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对面瘫中医护理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赵海蓉,王 波,2*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730000;
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中心

面瘫即面神经炎症,中医又称“口僻”,由风寒侵袭致经络阻滞、气血不通引发,常见患侧面部表情呆滞,说话、进食等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等症状[1-2]。中西医治疗面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中医护理是中医理论渗透于临床护理的一种新型工作模式,为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我国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20个相关病种的中医护理方案,面瘫中医护理为其中之一[3]。CiteSpace 是以Java为基础,根据共引分析和寻径网络算法等理论,对某一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势的信息软件[4]。因此,运用CiteSpace软件对面瘫中医护理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简洁的图谱形式展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1.1 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知网(CNKI),采用高级检索,选择主题词检索(精确),检索式为:(“面瘫”OR“面神经麻痹”OR“贝尔麻痹”OR“面神经炎”)AND “中医护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9日,检索日期为2021年7月9日,语言限定为中文,纳入符合主题、公开发表的论文,剔除会议论文、报纸及征稿启事等。按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81篇文献。

1.2 数据转换

纳入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保存为纯文本文件格式,命名为dowmload_1-81.txt,用CiteSpace 5.7.R5软件配置的数据转换器转换格式,设置时间为1993年—2021年,分区为1年,阈值为Top 50;以作者、机构、关键词作为节点类型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检测突现词。

2.1 年度发文量

该领域发文量处于波动状态,具体如下:①3个上升阶段,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2018年,以2013年—2015年上升最为显著,2013年发文量骤增,可能与国家实施《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事业有关[5];②3个下降阶段,2012年—2013年、2015年—2016年、2018年—2021年,以2018年—2021年下降最为显著,2018年达顶峰14篇;③2个平台期,2010年—2012年和2016年—2017年。各年度发文情况见表1。

表1 面瘫中医护理领域文献年度发文量

2.2 作者合作分析

作者合作共现图谱中每个节点代表1位作者,节点的大小代表作者发文量的多少,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表示合作的强弱[6]。图中共159个节点、150条连线,密度为0.011 9,见图1。鄢琼和刘蕾2名作者发文量排名第1位,均发表了2篇。图谱显示研究团队数量较少,分布不集中,合作不密切,其中合作较紧密的有刘海永、鄢琼和刘蕾团队。

图1 1993年—2021年面瘫中医护理研究作者合作共现图谱

2.3 机构合作分析

机构合作共现图谱中共有78个节点,没有连线,说明目前我国该领域相关机构缺少合作。发文机构以医院为主,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昆明市中医医院,各发表了2篇,虽两者发文量居首位,但中心性为0,说明其联结其他相关机构的中枢作用相对较弱,合作仅限于其内部,见图2。

图2 1993年—2021年面瘫中医护理研究机构合作共现图

2.4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概况论文主题,反映领域研究热点,出现频次较高的即为高频关键词[7],1993年—2021年面瘫中医护理频次居前10为的关键词。见表2。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共97个节点、259条连线,密度为0.055 6,详见图3。根据模块值(Q)和平均轮廓值(S)判断聚类是否合理,若Q值>0.3,则聚类结构合理;若S值>0.5,则聚类同质性合理,若S值>0.7,则其一致性可信[8]。本研究模块值为0.487 5,平均轮廓值为0.780 2,则结构合理,结果可信。聚类图谱共有8个类团,依次为#0周围性面瘫、#1面瘫、#2耳穴贴压、#3肝於型面瘫、#4中医护理技术、#5面神经麻痹、#6中医护理方案、#7护理体会,见图4。

表2 1993年—2021年面瘫中医护理频次居前10位的关键词

图3 1993年—2021年面瘫中医护理研究关键词共现图

图4 1993年—2021年面瘫中医护理研究关键词聚类图

2.5 突现词分析

CiteSpace软件能够识别出某一时间段内频次变化率较大的关键词,即突现词,通过分析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预测该领域的研究趋势[9]。突现词图谱显示,该领域研究趋势主要为中医护理及技术、临床路径及疗效,见图5。

图5 1993年—2021年面瘫中医护理研究突现词图谱

3.1 作者和机构分布

依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M=0.749×ηmax1/2(ηmax 即最高产作者发文量)[10],该领域ηmax=2,M=1.059,即核心作者发表文量至少2篇,符合要求的作者共2人,发文量共4篇,没有达到要求发表量的1/2,表明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尚未出现。

图谱显示该领域研究团队数量较少且缺乏合作,其中刘海永、鄢琼和刘蕾团队较突出。刘海永团队以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周围性面瘫的研究为主团队,认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提高面瘫护理效果,提升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11]。以鄢琼为核心的团队研究急性面神经麻痹的中医护理干预研究表明,其效果显著且能够缩短病程,减少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2]。刘蕾团队提出运用多种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可增强面瘫临床疗效,增加病人满意度,提升护士成就感[13]。研究机构主要分布于各级医院,而互相之间没有连线,说明机构间尚未形成合作网络。因此,该领域应重点建设协作密切的高质量团队,同时作者间与机构间互相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3.2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图谱显示,该领域研究热点为面瘫、周围性面瘫、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方案、技术以及干预。

面瘫本质是一种面神经炎症,分为中心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2种类型,临床以后者多见,多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僵硬,遇风流泪,进食异常等[14]症状。常用的面瘫中医护理技术及干预有艾灸、拔罐、耳穴贴压、穴位按摩等操作,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性高,病人依从性好等特点[15]。

艾灸护理强调调和气血、温通经络,常灸地仓、颊车等穴位[16],灸至皮肤稍有红晕为宜,30 min内避免着凉。拔罐护理注重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等作用,尤以闪罐效果显著。操作前评估病人皮肤有无破损、瘢痕及凝血功能是否异常,检查灌口有无破损,控制罐口温度,操作要求稳、准、快,及时更换火罐,局部皮肤轻微泛红即可[16]。耳穴贴压护理具有调气理血、改善睡眠等功效,取穴前检查皮肤有无破损、结节,依据面瘫临床表现取耳垂相应穴位,留穴期间保持耳廓干燥,若有痒痛,应用水温润后取下[16]。穴位按摩护理常按摩阳白、四白、鱼腰等穴位[16],按摩前评估病人疼痛耐受度和皮肤情况,力度均匀,频度适宜,以病人能够耐受为宜。

3.3 研究趋势分析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是中医“辨证施护”理念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科学的、整体的中医护理方法[17],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提升护理效率,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成就感。

中医护理技术具有易于取材、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等特点,根据病人病情有针对性选用适宜的面瘫中医护理干预,以便有效改善疾病症状,促进疾病治愈,增加病人满意度[18]。研究表明,中医护理干预能够增强病人面部肌力,加快面神经功能的恢复[17]。作为中医护理干预之一的情志护理能够缓解病人负性情绪,调节其心理状态,实现整体护理。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技术的中医护理方案突显各项技术的特色与优势,彰显中医护理“辩证施护”的理念。

综上所述,该领域内核心作者尚未出现,作者间及机构间的交流合作较少,因此,需进一步加强两者互相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趋势是面瘫、周围性面瘫、中医护理方案、技术以及干预,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科研方向,促进面瘫中医护理发展更加全面、专业。本研究仅对发表于中国知网中的相关中文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代表国内外相关领域整体水平的整体性较弱。CiteSpace软件针对中国知网仅分析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而不能做术语、领域共被引分析等,因此本研究对于面瘫中医护理的可视化分析具有一定局限性。

猜你喜欢 面瘫发文图谱 高清大脑皮层发育新图谱绘成军事文摘(2022年24期)2022-12-30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年8期)2022-08-31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基层中医药(2022年4期)2022-07-22针灸联合面部推拿治疗面瘫效果好康颐(2021年11期)2021-11-10隔姜灸在周围性面瘫病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8绘一张成长图谱少先队活动(2020年12期)2021-01-14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2期)2020-11-16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今日农业(2020年14期)2020-08-14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领导科学论坛(2016年9期)2016-06-05

推荐访问:可视化 面瘫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