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学生能力

☉王兴良

随着教学环境的不断改观以及各类先进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的创新性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现阶段,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也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进行了多番实践,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都不佳,因此,有必要探寻有效的创新意识培养策略。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创新意识进行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综合来看,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个体的创新意识。从教学中的教入手,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中所学的知识以及帮助学生构建逻辑知识体系;
从学生学的层面入手,通过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迅速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对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结构,喜欢上数学有重要意义[1]。

(二)小学数学教学阶段的创新意识培养现状分析

在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已经成为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个共识。虽然有很多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尝试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但是就整体的数学教学情况来看,依然存在学生整体创新意识较低、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即便有部分教师采用了相对新颖的教学方法,但是依然无法显著提升学生整体的学科综合素养。举例来说,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非常容易将选择一类新颖的教学方法当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依然处于较低层次,不利于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发展。同时,通过对大量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很多因素都制约着数学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要从挖掘数学教学的难点入手,提升数学学科教学有效性。

(一)课堂授课模式固定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授课模式固定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层面进行分析后发现,课堂授课模式的固定化严重影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固定化的授课模式下,往往存在填鸭式教学,教师一味讲解课堂知识,而学生则被动在课堂上进行学习,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在这样的授课模式下,教师难以充分掌握班级学生的课堂知识学习情况。如果在该层次上开展创新意识培养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教学盲目性。总的来说,数学课堂授课模式的固定化会导致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匮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难以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也不能顺利进行,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目的。由此可见,课堂授课模式固定化已经成为制约小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发展的一个教学难点。

(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单一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过于简单的教学情境以及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课堂授课质量,同时也成了制约学生创新意识发展的一项关键要素。根据笔者大量的分析和调查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采用的数学教学情境比较简单,对于探索欲望非常强烈的小学生而言,在长期单一的数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幅度降低。当学生对数学教学不再抱有兴趣之后,这时候即便教师开始关注对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在小学数学授课过程中,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将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提高到新的台阶,教师就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以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爱上数学,发自内心地喜欢上数学这门课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但是,受到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制约,多数教师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其和考试内容结合起来,这样的情境创设模式不仅会让学生个体感到紧张,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如果数学教学离开了学生的兴趣支撑且和学生个体的日常生活脱离,那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间一长,教师只能采用别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新的教学方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的教学节奏,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强化性训练不足

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将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检验目标,该现象的产生和应试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基于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各类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布置一定比例的数学题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虽然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创新意识相关的一些强化性训练的开展力度却不足。

如果没有与创新意识培养有关的强化性训练帮助,可能会加深学生对传统教师指导的依赖程度,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所设计的各项训练如果没有针对性,不能结合班级学生个体的差异,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举例来说,在教师布置数学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班级学生个体学习差异性,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布置难度不同的训练。例如,针对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所布置的训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基础;
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训练题目难度,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不高

学生经过反复的训练和练习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多数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数学课本知识,以致不能有效理解课本知识,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工作带来阻碍。从数学教学的层面入手分析可知,学生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掌握能力息息相关。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科目比较抽象,逻辑性强,很多学生对其认识不够彻底,多数学生只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对直观的数学问题,无法真正触及数学的“核心”,由此,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

(一)构建多方互动的数学课堂授课模式

在对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从构建多方互动的授课模式入手。举例来说,在《图形的变换》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从课前预习环节入手,通过构建多种多样的预习任务来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如,教师可以设置各式各样的问题来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图形变化的数学知识。这种学生和课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式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在具体授课环节,数学教师可以先引入一些数学图形,然后用Flash软件展示集合图形的旋转、平移过程,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图形变化的原理。在该教学环节之中,教师要扮演好教学引领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的学习模式以及学习行为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创新性的学习思路,以此来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数学创新思维。小学阶段,很多学生的立体空间意识薄弱,难以对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应用,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堂任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问题的难度以及灵活性,采用循序渐进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空间思维障碍,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这种学生和课本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变得越发紧密。同时,采用上述互动模式也可以促进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形成。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数学教师就可以全面地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体差异以及创新意识水平。

(二)创设多样化的数学教学情境

教学实践证明,单一固定的教学情境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下降。如果教师想要在数学课堂授课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要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而且要根据教学内容对数学教学情境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教师要掌握数学教学情境设计的主动权,要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2]。

以《图形的面积》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游戏情境,来催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让学生用自己的手印、脚印面积来估算图形的面积,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图形面积猜猜看”的游戏,即教师先根据学生人数进行分组,然后每个小组派遣一名代表在课堂上抽取图形,小组成员可用各种方法来猜测和计算图形的面积。与传统的填鸭式授课相比,创设游戏教学情境的授课方式,既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目前的数学教学必须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鉴于此,教师可以布置以下学习任务:让学生测量家中地板、窗户以及大门的面积,让学生意识到图形的面积计算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定期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训练

创新意识培养训练是锻炼学生个体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定期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训练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举例来说,在《统计》这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小组自己选择统计主题,例如,有的小组选择统计每个月家庭的生活费开支,有的小组选择统计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身高体重,等等。通过这类训练,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含义,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在《小数加减法运算》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只了解到在计算时小数点要对齐,却不去思考为何小数点要对齐。鉴于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自主搜索,了解其背后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可明白数位对齐的算理规律。在算理的支撑下,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理解就不再停留在简单的机械计算上,学生整体的计算效率都会得到显著提升。最后,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引入一些数学有效资源,设计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四)做好任务导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有效培养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鉴于此,教师可以从任务导学入手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3]。

例如,在《空间和图形》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图形面积的测量、图形位置变化等知识点入手,构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实践活动,让数学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实践类数学活动的核心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了解数学知识,这对数学课堂讲解和提升数学课授课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应用任务导学模式来对学生的数学创新性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途径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在进行《四则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百元大家分”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分钱来培养数学计算能力,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如何分钱才能分得更加合理,要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重点目标,通过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环节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以此不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对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制定多样化的数学课堂授课模式,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图形意识情境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1年3期)2021-04-13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6期)2020-07-27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意识不会死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分图形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8期)2016-09-24找图形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5期)2016-05-27图形变变变幼儿智力世界(2015年1期)2015-08-17

推荐访问:创新意识 培养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