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张泽维

(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0)

“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是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教育领域的重点。职业教育是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手段和重要来源,发展职业教育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先行示范区战略明确了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功能、角色与定位,具有创新引领和核心引擎的功能、先行示范的角色、全球创新创意之都的定位。因此在职业教育方面,深圳也应配合先行示范区的战略目标,在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核心引擎功能、创新驱动作用和引领辐射效应。

自1993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这一中国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1]诞生之后,深圳职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并在深圳教育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而在此后近二十年中,深圳职业教育发展趋于平稳,未得到过多重视与推进。如今,在“双区”战略指导下,深圳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增加财政经费投入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职业教育中人员、物资等有形资源和技术、信息等无形资源的便捷有序流动得到了保障,加之粤港澳大湾区实力雄厚,经济发展水平全球领先,决定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职业教育财政经费来源广泛、途径多元、投入增加。2021年1月,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就发展深圳职业教育提出建议,为进一步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计划到2022年为深圳职业教育累计投入100亿元。[2]此后,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以打造世界级湾区职业教育高地为目标,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联动发展。

财政经费投入的增加,有效缓解了深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台竞技”时所处的弱势地位,为深圳职业教育扩大办学规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与物质保障。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粤港澳教育领域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了三地教育合作的优势。广东省政府提出完善深港澳职业教育互通共享机制,包括建立深港澳职业教育定期会商制度、推动粤港澳高等专科学历互认试点工作、鼓励粤港澳企业建立薪酬职级与技能等级挂钩的激励机制等。与此同时,广东省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开办职业院校或投资职业教育。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深圳市持续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方案,进一步强化了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除此之外,深圳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逐渐完善,包括建立与职业院校办学成本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优化职业教育支出结构、深化职业院校绩效工资制改革等。

在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之中,深圳职业教育提高了教育水平,增强了发展活力,优化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服务供给。

(三)完善人才引进政策

为吸引人才、聚集人才、留住人才,粤港澳大湾区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如在税收和社会保障方面,出台了个人所得税、养老保险、人才住房等优惠政策,以解决在粤就业港澳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社会保险待遇差异问题。另外,广东省持续实施和深入推进“人才引进计划”,面向港澳引进科研领域领军人才与精英团队。一系列广聚英才举措地落实,积极推动着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与人才高地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鼓励与支持下,深圳更是持续实施“孔雀计划”,面向全球选聘人才,营造了“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汇聚了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领域优秀专家学者。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持续优化创新与国际接轨且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引进政策,为深圳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营造了优越的发展环境。

(四)推进实训基地建设

在广东省“冲补强”计划带动下,深圳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增设了一大批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包括华大基因、深圳市儿童医院、比亚迪集团、全能广告集团等。此外,针对当前产教融合实践过程中存在“合而不深”的难题和校企合作推进过程中面临“冷热不均”的问题,深圳职业教育直面难题,积极求索,以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基地为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2019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比亚迪公司共建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的推进,深化了深圳职业教育“政府主导、市场导向、产教融合、开放融通”发展新模式的探索,为深圳职业教育建立教育支撑的科研体系、产业牵引的专业体系和市场需求导向的育人体系奠定了扎实基础。

实训基地建设的深入推进与持续创新,优化了深圳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深圳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增加了深圳职业教育的上升机会和发展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赋予深圳职业教育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深圳职业教育也在合作平台、办学规模、专业布局、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反哺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一)搭建合作平台,服务湾区高地建设

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职业教育不断朝着建设世界一流湾区职业教育的方向不断努力。深圳职业教育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遵循深化合作、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等指导思想,不断加强与港澳地区职业教育界和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2020年,深圳与香港政府明确提出拟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的计划。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将由两地政府实施联合管理,包括颁发双方文凭、共同制定课程标准等。在此之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制定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联合办学申办方案》等方案,为双方进一步积极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师资交流、应用技术研发、员工培训等领域的合作描绘了蓝图。可见,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职业教育搭建了大湾区合作平台,打造了粤港澳合作基地。

(二)提升办学规格,改善湾区教育生态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职业教育配合国家职业教育扩招政策,响应“双高计划”建设,在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与提升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方面双管齐下。

在原来仅有两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上,深圳市于2019年新建了一所公办应用型高等学校——深圳技术大学。2021年4月,面对深圳职业教育规模发展不足的问题,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提出“切实将深圳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加强了扩大深圳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政府支持与政策供给。截至2022年,深圳全市已拥有31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赋予深圳职业教育全面对接区域企业链与科技链、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与应用等重要使命。为此,深圳职业院校不断改革优化育人模式,取得了卓越成效。2019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广东省唯一一所入选“双高计划”A档的高职院校(全国仅10所)。[3]除此之外,深圳职业教育对自身发展方向进行长期探索,明确了朝着应用型本科方向发展的目标定位。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职业教育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维护了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生态平衡。

(三)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湾区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是体现职业教育应用性和实现职业教育多元合作的关键举措。[4]因此,深圳职业教育服务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在于促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职业院校优化了学科专业布局,开展了许多校企合作实践探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区域产业链,加强优势学科建设,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军企业组建了许多特色产业学院。目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已与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建成11个特色产业学院,初步建立起了“校企共同体”。[5]面对校企合作中学校主动性高于企业的现状,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推进“行业学院”运行机制建设,增强了合作过程中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适应性,深化了深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6]由此可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职业教育结合区域产业实际,优化自身学科专业布局,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初步达成了职业院校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四)创新培养模式,突出湾区育人实效

对标世界一流湾区,人才和教育仍是突出的短板,深圳职业教育应紧贴城市发展需求,重视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圳职业教育在过去近三十年发展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如今,深圳职业院校乘着“双区”建设的东风,进一步深化实践探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建立产业学院、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促进教师学术交流、校企资源共建共享、探索现代学徒制等。[7]同时,深圳职业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追求,注重提高学生身心素养,培育学生实干精神,充分突出育人实效。2020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男健壮,女健美;
活力校园,幸福深职”为目标,引导学生在校三年期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现德智体美共同发展。同年,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其学子斩获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光电技术项目金奖,传承了大国工匠精神。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职业教育持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育人水平,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展现了育人实效。

深圳职业教育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成绩斐然,然而,深圳职业教育仍存在工匠精神培育不到位、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产教融合渠道不畅通和职业院校互动不积极等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基于此,深圳职业教育需从发挥湾区人文魅力、推动中高本贯通和职普融通、合理利用湾区产业集群优势、发挥湾区协同效应等方面着手改进。

(一)发挥湾区人文魅力,培育“鹏城工匠”

深圳职业院校在办学实践中过多关注职教生“硬实力”的培养,忽视职教生“软实力”的培育。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对学生硬实力、硬指标的培养和训练,对工匠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意识不足;
其二,基本没有负责工匠精神培育的专门机构,亦没有设置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课程;
其三,教学实践更多偏向应用性和专业化,工匠精神培育的实施基础较差;
其四,难以监控设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工匠精神的养成,缺乏可靠有效的工匠精神评估方法。

解决工匠精神培育不足的问题,深圳职业教育可以从充分发挥湾区的人文魅力入手。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人文湾区”的战略定位,教育发展规划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与社会视野等未来人才应有属性的培育。湾区人文魅力的有效发挥,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当前深圳职业教育功利性、依附性和过度行政化等不良倾向,深圳职业教育应重视对“鹏城工匠”的培养,进而保障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精耕细作”服务于深圳的长远发展。

(二)推动中高本贯通和职普融通,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深圳职业教育仍缺乏健全完善的发展体系,这阻碍着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深圳职业教育系统性[8]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深圳职业教育缺乏中高本相互衔接的纵向贯通机制。当前,深圳职业教育只构建了一些局部化的中职生升学途径,为职业院校公开选拔人才的职教高考制度并未建立。另一方面,深圳职业教育缺乏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配合的横向融通机制。由于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类型隔阂,加上缺少推进二者合作的策略,当前深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

为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圳应推动中高本教育贯通和职普教育融通。一方面,建立职业教育高考制度,贯通中高本职业教育。“考试改革的外部动力是社会需要,内部动力是人的持续提升需求,政府应提供参与途径,动员和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一种稳定的协调关系。”[9]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深圳政府、学校、企业等主体参与职业教育建设的积极性较高,有助于职业教育高考制度建立过程中获得来自多方的合理建议。另一方面,完善职普合作制度,推进职普教育融通。在广东,随着“中本衔接”招生考试试点工作启动,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通过“3+证书”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深圳职业教育可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合作。

(三)利用湾区产业集群优势,畅通产教融合渠道

深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渠道不畅通,制约着深圳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这种不畅通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结构性失衡、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贡献力不足等方面。首先,深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陷入“形合实独”的尴尬局面,体现为“企业一头热”和“学校一头热”两个极端,以产教融合为办学理念的“产业学院”[10]难以有效建立。其次,深圳职业教育供给与深圳产业结构调整步调不一致,体现为职业教育中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等与城市产业布局和产业需求不相适应。最后,深圳职业教育难以有效帮助深圳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新产品开发,无法有效解决深圳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

良好的产业发展样态是产教融合的基础与前提,同时,行业协会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搭建了桥梁。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得天独厚的产业集群优势,深圳产业发展稳中向好,行业协会也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因此,利用湾区产业集群优势,扩大湾区资源共享效益,引入行业协会作为产教融合监督主体,将大大提升企业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动力与积极性,从而保障深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渠道的畅通。

(四)发挥湾区协同效应,推进职业院校交流合作

当前,深圳职业教育虽拥有部分顶级院校和一流专业,但要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并非几所一流院校和几个一流专业能承担的。依据“增长极理论”,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核心引擎,其职业院校需形成强有力的协同化、集群化、一体化合作发展共同体。而深圳职业院校与湾区其他职业院校跨校合作互动性弱、积极性差,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理念未达成共识和办学资源分布不均衡。教育理念方面,湾区职业院校始终伴随着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而理念上的共识是职业院校交流、互动、合作的坚实基础。办学资源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教育资源和办学效益主要集中在香港、广州、深圳三地,其中,深圳市内部则集中在南山区和龙岗区,其他地区职业教育办学资源相对不足。

深圳职业教育需在尊重院校差异与办学传统的基础上推动职业院校合作发展,使湾区职业教育积极互动、聚力合作,发挥整体协同效应。面对职业教育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问题,深圳市需增强“挑大梁”的定力与责任感,通过精品课程共用、重点实验室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设等具体方式和有效手段加快粤港澳三地和深圳各区之间职业教育资源流动。课程建设方面,应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打造职业教育学术交流平台,以实现学科共融、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等职业院校合作目标。师生流动方面,深圳各职业院校和粤港澳职业院校可通过交流访学、学分互认、学位认可等形式加强学生互动,同时,通过教师联培、教师互聘、师资共享等方式实现教师流动。深圳市内部需有效构建高水平职业院校集群,营造各具特色、和谐共生、同谋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生态。

深圳职业教育需秉持全局性和持续性的发展理念,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发展目标,落实到调整职业院校布局结构、促进职业教育互动交流、加强校际合作与特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具体方面,进而建成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适配的规模合理、层次有序、科类契合、形式丰富的创新型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建设。

猜你喜欢 湾区产教粤港澳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房地产导刊(2021年12期)2021-12-31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房地产导刊(2021年12期)2021-12-31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房地产导刊(2021年10期)2021-11-22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房地产导刊(2021年8期)2021-10-13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编读往来今日中国·中文版(2019年8期)2019-08-23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消费导刊(2018年20期)2018-10-19

推荐访问:深圳 职业教育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