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旅游”视角下安徽水利遗产保护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杨 帆

(巢湖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水利遗产是指具有重大国际国内影响力,具有显著的除害兴利功能价值,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的重大影响或突出作用,以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水文化系统遗存。水利遗产是世界文明进程的重要见证,是科技水平、哲学观念和文化思想的直观呈现,更是当代不可或缺的社会资源。保护不可再生的水利遗迹,传承水利遗产的文化内核,创新安徽水利遗产价值表达和利用路径,对于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水利文化,促进城乡演进中水利遗产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目前,关于水利遗产保护与创新的研究集中于以下方面:一些学者在探讨水利遗产理论[1-3]基础上,认为水利遗产具有文化、科学、景观和生态等多元价值,坚持将水利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4]、乡村振兴与农耕文化转型[5-6]、水利工程景观化[7]等结合,寻求保护发展路径;
一些学者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视角,提出水利文化遗产与旅游相融合发展,彰显水利文化的自信[8-10];
就安徽水利遗产来看,部分学者探讨了水利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具体案例,为安徽水利遗产创新发展路径的综合研究提供了数据和方法借鉴[11-17]。

在当代,人们对水利生态、景观文化功能需求不断增多,对于水利遗产景观呈现、水利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水利遗产地与滨水休闲等受到了水利、文旅和城乡规划等部门重视,这就需要在新的城乡关系中重新定位水利遗产。因此,本文基于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现状,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拟从“遗产+旅游”视角,探讨“水利遗产+旅游”协同发展,分析安徽水利遗产保护及创新发展路径,以期激活水利遗产“芯能量”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1.1 水利遗产资源禀赋好,区位优势明显

安徽水利遗产遍布全省各地,数量众多。从古老的护城河、水井到大型水利遗迹如陂堨、塘坝、水库、圩田,再到水利科技、水利碑刻、水权标识、水事民俗、咏水诗文、名人掌故等,集民众文化空间中的行为及意识表达,凝聚了深厚的水利精神。水利遗产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并根据水利发展的历史形成了浓郁区域特色,尤以皖江流域江堤圩田水利景观,江淮灌区塘坝水库景观,皖南理水村落文化,淮河及运河水利景观带为典型代表。而且,特色水利遗产区间分布聚集,开发水利遗产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合肥滨湖水利风景区、芜湖陶辛水韵景区、池州杏花村景区、花亭湖水利风景区、龙河口水库(万佛湖)、徽州渔梁坝等水利遗产地皆为旅游网红打卡处。就水利旅游吸引力看,安徽处于发展水利旅游地最优类,也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最丰富地区之一,将形成水利旅游品牌集聚地效应[18]。

1.2 水利遗产旅游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相吻合

随着美丽中国的建设,水利遗产地旅游环境逐步景观化、诗意化。目前,受新冠疫情影响,外出旅行虽受一定制约,但追求精细化、人文化旅游需求仍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水利遗产旅游因其水文化属性给人民提供了“枕水而居,临水而憩”的亲水良机,其休闲性与文化性使得男女老少对水利遗产旅游热情饱满,也容易满足疫情受限期的短途休憩。基于旅游体验感测度,水利遗产的文化旅游正成为旅游体验的主要方式。现代人持续的水文化旅游体验动机、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构成了发展水利遗产旅游的推力。

1.3 有水利遗产保护利用的政策基础,旅游发展前景好

从政策支持看,《关于在用古代水利工程与水利遗产保护规划》《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与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逐步强调对水利遗产的调查保护,尤其加大在水利遗产基础上申报的水利风景区开发,这些为水利遗产旅游提供了拉力。

从理论层面看,在中国城镇化与产业转型推动下,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成为学界热点,学者提出水利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一部分,可利用遗产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坚持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19]。有学者认为可利用国家水利遗产的“核心特征”(文化性、科学性、独特性)激发景观、生态、文化永续等“价值功能”[3],也有学者认为水利遗产能为所在地域带来丰硕的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独特资源地位和品牌效应[2]。这些为水利遗产旅游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从水利遗产旅游发展现实层面看,随着都江堰、大运河等著名水利遗产旅游的稳健发展,各地在有计划开启水利旅游发展新形态。就安徽水利遗产旅游这一消费产品看,其处于上升发展期,区位与资源优势明显,开发前景广阔。无论从生态保育,还是文化弘扬,抑或景观美化,加上水利改革等视角,多维路径调查保护水利遗产,为水利遗产文化挖掘与旅游呈现创设了发展前景。

同时,水利遗产备受国家重视,尤其中国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等项目以来,进一步加大对水利遗产重新定位、保护与旅游开发。2006年开始,国家将水利遗产调查作为每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一部分,2017年《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正式确立水利遗产作为国家文化遗产组成地位。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大运河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有重要批示,并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会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这些为水利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顶层战略与政策保障。

2.1 水利遗产保护“+旅游”面临理论与现实冲突

理论层认为水利遗产多数属于工程设施类,在用水利遗产仍担负防洪、灌溉、供水、调节水平衡等基础功能,以功能和安全为建筑前提,美学呈现属次位考虑,开发旅游属于“兼职”。在现实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利经济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在发挥基础功用同时,逐步向旅游、娱乐、科普等功能拓展,水利风景区开发即为延伸水利景观与文化功能的典型,但是受到水利遗产工程属性的实际限制和理论局限。旅游开发精细化程度薄弱,多样化旅游活动开展受阻,水利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面临冲突。

2.2 水利遗产与旅游发展结合松散

根据国家水利部网站数据统计,安徽水利遗产数量多,尤其以水利遗产为依托申报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众多,处于国家总量第一梯队,全国排名第4。依据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分析,安徽省发展水利遗产旅游的优势应该突出,但实际上水利遗产与文化旅游结合度松散,水利旅游吸引力却处于全国第2梯队[20]。开发的产品层次低,水利遗产地水上旅游项目缺乏创新,互动性少、挑战性小、体验性弱,特色水利遗产旅游项目紧缺,难以引起游客兴趣。部分水利风景区申报时论证水利遗产丰富,准备发展旅游,而申报成功后却疏于水利遗产旅游开发,水利文化旅游产品很难见到,甚至存在既不保护也不利用遗产、依据现代观念设计遗产、固守传统只看景观不重遗产等现象,难以呈现水利遗产“+旅游”融合发展的利好势头。

2.3 水利遗产“+旅游”基础设施落后

从区间分布上看,安徽水利遗产所在地很多隐于村镇或较偏地区,缺乏充足资金,即使水利遗产集中的水利风景区,有的设施不齐全,配套设施差,有的购物休闲基本属于未开发状态,水利遗产旅游纪念品少,更缺乏设计纪念品专业人才。例如,安徽六安地区水库,属于具有特殊革命建设意义的水利遗产,资源丰富且集中,但是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六要素”中的主场地集中在县城,难以让游客就地过夜,不利于延长旅游链[13]。

景区间、景区内交通尚不便捷,还有未按照旅游景区要求来执行交通路标。丘萍[21]运用AHP-PCA-Borda数理模型分析水利旅游吸引半径结果,认为安徽水利旅游需完善水利旅游交通网络与酒店设施以方便旅游者进出和停留。

2.4 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高素质旅游人才对水利遗产旅游发展至关重要。然而诸多水利遗产旅游地人才匮乏,大多数从业者对水利遗产知识知之甚少,也不熟悉水利文化与民俗文化,即使发展较好的水利旅游风景区,有的导游及管理者待遇低,受地域局限,很难留住高层次人才。宣传人才尤其少,旅游推介不到位。宣传力度的薄弱制约着水利旅游市场规模,大部分水利遗产旅游推广借助于旅行社,宣传手段简单、宣传效果较弱,这说明迫切需要宣传策划方面的专业人才运用新理念、新平台、新方法对外宣传。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安徽水利遗产创新发展新契机。基于“遗产+旅游”视角,直面水利遗产旅游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提出水利遗产创新发展“+旅游”路径,以利于重塑水利遗产保护系统框架。

安徽水利遗产资源丰富,开展水利旅游条件优越,也存在发展滞后的问题。因而,创新发展理念,坚持旅游化生存与产业化发展的“遗产+旅游”,进一步打通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壁垒,强调水利遗产对旅游的跨界融合和积极联动,将是安徽水利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基于安徽水利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现有基础,建议在以下方面着力推进:

3.1 “遗产+旅游”前提:重视水利遗产景观化

景观化是水利遗产“+旅游”前提,有利于优化城乡水域空间结构,美化水生态环境进而促进产能模式与经济社会效益整合,培育地域特征与水利特色的旅游产品。坚持完善水利遗产资源、环境、生态功能,发挥水利遗产向“大水利社会”全面发展的功能效应,创设水利遗产参与人群空间建构与景观美化过程,体现“遗产本身也是风景”的空间格局,破除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理论与现实冲突。当然,重视景观美不意味忽视遗产工程本身,完善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协同机制、水利设施与水域岸线水利功能的发挥、水土保持所需生态空间建构等问题也是水利遗产景观化的考虑要素。

3.2 “遗产+旅游”建构:优化水利遗产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基于安徽自然地理格局与区域水利文化特点,坚持点线结合的空间布局。

3.2.1 突出亮点,建设水利遗产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遗产型”水利风景区“遗产型”水利风景区拥有相对完整水利遗存,并以水文化遗产为核心吸引物。随着旅游精细化时代到来,肩负发展水利旅游责任的水利风景区逐步从数量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创建“遗产型”水利风景区适合品质旅游趋势。

安徽现有水利风景区正不断优化环境、管理、旅游服务等,提升景区水利文化,部分可升级打造“遗产型”水利风景区。基于此,首先推动全省水利遗产普查,梳理各地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水利遗产现状、所有权属、管理状况,整编水利文献,为各景区水利文化建设提供资料和科技指导;
其次,建设具有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明星级“遗产型”水利风景区。将水利文化融入景区规划,在功能布局、景点布置、线路梳理、导游服务等方面,重视水利文化与安徽文化的结合,创新水利文化展示模式,创新水利旅游文化产品。皖江城市带和淠史杭灌区水利遗产丰富,如陶辛水韵旅游景区(两宋圩田水利)、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明清圩堤水利)、霍邱水门塘(春秋陂塘水利),寿县安丰塘(春秋陂塘水利)、舒城七门堰(西汉灌溉水利),还有渔梁坝、佛子岭水库连拱坝、柳孜运河码头遗址、大运河(安徽段)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都是优秀水利遗产,具有发展“遗产型”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底蕴和旅游潜力。

3.2.2 建设线型水利遗产旅游廊道廊道理论由福尔曼[22]提出,后被引入景观生态学,称带状或线状,为景观规划要素[23],国内被运用于遗产保护、景观设计、旅游开发等方面。安徽水利遗产呈线型区域分布集中,有针对性地深化皖江城市带、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环巢湖滨水游憩带水利遗产旅游廊道建设。建议构造“玉带串彩珠”水利遗产资源旅游布局,“玉带”以长江、淮河、环巢湖文化及沿岸水利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为主轴,“彩珠”指区域内“遗产型”水利风景区优势,串联水域岸线、水利遗产、文物保护单位、水利景观、古村古镇等节点,承载了流域水系与周边城乡文化共存共荣的历史。在驳岸、步道、桥梁、滨水建筑、水岸景观及配套设施中活化水利遗产景观价值,在文化遗产资源条件较好河段,以河流湖泊为线,城乡为片,建设水利遗产旅游主题展示园,整合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旅游景观,统筹沿线的名城名镇名村、名人故居、会馆商号等展示空间,构建虚实结合的水利知识型旅游产品,建构“水利景观+绿色廊道”文化线型的景观模式,形成景观优美、文化深厚、交通便捷、服务完备的水利遗产旅游开发核心区,呈现以水利文化为内核的线性美学水利遗产景观廊道。

3.3 “遗产+旅游”完善:多维层面拓宽水利遗产旅游产品

针对“遗产+旅游”发展结合松散,水利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互动性弱等现状,建议拓宽产品的多维层面。

3.3.1 增加观赏性观赏性是旅游产品核心元素之一。风光优美、工程雄伟、生态良好的水利遗产旅游资源以其水利文化底蕴备受旅游者青睐。利用水利景观自然风光,融合区域文化,引入现代河流水系建构的艺术手法,构建绚丽多姿的水利景观。创造亲水型景观设施,让人与水“无缝对接”,完善特色滨水公园、临水休憩带、亲水栈桥、湖河慢道。立足水文化与水利民俗文化,完善水上娱乐项目,展示水利风俗,满足亲水需求。利用水域周边载体,形成水利文化解说体系,完善指示牌、标识、标语、雕塑等设施,营造水文化氛围。提炼文化长廊、广场、公园、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中的水利文化,提升水利景观的可观赏性。

3.3.2 提升知识性水利科技大都源于本国本土,是中国治水理念、技术与智慧化身,其独有的地质、勘测、建筑、机械、电气、管理、环境等科学知识,适合开发教育型研学旅游[24]。在遗产旅游产品中提升水利工程遗产先进性、艺术性,使游客赏析水利遗产的“中国元素”。为此,加强水利旅游目的地文化教育环境、水利文化氛围、景区解说标识牌等配套建设。提升管理者、研学导游对水利旅游、景观生态与区域历史等认知,强化知识性水利旅游品牌塑造。加强水利遗产资源和旅游线路跨区整合,打造具有区域文化特点的水利旅游线路。开展水利遗产旅游科普项目,例如水利文化讲座、水文化研讨会、水利科技夏令营、水域科考探险等,既要发掘遗产所在地传统文化,也要弘扬中国水利文化。建设水利科技展示馆、抗洪纪念碑刻雕塑、自然灾害教育馆,或利用水工模型、节水灌溉设施、耐旱节水植物、污水处理科普系统等进行水科普宣传,也可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法,展示水利工程魅力,为水利遗产旅游镌刻鲜明的知识印记。

3.3.3 注重互动性关注动态文化体验效果,以水域为平台发展休闲养生健身类水文化活动,开发休闲体验型旅游项目,开展垂钓、游泳、冲浪、滑水、皮划艇、水上滑翔等创意休闲活动。开展以水为主题文学艺术创作和表演文艺类旅游活动,如水上音乐歌舞、水上情景剧、诗歌朗诵会、彩船巡游等。针对地域特色,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水利民俗活动,如皖江城市带可以开展抗洪抢险主题类互动活动,农田水利民俗活动如泼水节、沐浴节、春水节、抢头水以及龙舟赛等民间水文化娱乐活动,传递亲水、爱水、节水、护水、治水、净水的价值观念,倡导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

3.3.4 重视教育性水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水利遗产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彰显。因而,需格外关注水利遗产精神与名人事迹旅游表达,既要挖掘大禹治水的创新精神,也要总结“佛子岭大学”的勤勉治水精神,还要整理“王家坝”的水利奉献精神;
既要讲好典型的安徽水利故事,也要梳理安徽水利工匠、水利名人佳话,通过“活化”展示与寓教于乐等体验形式,使得游客获得更具教育意义、高感受性的文化体验效果。

3.4 “遗产+旅游”支持:做好水利遗产旅游宣传及保障

针对水利遗产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宣传、人才等不足的问题,建议增强“遗产+旅游”的支持力度。

3.4.1 做好宣传工作利用现有文化展示平台,密切水利文化与市民生活的联系,鼓励安徽淮河、长江、新安江沿岸结合区域水利特色,整理特色水利文化,形成地方独特的水利精神标识,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等多元渠道,拓宽宣传形式。同时,利用GIS、AR、VR等技术,搭建水利文化与水文化活动虚拟展示平台,实现对文化要素的网络展示与水文化营销体验模式创新,激发水利文化的公共传播活力。

3.4.2 争取宏观层面多元支持多元支持是保障水利遗产旅游开发的有力保障,实现管理部门、社区、科研单位、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多方支持,推动“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政策上,国家文旅、水利、乡村振兴、财政等部门主动联合,给予政策支持,创新有利于旅游开发及遗产效益的管理体制,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满足游客差异化需求。经济上,财政经费积极倾斜于优秀水利遗产保护,水利风景区水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基础建设和规划编制等。同时疏通水利旅游景区的市场资金介入问题,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把与景区发展相关联产业有机融入旅游产业链,激发市场主体和当地群众发展旅游的热情。理念上,确立水利遗产系统保护意识,尤其加强水利遗产地生态环境的原生态保护,整治河道,维修塘坝河埠等亲水设施,规划保持湖河岸线的自然形态,维护沿岸特色乡土水景,并保护古水系周边的乡土自然与水文化环境。目的是让人们享受遗产保护成果,更广泛发挥遗产资源综合效益。确立科学利用理念,对高辨识度水利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需要在融合发展的政策、土地扭转、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设计中给予支持,鼓励更精细化旅游产品打造。

3.4.3 推进水利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文化遗产数据库是保护现有水利遗产重要步骤,也是开发水利遗产蓝本,有利于摸清安徽水利遗产家底。按照文化遗产赋存方式差异,精准摸底安徽水利遗产数量、分布情况、现存状况等档案材料。针对水利遗产旅游,建议重点整合皖江城市带水利遗产数据库、淮河水利枢纽工程遗产数据库、淠史杭灌区水利遗产数据库、皖南水系与理水村落水利遗产数据库,重视旅游高位发展前景的水利遗产地之数据挖掘及景观呈现,构建智慧旅游系统,强化旅游智能管理,构建公共服务智慧平台,将景区旅游要素、热点时事等信息全面整合,统一发布。

现阶段,“遗产+旅游”之安徽水利遗产保护与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在提升水利风景观赏性、增加研学旅游知识性、注重水利遗产“+旅游”互动性、强调水利文化教育性等方面创新水利遗产“+旅游”产品,围绕水利观光、休闲、娱乐、康体、科普等延展安徽水利遗产“+旅游”发展的多维路径,以应对更灵活的区域旅游新态势。

猜你喜欢遗产安徽水利遗产怎么分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10期)2020-12-23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年6期)2020-07-08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年6期)2020-07-08水利工会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水利监督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千万遗产儿童故事画报·智力大王(2017年10期)2018-03-14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推荐访问:遗产 安徽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