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思考

谌 巍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环境中获得生存与长远发展,除了要做好经营管理之外,还应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业务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互联网时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理念与之前大不相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充分体现了现代企业的整体实力、经营理念,强化内部控制,能够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内部监督。

1.财务风险的概念

风险与收益并存,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就不能不考虑风险,以及如何应对风险。尤其在探讨财务管理时,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财务风险指的是因财务结构、投资决策等问题而让企业利益受损、偿债能力下降。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取利润,必须了解市场动态,掌握详细的市场信息,以此为依据进行预算编制,制定财务制度。但从客观上来讲,企业所了解的信息毕竟有限,信息的片面和缺失为企业制定决策埋下了潜在的风险。决策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也可能让企业蒙受损失。财务风险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有时风险可带来收益,当然也可能让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而财务风险又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只能规避,并不能彻底消除。所以,如何做好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2.财务风险的特点

(1)客观性:财务风险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无法通过完善企业制度、管理模式等方式根除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表现在只能控制,无法消除。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充分考虑成本问题,构建科学的成本效益模型,在保障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规避风险,根据财务风险类型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相对性:是否会出现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会给企业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也会随着企业内部与外部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展开评估和确认时需要开展综合因素和多层次分析,才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财务风险的发生原因,并且科学合理地评估财务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3)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发生的时间、导致的后果难以预测,充满不确定性。基于这一特点,企业需要树立起常态化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观念,建立起常态化财务风险防控机制,以应对可能随时发生的财务风险和给企业正常稳定经营带来的损失与冲击。

(4)激励性:财务风险促使企业进行反思,督促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保护企业财产安全。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财务风险的发生往往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名誉损失、信用损失,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受损,因而企业会主动地应对财务风险。

(5)全面性:尽管财务风险通常只发生于某个生产经营环节,或者投资项目,但对企业效益和利润分配的影响却是全面的。

1.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都属于企业管理范畴

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都是企业经营、发展、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内部控制体系为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与流程的优化提供了可靠保障,能够维持企业有序、长期、持续的发展。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减少企业内部的风险与失误,帮助企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工作,应以资金管理为基础,围绕企业的经营状况与市场规律,为企业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为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提供支持。二者都有利于企业的稳健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2.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均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不仅要在资本市场中获取利润,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效益,并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扩大市场份额,必须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制定符合市场规律与企业现状的管理制度,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经济环境始终处于变化状态,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所以,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应该持续改进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策略,以维持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3.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相辅相成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二者尽管都是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均以提高企业效益为服务目的,但又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二者采用的管理策略、管理内容相互交叉和依存,而且都涉及会计方面的内容。所以,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否则财务管理制度与细则就无法落实到位;
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脱离了财务管理,则内部控制目标必然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导致内部控制力度大打折扣。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直接对财务的整体状况产生影响。新时期下,新会计制度改革持续深入,企业内部控制面临更多挑战。财务管理需要融入企业的经营与各项业务活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环境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也要面临更为严峻的财务风险。因此,基于新的会计制度分析财务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既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1.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内部控制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能够让企业各部门在制度的指引、规范和约束下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同时也能规范资金支付,保障资金规划的合理性,明确资金收付人员的责任,让财务人员的职责与职权可以相互制约,减少财务风险,保障资金安全。企业在完善成熟的内控体系和财务管理之下,各项资金资源能够得到更加高效的配置,企业内控体系上的各个部门的资金流动和使用更加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发展需要,有效地提高了企业长期发展的可行性,保障了企业资金的安全,特别是各种流动资金的安全性。

2.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了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明确了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其他部门为财务部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料,极大的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财务管理部门在组织开展相应的工作时会受到内控体系的制约,也能够随着内控体系的完善而获利,更加精准高效地开展全面的财务管理工作,增强企业各部门间的联系,加强其他部门和财务部门间的信息流通速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3.规避财务风险

对于遵循内部控制制度的各项业务活动,则可以有序开展,否则就要受到制止。所以,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了财务工作,企业各部门以内部控制制度为依据实现相互监督,有效杜绝违规操作。在严格的规范下,财务管理人员的失误操作大大降低,财务管理自身的风险因素也能够得到充分遏制,从而有效的规避了各种可防范化解的财务风险。

4.提升企业决策水平

在内部控制制度的保障下,财务人员获得信息数据更加准确和全面,显著提升了财务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体现了财务人员的特长与专业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投资提供了准确、客观的财务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制定决策、优化投资方案提供了可靠的财务依据。

1.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纵观现阶段企业的财务管理,普遍存在资金管理效率低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管理人员没有树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意识,只要企业有支出项目就不吝啬于资金的使用,片面的以提高资金使用率为财务管理目的,而忽略了对成本的考虑,最终造成企业资金的浪费。特别是各业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没有参与到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缺乏较为强烈的成本节约和管理意识,因此资金资源浪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需要健全的内控体系来制约各个部门的成本浪费行为。

2.预算管理与预算执行不一致

尽管很多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内部控制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构建了预算机制。但具体实践中,预算管理却并不符合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说明预算编制完全脱离实际,程序不恰当,方法不合理,预算目标不科学,最终导致资金的使用不规范,无法动态跟踪资金的使用情况,更无法对已经使用的资金进行分析和评估。企业各部门在使用资金时普遍缺少规划分析,个别部门仍然采用增量预算,与新会计制度的要求背道而驰,十分不利于企业发展。

3.资金使用的界定不明确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专项资金是重要的管理内容,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有严格控制。但部分企业在使用、分配、管理资金时存在严重缺陷,甚至发生违法挪用专项资金的事件。分析原因,根源还是在于内部控制不足,没有对企业资金的使用与分配标准作出明确界定,一旦其他方面的资金不足,就会用专项资金去弥补。因而常常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导致部分经济业务和投资项目等因为流动资金链断裂而停滞,影响企业的其他业务,妨碍企业的应收账款收入和资金流入,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着较大的不利影响。

4.缺乏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

内部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更是企业实现合理分配资源的有效手段。内部控制是企业根据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一系列防范风险、消除风险的措施。然而,纵观现阶段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至于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缺少指导依据,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其问题主要表现如下所述:

(1)内部控制制度落后: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市场发展规律与市场需求,很多企业仍然在采用创业初期所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随着业务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而调整制度。企业管理与制度相互脱节,甚至相互矛盾,以至于制度的落实受到严重阻碍,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始终无法完善。

(2)内部控制与发展战略无法形成合力:很多企业尽管优化了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优化措施只停留在形式层面,没有真正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互结合,还有很多企业直接照搬其他国内外同行企业的内控制度,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3)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管理考核制度相互脱节: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企业应做好财务人员的培训、考核与监管,应该把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与薪资待遇、绩效考核挂钩,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财务人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主动的优化制度。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在科学、有效、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现状、管理水平制定内部控制目标、规划内部控制流程、完善各项财务制度。

(1)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与绩效考评制度:统一会计考核标准,强化企业内部流程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目标,根据企业现状与实际需求灵活优化财务制度。在新时期,根据企业所面临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环境的变化以及市场的转变来调整企业自身的治理结构和内部运行方式,财务管理部门则需要在相应的领导下灵活地调整财务制度,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开展效果。

(2)完善财务职能机构,明确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与工作权限: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因此,财务体系组织架构也要结合企业的发展变化来调整,根据财务岗位的特点和分工划分财务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做到权责分明,用有效的制度约束、监督财务人员的行为。

(3)规范财务行为:财务部门与财务人员在开展各项经济活动时,都要严格遵循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与相关流程,坚持以国家会计准则为依据开展工作,规范会计凭证与会计报告的编制流程,保证会计资料与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完整性,有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企业需要根据新会计准则等行业准则和国家法律规定来制定面向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和所有参与内控管理工作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工作,减少各种操作性失误,提高财务工作的稳定性。

2.平衡内审与内控之间的关系

企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除了要管理好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外,还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审计部门与内部控制部门。这两个部门在企业管理中挥发着重要作用,审计部门是内控部门的重要组成部位,二者的工作目的相同,即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审计部门的职责是全面监督企业的财务状况,内控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提高审计部门的工作效率,两部门相辅相成、相互融合。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则又能促进审计效率的提升。审计部门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通过分析财务问题出现的根源与问题造成的影响,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
反之,内部控制又促进了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既然两个部门的关系如此密切,且工作性质如此重要,企业就应该维持好二者的平衡,充分发挥两个部门的职责,共同对企业财务实施有效管理与监督。并且企业还需要正确理顺内部审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关系,将内部审计职能部门从财务管理部门中独立出来,建立起能够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的内审部门,更加独立顺畅地配合内控工作,增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切实有效地提高企业财务内控体系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3.提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作为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对企业效益更为关注,因为效益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个人利益。但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影响不如效益直接,所以部分管理人员对此缺乏重视程度。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前文已有阐述,因此,管理者应该从思想上纠正落后、陈旧的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有效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站在员工的立场,通过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让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此外,企业应保证内部控制人员工作上具有独立性,让内部控制工作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能够清晰冷静的发现财务风险,采取防范措施。还应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让各部门工作人员均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当要主动学习借鉴一些创新的思想观念和经验,主动地提高自身的战略意识,在企业财务内控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过程中起到有效的领导作用。

4.完善财务管理流程

(1)建立财务风险评估机制

财务部门有目的的分析、识别收集的信息,了解往来账款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评估问题的性质,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于风险等级不同的客户,分别制定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全面评估客户信用等级、客户资质、偿还能力、财务状况等指标。而后在充分细致和精确的风险资料审核以及各种风险指标的评估预测的基础上,按照具体的风险等级来将各种经济业务、事项、客户分别对应地打上相应的风险标签,以供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在开展管理时能够有更加准确的风险标签参考,保障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2)建立预算管理体系

分级编写预算编制的主体、控制以及调整方式,逐级汇总,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通过严格的考核控制预算系统内的企业,事前控制预算支付审核,避免单据超预算等情况。企业应当要深入贯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将预算工作覆盖在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通过扩大预算管理工作的覆盖面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效用,提高资金资源配置效率。并且企业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通过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评价工具来切实有效地优化预算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和质量水平。

(3)开通信息沟通渠道

信息时代,财务数据、经营信息基本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收集,管控部门可以及时补充外部资料,分析对比各种相关数据。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做好内部控制,开通内部控制信息通道,联通内部岗位,设置业务权限,全面落实预算管理制度、审批制度、运行分析制度、会计系统控制制度等。明确财务部门的岗位职责,实现业务管理、审批权限与资金监督的相互分离,不相容的职业之间能够彼此制约,有效保护企业资金安全。利用信息系统提高内部信息的传输效率,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内部控制工作效率的提升。加强对信息通道的管理,准确识别和评估风险,强化内部风险的防控能力,促进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企业的财务部门、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及时交流,上传下达,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账款管理。财务部门与内审部门共同配合,关注财务与会计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保障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由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熟悉财务法律法规的人员负责。所以,对于企业而言,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有一支优秀的、专业的、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队伍。企业应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管理理念与财务软件。制定财务优秀人才的晋升计划,为财务人员提供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拓展财务人员的知识与眼界。在培训学习中,尤其要注意培养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在新时期下企业的财务内控流程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需要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配合财务内控体系的优化转变素养和技能结构,贴合创新后的财务内控流程,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减少操作性失误和风险。其次,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发展计划,降财务会计人员按照财务内控管理的实际需求划分为多个层次,大力推动高级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协调高级人才和中级人才间的比例,构建高质量的财务管理人才结构,切实保障各项财务内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新时期下,企业要想提高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清晰的认识到财务风险可能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重视财务人才的培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新时期背景下企业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生存经营环境以及内控管理环境的变化来相应地调整和完善财务会计工作内容,建立起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其次,企业还需要平衡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间的关系,切实完善内部审计体制,建立健全完善成熟的财务内控系统,保障整个企业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另外,还应当全面增强财务内控意识,以此来指导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流程,并且有效地加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培养,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增强。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部门财务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加油站服务指南(2022年6期)2022-07-28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现代企业(2022年5期)2022-05-31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意林·全彩Color(2019年9期)2019-10-17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经营者(2018年24期)2018-12-07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能源(2017年9期)2017-10-18水利财务河南水利年鉴(2017年0期)2017-05-19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推荐访问:新时期 内部控制 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