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校园景观环境的营造

徐久财,王 楠

(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0)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校园景观的建设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校园风貌类似、缺乏活力等问题也凸显出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让高校封闭式管理成为常态,校园环境与学生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学生更加依赖校园环境来学习生活、调节身心、疏解压力,如何提高校园景观建设水平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同时,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也无疑对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1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2020 年9 月2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1]。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双碳”承诺。高校作为为党、为人民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机构,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时代的要求。

1.2 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教育部对我国大学生的一项调查发现,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占全部在校大学生的20.3%。另据《人民日报》刊登消息,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6%。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急需关注和改善。大量的医学研究已证实,自然环境及绿色植物能够帮助人们有效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甚至减轻身体上的疼痛。因此,要重视校园景观环境的营造工作,为校园增加更多的自然气息,以应对越发严重的师生心理问题。

1.3 回归教育本质

建筑设计大师路易斯·康认为,最初的学校开始于人们在树下交谈、分享智慧,我国古代也有着孔子杏坛讲学的经典故事,这些都强调了大学与环境之间的紧密关系。大学中大多数受教育机会也常发生在户外,优质的户外校园景观的营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师生随时随地的交流沟通,还有助于创造出具有真正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2]。

2.1 人群结构

大学人群主要包括教职工和学生。学生作为校园使用的主体,其年龄和教育背景相近,日常习惯、经济条件和社会认知也较为类似,这些同质化的特征使得设计更容易带来情感上的共鸣。

2.2 行为分析

校园的行为类型主要围绕学习、生活而展开,学生主要往返于教室和宿舍之间,行为路径也较为简单,且校园作息时间较为严格,行为方式存在着规律重复性[3]。根据杨·盖尔户外空间理论,可以将校园户外活动类型分为三类:①必要性活动:教职工上班、学生上课、去食堂、室外体育课等,这类活动目的性很强,受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②自发性活动:散步、晒太阳、运动、约会、观赏风景等,这类活动受环境影响较大,环境质量越高,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③社会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常常是伴随自发性活动而产生的,由于学生的“同质”,很容易发生连锁的“社会性活动”,如校园音乐会、社团活动、自发的篮球运动、排球运动等等。

3.1 功能性原则

高校通常可分为校前区、教学区、办公区、宿舍区、活动区五大部分,设计时应结合功能属性来进行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教学、工作、上课等必要性活动,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设计促进校园师生交流、激发灵感、陶冶情操等自发性、社会性活动。如校前区作为对外展示的门面,其设计应结合校园文化,以简洁、明快的手法来表现;
宿舍区则应创造轻松、宜人的空间氛围,增加桌椅的数量,满足师生日常休息、交流的需要。

3.2 安全性原则

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安全性原则始终应该放在首位,建设过程中还应着重注意以下3 个方面:①交通安全:校园人车矛盾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区分人行道、机动车道,满足人行需要,不能做到完全人车分流的区域,应在学生高峰时期实行区域交通管制;
②防灾减灾系统设置:校园开放空间可结合避难、防灾、疏散等场所功能一起建设,防灾减灾系统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在突发状况下的师生安全;
③景观环境安全:植物选择上不得种植有毒有害的植物,应在校园高差较大处设置扶栏、警示标志等,景观设计应避免消极空间等。

3.3 文化性原则

高校校园景观与其他城市景观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文化属性,高校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通过特色文化的表达,有助于塑造特色的校园景观风貌。由于各个学校的所处地域、发展历史及依托资源不同,所以其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学科优势、办学目标、校风校训等,都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同时,高校作为师生长时间所处的环境,有学生时期充沛的情感,在校园形成了一代代关于青春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补充和丰富着校园文化。

校园景观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环节,通过景观环境记载历史文脉、营造场所精神、展示校园精神等,对校园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4]。

3.4 生态性原则

对自然的热爱是人类的天性,当代景观设计的追求目标就是把自然重新带入人们的生活。校园景观营造要以景观生态学的视角,将校园景观与周围环境理解为一个生态系统,并充分调研基地内部的土壤、地形地势、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最大程度地保护和利用场地自然资源,实现校园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5]。在具体环境营造时,要合理选择植物品种,适地适树,兼顾植物在造景、生态及文化上的多重作用。

4.1 提供多样的空间类型,构建开放空间系统

4.1.1 增加植物景观空间类型。在一项针对大学最受欢迎的空间调查中,结果表明绿地或自然的环境往往是最受喜欢的空间。同时,园艺疗法因其给人身心带来的积极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所以,在满足必要的交通、建筑等需求后,应尽可能多地创造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空间。

4.1.2 增强空间弹性及复合型。景观设计应改变单一功能的设计思维,丰富空间功能性,增加空间的“弹性”,尤其是灾害发生时刻,可快速实现空间转化。如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南侧草地,场地中部2 条架空木栈道穿过草地,满足交通的便利性,场地边缘布置了服务管理用房、围合的树林及树池座椅,整体简洁、实用,既能满足师生日常休闲功能,又能举办如电影放映、小型演出、毕业仪式等不同规模的活动。同时,场地也兼顾了日常体育课训练、学生风景写生、举办黑龙江省风景园林专业构造节等教学功能;
冬日则通过浇制冰场,为学生们提供冰上体育课、冰上趣味运动会的活动场地,增加了校园的冬日活力。此外,在灾害发生时,又可以作为校园重要的临时安置区,满足防灾减灾的需求。

4.1.3 强调室内外环境融合。室内外环境的交融,可以通过在室内设置休闲交流空间,透过落地窗或开窗等方式,与窗外优美的景观环境形成互动。如在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图书馆中标方案的设计中,设计师通过玻璃幕墙,将室内外进行融合,使人们享受室内清凉的同时,又可以欣赏户外的美景。

4.2 提升空间质量,增强环境互动

娱乐性、社会性自发活动的产生,与环境空间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户外空间质量越高,这些活动发生的可能性越高,空间就越具有活力。绝大多数的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整体结构都较为合理,这为创造高品质的户外空间奠定了基础,但场地内部普遍注重细节不够,功能不完善。因此,只有在景观细部设计上考虑周到,才能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空间[6]。

4.2.1 增加室外桌椅。室外小坐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户外行为之一,同时也是一系列连锁社会性活动的基础。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环境,除了设置座椅之后,还应有各种各样满足“放置”的设施,如书桌等以满足学生学习交流及放置书包物品和倚靠的需求。座椅与桌子的形式上可与小品及其他构筑物结合,也在形式和类型上进行创新。如北京林业大学树洞花园,改造后的场地提供了多处休息空间,且类型多样,既有围合式的座椅、吧台式的休闲空间,又有可旋转立体的树洞桌椅,将原本的消极空间转化成了校园中的一处活力地标。

4.2.2 增加科技感与互动性。科技感和互动性有助于增加场地的趣味,容易形成场地中的记忆点,从而激活场地。如北京林业大学“林之心”项目,项目中的“林中密语”“云灯”“林之心”等景观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多种科技手段,将现代科技、交互体验与生态理念紧密融合,打造了该校园第一个互感、互知、互动的智慧园林景观,成为了校园新的网红地标。

4.3 凸显校园文化,构建文化系统

4.3.1 集中式表达。部分高校校园面积较为充足,布局结构清晰明了,可以形成独立的文化景观轴或者文化景观园,通常会采用集中式的方式来展现校园特色文化。如东北农业大学的后稷园,面积约4hm2,位于校园主轴线上,旧教学主楼之后。整体景观围绕着中心水体及轴线展开,沿中心水体周围布置亭台水榭,展现北国园林特色,轴线上设置文化景墙、景观置石、雕塑,突出农业大学“后稷”文化。

4.3.2 分散式表达。部分高校校园因面积有限、地形复杂等原因,难以形成集中式的展示,故运用“小而精”的分散式景观来传承校园文化。如北京林业大学校园面积紧凑,近年来通过多次校园改造,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文化景观节点,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有校史泉、校医院旧址纪念庭院、梁希先生雕像等。这些节点设计不仅承载了学校发展历史和文化意蕴,而且设计手法细腻、简约。如校史泉的设计,通过缓缓流淌着的泉水结合刻有北林学校发展大事记的石台,寓意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勃勃生机;
校医院旧址纪念庭院通过医院标志性的“十”字符号,提示着场地的历史;
主楼右侧的梁希雕像,则通过亲切宜人的场地尺度,结合周围环绕种植优雅细腻的五角枫来衬托雕塑,凸显梁希先生平易近人的性格,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深深怀念。这一系列“小而精”的景观节点,让校园的历史文化,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每个师生的记忆。

4.4 强化生态建设,回应“双碳”目标

4.4.1 保护并利用基地自然条件。每个基地都有自己的自然特色,通过对基地原有的自然条件的利用,一方面保留了原有的场地记忆,有效减少校园景观的“千校一面”;
另一方面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降低工程造价及环境污染。例如韦尔斯利学院的景观改造被喻为“灰姑娘式”的规划项目,项目充分利用原有谷底地形,不仅保留了地域特征,节约了建造成本,并改良了受污染的土壤,最终创造了宜人的生态环境和山谷特色,形成校园难忘的记忆点。景观设计师们利用专业的创造思维和成熟的设计手法,让这片谷地焕然一新,形成了风景画般的艺术美感。

4.4.2 强化绿化设计和管理。校园设计中应尽可能创造以自然环境为主的空间,提高校园植物种植比例,增加低维护型、节水型绿地,强调“适地适树”原则。同时,应优化绿地种植结构,种植模式模拟自然,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保持合理的乔灌草比例,营造多样生境,促进生物多样性。此外,还应提升园林绿地养管水平,关注树木生长状况,减少树木意外损失及死亡,提高了绿地碳汇能力。

4.4.3 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目前已较为成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能源,应在校园中进行推广使用。雨水花园作为一项雨水收集利用的节能技术,具有普适性强、生态教育效果好、实用性强等优点,近些年也在校园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如在北京大学学生公寓30 号楼前果雨花园的设计中,团队充分融合雨水花园与太阳能技术,通过雨水花园技术,对雨水进行了有效的回收,并利用太阳能板储存能量,监控雨水花园数据,并通过太阳能水泵将暂存的雨水泵回到地面浇灌植物,实现对雨水的利用。

4.4.4 低碳环保材料及可回收材料的利用。景观材料的运用对于景观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低碳环保材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被设计师广泛使用。低碳环保新型材料是指采用清洁技术生产,使用无污染、无公害、无放射性原料生产的景观材料[7]。与传统材料相对比,低碳环保材料具有环保性高、能耗较低、实用价值高、制造成本低的显著特征,符合“双碳”背景下对景观材料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新型材料主要有透水砖、生态节能墙、木塑复合材料、复合金属、LED 节能灯、合成纤维、复合排水板等。除了低碳环保材料的应用,可回收材料的应用也越发普遍,如校园中的建筑废物、碎石等,都可以用作景观的材料。在清华大学胜因院的设计中,就运用了大量的石笼结构及砂石透水场地,既满足了雨水的流通下渗,又践行了生态环保、低碳建设理念。

高校校园景观的建设,不仅提供了师生所需要的教学活动的物质空间,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环境教育与平等交流的精神空间。校园景观营造应具有重要功能性、安全性、文化性与生态性,形成各自独特的校园景观风貌,从而增加师生的归属感、荣誉感。在疫情与双碳的背景下,加强对高校校园景观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校园景观必将成为影响着高校校园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猜你喜欢景观校园空间景观别墅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空间是什么?大科技·百科新说(2021年1期)2021-03-29火山塑造景观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12期)2021-01-08沙子的景观小学科学(学生版)(2020年7期)2020-07-28创享空间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0年8期)2020-06-29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20年12期)2020-06-09校园的早晨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春满校园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01QQ空间那点事学与玩(2009年6期)2009-07-03空间黑龙江教育·中学(2009年3期)2009-04-16

推荐访问:浅谈 景观 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