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闽西北部地区多维贫困测度及治理路径研究

樊露露,田 甜

(1.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2.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002)

2020年底,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了绝对贫困的全域消除,但是,绝对贫困的消除并不代表贫困问题就此解决,如何有效缓解农户多维贫困,有效提高农户收入、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接下来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笔者从多维贫困视角测度福建闽西北部农村总体多维贫困情况及脱贫农户多维贫困状况,提出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的长效治理措施,对于后扶贫时代政府制定和完善扶贫脱贫政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中期以前,国际上对贫困的理解分为以基本需求为标准的绝对贫困和以比较收入为标准的相对贫困。1976年阿玛蒂亚·森提出了“能力贫困”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多维贫困的内涵[1],此后对贫困的研究多转向多维贫困。在多维贫困测度上,一些学者使用A-F方法,利用宏观层面的中国家庭教育、收入、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等方面跟踪调查的数据,发现各维度对农户多维贫困存在影响[2-5]。有的从微观层面对农户多维贫困状况进行研究,如部分学者从消费、资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维度对农户多维贫困状况进行研究[6-8]。进入后扶贫时代,我国相对贫困的表现形式更多样,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相对贫困是多维相对贫困[9],认为应当围绕贫困人口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维度测算体系[10]。王小林等从“贫”和“困”的视角构建了多维相对贫困标准概念框架,并提出将信息获得维度纳入多维贫困测量体系[11]。

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更需在掌握已有贫困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探寻新的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路径。有学者分别从综合性治理[12]、制度性治理[13]和多元性治理[14]等方面探寻相对贫困治理的路径,应针对不同的返贫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15],强化治理制度设计与体系建设[16]以及鼓励多元主体参与贫困治理[17]。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多维贫困测度及治理路径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或研究国家或区域多维贫困问题,且在进行多维相对贫困的测度时,很少将普通农户和脱贫农户区分开来,忽视了脱贫农户存在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返贫概率高等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了来自闽西北部地区2个脱贫县6个(乡)镇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A-F模型分析了闽西北部地区的多维贫困状况,并深入分析了县区多维贫困状况以及脱贫农户和普通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探析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根源和脱贫农户返贫的原因,以期提出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对策建议,促进福建闽西北部地区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在因地制宜原则上,为后扶贫时期政府制定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的扶贫政策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2.1 研究区域概况

福建省武平县、宁化县作为典型的贫困县,在脱贫过程中采取了精准扶贫、“一对一”扶贫、创业培育帮扶、盘活资产帮扶等多种帮扶方式和治贫方式,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实现了县区内全域脱贫。本文所调查的地区为武平县、宁化县内部分村庄,村庄基本概况如下:调查村庄位于山区丘陵地带,经济较为落后,以农业为主,但由于耕地多位于丘陵低洼处,资源禀赋较差,抛荒撂荒现象严重;
村庄基础设施薄弱,有些村庄未通公交车,多以摩托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村镇级诊所简陋且无法治疗危急病患,村镇教育资源较差,部分村镇仅设置了小学,未设置初中和高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

2.2 研究方法

2.2.1 农户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本文采用Alkire和Foster提出的多维贫困测算方法,具体运算步骤如下:首先,测算家庭多维贫困指数(FMPI)。

其次,测算区域多维贫困指数(MPI)。

最后,多维指数的分解。

式中,Wj表示指标权重,Yij表示农户i在j指标上的取值,FMPIi表示农户i的多维贫困指数。n表示样本总数,q表示当临界值为k时处于多维贫困状态的农户家庭数量。P表示贡献率,dj表示j指标,k表示临界值,q表示该指标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户家庭数量,n表示样本总数。MPI表示区域多维贫困指数。

2.2.2 农户多维贫困的测度指标体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UNDP提出的全球多维贫困指数中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维度,同时借鉴王小林[11]提出的多维相对贫困标准中的收入标准,即以调研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中位数的50%为限,并参考越南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将信息获取维度纳入指标体系,结合国家“两不愁三保障”的具体要求,引入社会保障维度。从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和信息获得6个维度共11个指标,构建农户相对贫困指标体系。采用等权重法用于给指标分配权重值。指标体系和赋值结果见表1。

表1 农户多维贫困测算指标体系

2.3 数据来源

2021年11月,调查小组赶赴闽西北部地区开展对农户的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范围涉及福建省的2个市、2个县、6个乡(镇)的21个行政村,以问卷调查为主,半结构化访谈方式为辅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样本村庄随机抽选的农户,共发放了调查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585份。

3.1 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测度与分解

3.1.1 单维度贫困测算结果。为了更好地识别调研地区的多维贫困状况,首先对调查地区在单一维度上的贫困状况进行测算。从表2可以看出,农户受教育程度、信息状况、人均纯收入和养老保险指标上的贫困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6.82%、25.34%、23.67%和19.58%。可见研究区农户仍可能因教育水平低、获取信息能力差、收入来源单一且较低以及养老保险参保率低,而导致晚年生活缺乏保障等问题陷入相对贫困状态。健康状况和炊用燃料指标的贫困发生率分别为13.83%和10.01%,家中有残疾人或患重大疾病的人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户家庭因病返贫、致贫的概率,当前研究区仍有部分农户家庭使用柴草等燃料做饭。其余指标的贫困发生率较低,均为10%以下,对农户陷入多维贫困状况的影响较小,如儿童辍学指标和医疗保险指标仅为对农户多维贫困的1.67%和0.75%,说明我国义务教育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果,已基本实现人人有学上、人人能看病。

表2 各指标上的贫困发生率 单位:%

3.1.2 多维贫困测算结果。其次从多个维度来识别和衡量农户的相对贫困状况。(1)从整体视角观察闽西北部地区发现,随着k取值的增加,多维贫困发生率和多维贫困指数(MPI)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剥夺指数却不断增加,这表明,增加贫困的维度会逐渐缩小贫困的广度,但会增加贫困的深度和强度。从表3可知,当k=0.6时,研究区贫困发生率为1.54%,此类农户的贫困状况复杂且程度较深,需要重点关注以防止其返贫。(2)按区域分解,通过对比分析2个县的多维贫困状况可知,作为脱贫攻坚时期重点关注的贫困县,虽然已顺利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2个县仍然存在多维贫困状况,以k=0.3为例,武平县和宁化县的多维贫困指数分别为15.86%和12.61%,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缓解当地的多维贫困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武平县比宁化县提前摘帽,但取得的效果却低于宁化县,其多维贫困发生率高于宁化县,可见脱贫摘帽后各地区仍不能松懈,还需要继续采取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3)按农户属性分解,通过对比研究区普通农户和脱贫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可知,脱贫农户的贫困发生率高于普通农户,其返贫的概率远高于普通农户。究其原因是因为脱贫农户虽然在经济上实现了脱贫,但其仍然存在素质不高、再生产能力差、思想固化等问题,他们没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去改善现状,在长期的扶贫帮扶下,有些农户甚至产生依赖帮扶补贴、“等、靠、要”的思想。因此在关注农户多维贫困问题的同时,更应重点关注那些脱贫农户的生计可持续发展问题,防止其再次陷入贫困。

表3 区域多维贫困状况 单位:%

表4是各维度指标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通过观察可知农户信息状况、人均纯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最主要的致贫因素,以k=0.3为例,3个指标的贡献率较高,均在15%以上,要缓解该区域多维贫困状况,必须着力加强当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及提高农户文化素质;
健康状况、养老保险、就医状况和炊用燃料是次要的致贫原因,指标贡献率均在5%以上,应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而其他指标对贫困的贡献率较小,可以认为是非重要致贫因素。

表4 各指标的贡献率 单位:%

4.1 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单一维度上的贫困发生率,农户受教育程度、信息状况、人均纯收入和养老保险指标上的贫困发生率较高;
健康状况和炊用燃料指标的贫困发生率次之,其余指标发生率较低。(2)闽西北部地区农村存在多维贫困状况,其中,武平县和宁化县虽已脱贫摘帽但仍存在多维贫困状况,但武平县多维贫困发生率高于宁化县;
研究区脱贫农户的贫困发生率高于普通农户,其返贫的概率远高于普通农户。(3)各维度指标对多维贫困均有影响,农户信息状况、人均纯收入和户主受教育程度为最主要的致贫因素;
健康状况、养老保险、就医状况和炊用燃料是次要的致贫因素。

4.2 多维相对贫困的治理路径

后扶贫时代,如何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实现乡村振兴是当前工作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多维贫困监测、多样化增收、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教育4个方面为防止闽西北部地区农户返贫提出以下4条政策建议。

4.2.1 健全相对贫困的动态监测机制,尤其加强对已脱贫农户的监测。2020年后我国的贫困人群更为多样化,不仅包括农村脱贫人口、未进入建档立卡的贫困“边缘户”,还包括城市低收入者和进城农民工等群体[18]。需要加强对可能陷入相对贫困的不稳定和边缘家庭的动态监测,针对其返贫的原因采取相对应的政策建议。同时还应通过互联网建立相对贫困人口库,及时录入并更新农民的基本情况,了解和掌握相对贫困人口的动态变化,并设立扶贫专员帮助那些困难户摆脱困境,提高其生产和生活能力。

4.2.2 促进农村实现多样化增收,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的最大动力来源于经济增长,建立农村多元增收渠道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增长,从而带动农民收入增加。区域政府应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地理位置找准发展定位,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产业,武平县创新探索了“N+”产业带动模式,以产业为主导,引导公司与贫困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将当地百香果、象洞鸡、紫灵芝等农产品打造成特色产业走向全国和世界各地,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宁化县大力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鼓励区域产业发展和农户自主创业,打造了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并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飞速发展。

在后扶贫时代,各区域更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农业产业,并且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朝着“质量高、价格优”的方向打造拥有本地特色的品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利用地区资源和生态优势,打造特色生态旅游业,政府积极协同企业或农户打造生态农庄,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增长,还能促进农户就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其次,还应鼓励没有生产能力的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农业企业或生产大户手中,不仅可以增加转出土地农户收入,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规模经营;
转入土地的企业或农户在获得规模效益的同时还可以雇佣农户进行生产,实现双赢。最后,鼓励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城归”等回乡就业,使其已有资本和创新思维与本地特色产品结合起来,做大做强,将产品销售出去,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4.2.3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互联网引入千家万户。实践证明,互联网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查区位于丘陵地区且信息闭塞,互联网普及度还比较低,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和电商平台的兴起,可利用互联网将当地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实现收入增长。目前大部分地区安装宽带还是自费,政府可以提供相应补贴鼓励农户迁入互联网,还可以定期为一些未受教育的农户普及互联网知识和技术,建立专业团队帮助想要做电商的农户制定销售方法和策略。同时,部分地区还存在生活水平低和就医难问题,应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进行危房改造,大力开展自来水工程、天然气工程等项目,提高农户生活水平,鼓励农民加入大病保险、农村医疗保险等项目,解决农户因病返贫问题。

4.2.4 “扶志扶智”,提高农民知识水平与能力。“扶志”,就是对相对贫困群体进行思想教育,即对相对贫困群体开展精神贫困方面的治理,通过提升农村贫困群体思想道德水平、开展乡风文明教育和素质教育、大力传播先进文化思想等方式,引导相对贫困群体摒弃安于贫困现状、“等、靠、要”的索取思想,激发贫困群体脱贫的内生动力。“扶智”,就是加强对农村适龄儿童和青年的学校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生计能力。通过强制要求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为相对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提供补贴和各种优惠政策,让适龄儿童上得起学、愿意上学,并鼓励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职业培训学院、职业培训等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和能力。

猜你喜欢 状况维度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21年6期)2021-12-21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中华诗词(2019年7期)2019-11-25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人间(2015年11期)2016-01-09安全感,你有吗?小康(2015年13期)2015-10-31

推荐访问:多维 测度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