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治疗联合SET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物力学及颈部肌疲劳度的影响

尚延萍,韩月娥,王 健

(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48)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由颈椎关节骨质增生和颈项部肌肉痉挛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以颈椎活动度受限,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乏力等为主要表现,好发于长期伏案工作者、机动车司机以及中老年人[1]。神经根型颈椎病起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加重可急性起病,引起强烈持续的疼痛和肢体麻木,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2]。目前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牵引、推拿、针刺、艾灸、理疗、运动锻炼等[3],但均存在见效慢,易复发弊端。悬吊训练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是通过悬吊系统在不稳定状态下训练核心肌群的方法,安全,无痛,起效快,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有较高临床价值[4]。使用脉冲枪进行治疗脉冲治疗,本质上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等频脉冲外力刺激病变骨骼,可调整脊椎排列,改善关节活动度和生物力学,缓解肌紧张,治疗颈椎病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椎活动度[5]。目前脉冲治疗联合SET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报道十分少见,其效果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拟探讨脉冲治疗联合SET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物力学及颈部肌肉疲劳度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6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2018年《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6];
②能配合完成训练任务;
③年龄在18周岁以上。排除标准:①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其他颈椎病分型;
②颈椎骨折,既往颈椎手术史,骨质疏松;
③依从性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2组性别、年龄、颈椎病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组基线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wo groups (n=81)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SET治疗,仪器为泰玛SET康复系统(挪威)。训练动作如下:①患者仰卧,膝关节弯曲,悬吊固定头部,指导患者进行左右侧屈、前屈、后伸和旋转运动,尽量活动至最大范围并维持5 s,每个动作重复 5次,5次/组,共做5组;
②身体悬吊下保持仰卧位,保持头的高度与身体处于同一水平,并进行左右侧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运动,尽量活动至最大范围并维持5 s,每个动作重复5次,5次/组,共做5组。每天训练30 min,每周训练5 d,共训练4周。

1.2.2观察组 在SET基础上增加脉冲治疗,先进行颈椎压力,旋转及侧屈测试寻找颈椎棘突横突间和斜角肌、肩胛提肌、夹肌和胸锁乳突肌扳机点,每次选取2~3点,采用impulseIQ脉冲枪(江苏天瑞医疗器械),调至中档,作用力为200 N,频率6 Hz,每个部位进行2~4次脉冲冲击。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①颈椎功能:治疗前后使用日本骨科协会颈髓功能(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7]、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8]评定患者颈椎功能,颈椎功能残障指数。JOA评分从上肢运动功能(0~4分)、下肢运动功能(0~4分)、上肢感觉(0~2分),下肢感觉(0~2分),躯干感觉(0~2分)、膀胱功能(1~3分)共计6个项目,总分0~17分,得分越高说明脊髓功能越好。NDI指数从疼痛强度、个人护理、提起重物、阅读、头痛、集中注意力、工作、睡眠、驾驶、娱乐10项进行评价,每项采用0~5分6级评分法,满分0~50分,得分越高说明颈椎的残障程度越严重。②疼痛:治疗前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9]评定患者主观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③颈椎生物力学:治疗前后采用头盔式颈椎活动仪测量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活动度,测量方法参照文献[10],度数越高,颈椎功能恢复越好。④颈部肌肉疲劳度:治疗前后采用加拿大TT公司SA7550表面肌电仪检测颈部后伸肌群肌电积分值(integrated electromyography,IEMG)、平均功率频率(mean power frequency,MPF)、中位频率(median frequency,MF),表面电极安放与肌纤维方向平行。

⑤并发症:记录治疗期间肌拉伤、挫伤、疼痛、头晕、恶心、头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和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JOA评分、NDI指数、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NDI指数、VAS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NDI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2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物力学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角度大于治疗前,观察组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侧旋、右侧旋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组颈椎功能和疼痛程度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cervical function and pain severity between two groups 分)

表3 2组颈椎生物力学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ervical biomechanics between two groups

2.32组治疗前后颈部肌疲劳度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IEMG、MPF、M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患者IEMG、MPF、MF大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IEMG、MPF、MF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颈部肌肉疲劳度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cervical muscle fatigue between two groups

2.42组并发症比较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肌拉伤、挫伤、疼痛等并发症,观察组出现头晕1例,头痛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47%(2/81),对照组出现头晕1例,头痛1例,恶心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94%(4/81)。均未特殊处理,自行好转,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92,P=0.405)。

长时间伏案工作,颈部外伤,频繁使用手机,慢性咽部感染,缺乏体育锻炼,睡姿不正确等是颈椎病发病的高危因素[11],随着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手机的普及,颈椎病发病率不断增高。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为长期机械力作用下颈椎间盘髓核增生突出,椎体不稳,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骨赘形成,压迫单侧或双侧神经根,导致神经根出现水肿缺血,神经根支配区感觉、运动和反射障碍[12]。颈椎周围肌群失衡在颈椎病发病中也发挥重要作用,颈椎不稳导致颈肩部肌处于紧张状态,由于颈部肌群肌束小而薄,耐受性差,易发生肌疲劳[4]。因此维持颈椎稳定性,提高颈椎生物力学,降低肌疲劳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关键。目前神经根型颈椎病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牵引、推拿、针刺、艾灸等方法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复发率高,SET是基于主动治疗和康复训练相结合的全新运动治疗方法,通过悬吊人体特定部位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从而调动机体核心肌群做功,提高核心肌群收缩,改善肌肉骨骼疾病[13]。SET在临床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平衡障碍[14]、下腰痛[15]以及颈椎病[3]的治疗。本研究对照组采用SET治疗,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NDI指数、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验证了SET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为在身体不稳定状态下训练,可有效调动休眠或失活的核心肌群,激活深层肌群做功,可提高深层肌收缩力和控制力,进而更好地稳定颈椎稳定性,重建正常肌群运动控制模式,从而改善患者颈椎功能[10]。通过SET训练,肌神经反馈的运动信息传输至大脑中枢,增加神经中枢对运动的控制功能,恢复神经所支配肌群正常生理功能模式[16]。但是单独SET 训练效果仍有较大待提升空间,综合性康复治疗可获得更显著的效果。

脉冲治疗是一种新型的理疗治疗方法,通过使人体病患部位产生共振调整小错位关节,达到改善脊柱和关节排列,增加关节活动度,降低肌肉紧张度,缓解疼痛的目的,在脊柱疾病、骨关节疾病以及软组织疾病治疗中均有显著的效果[17]。本研究观察组将脉冲治疗和SET联合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NDI指数、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颈椎前屈、后伸、侧屈、侧旋、角度,IEMG、MPF、MF大于对照组,MPF、MF反映肌肉舒缩疲劳度,IEMG反映肌僵硬度,MPF、MF、IEMG越低说明肌疲劳度和僵硬度越高,由此可见脉冲治疗联合SET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可更有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增加颈椎活动范围,降低颈部肌群疲劳度,缓解患者疼痛。分析原因为脉冲治疗能自动感知颈椎和骨关节排列信息,并自动调整振动的频率和脉冲次数,以更好地调整颈椎和骨关节排列,改善颈椎生理结构和力学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18]。脉冲治疗能提高颈椎周围神经肌兴奋性,肌肉中感受器将刺激信息反馈与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病患部位肌收缩力和紧张度,缓解肌疲劳[19]。

综上所述,脉冲治疗联合SET可有效提高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物力学,增加颈椎活动范围,降低肌疲劳度,有助于改善颈椎肌群平衡和颈椎功能,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阐述了脉冲治疗联合SET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选择,局限性在于仅评价了脉冲治疗联合SET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效果,其中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猜你喜欢 根型肌群颈椎病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年1期)2022-08-31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年6期)2022-01-18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8锻炼核心肌群 这四种方式可以事半功倍自我保健(2020年11期)2021-01-13脑循环与低频电刺激联合治疗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效果观察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4期)2020-11-16游泳 赶走颈椎病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0-27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国中医急症(2019年10期)2019-05-21三级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李延熙小肌群力量训练的负荷变化特征中国体育教练员(2018年2期)2018-07-23运动解剖学动作分析理论剖析武术套路中的跳跃动作求知导刊(2017年6期)2017-04-15

推荐访问:颈椎 脉冲 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