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探析

姜 威,王文妍,杨莉莉,万军妮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 日照 276812)

国家提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职业教育要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和岗位要求。

当前,关于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制度健全、体系构建、评价完善等宏观、中观层面,从微观视角对课程开发进行的研究较少,且课程开发理论的研究与职业教育的适切性不强,多用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课程的开发。针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多以“静态”分析为主,缺少对“动态”开发过程的研究,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够透彻,例如文献[1]认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模糊、课程体系单一、教学方式传统三大问题,均是从课程实施的“供给端”角度分析,而忽略了产业、岗位等“需求端”的考量。

本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为基础,对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探索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路径,构建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共成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渗透于人才培养观念、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评价方法等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和体系[2]。学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只有开发并构建凸显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类型属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才能够切实强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独特性和有效性。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目前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契合度还不够高。

1)部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职业性。职业教育作为跨界教育,兼具职业性和教育性,而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区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键。所谓职业性,一方面是为职业(岗位)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适应职业变化和岗位需求开展教育。部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没有充分考虑职业活动和岗位要求,用人单位参与不足,用这样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2)部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过程性。所谓过程性是指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工作过程是职业和岗位的核心,是由咨询、策划、组织、产品、检验等多个有序、递进环节构成的完整、闭环流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职业性主要体现在要对接工作过程,根据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来确定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部分职业院校忽略了这一点。强调过程性亦是强调人本性,完整的工作过程有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不断完善。

3)部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职业教育过程具有鲜明的行动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要体现实际的工作过程。构成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序化的,对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实现由单一到复合的跨越,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注重系统性。部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碎片化的,前后无明显的关联性、递进性,与教育教学规律尤其是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符合度不够高,导致学生难以理解课程内容。

4)部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可操作性。教育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双向过程,教师在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承担主导、引导、指导角色。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引导和指导的角色未完全体现。职业院校学生形象思维丰富,采用情境教学更有利于其学习,但是部分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情境等方面的开发还不够。

5)部分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应用性。部分职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过分依赖教材和课堂,实训实践课程较少,实训实践所需的场地等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课程的开展以理论讲授为主[3],导致学生只明白“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清楚“做什么”“怎么做”。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是国内学者在对德国“双元制”背景下工作过程导向理论研究与创新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开发理论[4−5]。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同时强调过程性和系统性,课程开发依据有序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的原则,从实际工作需要和高职教育需要这两个维度上进行整体设计,具有系统的逻辑路线[6−7]。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核心是教学过程要对接工作过程[8]。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一般遵循工作岗位或岗位群确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这样的逻辑和程序[9]。由此可见,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与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适切性,将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对接,将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标准、工作任务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课程设置等紧密结合起来。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一个“解构”与“建构”并存的过程,采取符合工作过程特点和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程序,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色和职业院校特点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3.1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理论认为课程开发按照工作岗位或岗位群确定、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步骤进行。本文以此为基础,同时考虑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对其进行简化,提出“三标准、四步骤”的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三标准”即将国家、职业、个人三方对能力素质的要求作为标准贯穿整个开发过程,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对接职业、发展个人的宗旨,这是课程开发的方向。之所以强调“个人”标准,是因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学生敢创业、会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充分考虑个人创业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整个课程开发过程分为4步,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过程

这一开发流程能够解决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职业性、过程性、系统性等问题。

3.2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三领域、九情境”的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如表2所示。“三领域”包括创新创业启蒙教育,对应工作过程中的基于“意识”的创新,旨在传授陈述性知识,即创新创业教育“是什么”;
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对应工作过程中的基于“技能”的创新,旨在传授过程性知识,即创新创业教育“做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逐步掌握创新创业的能力;
创新创业专业指导,对应工作过程中的基于“专业”的创新,即创新创业教育“怎么做”,是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基于自己所学专业进行创新、尝试创业。学习情境是行动领域的体现,是学习领域的细化,是课程实施的关键。本文结合三大学习领域,将学习情境细分为意识唤醒、意识激励、基本能力认知与强化等9个情境,在紧密对接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契合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规律和能力的提升规律。“三领域、九情境”能够解决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可操作性、应用性、人本性等问题。

表2 “三领域、九情境”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发要找准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探讨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发路径,强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创新,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猜你喜欢 系统化职业院校课程体系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12-02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理财·市场版(2022年5期)2022-05-30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22年4期)2022-05-06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系统化研究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4期)2021-08-23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杭州(2020年23期)2021-01-11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推荐访问:探析 系统化 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