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非常规开发效益建产地面建设路线探索

夏蓉 王庆伟 曹万岩(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庆低渗透油田是指相对于长垣老区,油藏渗透率普遍低于100 mD的外围区块,也是大庆油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2年杏西油田开发建设以来,大庆外围已相继开发建设了33个油田,截至2021年底,年产油量达到了600×104t以上,是实现大庆油田持续稳产3 000×104t的重要保障。

近些年,为确保低渗透油田效益建产,大庆外围采用多种与常规水驱开发不同的非常规开发方式,主要有稠油、致密油开发。稠油是指温度在50℃时,动力黏度大于400 mPa·s,且温度为20℃时,密度大于0.916 1 g/cm3的原油,按黏度大小可分为普通稠油、特稠油、超稠油。大庆外围油田稠油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开采方式[1]。

致密油是指一种蕴藏在低渗透油层,以吸附或游离态存在于生油岩中,紧挨着致密砂岩且未经大规模长距离位移的石油聚集,渗透率平均小于0.1 mD,大庆外围油田致密油主要采用大规模压裂、弹性开采方式[2]。

文中针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的特点,分析面临的开发形势,为保证外围油田效益建产,快速、高效、节省投资,通过对典型区块地面工艺技术的探索研究,总结取得的认识,提出下步攻关方向。

1)油区分布零散,无法相互依托。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单个油区跨度大,各类油田区块距离远,无法相互依托,整体开发效益差。

2)地面环境复杂,工程建设困难。外围油田区域内地面环境复杂,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渔场、乡镇等,给产能地面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需统筹考虑敏感区域、征地难度、道路规划走向及标准等。

3)多种开发方式并存,开发难度较大。多种开发方式并存,分别有常规水驱开发、稠油开发及致密油开发[3],油品物性差异较大,不同开发方式区块原油物性见表1。

表1 不同开发方式区块原油物性Tab.1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rude oil in blocks with different development modes

4)大规模压裂,产量波动大。致密油开发采用大规模压裂,初期油井产液量较高,产液波动大,对集油系统影响较大。

2.1 针对不同的开发方式,制定不同的技术路线

1)稠油区块技术路线鉴于稠油黏度较高,采用前端加热提温,后段掺稀沉降的方式进行降黏,改善集输及处理难度。考虑到稠油开发区块的集油相关参数与稀油有所不同,通过现场取样,对析蜡点进行测试,同时依据原油黏温曲线,优选集输和拉运的设计参数,降低管道结蜡发生堵塞的概率及油井井口回压。为确保后段油水处理效果,通过现场取样、室内实验加药量、处理温度及掺稀比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确定热化学脱水及掺混后电化学脱水的运行参数,结合现场生产实际,选择合理的脱水方式。

2)致密油区块技术路线由于开发区块分散,系统布局时,充分利用已建设施,就近接入已建系统,主体、配套系统建设均采用现场成熟可靠工艺,满足开发需求同时确保生产运行稳定。地面系统工艺贯彻“站场工艺简化、管网路由优化”思想,按标准化、模块化、橇装化、数字化进行设计,以利于项目快速建成投产。鉴于油井压裂后初期排液量较大,此阶段油井返排液(采出液)成分复杂,液量波动较大,在产量稳定前暂不接入集油系统,以油井返排液预处理一体化集成装置作为产液储存、装车主要生产装置,进行拉运生产,同时返排液预处理一体化集成装置考虑循环使用,充分利用资产。

2.2 优化布局,简化工艺,控投资降成本

1)稠油区块。多方案比选,合理确定实施方案根据工程适应性与实际情况,采用多方案比选,简化工艺,在方案中新老井统筹考虑,优化区块整体系统布局,优选站外集油系统与站内处理工艺,节省投资[4]。

如“来94区块产能建设”中,集油系统简化集油工艺,经过方案比选,油井产液采用“井口升温、沿程电加热管道维温”的方式集输,集中拉油点辖井按照集油半径小于或等于3 km布局,井口电加热器设置按照加热至60℃考虑。对注汽系统设置移动或固定注汽点进行比选,确定区块采用移动注汽方式进行开采;
比选优化注汽半径,按井位区域分布,合理配置注汽锅炉,优化注汽半径。锅炉选择按注1口水平井,或同时注2口直井规模配置。锅炉选择为11.5 t/h车载式注汽锅炉3套。注汽半径按2.5 km控制。注汽点燃料系统编制2套方案,优选方案后,蒸汽注入费用下降约200元/t。

站场合并建设,方便生产管控。新建站场尽量采用合并建设,节约占地,同时方便生产管理。如“来94区块产能建设”中,集油系统油井产液采用“井口升温、沿程电加热管道维温”的方式集输,就近建集中拉油;
注汽系统设置移动注汽点,采油车载注汽锅炉移动注汽;
方案中注汽点、拉油点及水源井合并建设,节约占地及道路建设,节省投资,方便生产管控。

在保证生产运行需求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道路建设标准。按照优化原则,通过路由优化、建筑垃圾资源化、优化道路标准、取消桥梁加固等多种方式减少道路建设工程量。如“来94区块产能建设”中,对道路建设标准进行了优化:一是应建路面宽4 m长度11.5 km沥青砼路改为砂石路,降低标准后投资由1 265万元降低至792万元,投资减少473万元;
二是应建路面宽3.5 m长度4 km稻田地沥青砼路调整为砂石路,降低标准后投资由680万元降低至494万元,投资减少186万元。

2)致密油区块。多方案比选,合理确定实施方案。如“塔21-4区块产能建设”中,进行多方案比选,站外系统通过比选集中拉油、电加热集油、环状掺水流程,布局上比选油气混输与分输工艺(表2),另外,新老井统筹考虑,进行区域系统优化,将区域内已建4个拉油点所辖66口拉油井接入系统,实现密闭集油,实现年集气308×104m3,年节省运行费用184.13万元。充分利用已建系统能力,提高区块综合开发效益。由于开发区块分散,系统布局时,充分利用已建设施,就近接入已建系统,充分利用已建转油站油气分离能力、脱水站脱水能力及污水站污水处理能力,主体、配套系统建设均采用现场成熟可靠工艺,满足开发需求同时确保生产运行稳定。

表2 布局方案比选结果统计对比情况Tab.2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layout schemes comparison

如“塔21-4区块产能建设”中,区域内16口油井就近挂接已建塔一转及塔二转集油系统,与新建系统相比节省管道5.8 km,节省投资120万元;
另外,含水油输至已建龙一联脱水站处理,充分利用该站已建剩余能力,利用油气分离能力704 t/d,脱水能力290 t/d,污水处理能力300 t/d,节省投资约450万元。

依托丛式布井,合理布置管廊带。外围油田建设区域地势起伏较大(高程差最大8 m),稻田、苇塘、水泡子等特殊地类较多,工程管道及配电线路无法直线敷设,因此可依托丛式布井,管道及配电线路沿路肩集中建设管廊带。

如“塔21-4区块产能建设”中,针对区域内油井分布较为分散,部分井位于水泡子、农田等敏感地类,建设投资高,环保风险大等情况,基建的102口井采用丛式井方式建设,减少井位点,远离敏感区,102口井形成24座平台,依托丛式布井,管道及配电线路沿路肩集中建设管廊带,少建集油管道18.6 km、供电线路10.6 km、道路11.7 km,节省投资1 036.8万元;
节约永久占地54.98×104m2。

2.3 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助力快速高效建产

大庆油田稠油及致密油区块均采用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

1)小型站场采用标准化设计、橇装化建设。油、水井场、集油阀组间、配水间等小型站场建设数量大、重复性强、工艺相对简单,采用整体标准化设计、橇装化建设,保障系统工程先建先投[5]。

2)应用一体化集成装置,橇装建站。外围油田零散单井或集中拉油采用“九合一”装置,该装置具备密闭储油气功能、天然气回收利用功能、计量直读功能、原油自加温功能等,分离出的伴生气可用于“九合一”装置自耗升温[6]。

鉴于油井压裂后初期排液量较大,此阶段油井返排液(采出液)成分复杂,液量波动较大,在产量稳定前暂不接入集油系统,以油井返排液预处理一体化集成装置作为产液储存、装车主要生产装置,进行拉运生产,同时返排液预处理一体化集成装置考虑循环使用,充分利用资产[7]。

应用橇装集成技术,可简化地面工艺,实现快速建站、重复利用,降低投资[8]。

在大庆外围“四合一”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集成创新,研发了采出液一体化集成处理装置,即原油加热、分离、沉降、缓冲、天然气除油、干燥六项功能于一体的集成装置“六合一”,使站内流程进一步简化,提高设备处理效率,满足零散小型化、依托条件差、处理规模小的外围油田区块的开发建设需要,实现转油站工艺设备高度集成化和撬装化。

研发六合一装置后,将合一装置橇、外输掺水橇、加药橇和电控信橇4橇合一,组合成小型橇装转油站,适于外围零散小区块,可缩短工期,实现快速建站、组合搬迁、重复利用,相对常规转油站可节约投资300万元左右。

如“塔21-4区块产能建设”中,新建的塔三转油站首次应用高度集成化橇装装置“六合一”,既可满足快速建产需求又可最大程度减少占地、降低投资,同时,应用了“橇装建站”模式,以最优方式解决致密油区块大规模压裂、初期产量高的问题。

小型橇装注水水质站可实现地下水“就地处理、就地回注”,能够较好的适应外围油田滚动开发。具有体积小、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便于安装和移动的特点。“十三五”期间,采油九厂在塔87、塔35等区块共应用小型橇装注水水质站13套,设计规模为40~420 m3/d,目前均运行良好。

1)优化、完善集油工艺。虽然拉油工艺及电加热集油工艺在“十三五”期间应用较广泛,但现场实际应用中还存在问题,如VOCs治理对拉油工艺井场气体排放的限制;
电加热集油工艺也存在耗电高、维修费用高等问题。

2)完善稠油处理工艺,持续优化方案。进一步调查了解国内外稠油油田地面工艺技术水平、适应条件,跟踪稠油区块生产运行情况,总结稠油油田在注采、集输、脱水、污水处理等方面成熟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界限;进一步研究规模建产情况下,集中建设橇装站,实现油水就地处理,污水处理后就地回用;进一步探索注气系统租用注汽设施的可行性[9]。

3)完善含压裂返排液的采出液处理工艺参数。投产初期压裂返排液液量不稳定、成分复杂,若短时大量进入地面系统,容易对电脱水以及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10]。将继续研究其对系统的影响,完善电脱水、污水处理工艺,更好的适应生产。

猜你喜欢 稠油油井油田 相变换热技术在油田稠油开采中应用化工管理(2022年14期)2022-12-02稠油热采区块冷采降粘技术应用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2年2期)2022-05-23油井遭袭廉政瞭望(2020年23期)2021-01-16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0年11期)2020-12-14稠油降粘的有效方法探讨中国化工贸易·中旬刊(2020年2期)2020-06-08克拉玛依稠油MOA基质沥青改性及应用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5-25油田工人当代工人(2020年2期)2020-05-11抽油井杆管防偏磨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中小型油田修井机效率提升改造及应用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浅谈油井作业压裂酸化及防砂堵水技术研究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

推荐访问:大庆 油田 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