏览。作为一线教师,应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少一点哗众取宠,多一分生本思想,真正从学生出发,立足于学生发展,让学生学会潜心地默读,学会快速地浏览,让学生拥有选择的余地。
  2、要引导学生灵活选用方法——让学生会选择。如果学生已掌握各种阅读方式,那么教师就应通过引导,让他们学会针对不同内容、不同需要、不同情境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让他们知道诗词散文尤宜诵读,说明文较宜默读;初知大意需浏览,表情达意可放声朗读;在需保持安静的环境中不宜出声朗读(如其他人还在凝神思考)……因此,我想将“用你喜欢的方式”改为“用你认为最适合的方式”,可能更为妥当。
  一学年以来,我默默无闻的奉献着,体会着付出与收获之间的甜蜜,积累了一些感想、体验。
  一、加强与任课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教育教学中我深深领会到,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也是缺一不可的。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之间的交流,能使任课老师清楚的知道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这样便利于教学上。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能更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些什么,这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善课程的内容,实现自我提高。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学生会有所保留。就像老师无意间问学生,喜欢老师吗?一般再老实的学生都会说:喜欢。但是学生回家后就不同了,他们会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家长。所以,与家长之间应该时常联系。只有老师、家长和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造就一个出色的孩子。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的老师。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老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若是老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批评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学习抱有阴暗心理,没有自信。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
  题。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最希望得到学校的肯定、学生的喜欢。那就要不断地在细节上探索、研究,在求知的路上渐行渐远,用不知足。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篇4

新课程视窗 
。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化学教学 
■侯清民 
在化学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转变 教学思维,更新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 为主,十分重视引进新理论、新成果,教学条件的科 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但也出现了从一个极端走向另 个极端的倾向,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贬低教师在 

反映问题的实质,学生摸不到边际,无从下手;
问题 
提的太小,学生不费思索即能回答,或者教师已把答 案暗示给学生了。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具有一定难度 和深度的内容,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 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考虑好问题的衔接和 
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片面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 
过渡,用组合铺垫或设台阶等方法来提高问题的整 性,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和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的专业成长。“协进”学习,能较好地处理好学生 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之间的关系,使师生共 进,和谐发展。“协进”是协作共进的简称,具体含义 是指师师(老师跟老师)协作共进、生生(学生与学 生)协作共进、师生协作共进。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 协进还包含着师本(教师与文本,下同)共进、生本共 进、校本共进的意义。运用“协进”教学策略,能将课 堂教学的重心真正下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 
生动起来,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实现教学目标,促进 学生的成长。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能很好地促进 学生学习化学。学生对于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 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学生 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兴趣及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 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联 系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对于培养 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大面积提高教学 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初学化学,急 切期望了解何谓化学?化学有何用?怎样学化学?等 等问题。我在第一堂课就作了两个小演示:一个是一 玻璃棒点灯._一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或 玻璃片)上,在高锰酸钾上滴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 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就被点着 了。再一个是’喷雾显字’_一事先用毛笔蘸酚酞溶液在 白纸上写”化学”二字,待干后,用装有稀氢氧化钠溶 液的喷雾器向纸上喷雾,在”白纸”上显示这两个鲜 红的大字。从而先声夺人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 强烈好奇心。在此基础上,我又演示了镁带的燃烧与 白炽灯泡的通电发光等实验。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 到:激发学生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二、探索化学教学新方法促进教学 
为了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教 
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达 到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 烈的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 情境。这种以矛盾的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 和解决,就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创设的 问题情境应力求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要善于运 用直观演示、化学问题、实验探索、趣味实验、小故 事、科学史实等方法和手段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 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 学习的热情。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 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讨 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 展。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几个问题。创设的问题必须 是学生真实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确实感到困惑,不知 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不是形式 上的问题。要恰当地把握问题的空间,也就是问题的 探索正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需要他们“跳一 跳,才能摘到果子”。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既与对学生 的情况是否了解、是否熟悉有关,同时又与创设问题 情境的指向性有关。问题提得太大、太空,情境没有 
体效益。 
三、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化学是一门重视实验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实 
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 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建合适的情境,将教学 知识通过形象逼真的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手段展示 出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变被动学 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 时,如地球大气层、森林大火产生的大量的烟雾、消 防员灭火、温室效应致全球气候异常等,并让学生在 观看的时候思考原因,温室气体主要成分是什么?这 样就使学生非常渴望知道二氧化碳是如何制取的, 还有哪些性质,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给新授知识 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这就在于探索实施创 新教育的方法,创新方法是达到创新教育的途径,在 化学实验中应根据不同的实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 法。演示实验互动法。教材中有很多实验,教师可以 根据实际的情况将一些由教师完成的演示实验改为 学生实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能 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对二氧化碳性质实验,为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我提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了两个问题: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如何来验证?此气 体不能呼吸,用一个实验来证明。上课时,学生分别 用燃着的木条和翩翩飞舞的蝴蝶完成了实验。学生 实验创意法。在实验中,教师可以在保证安全和有效 性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自己发挥 创新意识,去做一些与教材实验相似的课外小实验,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具体的指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及化学知识的运用 
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 
程。一开始学生对学习化学有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 习内容、难度的增加,学生会感到学习不再那么容 易、有趣。如何使之长久稳定,由感兴趣上升到热爱 化学学习呢?这就必须让学生知道:化学对人类的作 用是什么?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人类生活 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新 闻向学生讲解化学与材料、能源利用、农业、生命科 学、食品、卫生用品、洗涤剂、衣着和护肤品的联系, 从这些方面可以创设许多学习情景,丰富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现状和环 境保护措施、意义。在学习空气时,笔者介绍化学工 业以及其他工农建筑业对大气污染的危害性,介绍 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全球温室效应、南极上空臭氧 破坏的相关知识,在学生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学生意 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还布置学生收集 并比较几个自己关心的地区的空气质量日报。结果 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清新空气的可贵,使学生更爱 自己的家乡。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课外活 动,让学生了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利 用新技术成果时也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养成全面 考虑问题、关心社会热点问题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河南省郸城县城关镇一中) 



推荐访问:新课程 实施 计划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新课程教学实施计划 新课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