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赋予——浅析《铸剑》电影中宴之敖者形象

丁英杰,黄子路

(1.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 慈溪 315300;
2.宁波大学 浙江 宁波 315300)

《铸剑》原名《眉间尺》,最初于1927 年发表在《莽原》周刊上,鲁迅曾在给朋友的回信中说:“《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不免油滑①”“《故事新编》中的《铸剑》,确是写得较为认真②”。《铸剑》讲述了眉间尺借助黑色的人的力量为父报仇的故事。在《铸剑》中,有关黑衣人的描写铺垫并不多,黑衣人在眉间尺遭遇他人纠缠时突然出现,身份并不明确,但在同名电影中,这个黑衣人却有了清晰的定位——他是楚王派去监督铸剑的。不单是黑衣人的身份得到确定,电影将整个故事背景都放在了楚国。小说并没有明确表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电影对身份和时代背景的处理做到了“化虚为实”,是小说电影化的典型例子。

鲁迅在小说《铸剑》中对黑衣人的直接描写并不多。“前面的人圈子动摇了,挤进一个黑的人来,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③这是小说中关于黑色的人的第一次出现的描写。当时,眉间尺正准备在王的出行途中刺杀王。从小说文本来看,这种描写极具想象空间,他的出现挽救眉间尺于当时的危难之中。在眉间尺脱身以后,这个黑色的人又忽然间消失了,“不觉慢慢松了手,溜走了。”④小说到这里只给读者一个模糊的想象,这个黑色的人的身份是不得而知的。唯一能够给读者留下印象的只有“一身黑衣”和“瘦得如铁”。这个黑色的人不同于出行场面中的其他看客,他是突如其来的,显得颇为神秘。小说中黑色的人第二次出现是在眉间尺出城后。“人迹绝了许久之后,忽然从城里闪出那黑色的人来。”⑤这段描写还是没有给予太多有关黑色的人的信息,给读者一种猜测,即这个人是否就生活在城中,又是否是王的仇敌,小说还是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外在形象模糊的情况下,小说展开了这个黑色的人与眉间尺的对话,这对于黑色的人的身份有一定的启示性:“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⑥这段不明确的对话提供了较丰富的信息。从内容推测,较易联想到黑色的人与眉间尺父亲的关系。他说自己一向是认识眉间尺的父亲的,极有可能他和眉间尺的父亲是朋友,从后续语句分析,这个人物不同于城中看客。在现有的描绘中,读者只能感受到这个黑色的人是有些许特殊性质的,并与其他的一切都区分开来,甚至与眉间尺也不是同一条道路上的人。这层身份的存疑极大地展现了小说丰富的内涵。

鲁迅1935 年编定《故事新编》时说:“一九二六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仍旧拾取古代的传说之类,预备足成八则《故事新编》。但刚写了《奔月》和《铸剑》——发表的那时题为《眉间尺》——我便奔向广州,这事就又完全搁起了。”⑦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铸剑》是蕴含着革命内涵的,因此,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在阶级上找到对应。在《铸剑》中,我们会发现其中的复仇与革命、复仇者(尤其是眉间尺)与革命中的知识分子都十分相似。⑧由此可见,黑色的人所拥有的身份至少不会是统治阶级,也不可能只是一般的农民阶级,他极有可能是知识分子的另一面。身份的解读也依赖于姓名,但“宴之敖者”并不是历史人物,而是鲁迅先生的笔名,这为后续的身份赋予奠定了基础。

与小说出场不同,电影中宴之敖者的形象是最先出现的。电影的性质决定了,它要将简短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种变化有赖于小说中的描绘:“那是一个黑瘦的,乞丐似的男子。穿着一身青衣。”“须眉头发都黑;
瘦的颧骨,眼圈骨,眉棱骨都高高地突出来。”⑨黑色的人的身形虽已确定,但电影却一改其身姿,电影所选择的演员就不是精瘦的,并以矿山奴隶的形象出现,这已经远远不同于小说中黑色的人了。他对抗楚王的事业和铸剑的失败以及以剑毁面的行为展现出巨大的痛苦,也让观众开始注意到这个形象的外貌和性格。在宴之敖者铸剑前,挖掘矿脉的镜头中有“哈哈爱兮爱乎爱乎”⑩的前奏,这是对后续情节的补充。这段带有巫术色彩的歌谣在宴之敖者砍下眉间尺的头颅以及进入王城时都出现了,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这一种祭祀仪式是为了借助黑暗中的力量来达成一些目的。

黑色的人完整形象的首次展现是在宴之敖者前往寻找雄剑的路上。电影以镜头这一呈现方式推出一个直观的人物形象,将宴之敖者设置为左眼残留着伤疤,头戴两个牛角,身穿破旧铠甲的勇士,使人一目了然。影片不仅以特写镜头表现了人物的五官,而且用中景镜头呈现了人物的身姿,使宴之敖者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⑪。对于宴之敖者的形象,电影通过蒙太奇的手法打破了原先黑色的人的构想,通过晏之敖者的回忆画面体现了其在楚王手下作为官员的形象。对于这个人物形象,电影依靠演员的行为和动作体现了其复杂的内心。他与干将一族关系良好,却收到了屠杀的命令。在执行命令的时候,这个人物的痛苦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砍断了自己的剑,也秉持内心的良知放走了眉间尺母子,这个情节在小说中是缺失的。在此之后,他毁身残面,离开了楚国,最终在电影的开头以落魄武者的身份出现。一个人物形象的展现还没有太强的说服力,对于小说人物的改编,还依赖于中心情节或直观线索的链接。在小说中,将黑色的人和眉间尺联结在一起的是二者的复仇,这个复仇情节对于人物身份的赋予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铸剑》小说中,人性的发掘是复仇的起点与核心。《铸剑》发掘的是人性的社会呈现,即“国民性”,具体载体为复仇途中出现的百姓:以做奴隶为荣的围观者、干瘪脸的少年、莫名的告密者……他们是麻木冷酷的“看客”、唯利是图的无赖、是非不分的“暴君的臣民”,分别与鲁迅笔下经常出现的“国民”形象相对应⑫。表层的复仇无非是眉间尺为父报仇。从深层复仇来看,为父报仇的传统伦理得到了现代的建构。情节的补足有赖于电影的增添和删减,仅仅忠于原著的改编是不符合改编的基本规律的,在实践中往往也是行不通的。适当增加一些情节是完全允许的,也是完全必要的⑬。

(一)动机的补充和身份的赋予

小说中的宴之敖者的复仇动机是极不确定的,这种缺失交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填补,如果把这个形象说得面面俱到,那在小说艺术上便缺失了文本所带有的含混性。小说中的复仇内涵不单单是替父报仇,而是从“为父复仇”逐渐变为“向一切导致民族积贫积弱的封建文化复仇”⑭。电影是要向观众直接展现的,因此,在受众方面,电影也不应只考虑读过小说原文的读者,还应该将非专业的观众考虑在内,这就决定了,宴之敖者的身份要简明而直观。相比于小说简短的情节,电影通过大量的镜头补足甚至重新创造了诸多情节,将文字上的形象鲜明呈现在银幕上。复仇动机的缺失决定了对复仇情节进行改编的可能性较小。小说和电影中都存在着时空上的变换,二者在一些时空的处理方面有极为一致的地方,这就决定了把文学作品转换为影视剧的可能⑮。在这种前提下,电影对宴之敖者的形象进行了重塑,将复仇的原因简单化了。正因为宴之敖者对干将一家怀有愧疚,才有了他十六年后寻找眉间尺,助其报杀父之仇的壮举⑯。

对于身份的赋予,电影增加了许多线索。为了让观众有清晰的叙事脉络和结构,电影对宴之敖者的形象做出了更多的补足。电影开头展现了铸剑的行为,体现出宴之敖者极可能也是铸剑出身,但并不十分精通铸剑,其所唱的“哈哈爱兮爱乎爱乎”作为祭祀中的巫术,在民间也不是任何人都能掌握的,至少是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掌握的,好比电影中的神女。神女是某个国家的公主,她的目的是潜伏在楚王身边,用美人计的方式杀死楚王。她曾举行多次祭祀仪式,这种祭祀在小说中也出现了。因此,将黑衣人的身份确定为楚王手下的大臣是极其妥当的,只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够参与祭祀或使用巫术,这种巫术充满迷信色彩和浪漫精神,帮助当时的宴之敖者与眉间尺复仇成功——这也是他们能够复仇的关键所在。至于为何能够进行这种身份赋予,主要原因是小说原著本身的故事情节不足,原著本就为取一点素材而写成的小说⑰。这就给小说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换言之,正是因为小说中的不赋予,才带来了电影中的能赋予,电影充分完善了整个小说,延续了小说的生命。

(二)复仇身份与悖论

为了内心的救赎,宴之敖者踏上了复仇之路。小说遗留下来的空白被电影以新的情节进行填补,并进行了很好的衔接。作为监督铸剑的长官,宴之敖者与干将一族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在干将被楚王诛杀后,灭杀干将族人的任务也就交到了宴之敖者的手中。暴君的命令对良心的摧残使得宴之敖者的复仇动机得到了初次展现,这种复仇动机也正是为其赋予第二重身份的原因。作为大臣,君王的命令是一个人在泯灭良心的情况下才能执行的,这种自我身份和内心良知上的抗争成为复仇的原因,这也就赋予了宴之敖者在大臣身份外的复仇者身份,并且,这层身份在电影艺术中是直观的,是观众能够体会到的。同时,面对眉间尺母子,他的良心遏制了惨无人道的行径,最终导致宴之敖者砍断了楚王的剑,通过铸造自己的剑来对抗楚王,在眉间尺成长的十几年间,宴之敖者多次刺杀楚王。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对复仇原因的说明能够让复仇被观众体会到,也正是因为通俗性的考虑,电影中的复仇和宴之敖者的形象就不可能是含混的。

在电影中,宴之敖者的复仇进入较为简单化的范畴,由此呈现出整个复仇行为的悖论性质。即作为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大臣,宴之敖者为何单单在目睹屠杀后马上做出了反抗楚王的行为。在小说中不存在这个问题,但随着电影情节的简省化,这种弊端就被展现出来。宴之敖者作为监督铸剑的官吏,地位一定不低,何况是监督铸造楚王最为重视的宝剑——这种任务不会被交予一般人,只可能是亲信。楚王的暴行并不是在铸剑后才有的,作为人臣的宴之敖者,应不只接触过干将一族被夷灭的情况。因此,他对于楚王其实是并没有直接仇恨的。在屠杀完干将一族后,面对一族被灭的惨状和随后被放走的莫邪母子,宴之敖者内心的突变有一定合理性。但宴之敖者此后放下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甚至愿意过上奴隶的生活。电影将一个人从服从者彻底变为反抗者,甚至是暴力的抗争者,这位抗争者一次又一次刺杀楚王,以毁灭自我的形式与楚王同归于尽。这种复仇动机和过程的展现在电影中是有一定的缺失的。

电影《铸剑》以独特的改编艺术和技巧赋予了小说中黑色的人以清晰的人物形象,从而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形象的鲜明性,做到了小说和电影的融合。以复仇为核心情节,电影也精彩呈现了小说艺术和电影艺术的不同。电影中,宴之敖者的双重身份也对小说中的人物内涵进行了创造性阐释,体现了电影改编小说的无限可能。

注释:

①见《书信·360201 致黎烈文》。

②见《书信·360328(日)致增田涉》。

③④⑤⑥⑨鲁迅:《故事新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 年版,第56、57、58、59 页。

⑦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354 页。

⑧张广海,郭圣钰.知识阶级往哪里去?——鲁迅小说《铸剑》的阶级革命隐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06),第118 页。

⑩指的是小说《铸剑》中宴之敖者砍下眉间尺头颅后所唱的歌谣。

⑪宋亭蓉.论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9,第20 页。

⑫⑭蔡鸣雁.复仇主题的变奏:《复仇的话》与《铸剑》比较研究[J].中国文学研究,2021(03),第141 页-142 页。

⑬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第116 页。

⑮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第83 页。

⑯钱王芳.论《铸剑》电影改编的艺术得失[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01),第74 页。

⑰陈伟华.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电影改编与电影新类型的诞生[M].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第233页。

猜你喜欢铸剑眉间楚王——广西警察学院侦查学院">“立德树人 育警铸剑”
——广西警察学院侦查学院广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4期)2022-09-07笑寒冬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段学俭(一首)文史杂志(2019年3期)2019-04-29楚王失弓新编数学大王·趣味逻辑(2018年10期)2018-11-23楚王爱细腰故事作文·低年级(2017年3期)2017-04-04楚王招贤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16年3期)2016-03-08楚王围宋(下)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5期)2015-05-15从铸剑到亮剑的奋斗历程汽车维修与保养(2015年1期)2015-04-17素年锦时描在眉间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15年6期)2015-02-28吹不散眉间一点春皱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15年5期)2015-02-28

推荐访问:浅析 赋予 铸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