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莉燕,陈 晔,项达军,顾娟芬

腹直肌分离是由于大龄、妊娠期孕周增加子宫增大等因素导致女性腹壁压力增加,腹壁处结缔组织松弛,双侧腹直肌位置逐渐偏移,在分娩后及孕晚期女性中多见[1]。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腹直肌分离问题也逐渐增多,未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可影响患者腹部肌肉力量及并发腰背疼痛、排便异常等情况,严重者可导致脏器移位。因此,如何快速促进产妇产后腹直肌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腰背疼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2]。产后自主训练为临床中常用于治疗腹直肌分离的手段,但见效慢,对患者配合程度要求高,远期效果并不理想。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属于物理干预手段,对提高腹部肌肉的兴奋性有积极意义,可促进腹部肌肉被动收缩[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早期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的效果,了解该治疗方法对患者腹直肌距离、背部疼痛改善情况,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产后腹直肌分离186例,纳入标准:①符合产后腹直肌分离诊断标准,产后腹直肌分离超过2指,伴有腰背部疼痛情况[4];
②盆底肌力在3级以上;
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④在本院治疗,相关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禁忌证者;
②临床资料缺失者;
③先天腹壁发育不良者;
④出现产后出血或继发感染者。18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年龄23~38(27.25±3.10)岁;
体质量51~83(66.41±5.10)kg;
妊娠周期37~41(38.17±0.14)周。对照组年龄23~38(28.56±3.41)岁;
体质量51~82(65.64±5.32)kg;
妊娠周期37~41(38.54±0.33)周。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产后42 d恶露干净后给予自主训练,隔日1次,共治疗1个疗程(10次),具体方法:由康复人员指导产妇训练。①仰卧抬腿训练: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双腿弯曲,分开双脚,双手放在身体两旁;
嘱患者呼气,抬右腿,膝关节屈曲位,大腿前侧贴到腹部;
收腹缩阴,吸气后将腿放下,对侧重复,两腿交替练习;
每组8~12次,每日2组。②跪姿收腹训练:嘱患者四点跪姿,髋膝关节垂直,肩腕关节垂直;
吸气时小腹放松,呼气时小腹收缩,同时缩阴;
每组10~15次,每日2组。③跪姿伸腿训练:嘱患者四点跪姿,髋膝关节垂直,肩腕关节垂直;
吸气时右腿缓慢向后,呼气时回收腿同时缩阴,双腿交替进行;
每组4~6次,每日2组。④站姿收腹训练:患者背对墙面,枕部、背部、臀部与墙面贴近;
双脚离墙30 cm,吸气时保持腰椎与墙面紧贴,收腹同时缩阴,呼气后还原;
每组10~15次,每日2组。观察组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产后42 d恶露干净后,采用法国PHENIX USB 8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治疗中将电极片贴于腹部两侧外斜肌、腹横肌及腹直肌位置,随后调节程度,据患者对电流刺激的反应调整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忍耐的最大限度为宜,治疗中患者可感受到刺麻感,但无疼痛感。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治疗5~10次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评估疗效,将患者腹直肌分离程度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标准,治疗后腹直肌分离长度>2 cm为无效,≤2 cm为有效。腹直肌分离程度测量[5]:在康复医生指导下,双膝弯曲90°,放平脚掌,使坐骨位置与足跟平齐,嘱产妇放松,检查者单手手指放在患者脐部,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吸气过程中提高肩部,使身体与操作床之间形成30°角,在患者腹部肌肉未收缩的情况下下压手指,测量插入此间隙中的手指宽度以测量两侧腹直肌之间的距离,并评估腹直肌分离程度。

1.3.2腹直肌距离及腹围恢复情况:使用江苏新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腹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腹直肌距离,由康复科医生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用软尺测量腹白线脐上3 cm、脐中心、脐下 3 cm处腹围情况。

1.3.3背部疼痛情况: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5 d及1个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背部疼痛情况[6]。

1.3.4生活质量:治疗后1个月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估2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生理卫生、躯体、健康程度、情绪角色等项目,总分100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7]。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腹直肌距离及腹围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腹直肌距离及脐围、脐上围、脐下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腹直肌距离及脐围、脐上围、脐下围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2。

表2 2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治疗前后腹直肌距离及腹围恢复情况比较

2.3背部疼痛情况 治疗前2组背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5 d、1个月2组背部疼痛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3。

表3 2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治疗前后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分)

2.4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SF-36 4个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2组SF-36 4个项目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4。

表4 2组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治疗前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分比较分)

2.5不良反应 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产后发生腹直肌分离一般无法避免,只可从病因、生理方面进行预防,孕期围产保健健康知识宣教、避免体质量严重超标、营养不均衡等,均可降低产后腹直肌分离发生风险[8]。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行运动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腹直肌分离程度,但在常规训练中患者常因动作不规范、依从性不够导致治疗效果欠佳[9]。因此,需要寻找更简便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是使用不同频率的电流对患者腹部肌肉进行电刺激,使大量的纤维参与到肌肉收缩的运动中,有效增加肌肉的强度,对肌肉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10]。既往有研究对比神经肌肉电刺激与核心肌群训练对腹直肌分离患者的治疗效果,显示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使患者腹直肌分离距离缩短,有利于患者体型恢复,且不良反应较少[11]。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分析原因可能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使肌肉出现被动收缩,提高腹部肌肉兴奋程度,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关[12]。同时通过对比还发现,观察组治疗后腹直肌分离距离缩小更明显,腹围恢复情况更佳,说明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效果肯定,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肌肉收缩功能恢复,有效避免脂肪堆积从而缩小腹围[13-14]。

妊娠分娩过程中不仅可影响腹直肌,还可对盆底神经、韧带、筋膜肌肉等造成影响,虽然这些损伤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恢复,但是无法达到孕前水平,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可导致患者腰背部肌肉损伤,加重产妇腰背酸痛程度[15]。本研究2组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背部疼痛情况,而经过治疗后患者疼痛情况好转,且治疗后15 d、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分析原因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使患者背部肌肉放松,恢复受损肌肉功能从而降低背部疼痛程度[16]。腹直肌分离并不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但随着患者体质量增加、肥胖等情况可使患者出现自卑感,影响生活质量。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更优,分析原因为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更好修复患者腹部肌肉,促进肌群肌力恢复,减少背部疼痛感,进而提升生活质量[17-18]。且本研究还显示,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但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过程中需注意先了解患者盆底肌力,在盆底肌力>3级时方可进行治疗,因盆底与腹肌属于一个整体,盆底为支持、受力的主体,在其肌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腹部治疗才可获得理想的效果[19]。

综上,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早期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效果肯定,可促进腹直肌功能恢复,缓解背部疼痛,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腹围腹部产后 临床联合超声指标预测胎儿体重的探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年36期)2022-10-29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2年2期)2022-03-23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4期)2021-01-18探讨胎儿腹围在预测巨大儿评估中的临床价值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9年4期)2019-12-27包头地区不同性别痛风患者临床特点分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年6期)2019-07-29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产后恢复健康进行 产后恢复3步曲科学之友(2014年24期)2014-03-20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祝您健康(2000年4期)2000-12-30产后伤口痛怎么办祝您健康(1990年6期)1990-12-30

推荐访问:产后 生活质量 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