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

邹 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将之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1](P.65),“坚 持 人 民 至 上”[1](P.66),“坚 持 理 论 创 新”[1](P.66),“坚 持 独 立 自 主”[1](P.67),“坚 持 中 国 道路”[1](P.68),“坚 持 胸 怀 天 下”[1](P.68),“坚 持 开 拓 创 新”[1](P.69),“坚 持 敢 于 斗 争”[1](P.69),“坚 持 统 一 战线”[1](P.70),“坚持自我革命”[1](P.70)。《决议》强调:“以上十个方面,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P.71)。“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也体现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的基本途径。《决议》指出:“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1](P.65)党的领导与党执政存在有机联系。从党的领导和党执政的历史进程来看,党的领导先于党执政出现。从党执政地位的获得来看,党的领导对党执政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新中国,使党从局部执政发展为在全国执政,为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提供良好条件。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成为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长期执政的重要依据。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领导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离不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党执政的集中体现。要确保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治国理政各方面。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积极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毛泽东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2](P.350)“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要领导工业、农业、商业、文化教育、军队和政府。”[3](P.305)。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坚持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有效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在新时期,党积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了党长期执政。邓小平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并主张改善党的领导。他指出:“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不能放弃这一条,但是党要善于领导。”[4](P.179)党积极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开,改善了党的领导。江泽民积极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行依法执政。胡锦涛进一步改进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进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党在新时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确保党长期执政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习近平认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大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5](P.20),并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首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人民至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保障。《决议》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P.66)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坚持人民至上,集中体现了党的初心,集中体现了党植根于人民的根本立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坚持人民至上。毛泽东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并提出和坚持了群众路线,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为在新中国成立后党执政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执政党,是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坚持人民至上,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坚持人民至上,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获得了人民对党执政的支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党坚持人民至上,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人民对党执政的拥护。在新时期,党在执政过程中继续坚持人民至上,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邓小平坚持人民至上,主张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吸取人民的智慧。他指出:“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4](P.382)邓小平始终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他在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时,将维护人民利益作为重要目标。他还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的内容之一,认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P.372)。江泽民坚持人民至上,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之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6](P.15)。胡锦涛坚持人民至上,提出全党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7](P.9)。他还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P.624)。党在新时期坚持人民至上,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8](P.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群众路线,并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四风”,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新时代,党还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积极维护人民利益。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P.4)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筑牢了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坚持理论创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决议》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1](P.66)理论创新能为党执政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党要长期执政,就需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推进理论创新,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行动指南。党提出实行“第二次结合”,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丰富了毛泽东思想,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理论指导。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关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比如,提出坚持党领导一切,提出又红又专的要求,主张坚决反对腐败,主张反对官僚主义,等等。党在执政党建设方面积极进行理论创新,从理论上初步回答了党执政的一些基本问题,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直接理论指导。党在新时期推进理论创新,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行动指南。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4](P.146)在新时期,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党对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以及执政党建设进行理论创新,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直接理论指导。比如,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推进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改善党的领导,培养合格接班人,等等。江泽民提出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坚持依法执政,等等。胡锦涛提出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提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出推进执政理论创新,等等。党对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以及执政党建设进行理论创新,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行动指南。党在新时代推进理论创新,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根本理论指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出党的初心使命,提出新时代党建总布局和总目标,提出依规治党,对跳出历史周期率进行新论述,明确概括出“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P.26)的重大时代课题,等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从理论上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直接理论指导。

坚持独立自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条件。《决议》指出:“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P.67)坚持独立自主,对党长期执政具有重要作用。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独立自主,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强调要提高民族自信心。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像《法门寺》里的贾桂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在这方面要鼓点劲,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把抗美援朝中提倡的‘藐视美帝国主义’的精神发展起来。”[9](P.43)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坚持独立自主,坚决反对苏联对我国的控制。党还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独立自主地进行。毛泽东指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经济战线上如此,军事战线上也完全应当如此。”[9](P.380)党在新时期坚持独立自主,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条件。在新时期,党继续强调坚持独立自主。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4](P.3)党在新时期坚持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处理与国外政党的关系。党在新时代坚持独立自主,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条件。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独立自主。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种独立自主的探索和实践精神,这种坚持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是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8](P.29)“独立自主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8](P.29)“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8](P.29)“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8](P.2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独立自主的精神贯穿于新时代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保障。

坚持中国道路,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指明了正确方向。在中国进行革命、建设、改革,都必须走自己的路。《决议》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1](P.68)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为党长期执政指明了正确方向。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中国道路,为党长期执政指明了正确方向。党对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进行探索,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对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提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提出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实行多党合作,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在新时期坚持中国道路,为党长期执政指明了正确方向。在新时期,党带领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当代中国的发展,切实维护了人民利益,为党在新时期长期执政打下了坚实基础。党在新时代坚持中国道路,为党长期执政指明了正确方向。在新时代,党继续强调坚持中国道路。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5](P.16)。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P.39),要“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8](P.40)。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道路,取得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使党长期执政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坚持胸怀天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方法。《决议》指出:“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1](P.68)党坚持胸怀天下,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可靠保障。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胸怀天下,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就坚持胸怀天下,正确处理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9](P.41)党既积极学习苏联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又注重吸取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深刻教训。党还积极促进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积极维护世界和平。党坚持胸怀天下,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优化了执政效果,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在新时期坚持胸怀天下,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保障。进入新时期,党坚持胸怀天下,在推进对内改革的同时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国资金,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党执绩取得了优异成绩。邓小平强调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党坚持胸怀天下,充分吸取了东欧剧变的深刻教训,积极加强党的建设,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确保了长期执政。党在新时期还积极构建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党执政的良好形象。党在新时代坚持胸怀天下,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新时代,党坚持胸怀天下,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条件。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5](P.25),展示了党执政的良好形象,为党长期执政营造了良好环境。

坚持开拓创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重要动力。《决议》指出:“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1](P.69)坚持开拓创新,对党长期执政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执政过程中,党坚持开拓创新,不断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开拓创新,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动力。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党坚持开拓创新。党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独创性实践推进了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党坚持开拓创新,对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良好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怎样加强执政党建设也是一个新课题,需要党坚持开拓创新。党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执政党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良好条件。党在新时期坚持开拓创新,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动力。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4](P.372)“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4](P.372)江泽民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党必须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不断完善领导制度、执政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6](P.225)党在新时期坚持开拓创新,及时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可靠保障。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怎样建设党,也需要党坚持开拓创新。邓小平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改革党的领导制度,探索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路子,开启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江泽民坚持开拓创新,强调“不断完善领导制度、执政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6](P.225),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创新,开展“三讲”教育,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确保了党长期执政。胡锦涛坚持开拓创新,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可靠保障。党在新时代坚持开拓创新,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动力。党的十九大指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5](P.26)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开拓创新,在治国理政中强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取得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可靠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还在党的建设方面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及时拓展党的建设总布局,明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推进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保障。

坚持敢于斗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的重要环节。《决议》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1](P.69)党执政并不是一帆风顺,党在执政过程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党要长期执政,就必须与影响党执政的各种倾向和行为进行坚决斗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坚持敢于斗争,不断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敢于斗争,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与否定党的领导和主张实行西方政党制度的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坚决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在新时期坚持敢于斗争,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邓小平与资产阶级自由化进行坚决斗争,认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讲得最多,而且我最坚持”[4](P.181),“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不能动摇”[4](P.399)。党在新时期旗帜鲜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维护了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党在新时代坚持敢于斗争,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的十九大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维护人民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脱离群众的行为;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更加自觉地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5](P.15-16)“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4](P.1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进行伟大斗争,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良好条件。

统一战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重要法宝。《决议》指出:“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1](P.70)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统一战线,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指出:“没有统一战线,革命不能胜利,胜利了也不能巩固。”[2](P.14)“现在共产党成了全国性的大党,又有了政协全国委员会,我当主席有责任使各个方面都有利,使别的党派也有利,否则会引起不满,会被人骂,甚至会被推翻。”[2](P.13)“全党都要认真地、谨慎地做好统一战线工作。要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把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团结起来。”[2](P.75)党坚持统一战线,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使党执政得到了国内各阶级、各民族、各政党的拥护,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在新时期坚持统一战线,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法宝。邓小平指出:“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的爱国的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10](P.203)“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共同奋斗,还要为促进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共同努力。”[10](P.203)江泽民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1](P.30)。胡锦涛强调:“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P.637)党在新时期不断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有利条件。党在新时代坚持统一战线,为党长期执政提供了重要法宝。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8](P.40)“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8](P.4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积极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确保了党长期执政。

坚持自我革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决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党历经百年沧桑更加充满活力,其奥秘就在于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1](P.70)自我革命是党的优良传统,对党长期执政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纠正自己的错误,确保党长期执政。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坚持自我革命,确保了党长期执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坚持自我革命,确保了党长期执政。党适应执政的需要推进自我革命,解决了党员、干部不适应执政需要的问题,要求全党大力加强学习,增长了执政本领,促进了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顺利转型。党坚持自我革命,解决了执政条件下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党坚持自我革命,坚决反对腐败,纠正不良作风,保持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党的作风的纯洁性,消除了影响党长期执政的各种隐患,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党在新时期坚持自我革命,确保了党长期执政。党执政也曾走过弯路,比如,党曾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党长期执政产生了消极影响。在新时期,党纠正了以往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做法,使党执政得到了顺利发展。胡锦涛指出,全党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12](P.653)。党在新时期积极进行自我革命,使党适应了改革开放需要,确保了党长期执政。党在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确保了党长期执政。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并将勇于自我革命视为党最鲜明的品格。习近平指出,党越是长期政,“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13](P.52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解决了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确保了党长期执政。

总之,“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长期执政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坚持和运用这些宝贵经验,不断巩固了执政地位,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党长期执政提供了可靠保障。党不但在过去七十多年实现了长期执政,而且将来也必须长期执政。只有继续坚持党长期执政,才能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化,才能在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概括出“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继续长期执政的高度关注。“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对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决议》对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总结,充分体现了“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1](P.78)。在新征程上,我们要积极运用和发展“十个坚持”的宝贵经验,不断推进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继续长期执政。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运用坚持党的领导这一历史经验。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体制机制。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引导全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要将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各领域和各方面。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历史经验。要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坚决防范党脱离群众和忘记初心的危险。要对党员干部加强群众路线教育,推进群众路线制度化。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充分运用坚持理论创新这一历史经验。要继续推进理论创新,进一步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P.25-26)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根本指导。要研究和解决新时代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推进新时代党建理论创新。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充分运用坚持独立自主这一历史经验。要坚持独立自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增强“四个自信”。要坚持独立自主,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大胆探索。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充分运用坚持中国道路这一历史经验。要继续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绩获得人民的更大支持。要将坚持中国道路的精神体现到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过程中,党执政、党的建设也要坚持走自己的路。党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来执政,要从党的实际出发来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使党的建设体现出鲜明特色。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充分运用坚持胸怀天下这一历史经验。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党长期执政提供更好条件。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其他政党执政的成功经验,深刻吸取一些大党、老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深刻教训,更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充分运用坚持开拓创新这一历史经验。要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使党取得好的执政绩效。要坚持开拓创新,积极推进党的建设创新,不断开创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局面。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充分运用坚持敢于斗争这一历史经验。要积极增强党员、干部斗争意识,不断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取得伟大斗争新胜利,为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创造更好条件。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充分运用坚持统一战线这一历史经验。要加强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为党长期执政提供更好群众基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推进民主执政。在新征程上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充分运用坚持自我革命这一历史经验。要将自我革命精神贯穿于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过程和各方面。要坚持勇于自我革命,大力解决影响党长期执政的各种突出问题,确保党长期执政。

猜你喜欢 党执政党的领导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当代世界(2022年7期)2022-07-25坚持党的领导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党员干部之友(2022年4期)2022-04-13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深刻认识民主集中制党建(2019年3期)2019-03-12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通过延安整风运动看党执政的合理性卷宗(2015年4期)2015-05-12摩尔多瓦结束“3年无总统局面”  环球时报(2012-03-17)2012-03-17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俄罗斯问题研究(2011年1期)2011-03-25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 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