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典型人物“立”起来——以坚守库区山村32年的衢江区岭洋乡卫生院院长廖美娣报道为例

文_余慧仙

余慧仙

衢州市衢江传媒集团

典型人物宣传一直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典型人物宣传更具象化,让人物精神可触可感可及?2022年8月,衢州日报等主流媒体通过对衢州市衢江区岭洋乡卫生院院长廖美娣的事迹立体还原、多平台多层次推送,让人物事迹背后的精神得到较好的具象表达,使她扎根山区、心系群众的形象在全国读者心里留下可信可亲可学的鲜明印象,这组报道也成为2022年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宣传中一个现象级的典型人物报道。

紧抓时间窗口“再造”现场。廖美娣这个人物故事是“迟来的报道”。早在报道廖美娣事迹之前的2022年7月16日,她在卫生院值班时,因突发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去世。除了当地老百姓,外界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其最早的一篇报道是7月29日《衢州日报》刊登的《扎根基层32年,她把一生献给了那片青山绿水——库区百姓的健康守望者》一文。当天,市委宣传部要求做好后续文章,争取更大影响。此时离事件的发生已过去半个多月,后续文章还有什么好的契机?采访中,媒体了解到,廖美娣将在8月3日火化。于是,在没有赶上第一现场的情况下,各媒体紧抓遗体火化和送行的时间节点,对人物故事进行聚焦,陆续推出了各自的全媒体新闻产品。

紧抓细节引发共鸣。从“小”入手从“细”入手,是让典型人物打动人的关键。在廖美娣的报道中,她生命中最后一次与病人的通话、一份没有递交的调动申请书、一个外壳斑驳的手电筒……众多细节将人物立体还原,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比如,《衢州日报》用文章四分之一的笔墨,还原了廖美娣在7月15日清晨发病到次日去世期间抢救的过程,最后的“无力回天”几个字,让人无比痛惜。一份没有递交被压箱底的调动申请书,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廖美娣——“对于要不要调离这件事,廖美娣不是没有过挣扎”,因为想陪儿子、想进修业务,她一度也想调离大山。围绕申请书展开的故事,展示了一名医护人员在面临家庭与百姓的两难选择时,如何最终选择了百姓,用常人视角看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高尚情操。而那个外壳斑驳的手电筒,则是她32年来夜行山间为百姓上门看病的见证。

用活资料“原声回放”。把人物写活,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让人物“说话”。在廖美娣的报道中,很幸运的是,早在2012年,衢江传媒集团驻村采访过廖美娣,并保存了她夜访病人等众多宝贵的影像资料。这些资料很好地弥补了已故人物报道中现场感缺乏的遗憾,衢江传媒集团充分利用这些历史资料,将廖美娣生前的声音、录像等最大程度地用于视频制作中,这些视频后来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采用的资源。

典型人物,除了事迹的先进性,还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典型人物宣传就应该着力挖掘事迹背后的精神价值,表达好内涵,唱响主旋律。廖美娣这个典型报道,就是通过巧借载体,以具象化的表达将内涵外化于行,让受众感知到人物身上蕴含的时代精神。

借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宣传契机表达人物宣传新意义。就在廖美娣人物故事首次报道前的7月21日,以“崇贤有礼、开放自信、创新争先”为关键词的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发布。可以说,廖美娣人物事迹让刚发布的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宣传有了具体的点,而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又赋予了廖美娣人物新的时代意义。两者点与线的相互映照,赋予了廖美娣人物新的时代意义。

借“六治六提”作风建设契机提炼人物精神核心价值。2022年5月起,衢州开展“六治六提”作风建设行动。行动的目标是大力营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的团队文化,努力锻造一支“对党忠诚、两勤两专、担责担当、纪律严明、勇创一流”的衢州铁军。以此为契机,衢州着力挖掘提炼廖美娣身上那种敬业爱岗、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高尚品德,结合“六治六提”作风建设开展学习宣讲廖美娣事迹和“浙江好人”“最美衢州人”等选树工作,特别在卫生系统,开展了廖美娣事迹报告会,她的奉献精神给同行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

借基层医疗服务政策大背景彰显廖美娣坚守的意义。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典型人物事迹的意义往往在大背景下更能凸显。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政策,着力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而廖美娣身上的故事正反映了国家在基层医疗服务方面的发展进程。浙江日报以时间为轴,用一个段落的篇幅讲述廖美娣工作内容和所在医院的变化,陈述医疗资源下沉、农村医疗条件大变的事实。衢州日报在报道中写到,衢江区2020年开始推行“家庭医生”后,廖美娣和同事深入10类重点人群、残疾人等家庭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称廖美娣“更是将党和政府打造‘健康中国’的声音送到村民家里”,对廖美娣坚守的意义作了一个较好的总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读者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廖美娣32年坚守在库区山乡的厚重价值。

在廖美娣人物报道中,报纸、短视频、广播电视等全媒体多路并进。

多级协同全角展示。在衢州日报发出廖美娣报道的第二天,浙江日报衢州分社、浙江卫视、衢州日报、衢州广电以及衢江传媒集团等省市县三级媒体,组成联合报道组赶往衢江区岭洋乡。记者们分别前往殡仪馆、送行队伍、农户家中、廖美娣生前所在医院,以全方位的画面立体还原了廖美娣如何为大山深处村民撑起一片健康蓝天的感人事迹。8月1日、2日,各级媒体分头撰写相关稿件、制作新媒体产品,以不同的视角展示廖美娣的精神。如浙报以《美娣,大山永远记住你》为题详细展示了她服务大山百姓的历程;
浙江卫视以《乡村医生廖美娣:32年风雨无阻 做村民随叫随到的“120”》为题,侧重从“随叫随到”这个特点展示廖美娣为民服务的一面;
衢州日报以《为了一份对生命的承诺》为题,详细还原了美娣去世的前后经过,用百姓对美娣去世的反应串起她如何用一生兑现当初的承诺。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的报道,让人物精神价值得以从多个方向对外透光。

全媒制作网状传播。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各种传播方式于一身的融媒传播,使人物更生动更具吸引力,为人物报道注入新的活力。廖美娣报道中,各级媒体除了推出常规的纸媒、广播电视作品,又对采访到的文字、视频等素材进行二次制作,用视频、图解、H5等产品在新媒体平台推送。除此之外,省市县媒体间又利用合作通道,下级媒体积极上送,上级媒体或直接转发,或再制作,使得上下媒体纵向打通、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横向互通,实现纵横交错的网状传播。

借力发力放大音量。为扩大廖美娣人物影响力,在更大范围达到引导舆论、宣传人物、培育主流价值观的目的,当地宣传部门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央媒进行了对接和推荐。在主流央媒推送后,其他地方媒体也纷纷转载,影响力呈几何级倍增,廖美娣一时成为全网关注的典型人物,点击量达千万级。8月底,廖美娣被追授为浙江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9月,廖美娣获评2022年第三季度“浙江好人”。在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下,省市区诗词协会一批文学爱好者专门创作诗词,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传播廖美娣身上闪耀的时代之光。

猜你喜欢典型人物事迹衢州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新闻传播(2022年17期)2022-11-22衢州烂柯山文化交流(2019年10期)2019-11-22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传媒评论(2019年6期)2019-10-14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2018年0期)2018-11-04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中华戏曲(2018年2期)2018-08-27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传媒评论(2018年1期)2018-03-22元代东迁不花刺人买述丁事迹补考西夏学(2017年1期)2017-10-24铁拳剿劣 亮剑斩污 衢州环保坚决打好护水保卫战中国环境监察(2017年5期)2017-10-23衢州治超亮剑中国公路(2017年6期)2017-07-25衢州某大桥V型刚构挂孔研究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推荐访问:库区 卫生院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