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教育民生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XX 市教育民生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绩效考核自评报告

 XX 市学生资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民生办的关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领全局,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脱贫攻坚为主线,以精准资助为抓手,以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为重点,以资助育人为宗旨,以保障资助资金安全运行为底线,加强资助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严格操作流程,扎实开展宣传工作,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多措并举全面落实资助政策,顺利完成年度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和社会效益。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教育民生工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教育局、高中阶段各学校都成立了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中心。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把学生资助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局党委多次研究学生资助工作,教育局多次召开调度会和推进会,具体研究部署学生资助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 月份召开 XX 年度教育民生工程工作会议,局长 XX 出席会议并讲话,3 月份市教育局召开了 XX 年学生资助工作专题会议,分管副局长 XX 讲话,具体部署安排年度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能力 为保障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XX 市编办于 XX 年 3月下发《关于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加挂市助学贷款资助中心牌子的批复》(X 编办〔XX〕X 号),批准市教育局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机构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独立法人,正科级建制,编制 5 人。XX 年 11 月 XX 市编办下发了《关于 XX 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更名的批复》(XX 编办〔XX〕X 号),同意将 XX 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市助学贷款资助中心)更名为 XX 市学生资助中心(XX 市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机构编制事项维持不变。

 市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并实施 AB 岗。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高中阶段学校学生资助工

 作机构的通知》(教秘助〔XX〕X 号),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按要求设置了学生资助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待遇,“工作人员享受学校中层副职或一门主课课时待遇”,有效调动了经办人员的积极性,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实行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上岗准入制度,全市共有 X 名同志通过培训、考试考核获得学生资助工作上岗资格。

 为助力扶贫攻坚,全面开展教育扶贫,提升教育扶贫业务能力,市教育局对局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工作人员、县区教育局局长、中小学校长及资助工作人员、教育扶贫专员进行多层次、多场次业务培训,有力地提升了资助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制定宣传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 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印发 XX 年 XX 市学生资助宣传工作计划的通知》(教秘助﹝XX﹞X 号),《中共 XX 市委宣传部 中共 XX 市教育局党委 XX 市教育局 XX 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宣传工作的通知》(教秘〔XX〕X号),县区教育局、学校均制定了《学生资助工作宣传方案》,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手段,通过各种媒介、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册、宣传画和宣传标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在市教育

 局网站开设“教育民生工程”专栏并及时更新。资助中心主任多次走进 XX 市广播电视台“政风行风热线”直播间,宣传资助政策,接受群众的咨询。全年共印发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材料 30000 余份。

 (四)保障民生发展,足额落实资助经费 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资金全额到位。XX 年市本级教育民生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年发放资金 X 万元,上级(中央、省)到位资金(中央、省)X 万元,市级配套资金 X 万元。

 (六)加强预算 管理,统筹校内资助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的《XX 市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校校内资助实施办法》(教助〔XX〕46 号),建立统筹校内资助管理制度。按照“预算管理、足额提取、收支平衡、专项列支,分账核算”的原则管理使用校内资助资金。各学校按照文件规定,将校内资助资金划转到市(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校内受助对象确认后,报市(县)学生资助中心审核,然后发放资助资金,形成了统一计提、集中管理、统一发放的管理模式;实现了校内资助资金足额计提、规范发放和使用的良好运行机制。

 印发了《XX 市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内资助评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教秘助﹝XX﹞199 号),校内资助受助对象的认定严格按照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认定流程操作,学校校内资助资金只能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内奖学金、校内助学金、减免学费、特困补助、其它情况五种类型,受助对象认定过程材料和支出范围经市学生资助中心审核后才能发放校内资助资金,否则不予发放,确保使用规范。

 二、加强项目管理,实施精准资助 (一)完善工作制度,精准落实国家政策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制定了《关于印发XX市XX年高校、中职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实施办法的通知》(教助〔XX〕16 号),XX 市教育局 XX 市财政局印发了《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教助〔XX〕19 号)、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巡视工作的通知》(教秘助〔2014〕134 号)、《XX 市学生资助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暂行)》(教秘助〔XX〕393 号)、《XX 市中职和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监督检查实施办法》 (教秘助〔XX〕101 号)、《XX 市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受助对象认定办法(试行)》(教秘助﹝XX﹞198 号)《XX

 市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内资助评定办法(试行)》(教秘助﹝XX﹞199 号)、《XX 市教育民生工程学生资助政策应知应会卡》(教秘助﹝XX﹞201 号)、《XX市普通高中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流程》《XX 市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工作流程》《XX 市中职学校免学费资助工作流程》(教秘助﹝XX﹞200 号)等 20 多个文件。工作制度的完善,保证了国家资助政策的落实。

 (二)合理分配资助指标 市本级及县(区)在分配第二轮资助指标时,按照中职学校、普通高中的地域与学生分布、贫困面等因素,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市本级向坐落在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潘集区、毛集实验区的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倾斜指标。各学校在分配资助指标时,也充分考虑年级、班级学生分布、贫困面等因素,向农村学生集中的班级倾斜。

 (三)精准认定受助对象 为精准识别受助对象困难程度,XX 市制定了《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受助对象认定办法》,制定识别标准,力求量化精准。

 1. 首轮认定。学校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城乡低保户子女,孤儿、残疾学生,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

 因病、因灾、突发事故等造成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直接认定为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受助对象,并享受国家助学金最高档。

 2. 二轮认定。上述对象确认后,市及县(区)、学校扣除上述对象受助指标,将剩余国家助学金指标,按学生比例下达到各学校,学校依据困难程度各档次的数据,组织认定受助对象。XX 一中、XX 二中等学校,根据家庭困难学生的各种困难因素,采取量化打分的形式,以年级组为单位统筹指标分配和受助学生认定工作,使受助学生的认定、奖助更加科学、精准。

 3. 明确精准认定禁区。受助对象确认做到六个严禁:严禁在籍不在校或在校不在籍学生成为受助对象;严禁将国家助学金指标向所谓的“好班”、“实验班”倾斜;严禁以学习成绩排名确认受助学生;严禁“轮流坐庄”享受资助;严禁截留受助学生国家助学金作为班级活动经费;严禁班主任一人专断确认受助对象。

 (二)突出重点,严格执行认定操作流程 1. 严把班级评议小组成员构成关。做到三个“必须”:班级评议小组成员必须通过班级公开推荐或无记名投票产生;

 成员构成比例学生代表数必须大于班干部数;班级评议小组构成必须经学校资助中心审核、公示。

 2. 严把评议流程操作关。各学校严格按照个人申请、班级评议、班级公示,学校资助中心审核、领导小组审批、学校公示,即“三级评审”、“两公示”的流程操作确认受助对象。

 3. 严把过程痕迹关。市学生资助中心,细化操作流程,规范设计文本模式和表格。市资助中心对个人申请、班级评议推荐、班级公示、学校资助中心审核、领导小组审批、学校公示等每个环节,统一设计表格和文本,学生、老师、学校必须按照统一设计的表格和文本填写评审过程资料,既规范了程序,又规范了材料建设。

 4. 建立学校领导小组成员班级联系点制度。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深入班级参与班级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指导、监督受助学生申请、评议、确认工作,使班级评议更加规范。

 (三)加强信息管理,及时维护系统 1.开展学生资助信息系统培训,提升资助工作者业务水平。8 月 28 日召开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中职子系统培训视频会议,8 月 31 日开展建档立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培训会。

 2.能够准确及时维护并填报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没有错漏或填报不及时现象。

 (四)强化监督检查,健全运行机制 1.建立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建立健全 “一把手负责制”,市、县、校三级,层层签订了《民生工程学生资助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学校与年级组(班级)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2.建立工作调度制度。市教育局根据学生资助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开调度会,通过调度,及时部署、总结工作,针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制定措施,落实工作任务,有效推进学生资助工作稳步开展。

 3.建立监管与督查机制。一是市、县学生资助中心分春、秋学期集中审核国家助学金、免学费和校内资助受助对象信息,严把受助确认关,保障受助学生确认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建立月巡查和季通报机制,坚持月巡查和不定期巡查,对月巡查情况进行通报,XX 年 5 月开展了学生资助中期督查评价工作。全年实现了对市属学校和寿县、凤台县所辖学校巡查全覆盖的工作目标。三是加大对中职学校的监管力度,每学期对中职受助学生在校情况进行核实,进教室点名,核对受助学生信息。四是建立中职受助学生信息监控预警机制,

 对中职学校受助学生中大龄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籍信息、普通高中、初中学籍信息重复的异常数据进行时时监控。五是采取电话联系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回访,核实受助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了解资助资金发放情况。

 4.公布咨询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确定专人接待来人来访,接受咨询投诉,处理学生资助政策平台。及时解答咨询,处理存在问题,完成学生资助政策平台答复。做到电话有记录,处理有结果。XX 年我市学生资助无投诉案件。

 (五)落实工作部署,及时准确上报材料 我市能够及时贯彻落实市民生办工作部署,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无论是重点工作的推进,还是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信息比对,以及月报和其它工作,都能及时提供各种汇报资料和数据,上报资料齐全、真实、准确。

 (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1.按照国家政策制定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市财政局 市教育局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印发了《XX 市普通高校、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资金管理办法》(XX 财教〔XX〕123 号),市财政局 市教育局印发了《普通高中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XX 财教〔XX〕124 号)《XX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金财务管理制度》教秘助〔2013〕

 89 号),市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的《XX 市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校校内资助实施办法》(教助〔XX〕46号),建立统筹校内资助管理制度。制定了《XX 市学生资助结余资金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教秘助〔XX〕393 号),规范管理结余资金。

 2.制定措施,加强财务管理 (1)规范资助资金发放流程,严格执行审核审批程序。市本级学生资助资金,由市财政将中央、省、市级资金下达到市教育局学生资助资金专户,各学校将受助学生信息和资金发放申请报告送市学生资助中心,市学生资助中心核定、局领导审批后,发放各学校资助资金。

 (2)资金发放方式。国家助学金资金通过专用资助卡发放,免学费资金,公办学校直接拨到学校账户,民办中职学校,采取先由学校按政策收取学费,对于符合免学费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公办中职学校同类型同专业收费标准将补助资金打入受助学生资助专用卡。

 (3)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学生资助资金设立专户管理,出纳、主管分离,运行安全;账册、账页资料完善,建册归档。

 (4)各项资助资金实行了分账核算,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专项资金使用合规,没有挤占、挪用和截留现象。

 (5)建立严密的资助卡管理制度。资助卡由学校集中发放,中职学校由市学生资助中心到现场发放。严格执行一人一卡、本人激活、本人挂失及本人补卡的规定。严格执行“五个严禁”。严禁学校向所在地发卡银行提供已办理过资助卡的受助学生身份证件复印件重复办理资助卡;严禁学校为不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申办资助卡;严禁通过学校批量申请办理挂失及补换卡;严禁学校及学校工作人员集中保管资助卡;严禁学校及学校工作人员提取资助卡内的资金。

 (6)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完成普通高中资助资金发放任务,发放国家助学金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其中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 X 万元,受助学生 X人。其中市本级发放国家助学金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其中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X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

 中职教育阶段:完成 XX 年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序时进度任务,发放国家助学金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其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X 万元,受助学生X 人;完成 XX 年中职学校免学费资金发放任务,发放资金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其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免学费资金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市本级完成 XX 年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序时进度任务,发放国家助学金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其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市本级完成 XX 年中职学校免学费资金发放任务,发放资金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其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免学费资金 X 万元,受助学生 X 人。

 三、落实国家政策,资助水平不断提升 (一)校内资助足额计提发放,规范使用 市本级XX年全年发放市本级中职校内资助资金 X万元,计提比例X%;普通高中校内资助资金X万,计提比例3.1%。校内资助资金足额计提发放。

 (二)应助尽助,资助水平提升 制定了《XX 市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受助对象认定办法(试行)》,各学校建立了家庭经济困

 难学生数据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了国家资助或校内资助,经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100%获得资助,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均受助金额与上年持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均受助金额较上年增长。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全部享受国家助学金,执行最高资助标准,并免除学杂费;中职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规定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资金。

 (三)扎实开展诚信、感恩、励志等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关注贫困学生健康成长,开展诚信、感恩、励志等主题教育活动。市教育局在全市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开展 XX 年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的通知》 (教秘助〔XX〕165 号),各校结合本校特色和学生实际,制定详细计划,活动月期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内容充实的诚信教育活动,总计参加活动 61000 人次。

 市教育局开展了“诚信感恩 励志成才”学生资助主题班会设计和征文比赛评选活动,印发了《关于开展 XX 年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的通知》(教秘助〔XX〕X 号)和《关于做好学生资助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教秘助〔XX〕X 号),X 等 27 名同学分获 XX 年“诚信感恩·励志成才”征文比赛一、二、三等奖,X 等 X 名老师分获 XX 年学生资助

 主题班会设计评比一、二、三等奖,对获奖师生颁发了荣誉证书。

 四、助力脱贫攻坚,学生资助社会效益显著 (一)制定措施,保障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1.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XX 市教育局 XX市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 XX 年春季学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助〔XX〕8 号)和《关于转发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扶贫办关于做好 XX 年秋季学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秘助〔XX〕X 号),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做好 XX 年秋季学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教秘助﹝XX﹞X 号),各校严格落实各学段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对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符合免学费、书本费,中职学校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符合免学费政策的学生,安排学生直接入学,不收取学费,书本费。对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幼儿园对没有准备齐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入学“绿色通道”,按照先入学,后确认资助的原则,安排学生报到入学。我市无因家庭贫困而未入学的学生。

 2.关注学生成长,建立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成长导师制。各县、区教育局均建立了困难学生成长导师制,学校领导班

 子成员、优秀党员、优秀教师、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做导师,结对帮扶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引导他们克服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树立信心,励志成才,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成才一人,脱贫一家的工作目标。

 (二)积极筹措非财政性资助资金,提高资助效益 市教育局积极筹措资金,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市教育局与 XX 科大讯飞合作,设置“科大讯飞励志成长成才奖学金”,XX 年 XXX 讯飞公司捐资 2 万元,奖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进一步扩大了资助覆盖面,提高了资助效益和质量。

 (三)出台政策,保障学生资助持续发展 1.资助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我市“学生资助中心”,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有专门的办公楼,有单独会议室、档案室,办公用房宽裕,所需办公设备一应俱全。能够充分满足工作需要。除部门年度预算安排工作经费外,另有预算外收入 15 万元,今年市财政为我中心承担的两项民生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项拨付 3 万元作为工作经费。

 2.扩面增项,扩大建档立卡资助范围

 经市政府同意,XX 市教育局 XX 市财政局制定了《关于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资助扩面增项的实施意见》(教助〔XX〕29 号)。从 XX 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扩大到普通高中城镇低保家庭,免去普通高中城镇低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增设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书本费资助项目。XX 市教育局 XX 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中职学校学生资助“扩面增项”的实施意见》(教助〔XX〕32 号),从 XX 年秋季学期开始,扩大我市中职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范围,由原来的 10%提升到 20%,中职学校在籍在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根据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按照个人申请,“三级评议”、“两公示”认定流程确定;增设中职学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书本费资助项目,免书本费学生人数根据全国中小学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等有关数据确定,免书本费资金由学校根据专业设置。

 3.建立奖惩机制,保障工作健康运行。市教育局印发了《XX 市教育民生工程和教育扶贫工作奖惩办法》(教助〔XX〕38 号),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县(区)教育局和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实行民生工程一票否决制,学校将资助工作纳入班级工作评价考核体系。下发了《XX 市教育局关于开展 XX 年度教育扶贫工作督查考核的通知》(教

 秘助〔XX〕357 号),评价工作从 20 日开始实施。市教育局每年年终开展学生资助绩效评价考核工作,对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四)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提升知晓度和满意度 一是各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资助政策,开展诚信教育和励志教育,如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助学金发放仪式等。

 二是通过培训宣传资助政策,8 月份,分别召开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中职子系统培训视频会议和建档立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培训会,对市教育局机关全体成员、县区教育局局长和市属学校校长进行教育扶贫业务培训,有效的宣传了资助政策。

 三是扎实开展“两节课”活动,开展学生资助走访活动。深入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走访慰问,了解学生的假期生活和家庭状况,为困难学生排忧解难。做到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必走访、特困学生必走访、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必走访、受助对象有疑问者必走访。

 四是参加文化集会、深入社区,宣传资助政策,接受群众咨询,发放资助宣传资料 X 万余份。

 五是将资助政策简介与录取通知书同时下发,学校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形式,寄送资助政策宣传材料。

 六是每个班级发放一份资助政策宣传单并在班级长期张贴,印制学生资助应知应会卡在学校宣传橱窗和校长室张贴。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社会满意度和知晓率明细提升,广大了社会影响。

 五、绩效评价情况 市教育局组织专家,根据《民生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打分,XX年XX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自评分X分。

 工作亮点 (一)完善机构建设,明确工作人员待遇 我市、县(区)均有编制部门批准,成立了学生资助中心。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高中阶段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的通知》(教秘助〔XX〕X 号),明确工作人员待遇,工作人员享受学校中层副职或一门主课课时待遇,有效调动了经办人员的积极性。

 (二)建立校内资助资金预算管理制度,形成了集中 计提、集中管理、集中发放的运行模式。

 市财政局、教育局联合下发的《XX 市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校内资助实施办法》(教助〔X〕X 号),按照“预算管理、足额提取、收支平衡、专项列支,分账核算”的原则管理使用。各学校按照文件规定,将校内资助资金划转到市(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管理,形成了集中计提、集中管理、集中发放的管理模式。保证了校内资助资金足额计提,规范使用。

 (三)细化工作操作流程,规范使用文本与表格 市教育局印发了《XX 市学生资助工作流程》和《学生资助手册》,为资助工作每个环节设计了所需要填写的表格,对每个操作环节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在什么时间完成做了明确的规定,学校按照流程填写材料,表格统一,资料规范,为实现精准资助,规范资助工作行为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学校领导小组成员班级联系点制度 学校领导小组成员深入班级指导、监督受助申请、确认工作,参与班级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五)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资助扩面增项 从 XX 年秋季学期开始,将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扩大到普通高中城镇低保家庭,免去普通高中城镇低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从 XX 年秋季学期开始,增设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书本费资助项目。

 ( 六)建立“ 四个一” 机制,落实教育扶贫成效。为进一步做好“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工作,实现“全覆盖、无遗漏、全记录”的工作目标,XX 市教育局创新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即“一员、一栏、一表、一卡”,实现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村校无缝对接。

 “一员”。为全市有扶贫任务的八个县区 X 个村,每村确定一名教师作为驻村教育扶贫专员。教育扶贫专员负责协调村校工作,宣传教育扶贫政策,核实上报受助学生信息,督促村建立教育扶贫台账、填写扶贫手册,入户走访、发放明白卡,告知学生在校受助情况、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协助设置教育扶贫宣传栏等。教育扶贫专员的设立,实现了教育与扶贫部门、与贫困村的无缝对接,有力配合了扶贫部门的工作,教育扶贫成效得到有效落实,为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扶贫提供了保障。

 “一栏”。一村设置一付教育扶贫宣传专栏。教育扶贫宣传栏内容为:教育扶贫政策,政策答疑,公示该村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受助信息。教育扶贫宣传栏在宣传政策的同时,接受社会、村民对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有力提升了村民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率,使资助对象、资助标准更加精准。

 “一表”。一村一张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受助情况明细表。教育扶贫专员将村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受助情况提交给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既核对受助对象信息,又告知了该村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受助情况。“一表”完善了“县-乡-村”教育扶贫三级台账,使每个村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受助情况一目了然,同时起到了查缺补漏的作用。

 “一卡”。一户一张教育扶贫政策明白卡。明白卡既有教育扶贫政策,又填写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春秋季学期受助情况。目前已发放明白卡 X 余张。明白卡让建档立卡户对教育扶贫政策和受助情况更清楚。明白卡贴在农户家庭上墙,更便于督查与考核。

 “四个一”工作机制,解决了教育与扶贫部门、学校与村无缝对接“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教育扶贫数据县、乡、村一致,村、校一致,使教育扶贫成果看得着,说得清,落实了

 教育扶贫成效,提升了群众对教育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推荐访问:资助 绩效考核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