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类节目的困境与应对策略探究

摘要:帮扶类节目发源于民生新闻。此类节目具备帮扶的特点,旨在解决家庭矛盾、经济纠纷、利益诉求等民生难题,及时关注百姓冷暖,是连接政府和公众的桥梁,反映和解决了许多社会基层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在帮扶类节目盛行的同时,由于节目定位、形式和采访手段等原因,一部分节目出现了侵犯隐私、新闻反转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文章聚焦帮扶类节目发展现状,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频频登上微博热搜的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小莉帮忙》节目。同时,研究多角度分析帮扶类节目兴盛的原因和现阶段发展遇到的现实困境,并提出规范帮扶类节目的举措,以推动其发展,使其在融媒体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民生新闻;
帮扶类节目;
角色越位;
《小莉帮忙》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190-04

“民生”即人民生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皆属于民生范畴。《民生新闻概论》一书对民生新闻进行了界定,认为“民生新闻就是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出发,关注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展现社会价值观,引导百姓生活的新概念新闻”[1]。帮扶类节目脱胎于民生新闻,兼具亲民意识和人文关怀,是一种较为贴近大众生活的服务类节目。谢玉凤认为,帮扶类节目最大的特色是“帮理不帮人”[2]。近年来,此类节目秉持“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的宗旨,试图解决家庭矛盾、经济纠纷、利益诉求等民生难题,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全方位的幫助。

在帮扶类节目盛行的同时,部分节目出现了侵犯隐私、新闻反转等媒体失范问题,受到受众诟病。为了减少帮扶类节目出现“好心帮倒忙”的情况,本文深入分析《小莉帮忙》节目的关注热点,探究帮扶类节目兴盛的原因和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规范帮扶类节目的举措,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帮扶类节目高质量发展。

(一)《小莉帮忙》概述

帮扶类节目大多立足于百姓身边小事,周旋于情感、伦理和法理之间,为民众发声,为民众办事。现有帮扶类节目数量庞大,安徽电视台的《帮女郎帮你忙》、山东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民生休闲频道的《1818 黄金眼》、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小莉帮忙》等帮扶类节目,享有较高知名度与较大影响力。

《小莉帮忙》自2009年开播以来,凭借着独特的节目形式和平民化视角,成了一档颇具影响力的品牌节目。在《小莉帮忙》节目中,记者团队会化身为一群名为“小莉”的邻家小妹,在介入百姓生活大小事时,“小莉”既是记者也是参与者,积极投身矛盾调解、消费维权等,其形象深入人心。

(二)《小莉帮忙》积极加入新媒体阵营

媒体融合语境下,打破常规、求新求变成了传统电视新闻栏目发展的必经之路,各帮扶类节目也在进行有益的融合传播探索,它们广泛活跃在“两微一端”及短视频领域。其中,《小莉帮忙》从众多新闻节目中成功突围,在互联网传播中表现不俗,自带话题,频频“出圈”。《小莉帮忙》节目创建了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等一系列账号,形成了传播矩阵,可以做到一次采集、多元分发。融合传播探索使得《小莉帮忙》节目的知名度得到了极大提升,获得受众的普遍认可。截至2022年12月9日,《小莉帮忙》节目抖音号累计粉丝量1452.8万,累计点赞量突破2.3亿次,快手号累计粉丝量393.1万,累计点赞量9704.5万次。在抖音和快手平台,有些网友还会在一些求助类视频评论区主动留言,请“小莉”出马帮忙解决问题。借助新媒体平台,《小莉帮忙》节目不仅丰富了自身的新闻线索,而且增强了受众黏性,增强了节目的公信力及影响力,塑造了更多深入人心的“小莉”形象。

(三)《小莉帮忙》频现热搜

在网络上收获较大关注后,2021年《小莉帮忙》节目及其相关内容频频出现在热搜榜。2021年11月17日,《小莉帮忙》记者在河南安阳连续报道9期“老人被狗咬,狗主人躲猫猫”事件后,仍未获得当事人正面回应,因此潸然落泪向老人家属道歉,称未能帮助老人讨回公道,使该事件登上热搜。

事情大致经过如下:两条未牵绳的大型犬将一名80岁高龄的老人咬伤,虽然做了伤害鉴定,且有视频为证,但狗主人仍然矢口否认,几番周折,依旧没有结果。因此,记者“小莉”无助落泪。随着“小莉哭了”出现在热搜上,网友纷纷感谢“小莉”。最终在11月23日,“狗咬人”事件中的责任人和相关单位都受到了相应处理。

然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小莉帮忙》节目又遭到了部分网友的批评。11月30日,《小莉帮忙》播出的《新人办婚宴溜走不结账?》被指未重现事情原貌,多次出现新闻反转,并曝光了当事人信息,对当事人生活造成困扰。无独有偶,2021年7月《小莉帮忙》记者跟踪报道一对母女被服务员划伤脚踝的新闻,网民认为该母女是利用舆论向店家施压,仅被划伤了一道口子而索赔3.3万元不符合常理。这种情况并非个例,随着新闻反转的多次出现,部分网友开始质疑节目的可靠性。

媒体融合趋势下,《小莉帮忙》在转型之路上收获了一定成果,但也面临发展困境。网民评价,“时而‘小莉帮忙’,时而‘小莉帮讹’”。怎样对帮扶类节目进行规范,使其稳步发展,值得探讨。

《小莉帮忙》节目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非常“接地气”,关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播出时间来看,节目每天18:20在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首播。从节目时长来看,每期节目在30~40分钟。从节目形式看,节目设定了特定的记者“小莉”,具备十足的亲和力。

(一)《小莉帮忙》节目选题

为更加深入且客观地分析帮扶类节目,探究其关注热点,本次研究以《小莉帮忙》节目为例,通过人工核查的方式了解2022年10月1日—10月31日播出的31期节目选题。整理数据后发现,《小莉帮忙》努力打造一个全心全意且全方位服务观众的平台。31期节目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经济纠纷、法律维权、健康求助、政策咨询、情感援助、自然环保等,其中困难群众的法律维权是报道较多的内容。《小莉帮忙》还在10月的节目中策划了国庆节、重阳节等特殊的专题内容。

(二)《小莉帮忙》节目移动端受众关注热点

为了了解移动端受众的关心热点,研究选取《小莉帮忙》节目的抖音号,了解2022年10月1日—10月31日发布的117个抖音作品的关注度。研究发现,关注度最高的作品集中在经济纠纷和法律维权方面。其中点赞量最高的是于2022年10月12日发布的抖音作品《男子酒后给妻子转账,错将八千多转给他人》。该事件属于經济纠纷,最终在“小莉”的调解下得以顺利解决,截至2022年11月20日,该作品一共收获了7.6万次点赞、2376条评论。

通过分析节目内容和受众关注度,研究认为帮扶类节目《小莉帮忙》以困难群众为主要帮扶对象,建立了有效的交流、反馈机制,协助当事人解决面临的急事、难事。节目中向“小莉”寻求帮助的困难群众包括独居老人、农民工、未成年人等,其遇到的困难主要为经济纠纷、法律维权,而受众对《小莉帮忙》的关注点也集中在“小莉”是如何解决困难群众面临的经济纠纷、法律维权等问题的。

帮扶类节目的经久不衰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作为民生新闻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和延续,帮扶类节目兼具亲民意识和人文关怀。如《小莉帮忙》等帮扶类节目,给困难群众提供了一个话语表达的窗口,使其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或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使困难被重视,得到妥善处理。当群众看到问题被解决,了解媒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便会形成对媒体的信任感,逐渐形成“有事找媒体”的认识,认为在遇到困难时让媒体参与其中会比自己解决直接有效。与此同时,当帮扶类节目收获了大量受众,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实现了收视率和品牌效应的双丰收,媒体也可以通过投放广告的形式从中获取经济效益。

(一)素材真实引发受众认同

真实与可信是帮扶类节目保持高收视率的保证。此类节目将镜头对准了大街小巷、家庭邻里之间,遇到问题前来求助的对象也是普通人,可以集中反映百姓生活中酸甜苦辣的琐碎小事,凭借民生百态的真实写照引发受众认同。从制作过程来看,内容往往取材于百姓真实生活,经过新闻工作者的加工、提炼,可以还原事件真相,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对于帮扶类节目来说,真实素材遍布于各个领域,容易扩大社会影响力,引发受众共鸣,从而实现社会价值。

(二)提供多种类型信息服务

帮扶类节目在内容制作中,不仅会采访新闻当事人,还会对相关话题领域的权威人士进行采访,帮助遇到同类问题的受众解决困难,让新闻传播实现了由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的转变。除了可以帮助有同类问题的群众外,帮扶类节目还提供了信息服务,如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传播科学知识、介绍生活窍门、纠正错误观念等。一些帮扶类节目除了会在电视播出内容中加入信息服务内容,还会借助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信息,提升新闻宣传效果。以《小莉帮忙》节目的微信公众号为例,平均每日推出6条左右信息内容,涵盖百姓生活方方面面。

(三)准确定位立足百姓视角

媒体融合视角下,受众的需求容易发生偏移,这更需要正确把握受众定位,贴近受众生活。而当下的帮扶类节目兼具服务性和地域性特点,受众定位明确,并以为百姓排忧解难为出发点,不断延展新闻事件的宽度和深度,灵活运用百姓语言,使用百姓的眼光报道新闻。在内容选题上也摈弃以往民生新闻节目的琐碎化、同质化、庸俗化,坚持新闻故事化的思路,突出节目的情感和情趣,选择题材更注意影响广泛、可操作性强的事例[3]。此外,帮扶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和记者在表达方式上颇具亲和力,使用口语化解说,保证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让受众在轻松氛围中获取信息。

(一)可能盲目放大求助者的弱势感

在帮扶类节目中,由于记者的参与,困难群众的声音被听见,问题得到解决,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并放大了其弱势感。一方面,寻求帮助的一方被先入为主地被认为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激起公众的共情;
另一方面,镜头下的画面经过剪辑、拼接,更容易加重寻求帮助一方的弱势感。

在帮扶类节目中,观众容易先入为主,将求助者视为难以发声的“可怜人”,产生共鸣与同情,而被投诉者则被认为是强势的一方。刻板印象会盲目放大求助者的弱势感,但这并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最优途径,也使得公众难以看清事情真相。

(二)表面化帮扶忽视了问题与漏洞

一些帮扶类节目集中对单一的民生事件进行报道,没有深究其根本问题和漏洞,为了流量或业绩而满足于浅表化的解决。同时,同质化的求助需求也让部分帮扶类节目遇到了瓶颈。重复报道同类型的帮扶需求无疑会降低新闻价值,影响节目收视率。媒体也并没有把这些话题进行由表及里的深入挖掘,鲜少探寻同质化求助需求背后的本质问题。作为能够在社会中强势发声的媒体,帮扶类节目既要努力还原事件真相,又要做到单一事件追问原因,系列事件追问本质,并且要追踪该类问题是否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小莉帮忙》在“安阳‘狗咬人’事件”中,连续两个月10期节目的报道引起了央媒的关注,从而形成了舆论监督的强大合力,最终使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在帮扶过程中,要有意了解事情发生的社会背景、社会原因和社会漏洞等,站在人民的角度,基于获得的信息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推动社会发展[4]。流于表面的帮助只会使受众产生情感共鸣,并不会给社会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通过一个典型事件,让一个群体受惠,才能解决节目同质化、表面化的问题,让“帮扶更走心”。

(三)过度挖掘易暴露个人隐私

帮扶类节目重在真实性,因此需要要记录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反映群众之间的矛盾。一些帮扶节目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当事人的困境,会通过采访等形式获得信息。但是如果媒体没有把握好分寸,便容易侵犯对方的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甚至隐私权。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媒体的过度曝光,许多个人信息进入大众视野,有时会被网友疯狂转发,对当事人生活造成困扰。

有些媒体在采访、跟踪报道的过程中,考虑到节目的吸引力、戏剧性、可观性等,会倾向于收集、拍摄、剪辑出那些可能赢得更多关注和流量的内容,而这些内容一旦播出,舆论压力极有可能给求助者和其他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干扰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此外,部分帮扶类节目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可能采用暗访、录音等方式解决不愿接受采访的问题,但是这些暗中获得的素材并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及参考价值。

(四)過度帮扶导致媒体角色越位

有些帮扶类节目在没有完全还原事情真相、没有任何权威鉴定或相关部门认证的情况下,没有做到客观中立,表现出本不应该由其表现出的倾向性意见,成为了其中一方的“自己人”。虽然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事情的解决,但是会对受众产生错误的引导。新闻媒体并不是审判者,因此,在报道、帮扶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客观、中立的态度,这也是媒体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但是在许多帮扶类节目中,被帮扶对象有强烈的弱势感,出于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对深层普遍性问题的关注和对机制性矛盾的探究等,媒体从业者很容易偏离角色定位,在情绪激动时越俎代庖,从而表达出与自身身份不相符的评判意见[5]。

虽然帮扶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但不得不肯定帮扶类节目自诞生之日起,便开启了民生新闻的创新发展模式。帮扶类节目关心关注困难群众,有助于保障公民话语权,完善法律救助体系,整顿不良现象,调节社会矛盾。此类节目不仅有效拓展了困难群众的发声渠道,解决了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还有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为了推动帮扶类节目进一步发展,保证节目的公信力,以使其在媒体融合趋势下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研究提出了规范帮扶类节目的举措。

(一)严格把控导向,明确从业人员权责范围

帮扶类节目应该充分把握节目的“度”,强化对节目内容质量的把关,明确媒体从业者的权责范围。第一,帮扶类节目应该充分地把握节目中各个环节的方向,全面客观调查民生情况,强化内容生产的专业性,实现法律素养功能与制作播出规范的统一,增强媒体自身的公信力。第二,应该增强媒体从业者的法律意识,提前评估分析节目在录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法律风险,提前防范,从而更好地避免法律纠纷。第三,要在确保节目内容真实且客观的前提下,找准当事人和记者的角色定位[4]。第四,记者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主客双方在表达观点或意见时,应消除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第五,帮扶类节目的记者在报道过程中,不应去挖掘与节目内容无关的隐私。

(二)引导职能部归位,解决根本问题

帮扶类节目需要将法律作为节目制作的根基,引导职能部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帮扶中来,倾听人民的心声,为媒体参与创新社会治理赋能。同时应加强与司法机构的合作,通过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反映民生民情,最终弥补漏洞。除此之外,媒体还应长期、深层次地对问题进行追踪,作为人民的放大镜,监督社会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三)从业人员谨守职业准则,社会责任感强

媒体从业人员应当牢记初心与使命,坚守新闻专业主义,保证节目内容的客观性,不盲目追求话题热度,以流量为导向。《小莉帮忙》节目在抖音平台频频“出圈”后也凭借自身话题效应打造了一批网红“小莉”,其中不乏粉丝过百万的“小莉”记者。她们通常会利用自己的账号与粉丝互动,展示各类才艺并进行线上直播等。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或者看到网络上有人求助石,一部分网友会直接通过账户给“小莉”留言,以便向节目组寻求帮助。这些活跃在短视频中的网红“小莉”,有助于节目组打造“小莉”的IP形象,展现“小莉”的亲和力,拉近节目与观众间的距离。但是,在塑造记者形象的同时,不能舍本求末,过分追求流量,让观众过于关注“小莉”的个人生活,而忽视了记者的职业素养,降低观众对节目本身的信任感。

决定帮扶类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于新闻工作队伍的职业素养。一方面,在选择节目记者时要坚持“最优选”原则,加大对记者的管理和培训力度。要求记者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引导他们在流量时代树立良好而健康的个人形象。另一方面,节目制作人也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在节目呈现形式与技巧和节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之间找准平衡点。帮扶类节目的新闻工作队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坚守职业道德,保证自律,避免因同情、偏见、猎奇等心理,在节目中出现角色越位甚至失范问题。也只有如此,帮扶类节目才能更贴近社会与民生,找准社会定位,增强公信力,促进社会和谐。

帮扶类节目强调站在百姓的立场,报道百姓身边事,其“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是对新闻本质的回归和还原。对于事件当事人来说,节目帮助其解决了相关问题,同时满足了他们倾诉与宣泄的需求。对于受众来说,也可以通过节目获取有用信息,并与相关当事人产生情感共鸣。所以未来,帮扶类节目应强化公共服务功能,倾听和传达百姓的利益诉求;
应发挥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立足于专业的内容生产,通过报道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并在服务大众的过程中持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以媒体责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应与时俱进,积极布局全媒体阵容,扩大宣传矩阵,不断创新传播模式,实现自我革新与突破。

参考文献:

[1] 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2.

[2] 谢玉凤.强化栏目策划 做活民生帮扶系列新闻:浅谈新时期新闻帮扶类节目的出路[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0):114,116.

[3] 林瑞泉.做强做大帮扶类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思考[J].视听,2013(1):3-5.

[4] 杨波.调解类节目的典型失范问题与应对[J].青年记者,2021(12):41-42.

[5] 杨永亮.调解帮扶类节目的法律困局与解决之道[J].中国记者,2019(7):88-90.

作者简介 徐凌,硕士,研究实习员,上海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干事,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民生新闻以民生新闻为视角的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研究新媒体研究(2016年21期)2016-12-19社会新闻报道与民生新闻报道的异同博览群书·教育(2016年9期)2016-12-12从“民生新闻”向“民生服务”迈进声屏世界(2016年10期)2016-12-10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声屏世界(2016年10期)2016-12-10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新闻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中国记者(2016年6期)2016-08-26

推荐访问:帮扶 探究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