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

汪健平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搞好粮食生产才能确保粮食安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传统平原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但我国西部山区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其粮食生产条件无法与平原地区相比,区域性的粮食安全保障成为新的问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与农产品收益不成正比[1]。在比较效益驱使下,农民更倾向于放弃农业生产而从事非农活动[2],导致乡村人口流失,从而进一步加剧粮食生产人力资源短缺[3]。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部山区,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乡村青壮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和耕地非农化问题突出,农业生产人员老龄化、女性化现象日益严重,严重阻碍了乡村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在此背景下,分析研究当地粮食生产活动与人口分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的内在机制,对促进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区域概况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内陆地区,地处长江上游,行政面积为8.24 万km2,下辖38 个区(县)。重庆市喀斯特地貌发育显著,多低山、丘陵,地形复杂多样,地表崎岖破碎,鲜有连块成片的大面积平坝耕地。地区内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2020 年,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5 142.46 km2,占该市土地总面积的30.51%[1]。重庆市乡村地区面积占比较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外流严重。2021 年,重庆市农民工数量为756.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513.6万人、当地农民工242.7万人[1]。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农业劳动力老弱化现象愈发严重,进而导致农业发展受限。2021 年,重庆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3 502、18 100 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2020 年提高了7.4%[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进一步刺激了乡村人口外流,不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集大山区、大库区、大农村等特征于一体,乡村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农村劳动力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不断外流,导致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受阻,进而导致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降低。

1.2 数据来源

笔者考虑到重庆市主城区城镇化率均超过80%,故选取其余29 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研究所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源于2005 年、2010 年、2015 年、2020年《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调查年鉴》及各区(县)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政府工作报告等。地图矢量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缺失数据通过相邻年份数据或插值法补充,缺失数据量较少,故对研究结果影响较小。

2.1 地理集中度

地理集中度是对某项活动地域集中程度的体现,在反映某一产业集中度以及某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参考已有研究成果[4],笔者构建了粮食集中度、人口集中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集中度3个指标,计算公式分别为

式(1)至式(3)中:RGi、RPi和RIi分别表示某时段i地区粮食产量、人口分布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理集中度,Gi、Pi和Ii分别表示i地区的粮食产量、人口数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Ti表示i地区总面积。

2.2 CGP和CGI指数

为进一步分析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或偏离,笔者借鉴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计算粮食、人口集中度和粮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集中度的关系,构建CGP指数和CGI指数。CGP指数表示某区域内粮食集中度占比与人口集中度占比的比值,CGI指数表示粮食集中度占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集中度占比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式(4)和式(5)中:Gi、Pi和Ii分别表示某时段i地区粮食集中、人口集中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集中程度;
gi、pi和ii分别表示i地区的粮食产量、人口数量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参考已有研究成果[5],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对地理集中度进行分级(见表1),依据类别对重庆市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协调和偏离进行分析。

表1 重庆市粮食生产、人口分布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理集中度分级表

3.1 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情况分析

重庆市除主城9区外的29个区(县)粮食生产和人口分布一致性分析结果如表2 所示。2005—2020 年,万州区和璧山区CGP指数一直低于0.80,期间仅涪陵区2015年CGP指数降至0.80以下,而后又上升至协调水平;
CGP指数高于1.20 的区(县)由1 个增长至6 个,集中在渝东南地区。总体上,研究区粮食生产和人口分布协调程度未能得到改善,分化趋势加剧。

表2 重庆市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一致性指数

3.2 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区域差异分析

根据表1 对CGP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将重庆市29个区(县)分为3 个类型,即粮食生产水平高于人口集中分布的低水平发展区、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平衡的中等水平发展区、粮食生产水平低于人口集中分布的高水平发展区。

2005 年,低水平发展区(县)仅有南川区。南川区地形以山地为主,人口居住、农业生产活动受限,粮食产量占比为3.16%,人口总数占比为2.52%。高水平发展区(县)有璧山、万州两区,粮食产量占比为6.55%,人口数量占比为9.43%。璧山区位于重庆市、四川省交通要道,受核心城市辐射影响,工业、服务业发展加速。对于万州区来说,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加速了其工业、服务业发展。其余区(县)均为中等发展水平。

2010 年,低水平发展区(县)为南川、石柱、秀山和酉阳,粮食产量和人口数量占比发生较大变化。高水平发展区(县)仍为璧山、万州,粮食产量占比降低,人口数量占比增加。

2015 年,低水平发展区(县)为石柱、秀山、酉阳和彭水,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数量占比分别为11.65%和8.90%。高水平发展水平区(县)增加至3个,新增涪陵区。涪陵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同时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与增收。南川区迈入中等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增长了5.61%,粮食产量下降了1.48%。

2020 年,低水平发展区(县)变化较大,有丰都、垫江、巫溪、秀山、酉阳和彭水6区(县),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数量占比分别为18.73%、14.86%。丰都、垫江和巫溪3县降至低水平区(县),人口数量均小幅度减少,但粮食产量仅丰都县有所下降,其余两县均有小幅增产。高水平发展区(县)仍为璧山、万州,粮食总产量和人口数量占比分别为6.35%、10.71%,两区粮食生产水平均有所下降,璧山区人口数量增加4.50%,万州区人口数量减少2.24%。人口流动受国家政策导向作用影响较大,璧山区离成都市和重庆市主城区更近,距离优势凸显。

3.3 粮食生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情况分析

重庆市除主城9区外的29个区(县)粮食生产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致性分析结果如表3 所示。2005—2020 年,CGI指数低于0.80 的区(县)数量由9 个减少为8 个,集中分布在渝东南、渝东北偏远地区;
CGI指数高于1.20的区(县)数量由9个减少为8个,区域粮食生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协调发展水平有所改善。

表3 重庆市粮食生产与城乡收入差距分布一致性指数

3.4 粮食生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差异分析

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整体不断扩大,但各区(县)存在显著差异。2005—2020 年,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增长350.67%,乡村居民平均收入增长507.05%,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差距扩大274.03%。

由表3 可知,2005 年重庆市低水平发展区(县)多分布在渝东南、渝东北地区。其中,璧山区临近主城,受辐射作用影响,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乡村居民转变生计,农业人口析出进入非农领域,农业生产活动逐渐减少,非农收入的增加支撑了乡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

2010 年,研究区粮食生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协调性波动较大,多数区(县)发生等级变动。梁平区由低发展水平上升为中等发展水平,粮食生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协调性增强。綦江区和云阳县由中等发展水平上升为高发展水平,两地粮食均小幅度减产,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保持在40%左右,未进一步扩大。潼南区、大足区、万州区和忠县由高发展水平降为中等发展水平,区(县)粮食生产能力弱化,粮食产量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未进一步扩大。

2015 年,除荣昌区上升为中等发展水平外,其余区(县)均无等级变化。2015 年,荣昌区粮食产量增幅较小,为4.2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41.29%,其中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为63.83%,乡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为98.26%。荣昌区地处成都市与重庆市主城中间地段,优越的地理位置为丰富乡村居民生计提供了便捷条件,而且政策优势进一步推动荣昌区社会经济发展。

2020 年,除大足区上升为高发展水平外,其余区(县)均无等级变动。地理区位优势使大足区受到东西部极核城市群发展带动影响,工业、服务业发展迅速。2020年大足区粮食略有减产,降幅为3.19%,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增幅为46.20%,乡村居民平均收入增幅为56.11%,城乡居民平均收入差距扩大37.82%。

基于地理集中度理论,笔者构建了粮食生产集中度、人口分布集中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集中度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构建CGP和CGI指数探讨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①2005—2020 年,重庆市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协同发展整体向高水平迈进,粮食生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协同发展水平先降低后上升,呈“U”形发展趋势,地区发展受国家、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划导向作用明显,中心城市虹吸效应加剧。

②空间格局上,2005—2020 年重庆市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协同发展高水平区(县)集中在渝东南地区,人口外流缓解了耕地紧张的压力,农业劳动力生产效率有所提升;
粮食生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协同发展水平变化较大的区(县)集中在重庆市主城周边区(县),渝东南、渝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协同发展水平无明显变化。

③2005—2020 年,重庆市粮食生产水平整体有所提升,粮食生产向远离主城的区(县)转移;
人口分布上,主城区人口集聚效应增强,主城周边区(县)区位优势较强,农业劳动力脱离农业生产活动,进城从事非农行业[6]。尽管重庆市多数区(县)乡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地区,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不断扩大。

重庆市地处山区,生活生产活动受自然因素限制大,主城9区与其他区(县)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发展空间分化与隔离显著,人口、资金和政策等优先向主城区倾斜,边远区(县)发展水平滞后。城乡发展基础差距较大,乡村地区的积贫积弱并非一时可以改变的,且乡村地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金、政策等多种要素的共同支撑。保障粮食生产,合理引导人口分布,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当下和未来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猜你喜欢人口数量集中度城乡居民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四川劳动保障(2021年10期)2021-12-02新广告商:广告业周期性在弱化,而集中度在提升 精读英语文摘(2020年11期)2020-02-06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妇女生活(2019年7期)2019-07-16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中国医疗保险(2018年3期)2018-07-14保险公司资本结构、业务集中度与再保险需求研究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6期)2016-12-01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1期)2016-12-01煤炭行业未来在提高集中度能源(2016年3期)2016-12-012020年前俄人口数量将增至1.475亿人民周刊(2016年9期)2016-05-26近36年昌都市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6年4期)2016-02-28“十三五”期间江西省老龄人口数量预测中国工程咨询(2015年4期)2015-02-14

推荐访问:重庆市 粮食生产 城乡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