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主题的确定、解构与穿透

朱 彦

论文的写作有三个层面,一是主题,二是语言,三是结构。主题是立意和观点,语言是用词和句法,结构是逻辑关系。其中,主题体现的是论文的价值。通过与齐美煜共同撰写的《融媒创新助力重大主题报道破圈出彩——江西日报社做好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的思考》一文,就论文写作谈几点思考。

第一点,如何确定主题。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党代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报道,无疑是2022年乃至未来几年新闻界最重大的主题。我们的论文就是围绕以这一重大主题展开的。

在党的二十大报道中,江西日报社所属媒体八件作品四次受到中宣部表扬,这个成绩在全国省级党报位居前列。我们当时就想,如果认真总结梳理,提炼其中经验做法,将对我们今后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正在这个时间节点,江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全省新闻界举办“新时代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与实践”新闻理论交流及征文活动,我们有适逢其时之感,当即决心以最好的方式去呈现、去揭示、去论证。

第二点,如何解构主题。确定主题是写作的起点,有了主题就会有写作的冲动。好的主题要靠写作来实现。我们常感到有的主题也是重大主题,但写完之后,怎么都觉得或平淡无奇或故作高深。其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做到精准地解构主题。语言和结构都是为了实现主题。

动笔之前,我们不仅对受表扬的作品展开分析,还系统梳理了党的二十大期间江西日报社推出的所有策划、报道、版面及融媒作品,一篇篇细读,一个个赏析。我们先搜集受到中宣部表扬的八件作品,然后找了一堆各自觉得做得好的作品,不断拆解主题,建立主题库,再对应到我们写作的一个个论点中去。

通过对样本反复地比对、研究、分析,全媒、多维、互动,年轻化、轻量化、平等化、可视化、破圈出彩,这些成了我们二十大报道最核心的词汇。为此,我们解构了年轻化表达、可视化呈现、轻量化集成、及时化抵达、平等化互动五大要素。当我们确定了这“五化”的内核,再去思考和组织素材。这也是我们论文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改了八九遍,很辛苦。合作的小伙伴说,每次修改都像掉一层皮,似强迫症一般“吹毛求疵”。我们还请江西日报社总检查梁瑞颖同志帮忙把关,大到语句措辞,小到标点符号、文献引用,总检查给出了不少完善意见。此外,我们还考虑了论文结构严谨性、内容创新性、参考文献价值等因素。我们对这篇论文的写作很认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又获得了新的收获,再反反复复精心打磨,最终获得了一个比较满意的作品。这好比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让我们既惊喜又颇有成就感。

第三点,如何穿透主题。随着写作的深入,肯定会不断地修正主题,直到最后再确定。当我们掌握的素材、信息越多,关于选题的知识储备也就越多,对选题的认识理解也随之不断加深,也就越有接近本质的可能。接近本质,就是穿透选题的过程。这也是我们论文第三部分启示思考的主要内容。的确,重大典型、重大主题、重要会议、重大成就等重大题材报道实践中,如何以正确舆论有效引导受众?如何在符合新闻自身规律的“合规律”传播中,达到符合宣传报道目的的“合目的”性?这些都是主流媒体要持续答好的时代之问。

融媒时代, 主流媒体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一个系统工程,须有静水流深的“潜功”、唯快不破的“快功”,还要有联接中外的“传功”。这些都要落实到新闻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每一个新闻人的努力。

我们不能只顾流量不顾质量,也不能完全无视流量,毕竟没有抵达的传播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传播;
也不能视技术为末流,要增强本领,融进去,做到“有几把刷子”,创新“主流叙述”。诚然,内容品质与速度流量的博弈,很考验人,其中的痛苦与喜悦也难以言表,但这终将会成为一种刻骨铭心的体验——你为这份事业奉献过、付出过、收获过,无悔也无憾。

猜你喜欢 宣传报道日报社解构 潍坊日报社:推进深度融合改革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中国地市报人(2022年3期)2022-03-21克拉玛依胡杨中国地市报人(2022年1期)2022-01-19还原小资CHIC!ELEGANCE(2022年1期)2022-01-11解构“剧本杀”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浅谈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做好供水企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现代装饰(2018年11期)2018-11-22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中国周刊(2018年4期)2018-05-15检察版(四)检察风云(2017年8期)2017-04-22再接再厉给力老区宣传报道源流(2014年3期)2014-03-22本刊新聘特邀顾问陕西日报社社长钟顺虎同志简介中国记者(2014年1期)2014-03-01

推荐访问:解构 穿透 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