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高红贵 何美璇

[摘  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有机结合,旨在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形态,其本质是“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寻求走出一条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能源转型,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绿色科技创新。

[关键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减污降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2)09-0060-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绿色日益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加快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纲领性文件,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解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基础之策,确保守护良好生态环境,持之以恒推进绿色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为新时代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本文探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论内涵,并根据中国发展实际提出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实践路径。

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论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25,“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1]25。“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1]50-51。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必须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绿色发展的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2]367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3]355,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增强发展的绿色底色,必须统筹污染治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基于新时代新格局新背景,深刻理解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论内涵,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形态,是一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为破除工业文明下环境污染、能源紧缺、贫富差距悬殊等弊端,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绿色、低碳和循环均在考虑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发展问题,具有相同的目的。[4]三者侧重点不同:绿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其范畴最广,不仅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也涉及社会公平、人民福祉[5];低碳强调碳排放约束指标,是应对或缓解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6];循环强調资源的利用,其核心为社会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既是经济形态,也是经济发展的方法论[7]。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要求摒弃黑色工业文明的弊端,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融合并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不给后人留下“遗憾”和“后遗症”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贯穿到生态保护、环境建设、生产制造、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等各方面,贯穿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过程,将人类的一切活动放在自然界良性运行的大格局中考量,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本质是“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从人的利益角度来考虑资源配置方式及效果,以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标,其目的是改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模式,挖掘生态资源,倡导低碳、循环利用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是终极目标,低碳是主要任务,循环是重要方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各部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但又是新发展格局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有着共同的发展目的:提倡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保护自然生态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寻求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提出“五个追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2]374-375,这“五个追求”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阐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现目标。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3]358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3]361。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清晰地认识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就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

总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实践的一场深刻革命,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在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代价,把增加生态产品和生态效益放在优先地位,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面临的矛盾和挑战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环境质量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要求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3]362“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务艰巨,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3]362“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大打‘环境牌’,多方面对我国施压,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国博弈十分激烈。”[3]362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约束加剧的矛盾,以及转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环境污染现象仍然存在

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治理,中国部分城市依旧达不到新的空气标准,中东部地区一些特大城市及周边地区仍会出现雾霾天气,东北地区部分城市秋冬季也会出现雾霾天气。《2021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以下简称“339个城市”)中,21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数的64.3%,121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全部城市数的35.7%。若不扣除沙尘影响,33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56.9%,超标城市比例为43.1%。环境污染在一些城市仍然较严重,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制约经济发展。

(二)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

中国产业结构仍以重化工业为主、能源结构仍以煤为主、运输结构仍以公路货运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长为主导产业。要彻底转变粗放的发展模式,改变经济结构、生产与生活方式,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空间格局,需要付出更加持久而艰巨的努力。未来50年是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的重要历史阶段,生活消费和工业制造带来的能源消费量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高位。受中国资源禀赋所限,在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特征不会改变,人均能源占比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都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工业领域约占中国总能源消费总量的65%,是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领域。

(三)减少碳排放的压力巨大

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虽有所改善,但还不够革命性。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并且煤炭集中使用率和清洁利用水平较低。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但是,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并且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需求旺盛,碳排放处于攀升期。《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2》显示,中国的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倍多,是欧盟的3倍多。中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约为欧盟的6倍。并且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天然气、绿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仅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5%。[8]相对于发达国家的50~60年的过渡期,中国從碳达峰到碳中和仅有30年时间,能源转型任务艰巨。另外,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均衡,工业化和城市化尚不充分,既要发展又要控制碳排放的压力巨大。要想降低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水平,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动能源革命。

三、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3]363我们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中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

(一)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能源转型

能源领域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战场。抓住了能源,就抓住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牛鼻子”。减污与降碳都是在保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情况下,高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的全面提升。“十四五”时期是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时期。[3]362“全面绿色转型”是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的本质是“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发展是中国绿色发展的创新体现,其落脚点是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我们必须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实现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

1.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大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模式。一是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以节能、提高能效为手段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是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首要措施。在继续强化末端治理的同时,要进一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节能和提高能效对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贡献率在70%以上。[9]进一步完善能源“双控”制度,优化碳定价机制,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二是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通过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产能产量规模调控、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流程、大力推广能效提升技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调整用能结构。同时,促进节能与新能源的技术创新、升级和推广引用。

推动能源革命。一是加大力度建设新能源供给和消费体系。该体系的基础为大型风光电基地,需要以周围煤电、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支撑。二是减少能源的不合理消费。遵循节能优先原则,优化能耗总量管理,增强能耗强度控制,贯彻节能措施,推动产业链低碳转型。通过控制煤炭消费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增加,有序合理减量,大力推动煤电的“三改联动”。三是积极挖掘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光能源、硅能源、地热能源、氢能源、生物能源均是新型的清洁能源,中国储藏丰富但分布不均,不同地区要因地制宜进行开采和利用。四是鼓励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研发、储蓄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深度融合,加速能源的节约。

加快建设低碳交通体系。目前,中国交通运输行业依靠的主要能源仍是化石燃料,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使用占比依然较低,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压力较大。建设低碳交通体系:一是建设立体交通运输结构。提高多式联运占比、换装效率,增加水路、铁路运输,通过提升运输规模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是发展节能低碳交通工具。推广新能源车船、智能交通规划,加快铁路电气化改造,增加加氢站数量,促进航道、锚地共享,推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优化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便利高效、先进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加强燃油车船等交通运输工具管理,提高能效标准,健全标识制度,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交通运输工具。三是积极提倡低碳出行。综合使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引导人民群众绿色低碳出行。提高快速公交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渡轮等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水平,因地制宜设计人行道和自行车专用道等非机动车交通系统。

2.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1]52,使得“三条控制线”(简称“三线”)成为空间管控界线划定的工作核心。合理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严格进行用途管控,落实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规划,明确保护边界和开发边界,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严格把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灵活利用城乡存量建设用地,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水平和效率。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研发节地技术,推广节地模式,进而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推进一体化保护,提升和巩固山水林田的碳汇能力。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保护修复成果,严守退耕还林还草底线。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提升土壤质量,用养结合,增加生态农业碳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的蓄积量和面积。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草床、红树林、盐沼,增加蓝碳。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1.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获得未来竞争新优势,具有先导性、支柱性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产业,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大力建设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保驾护航。高技术产业是利用前沿技术(主要指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生产高科技产品的产业群,该产业的特点为研究开发前期成本高,但自然、经济、社会的回报效益大。发展高技术产业对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必须加强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同产业升级、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相融合。加快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从设计、生产到营销全链条共生共融,实现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2.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深度融合。一是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系统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废物循环利用水平。二是将数字技术与电力、建筑、工业、交通等重点碳排放领域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在能源、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转型,通过数字技术下的风险预知、防范和控制,实现节能降本,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增强产业效益。三是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循环产业融合。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海洋装备、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新一代绿色制造体系。四是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络、大数据中心、传感终端、工业互联网等。强化信息资源与传统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依靠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科技創新不仅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同时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更能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是跳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怪圈,追求环境与经济“双赢”发展模式的关键举措。一是加强碳捕获与封存(CCS)技术、地球工程等科技攻关,加快绿色科技创新。集中力量进行绿色低碳循环技术攻关,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二是积极建立完善绿色低碳循环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探索绿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业绿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引导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相关的学科建设。推广先进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强度,实现温室气体净排放为零。利用科技创新抑制煤电、钢铁、建材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实现低碳转型和技术升级。三是努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聚集整合能力,由大型企业、研究院所牵头开展低碳、零碳、负碳等重大技术攻关,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吕指臣,胡鞍钢.中国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路径与现实意义[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6):35-43.

[5]潘家华,庄贵阳,郑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与核心要素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4):88-101+5.

[6]杨志,张洪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之辨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9(6):34-42.

[7]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0-66.

[8]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2-03-01(10).

[9]白泉.建设“碳中和”的现代化强国始终要把节能增效放在突出位置[J].中国能源,2021,43(1):7-11+16.

责任编辑  魏亚男

推荐访问:路径 内涵 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