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创新性探析与实践——2022年创新性高考试题及变式选登

浙江 杜泽平 江西 莫军昌 福建 王丽芳

笔者梳理近三年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Ⅰ选文,发现以下特点:

1.专业性:所选语料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领域,这些话题具有显而易见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2.典范性:文本源自主流媒体和权威出版社公开发行的学术论文或学术专著,作者均为各自领域的名家巨擘,他们在各自领域深耕数十年,无论是研究成果,还是专业著述,俱为典范。

3.浅易性:选文不在专业知识的精深和冷僻上设置障碍,而以浅近平实示人,贴近中学生阅读水平。

在题目设置方面,提倡“真阅读”“我阅读”,将“脱模”落到了实处,基本规避了技术型得分的可能,即便是基础层级的信息筛选与比对、概念与观点的理解和转换,也须真正读懂、读细,方可厘清行文的逻辑思路,进而才能对文中观点进行迁移、运用和评判。

【真题展示】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4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由己及人,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用这句话处理人际关系体现了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说明我们对这一思想已经有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让这一思想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通过这句话的传播和带来的影响让世界知道“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创新点说明】新高考Ⅰ卷的第4题,2020年考查“下定义”,2021年考查“论证思路”,题型比较传统。2022年设题紧扣文本的“文化传统”,从“传统文化”里选取设题点,考查文中观点,评析当代社会现象,从而将“文化传统”与“文化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不仅设题方式有创新,对考生的能力考查也具有创新性——由信息筛选整合、逻辑梳理,上升到“对文中观点进行迁移、运用和批判”。

【变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材料一:

一个时代普遍的社会心理表现于对美丑的价值评判则为该时代的审美精神。魏晋玄学务虚轻实、重文轻武的价值取向直接反映了当时的审美精神。玄学将任何事物都作为玄思对象加以把握,大大突破了传统儒者恪守的伦理道德的狭小精神领地,实质上是对人主体性的张扬,为魏晋士人提供了驰骋想象与思维的极好方式。进入玄思领域,尘世的一切限制、禁忌、规范都消失了,达到了精神自由的境界。受玄学影响,魏晋士人在审美领域也达到了一种自由之境,真正以个体的主观感受、感观好恶来评判美丑。自先秦到两汉,儒家对美丑的评判无不以伦理规范为尺度,即使山水也视之以“比德”,使审美主体与真美隔了一层帷幕,伦理价值取代了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取代了个体价值,审美对象成了伦理观念的象征。魏晋士人借玄学将自我意识延伸到天地万物,延伸到个体生命存在,于是个体价值取代了社会价值,使审美活动成为纯粹的个体活动,这样在世人面前才展现出一个真美的世界。

与真美的外在世界相呼应的是真情的内心世界,宗白华认为“魏晋士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魏晋士人抛弃了儒者讳言真情的虚伪,一切任意而行,任情而为,见美而喜,遇丑生厌。《晋书·阮籍传》:“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有真情者,固当为才色一哭,魏晋士人之任情任性于此可见一斑。他们不只日常行为举止如此,在审美活动中更是这样。唯其不封闭不压抑自我情感,方能看到空前广大丰富的美的世界。他们发现了山水田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天然美,他们欣赏“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的风度美,山涛赞嵇康“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世说新语·容止》记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他们歆羡“面如凝脂,眼如点漆”的姿容美,甚至到了“潘郎车满”“看杀卫玠”的程度。他们崇尚言谈之美,殷浩为谢尚“标榜诸义”时“既有佳致,兼辞条丰蔚,甚足以动心骇听”(《世说新语·文学》)。他们第一次发现了诗文书画内在的审美功能,孙绰说:“渊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
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卫夫人赞王羲之书法“笔势洞精,字体遒媚”。就这样,审美判断成了魏晋士人审视万事万物的独立角度,再不受伦理政治等价值标准的羁绊。

受玄学和品藻人物的影响,魏晋对诗文与人物姿容风仪进行评价沟通,出现了韵、神、骨等概括事物内在表现性的审美新范畴。韵,本指声音和谐,魏晋开始用来品评人物和诗文书画,梁武帝诏书“仁威将军,神韵峻举”,“神韵”大约源于此,言人之风度;
《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言潘岳之诗气韵生动。骨,由人体骨架泛及人之品行气度,再衍为诗文力度气概,《世说新语·品藻》“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中,“骨气”言人耿介的品性节气;
钟嵘《诗品》用“骨气奇高”评曹植诗有气势和力度。神,魏晋常作风神、神采、神秀等以品评人物山水诗画,如孙绰《游天台山赋序》用“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也”赞山川神奇秀丽。韵、神、骨不是事物固有的物质属性,只有相对于审美的眼光,它们才呈现出来。

(摘编自李春青《魏晋清玄·玄与魏晋审美精神》)

材料二:

魏晋士人对身体容貌美倾注的热情是空前的。《世说新语·容止》赞美名士王衍“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裴楷“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谓潘安仁与夏侯湛同行为“连璧”。他们对身材身姿之美也很看重,《容止》篇描写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王恭“濯濯如春月柳”,毛曾与夏侯玄共坐被称为“蒹葭倚玉树”。由此可见,魏晋士人既重形貌又兼顾气质,推崇阴柔美。这个时代,自我欣赏也被鼓励,《晋书·王濛传》记王濛“美姿容,尝揽镜自照,称其父字曰:王文开生如此儿邪!”表达了他对自身容貌的高度自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审美之风还吹进了闺房,吹开了女性被长久禁锢的心扉,在由女性制造的老妪赠帽、贾氏窥帘、掷果潘郎等审美狂潮里,男人成了女性品评追捧的对象。名士们还追求衣着服饰的个性化,常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令人侧目,但他们依然故我,不为时论所动。《晋书·五行志》里何晏“好服妇人之服”,《世说新语·假谲》载谢玄“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对此时代新变,东晋葛洪在《抱朴子》中给出了评判:“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财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在具有正统思想的葛洪看来,所谓“事物屡变”是世风日下、礼教衰颓的表现。但以今人眼光来看,它其实就是时下的“流行”现象,表现了魏晋士人的个性化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儒家森严的服制等级。

(摘编自白振奎《论魏晋时期人之美的发现》)

1.依照材料二的思路,填写下列图表中序号所代表的内容。

【】①看重身材身姿之美(重气质) ②归纳 ③对比 ④发现人之美

【变式说明】题目以结构图形式呈现,由简答题变为填空题,考查内容涉及论证思路、行文脉络、逻辑推理和内容概括等,综合性强。再者,填空题阅卷误差和难度较小。设题时,对题目难度也有区分:前两空简易;
第③空虽是熟悉知识点,但判断起来有一定难度;
第④空则考查概括能力,检验学生的阅读习惯,如果学生习惯关注材料出处,第④空将变得简单。

2.有人认为魏晋是个“大发现、大觉醒的时代”,也有人认为魏晋审美有“病态化”倾向,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魏晋审美精神的认识。

【参考答案】

示例1:魏晋审美的发现与觉醒:①突破伦理道德的约束,张扬人的个体价值,发现了世界的真美;
②任情任性,看到了空前广大丰富的美的世界;
③开拓了韵、神、骨等审美新范畴;
④重视并欣赏人自身的多元化的美,并伴随着女性审美意识的高扬。

示例2:魏晋审美有病态化倾向:①受玄学影响,有务虚轻实、重文轻武的倾向;
②在对人的审美上,推崇阴柔美;
③过度追求个体价值,排斥伦理道德等社会价值。

示例3:既肯定“发现与觉醒”,又指出“病态化”,也可。答出上述任意三点即可。

【变式说明】本题具有一定开放性,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和自我评断意识。涉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考查角度,能全面覆盖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答案的组织呈现指向“语言建构与运用”,判断与评价则涉及“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参考答案的设定,试图引导学生注重归纳概括的准确性、表达的简洁性。

【建议】

1.阅读常态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尤其要让学生熟悉专业性文本,注重逻辑推演的言说模式。

2.选文要典范。教师除了关注各类真题试卷、模拟卷语料,还应多关注权威报刊,多留意名家大师新作旧著,自己多读多品,悟透了再推荐给学生阅读。

3.命题促精研。教师要敢命题、会命题、常命题,精准把握考点,教学指导才能有的放矢;
还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命题。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

【真题展示】2022年全国乙卷第11题: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饥者则食之”与“食野之苹”(《短歌行》)两句中的“食”字含义相同。

B.“而汤放之”与“是以见放”(《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放”字含义相同。

C.“靡使有余”与“望其旗靡”(《曹刿论战》)两句中的“靡”字含义不同。

D.“公悲之”与“心中常苦悲”(《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悲”字含义不同。

【】A

【创新点说明】设题方式创新。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古代诗文阅读”板块对文言实词的考查都在文言翻译题中,而2022年全国乙卷则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取代了前几年的文化知识题,有助于提升迁移能力、思辨能力。

【变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国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卫灵公问于史鰌曰:“政孰为务?”对曰:“大理为务。听狱不中,死者不可生也,断者不可属也,故曰大理为务。”少焉,子路见公,公以史鰌言告之,子路曰:“司马为务。两国有难,两军相当,司马执枹以行之,一斗不当,死者数万,以杀人为非也,此其为杀人亦众矣,故曰,司马为务。”少焉,子贡入见,公以二子言告之,子贡曰:“不识哉!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陈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故曰:‘去民之所事,奚狱之所听;
兵革之不陈,奚鼓之所鸣。’故曰教为务也。”

文王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是谓上溢而下漏。”文王曰:“善。”对曰:“宿善不祥。”是日也,发其仓府,以振鳏寡孤独。

成王问政于尹逸曰:“吾何德之行,而民亲其上?”对曰:“使之以时,而敬顺之,忠而爱之,布令信而不食言。”王曰:“其度安至?”对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王曰:“惧哉!”对曰:“天地之间,四海之内,善之则畜之,不善则雠也。夏、殷之臣,反雠桀、纣而臣汤、武,夙沙之民,自攻其主而归神农氏。此君之所明知也,若何其无惧也?”

齐人甚好毂击相犯以为乐,禁之不止。晏子患之,乃为新车良马,出与人相犯也。曰:“毂击者不祥。臣其祭祀不顺,居处不敬乎?”下车弃而去之。然后国人乃不为。故曰:禁之以制,而身不先行也,民不肯止。故化其心莫若教也。

(节选自《说苑·政理》)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国富民”与“有张氏藏书甚富”(《黄生借书说》)两句中的“富”字含义不同。

B.“以振鳏寡”与“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两句中的“振”字含义不同。

C.“禁之以制”与“夫夷以近”(《游褒禅山记》)两句中的“以”字含义和用法相同。

D.“吾何德之行”与“句读之不知”(《师说》)两个句子句式相同。

【】C

【变式说明】要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其对古代诗文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就必须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包括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因此,本题在2022年高考真题的基础上,融入了对通假字、虚词用法和特殊句式的考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

【真题展示】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17题:

(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

【】(1)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2)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 (3)示例: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创新点说明】设题方式创新。第(3)题在以往情境式默写题的基础上改为“飞花令”式的开放性题目,令人耳目一新。所谓“飞花令”,是指以某一意象为核心,要求写出带有该意象的诗文。第(3)题以“鸟类的啼鸣”为关键信息,所答诗句既可出自课内也可出自课外,既限制又开放、多元。考生需要在综合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灵活运用。试题起到引导教学的作用,也提醒考生背诵诗文时要重视同类诗句的归纳整理。

【变式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其中描写琵琶女和诗人眼泪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月有阴晴圆缺,古人见月而感怀,李煜《虞美人》中前后两次写到月,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③古诗文中的小船,往往既有“漂泊”之感,又有“自由”之意,苏轼《赤壁赋》中与这两个内涵相对应的两句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①梦啼妆泪红阑干 江州司马青衫湿 ②春花秋月何时了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纵一苇之所如 驾一叶之扁舟

【变式说明】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试题借鉴了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17题的第(2)小题,该“飞花令”式题目所考查内容均出自相同篇目。学生答题时需关注题干中提及的意象“泪”“月”“小船”,并根据提示语作答。值得注意的是,第③题不可以答“相与枕藉乎舟中”,这句中的“船”不符合“既有‘漂泊’之感,又有‘自由’之意”。

【变式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自从屈原吟唱出①________,________”(《楚辞·湘夫人》)这动人的诗句,“木叶”鲜明的形象便开始影响后人。唐代杜甫在《登高》中说“②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
北宋黄庭坚《登快阁》中“③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了前人对该意象的用法并加以熔造,写出了自己广阔的胸襟怀抱。“木叶”由此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①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变式说明】“飞花令”式的开放性题目,有助于考生对记忆中的诗歌进行归纳整合,而不是以往零散地、割裂式地死记硬背,开放性默写题是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题考查的趋势,教师应重视并强化对学生的相关训练。

猜你喜欢 魏晋变式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1年3期)2021-06-09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3期)2021-05-14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0年10期)2020-10-27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中学化学(2017年6期)2017-10-16从“解法自然”悟“变式自然”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7年2期)2017-05-09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问题引路,变式拓展求学·理科版(2016年11期)2016-11-29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美人骨——回到魏晋火花(2015年7期)2015-02-27

推荐访问:创新 探析 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