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究

杨 鹏 周钰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文科”建设,强调改革创新现有文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业的新时代文科人才。2019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简称《宣言》),“新文科”从概念提出走向正式实施。《宣言》明确了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开设能够培养时代新人、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专业课程刻不容缓,推动专业的融合发展是“新文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在“新文科”提出学科重组、学科交叉的背景下,立足于我国课程发展实际,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作为“加强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有助于更好地推动高校专业课程和“新文科”发展的本土化、中国化[1],从而培养出知识扎实、通古博今、具有中国立场的创新型人才。

“新文科”建设是在新时代创新性发展传统文科教育基础之上促进文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决策。“新文科”是对传统文科教育的提升和丰富,以试图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障碍为前提,以广博的学术视角、开阔的问题意识和深厚的学术积累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更契合现代社会需求的素养训练。“新文科”建设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对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应强化价值引领作用,自觉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在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形势和局面下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下,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早已不能满足时代和国家的需求,中国急需培养兼具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新文科”建设对高校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高校不仅要培养有扎实的基础专业知识的专业型人才,还要培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念、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涵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在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把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把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强化价值引领,提升学术内涵[2];
把握文科知识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属性,强化文科对理工农医的价值引领作用,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着力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发挥高校专业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主阵地作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真善美,打造有情有义的专业课堂。

其次,“新文科”建设要求专业课程教学要立足“四史”相关知识,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中国的“新文科”建设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教育内容不能脱离中国实际,人才培养目标不能脱离中国的需要。因此,在新时代,“新文科”建设要求文科须中国化[3],各高校要创新性地将包括“四史”知识在内的中国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之中。专业课程占高校开设课程的半壁江山,且多以理论教育为主、实践教育为辅,将“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不仅能够提升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也能帮助青年群体塑造良好的思想观念。同时,在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四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很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因此,利用好专业课程这一平台,让各类课程与“四史”教育同向同行,推动专业课程成为“四史”教育的“主要舞台”是开展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4]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可见,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之中势在必行。“四史”教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写照,更是培育时代新人、丰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四史”教育教学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经之路。

首先,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打牢成长成才的思想基础。高校的青年群体正处于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不断形成和塑造的重要阶段,对这一阶段的青年群体进行正确的方向引导至关重要。开展“四史”教育可以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政治观。而提高个人党性修养,不仅是高校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更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5]。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四史”特别是党史和新中国史更是向中国人民娓娓道来的自建党以来所有的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因此,开展“四史”教育并将“四史”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在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历史观,让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增强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付出努力。

其次,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专业知识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主渠道。在“新文科”建设中必须把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把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6]。如果教师只针对该专业方向进行理论知识输出和教学,会使得专业课堂变为学生口中“枯燥乏味”的学术性课堂,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四史”知识,以鲜活的史料支撑专业知识从而弥补单纯的枯燥理论知识所带来的负面因素,不仅满足学生渴望了解历史真相、回溯过往历史的需求,也能够适当提升学术内涵、强化价值引领作用,从而增强专业课程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教师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融入“四史”相关知识,不仅传播了中国故事,而且也提升了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了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中寻找到新的知识点。因此,笔者认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是改革和创新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进一步挖掘专业课程政治性和教育性的有效举措。

“四史”系列知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深刻凝练和经典总结。将“四史”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四史”教育的思政育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在不断探索“四史”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途径,并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融入内容缺乏多样性

目前,高校的部分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四史”教育的内容都仅仅是从该课程自身的历史角度出发,并未开发出其他可以将“四史”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之中的切入点,这使得高校在开展将“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内容简单的问题。其实,从学科发展史的视角看,各个学科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教育资源,如何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四史”知识之间的协同性、有机衔接与配合,使学生获得全面、多样、系统的“四史”知识,是专业课程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7]。

(二)融入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僵化

高等院校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多采用填鸭式、一言堂式的讲授方式,在内容上严格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多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即使将“四史”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多数教师依旧采取口述的单一教学手段开展“照本宣科”的教学活动。这无疑不利于实现“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的要求,也无法凸显专业课程的政治性和育人功能,导致“四史”教育教学效果的欠佳。

(三)部分专业课程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难以达到实现良好融入效果的要求

提升专业课程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历史素养是将“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关键因素。部分高校教师因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的限制,无法将“四史”教育与课堂教学融会贯通,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地内化、外化与“四史”相关的理论知识,致使生搬硬套、无中生有等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想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持续推进“四史”教育,就必须打破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限制,寻找“四史”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连接点并进行融合,使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只有教师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积极引导高校青年群体,才能将“四史”的理论知识和价值旨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中合理规划“四史”教育

“四史”内容丰富、体系庞大,虽然各自的时间起点并不一样、内容各自独立,但“四史”之间并不是毫无内在联系,它们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因此,将“四史”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时,必须坚持贯通“四史”知识体系的理论逻辑,并以此为依据,按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教学安排和评价方法4大要素合理规划专业课程中的“四史”教育内容,见图1。

图1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路径

第一,在教学目标上,将“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重点在于推动“四史”内容与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相融合,在相互融合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中的人才培养目标。筛选符合专业课程教学的“四史”内容,并将其纳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是合理规划专业课程中“四史”教育内容、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步骤和关键环节。因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据“四史”内容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按照学校课程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定位,在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上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选择了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例如,在“化学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当讲到用原子荧光光谱测定自来水中汞离子含量的方法时,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保护环境、关爱人民的化学人才,教师可通过讲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了保障居民用水安全不断更新测量方法的历史演进过程,以此唤醒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拥护,切实领悟中国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第二,在教学安排上,符合专业课程教学安排的“四史”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还能弥补专业课程中缺少的意识形态教育和人文情怀培养,从而构建出特定专业的个性化教学理论体系。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应注重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规划“四史”相关教学内容。例如,在理工科等专业课程中,应注重挖掘专业课程内在的史学类教育内容,将“四史”与学科发展史、专业发展史相结合,做到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文史哲等专业课程中则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开辟“四史”教育专题解读,加强“四史”系列知识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与融合,增强对“四史”知识的深入学习和领悟。

第三,在实现条件上,选择多元化的“四史”知识与专业课程知识的融合点尤为重要。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程发展的历史角度,可将专业知识与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切入点,从“四史”中选取符合专业课程教学的优秀案例。例如,在“经济学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经验及其规律进行总结,在向学生讲述中国文化的管理经验和本土案例的过程中着力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目的是弘扬优秀的中国管理经验、增强学生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根据专业的特点,对原有专业课程的培养方案进行适当修改,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从“四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历史影响的认知等内容中精炼出专业课程所包含的精神及信仰,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真正实现学科的交叉融合。

第四,在评价方法上,专业课程教师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前、中、后各阶段,应巧妙发挥教育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教学活动前对学生的知识体系进行初步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以便合理规划“四史”相关模块教育内容的难度和深度;
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四史”随堂练、“四史”抢答等方式检测学习进度和学习效率,及时分析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结束后,专业课程教师不仅应总结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情况,还应总结和反思学生对“四史”相关内容的吸收情况以及“四史”教育内容本身的合理性,不断调整教育内容,以推动实现专业课程思想政治化。

(二)打破学科、专业、课程壁垒,构建一支具有交叉学科教学素养的教学团队

具有交叉学科教学素质的“四史”教学团队是开展“四史”教育的基础。因此,要彰显“四史”教育立德树人的宗旨,就必须创新教育教学手段,让“四史”教育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组建一支主要任务为宣传“四史”教育的教学团队,就需要集中优秀的专业课程教师,挖掘专业领域内拥有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和历史学教育背景的案例点,发挥交叉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开展团队授课,具体做法如下。

1.依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在本方向内选拔2~3名政治正确、教学能力强且热爱历史、“四史”知识储备丰富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研究将“四史”系列知识融入专业课程的具体方式和手段。

2.组建一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特色教师宣讲团,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宣讲活动,发挥教师的知识优势和阅历优势,将优秀的、正向的、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

3.组织教学团队开展“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示范、观摩课程,促使专业课程教师提升“四史”教育的理论性和针对性,不断增强“四史”教育的教学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四史”的兴趣和主动性

专业课程教师采用线上教学问题式、线下教学讨论互动式等方法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见图2。首先,课前专业课程教师将要在课上讲到的“四史”知识点提前录制教学视频并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线上发布;
其次,学生分组学习讨论,在预习新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四史”知识的理解。比如,英语专业的教师在讲授翻译类的课程时,可以截取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片段,创设现场翻译的模拟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英汉互译工作,让学生在锻炼翻译能力的过程中凝聚价值认同。

图2 高校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进方案

(四)依托学生党团组织和社团组织开展“四史”教育教学的社会实践活动

专业课程教师以专业知识技能教育为主,“四史”知识为辅,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团、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专业课程教师可依托演讲社团、外联部等组织开展专题生活会、座谈会等活动,邀请相关专业领域的科研精英、资深从业人员等模范精英作“爱国奋斗”事迹报告。

2.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增设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研学实习,组织相关研学社团,结合当前大学生成长所需,将更易于在课题研究、实地访学与社会实践中学习、体悟与思辨的教学内容纳入其中,不断深化“四史”教育的内涵,使大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例如,日语专业的教师带领学生去参观与抗日战争相关的纪念馆,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资料的翻译和整理工作,这样既深化了党史和抗战史的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翻译及语言运用能力。

(五)加强专业课程教师的“四史”知识和教学能力培训

教师是教育之本。“四史”教育的成效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要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自觉性、思想自觉性和行动自觉性,增强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了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必须针对专业课程教师开展“四史”教育,让教师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讲好历史故事。“要想给学生一桶水,教师就要成为一汪泉水”,在开展“四史”教育与专业课程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专业课程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不断积累有利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四史”知识内容,深挖专业教育背景与“四史”教育的结合点和相似之处,重新构建更加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得“四史”教育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显得既不突兀,也不刻意,做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令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四史”知识,感受历史熏陶,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此,教师才能更好地将“四史”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也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关注“四史”教育的效果,随时调整授课方式。

(六)健全课程评价体系

判断“四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成效,最终要看学生是否将“四史”学习“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师生互评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学生对教师开展的“四史”系列课程的教育内容、教学态度、讲授方法、课堂效果等进行评价,以便教师更好地总结反思和调整教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教育、情感价值、行为实践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以此来检测学生是否做到知行合一以及专业课教师的“四史”教育是否真正发挥作用。

(一)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加入“四史”元素,不仅创新了“四史”知识的传播载体,也极大地丰富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解决了相对于大部分理工科学生而言因学科特性、课程安排等原因而缺少人文情怀的问题。同时,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手段将专业基本原理与“四史”知识有机融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也使专业课程兼具了知识性与价值性。调查表明,学生对“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认同率达到95%,而合理融入“四史”知识的专业课程评教成绩均有1.5~3分的提升。以上种种都可表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将“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推动了课程质量的提高,打造了有情有义、有温度的专业课堂。

(二)学生思想境界明显提升

“四史”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艰苦奋斗史,而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四史”知识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曾经有上过“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生评价说:“老师在讲授市场营销的经典案例时,讲了许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上的优秀营销案例。这些案例有的险象丛生,但又绝处逢生;
有的生动有趣,但又让人回味无穷。正是这些中国实践和中国奇迹,让我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认识到早期企业家和政府的艰难与伟大。在未来,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用我们所知所学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理论研究贡献力量。”

资助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2021年研究课题“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林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1-NLZX-YB3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林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Y19020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四史”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JY2103028。

猜你喜欢 新文科四史文科 高举队旗学“四史” 红色基因我传承——“四史”教育教你一招少先队活动(2020年11期)2020-12-28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2-17队史连“四史”少先队活动(2020年10期)2020-10-28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中学生博览·文艺憩(2020年3期)2020-08-14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图书与情报(2019年4期)2019-11-20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中国大学教学(2019年6期)2019-08-10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经济研究导刊(2019年17期)2019-08-01“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出版广角(2019年9期)2019-06-14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求学·文科版(2019年6期)2019-06-12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求学·文科版(2018年7期)2018-05-14

推荐访问:探究 融入 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