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经典文本优势,共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葛诗嫣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已步入新阶段,从经济高速发展进阶到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出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精细化要求。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面对新挑战,我国的悠久历史所遗留下来的丰厚精神文化财富,为我们提供了卷帙浩繁经典文本,其中凝炼着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实践、探索与反思、革新历程之中所总结出的智慧,彰显出中国人民数往知来、推陈出新的内生力量。而这些经典文本所蕴含的深厚哲思,经过创造性转化,可以为当下共建中国式现代化所运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时所指出的。中华文明是民族智慧的活化石,也是与时俱进的创新蓝本。承载着民族智慧的经典文本,不应该只待在博物馆的玻璃窗后或者象牙塔的隔绝境地,而应当以中国式现代性的视角进行发掘与诠释,将其中的精髓创造性转化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养分。

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智慧的底蕴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其中最为核心的精神就是关注人的主体性,以人的特质和需求为中心,发展个人,服务于人,最终回归于人。可见,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要以人为本。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外交等不同方面都可以找到经典文本对“以人为本”的阐释。例如,荀子提出了“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1]174,面对有限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纷争,通过礼仪制度的划分,确保每个人发挥自身技能,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来满足社会需求,从而服务于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以礼养人”,使个体与社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强调了每个人不是孤单的“个人”,而是家族与社会之中的“个体”,通过个体社会属性的践行,完成自身的伦理角色与社会身份,从而与社会“共生”[2],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概括的次第。可见,“人”的观念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关注现世,积极进取,谋求幸福,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以孜孜不倦的追求所谱写出的文明形态。而通过经典文本的记载可以看出,传统智慧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就是人的发展。

结合党的二十大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推进传统文本的现代性诠释与转换,有利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经典文本的意义经过时空转变之后,被创造性地解读,赋予全新的时代精神与实用价值。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与重构,与撰写原始文本同样重要,甚至更具现实意义。以创新思维驱动发展,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遗产与时代脉搏的共振。

“以人为本”是我国经典文本中人本精神的赓续,也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彰显文化自信的知识底蕴,通过创新带动经典文本的时代性转化,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时代作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所滋养的实践经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中,最关注的是人,最终的落脚点也是人,无论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者爱人”思想、黄老道家的“重生贵己”的生命哲学,还是墨家“视人若己”的“兼爱”观念,乃至佛教中国化的成功案例禅宗所强调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心性关照,这些经典文本中都浸润着浓厚的“人本性”思想底色。儒家思想更是中国传统智慧的代表和“以人为本”的典范。与西方文化的神本性价值渗透不同,儒家思想很早就经历了“祛魅”,脱离原始崇拜与巫术,彰显出理性精神。正如陈来所言,“儒家注重文化教养,以求在道德上超离野蛮状态,强调控制情感、保持仪节风度、注重举止合宜,而排斥巫术,这样一种理性化的思想体系是中国文化史的漫长演进的结果。”[3]在儒家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中华民族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性,较早地用理性的武器抵抗自然灾害与社会风险,从而在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变得强大起来。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儒家经典文本中强调了将人作为行动者的主体优越性与主观能动性,凸显了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回到经典文本的叙事语境,可以看出儒家崇尚圣贤的传统,以优秀先贤作为“圣人”,形成人格的典范,并以此带动人们积极学习圣贤,在人生实践过程中接近于“成圣”的境界,从而完成自我教化的过程。儒家的经典文本中以“君子”的品格象征“人性的圆满实现”[4],引领个人步入积极进取、贡献社会的发展路径,积极投入现世追求,体现出中国传统思想中“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对于人生价值实践的内在驱动力。区别于西方宗教以“神”为核心的文明母体,我国经典文本中“人本性”的文化特质,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的历史基石与思想沃土,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源头活水与文化血脉。

用新时代的语言概括经典文本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强调的“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儒家经典文本中对于人的关注,通过引导人民在现实中追求美好生活,强化自力更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带动了整个社会环境的优化与提升。而儒家的圣人思想所体现的“人圣性”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观念,应充分挖掘其作为传统思想所独有的积极价值,持经达变,赋能时代精神。因此,解读并梳理经典文本所承载的哲学智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体系的构建,搭建自身的逻辑系统和叙事语境,从而讲好中国故事。深入经典文本,挖掘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基因,可以自觉树立文化自信,避免空洞而盲目地提倡传统文化。将经典文本中所涉及的“以人为本”精神进行提炼、融合与重构,并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中发挥中国智慧的积极价值,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体的构建。

发挥我国经典文本的优势,是树立文化自信的要求与表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新实践的理论根基,而解读传统文化的智慧精髓,应当回归经典文本,深入浅出,在传承中创新,在革新中重塑,从而建构我国的自主话语体系,以深厚的历史积淀滋养文化自信。

放眼百年历史,我国当代的知识体系与学术体系源自西学东渐带来的碰撞与交流。从传统的西方哲学体系来看,哲学从人能够认识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期待什么出发。因此,西方哲学将人视为理性的,狭义上指推理能力,广义上则是与感性相对的意识能力,在人与外界的对立之中认识并改造世界。而在中国哲学体系中,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经典文本中将“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等作为人类理性的自觉道德实践,通过尽心知性的方式向内求索,以内省达到德性之“知”,并通过“知行合一”的工夫不断修炼自身。以《荀子·儒效》为例,“知通统类”[1]144的提倡,体现出儒家理想人格在认知、辨别和判断能力上对“大儒”的高度要求。尊重知识、赏识智慧,一直是儒家作为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前提,体现儒家对于理性的重视。而这种对于理性的阐释和侧重,在实际应用上则是通过将理性精神融入儒家理想之“道”的全面实施和礼乐制度的具体贯彻,即“兼足天下”,以礼养人。可见,经典文本中所体现出的传统文化构建了“人本性”的话语体系,异于西方世界的主客二元对立模式,“为仁由己”,体现了人的自主性,并最终回归于人。发掘经典文本中对于人本精神的诠释内涵,为传统思想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对话东西方学术体系之间的差异,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之下站稳立场,并直面固有的西方文化霸权潜在的刻板印象,从而推进中国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应当将优秀经典文本中所彰显的思想内涵与新时代的历史使命相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传统文化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遗产和民族根基,是中国化的不竭动力。经典文本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智慧的载体,应当置其于特定时空背景之下,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引导,传承文化精髓,发挥“以人为本”的优越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做出时代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征程,在新时代背景下,呼吁着人们树立“文化自信”,鼓舞着我们从经典文本出发,发挥创新精神与创造性转化动能,引领时代新征程。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而文化思想领域的创新更是呼应时代脉搏的理论先驱。从经典文本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宝藏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新正是传统文本转化的不竭动力,也是活化古老智慧的思维源泉。将经典文本中有关“以人为本”思想的阐述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之下,赓续其对于人本性的侧重与关怀,是儒家“日新”思想的当代践行方式,也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对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提出的要求。锻造符合时代精神的文明,离不开经典文本的智慧沃土,也必须经历创新的挑战与扬弃的胆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下进入中国特色主义社会新时代,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出了新要求。应当注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应当利用中华民族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经典文本为研究对象,主动创新,批判继承,汲取其中养分,自觉将其中的“人本性”思想精华改造为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殷墟遗址时的重要指示,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有目共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和时代化的创新沃土,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信心来源和中外交流中引以为傲的历史财富。而中国经典文本中所体现出的“共生”观念,特别是儒家追求与家庭、社会实现共同幸福的“治道”思想,既是自古以来儒家理想境界的实现,又延续了人本性的关怀,帮助人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下去,乃至在中西文明交流的全球化背景之下更自信地立足于自身传统,“推己及人”,为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可见,经典文本中所彰显的人本性内涵,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共生同样具有文化优势与时代意义。

“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将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传统思想与深厚的古人智慧,放在当今的时空环境中去了解其中的哲思,进行创造性转化,对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意义。活用经典文本,讲好中国故事,是树立我国文化自信的基础。结合时代需求,对经典文本进行创新性的解读与重构,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将其所承载的中国智慧进行创造性转化,是发挥经典文本优势的必然要求。自古至今,“以人为本”一直是中华民族对于人本性的自觉关怀,也是中国智慧对于人的主体性的理性应用。紧扣时代脉搏,将个体发展需求与当下的发展环境相结合,创造性诠释经典文本的意义,塑造现实价值,是中华民族立足于全球化时代背景的根基与底气,也是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效途径。

同时,将经典文本的创造性解读转化为相应的实践措施,将思维模式与行动方式有效统一,即“知行合一”,以“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的行动力活用传统哲学的智慧,发挥传统思想中所强调的“实践性”,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初起点,也是完善人本性的最终环节。只有实践的力量才能真正发挥经典文本中的思想内涵,从而带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正是对于人本性的关注,赋予个体创造性价值,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乃至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自觉、自主、自力的要求。我们正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新的历史机遇也激发着人们从个体出发,将经典文本中所蕴含的智慧建构为逻辑清晰、叙事翔实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努力在新时代寻求新的突破。

猜你喜欢新形态儒家智慧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4期)2022-06-15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移动互联网生活的新形态现代企业文化(2018年13期)2018-06-09新形态西装智族GQ(2018年3期)2018-05-14激活时装新形态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走转改”活动在塑造新闻宣传新形态中的作用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天府新论(2015年2期)2015-02-28有智慧的羊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6期)2014-07-22智慧派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古代文明(2013年2期)2013-10-21

推荐访问:共建 人类文明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