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因子对油茶果实表型和经济性状及茶油品质的影响

迟韵阳,付宇新,2,曹 冰,2,贺义昌,王召滢,龚 岚,曾凡新,雷小林,左继林

(1.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2. 江西农业大学 a. 林学院;
b. 江西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45)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广泛种植于我国17 个省(区)的1 100 多个县(市)。我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1]。油茶的主要产品茶油(以油茶种子为材料榨出的油),是一种天然的优质保健食用油,与棕榈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植物油[2-3]。茶油的成分主要包括脂肪酸、维生素、山茶苷和茶多酚等,其中脂肪酸的质量分数约为75%,主要包括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及棕榈酸、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4-9]。

茶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尤其对人体具有较好的保健功效。据报道,茶油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提高免疫力、抑制肿瘤、抗炎等多种作用[4,10-14];
Lee 等[15]报道,茶油可使肝脏免受CCl4引起的氧化损伤;
Cheng 等[16]的研究结果表明,茶油对于酮洛芬引起的胃肠道损伤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此外,茶油易于储存,色清味香,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重点推广的保健型食用油[17]。目前,关于茶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因素和加工工艺对茶油品质的影响。王彦花等[18]的研究结果表明,立地因素是影响油茶果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的重要因素;
贺义昌等[19]对江西省不同产地茶油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永新县、新建区、石城县等7 个地域的茶油活性成分较优;
Wu 等[20]使用不同干燥方法处理油茶籽,并对所提取茶油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自然光照晒干的油茶籽榨取的茶油品质最高。有关不同气象因子条件下油茶品质的研究鲜有报道。

江西省为我国第二大油茶主产区,地处我国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度间平均降水量及温度均存在差异,使得油茶的生长发育和结实受到影响。为给油茶品种筛选及良种推广提供参考,本研究中对2018、2019 年不同品种油茶果实的表型性状、经济性状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品种茶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探究气象因子对不同品种油茶果实性状和茶油品质的影响。

1.1 材料与试剂

2018 年11 月和2019 年11 月在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良种基地进行果实采样,采集品种包括长林系列(3 号、4 号、18 号、40 号、53 号),赣石系列(83-4 号、84-8 号),赣无系列(1 号、2 号),赣兴48 号。树龄10 a 左右,常规管理。

脂肪酸甲酯标准品为分析纯,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石油醚(60 ~90 ℃)、甲醇钠-甲醇溶液、草酸-乙酸甲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均为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乙腈、超纯水为默克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2 仪器与设备

GC-2010Plus AF 气相色谱仪为日本岛津公司生产,ME104E 电子天平为梅特勒-托利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PD-151 游标卡尺为宝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电热鼓风干燥箱为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RE5298A 旋转蒸发仪为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生产,HH-S6 电热恒温水浴锅为金坛市恒丰仪器厂生产。

1.3 指标测定

1.3.1 果实性状指标

随机选取20 个完整的果实,分别用1/1 000电子天平称量单果质量。观察果实的果皮颜色(用青、红、褐色、黄棕来描述),形状(用球形、桃形、梨形、橄榄形、卵形、橘形来描述)和果皮光滑度(用光滑、糠皮、凹凸来描述)[21]。使用分辨率为0.01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其横径、纵径,并计算果形指数(纵径/横径)。将果皮剥开,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果皮中部的厚度。将油茶籽取出,直接观察其颜色(用黑色、棕褐色和褐色描述)和形状(用球形、半球形、锥形、似肾形和不规则形描述)。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各油茶果实中油茶籽的数量。

1.3.2 干籽含油率

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茶油。首先,称取均匀试样5 g,移入滤纸筒中,将滤纸筒放入提取管内,连接冷凝管和圆底烧瓶,加100 mL 石油醚至圆底烧瓶中,在85 ℃水浴锅中加热回流6 ~8 h;
随后取出滤纸筒,取下圆底烧瓶,回收石油醚;
最后,将滤纸筒和圆底烧瓶在100 ~105 ℃烘箱中烘干2 h,直至连续2 次称量结果相差不超过0.001 0 g为止。计算干籽含油率(ω):

式中:m1为油的质量;
m0为油茶干籽质量。

1.3.3 茶油脂肪酸组分

样品甲酯化参考陈小露等[13]、邓龙等[22]的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D-2560(100 m×0.25 mm×0.2 μm),检测器为FID(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60 ℃,进样口温度250 ℃,载气流速1.0 mL/min,分流比30∶1。程序升温:140 ℃,保留5 min;
4 ℃/min 升温至240 ℃,保留30 min。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使用Excel 2019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使用MATALB R2016a 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

2.1 试验年度样地气象因子的变化

采样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018—2019 年采样地气象因子的变化情况如图1 所示。由图1 可见,2019 年总降水量较2018 年多247.10 mm,且降水主要集中在2—7 月,8—10月降水量骤减,90 d 内仅9 d 降水,降水量仅为72.1 mm。

图1 2018—2019年采样地气象因子的变化情况Fig. 1 Changes of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t sampling sites from 2018 to 2019

2.2 油茶果实表型性状

对10 个品种的油茶果实表型性状进行观测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 可知,2018 和2019 年果实表型性状差异较大。2018 年收获的油茶果实以球形居多,其次是橘形、桃形,且多数品种包含2种以上果形;
果皮颜色以青色为主,除长林53 号为单色果实,其余均为2 种以上颜色;
果面除赣无2 号有糠皮面,其余均是光滑面;
种子形状以锥形和半球形为主,少数种子为似肾形和球形,仅在长林18 号发现不规则形状种子;
种皮颜色除长林53 号为棕褐色,其余种皮颜色均表现为褐色和黑色。2019 年收获的油茶果实以球形居多,少数果形表现为梨形和橄榄形;
果皮颜色以单色(青色)为主,少数品种果皮还存在红色,仅赣无2号表现为黄棕色;
果面均表现为光滑面;
种子形状以锥形为主,仅在长林4 号发现不规则形状种子;
种皮颜色以棕褐色和黑色为主。总体来说,2019 年果实的表型丰富度较2018 年低,这可能是由于2019 年2—7 月频繁降雨,降雨日达104 d,降水量1 622.806 mm,比2018 年同期分别多27 d和557.002 mm,该时期为油茶果实第1 次膨大期和膨大高峰期,洪涝胁迫下果实表型丰富度降低。在10 个品种中,赣无2 号的表型丰富度最优,长林3 号、18 号和40 号次之。

表1 不同品种油茶果实表型性状的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fruit and seed phenotypic traits of different C. oleifera cultivars

2.3 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指标间的相关性

对10 个品种的油茶果实经济性状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见表2。由表2 可知:2018 年收获的油茶果实单果质量为13.21 ~31.72 g,纵径为28.43 ~40.85 mm,横径为26.87 ~38.59 mm,果形指数为0.96 ~1.30,果皮厚为1.97 ~4.02 mm,单果籽数量为2.95 ~6.75,干籽含油率为26.40%~44.20%;
2019 年收获的油茶果实单果质量为9.60 ~25.00 g,纵径为27.11 ~40.12 mm,横径为23.89 ~33.86 mm,果形指数为1.02 ~1.28,果皮厚为2.29 ~3.56 mm,单果籽数量为2.30 ~6.60,干籽含油率为28.18%~38.44%。2019 年2—7 月出现强降雨,8—10 月出现干旱天气,这3 个月的降雨日和降水量比2018 年同期分别减少22 d和217.17 mm。2—7 月为油茶果实膨大期,8—10月为油茶油脂转化期,干旱胁迫下2019 年油茶果实的经济性状较2018 年差,油茶结出的果实普遍偏小且干籽含油率偏低。2019 年油茶的干籽含油率虽存在大幅下降,干籽含油率均低于40%,但赣无2 号和赣兴48 号仍具有较高的干籽含油率,分别达到38.44%和36.94%,说明这2 个品种油茶的抗水涝、抗干旱胁迫能力较其他品种强。此外,在2018 年雨水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赣无1 号的干籽含油率最高,长林4 号、长林40 号、赣无2 号、赣石83-4 号和赣兴48 号次之。

表2 不同品种油茶果实经济性状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fruit economic traits of different C. oleifera cultivars

对10 个品种的油茶果实经济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 可知:单果质量与纵径、横径和单果籽数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单果质量与纵径和横径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63 和0.976,单果质量与果形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纵径与横径和单果籽数量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关系;
横径与果形指数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单果籽数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单果质量、纵径和横径这3 个指标来看,单果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与其他4个性状指标显著相关,可以利用单果质量对横径进行预测。果形指数与果皮厚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单果籽数量与干籽含油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同样大小的果实中,单果籽数量越多,种子越不饱满,干籽含油率越低。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根据油茶单果籽数量对干籽含油率进行初步评价,并作为选育油茶优良品种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性状[21]。

表3 油茶果实经济性状指标间的相关系数†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conomic indicators of C. oleifera fruit

2.4 茶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对10 个品种的茶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见表4。由表4 可知,在2018 和2019 年,从不同品种茶油的样品中分别检测出17、14 种脂肪酸,包括肉桂酸、十五烷酸、棕榈酸、棕榈油酸、十七烷酸、十七碳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花生烯酸、二十一烷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神经酸、二十二碳二烯酸、二十四烷酸和二十四碳烯酸。2018 和2019 年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2.24%~90.36%和87.45%~90.8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达到较高的水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此结果与叶敏倩等[23]、Yang 等[24]报道的含量相近。此外,在2019 年从不同品种的茶油样品中均检测出的神经酸,在2018 年未检出,在2018 年检测出的十五烷酸、二十一烷酸、二十碳二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2019 年未检测到,总体上2018 年茶油样品的脂肪酸组成更为丰富。2019年茶油中油酸含量普遍低于2018 年,但2019 年赣无2 号和赣石84-8 号茶油中油酸质量分数仍分别达到83.243%和81.987%,且与其他品种相比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也呈现较高的水平。综上所述,2019 年的强降雨和干旱极端条件虽对茶油脂肪酸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赣无2 号和赣石84-8号茶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较小,这2 个品种抵御水涝、干旱胁迫能力较强。

表4 不同品种茶油中各脂肪酸组分的质量分数†Table 4 Mass fraction of seed oi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C. oleifera cultivars %

2.5 茶油脂肪酸及干籽含油率的主成分分析

对2018、2019 年茶油脂肪酸及干籽含油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见,第1 主成分(PC1)、第2 主成分(PC2)分别代表变量总方差的52.8%、15.8%,累计贡献率达68.6%,这2 个主成分中包含了被分析样本的绝大部分信息。由图2 可见,2018 和2019 年茶油脂肪酸组成之间可以较好地区分,2019 年脂肪酸区分在左边,2018 年区分在右边。结果表明,2018 和2019 年茶油脂肪酸及干籽含油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图2 不同年份茶油脂肪酸及干籽含油率的主成分得分Fig. 2 Score plots of C. oleifera seed oil fatty acid and dry seed oil content in different years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2019 年试验地出现极端气候,上半年降水量急剧增多,下半年少雨持续干旱,导致该年度油茶果实表型性状、经济性状和脂肪酸组成均不如2018 年,但赣无2 号和赣石84-8 号均有稳定的优良表现,抵御水涝、干旱胁迫能力均较为突出,建议作为优良品种培育、推广。

油茶的生长发育、果实经济性状及茶油品质受多项气象因子的影响,其中水分是关键因子之一。在果实快速生长期,油茶对土壤水分需求量大,反应敏感,土壤含水量条件的微小差异有可能导致油茶果实生长性状出现分异[25-26]。本研究结果显示,2018 年油茶果实表型性状的丰富度优于2019 年,其中赣无2 号的表型丰富度最优,果形为桃形和球形,果皮颜色为青色、黄棕色和褐色,果面为光滑面和糠皮面,种子形状为球形、半球形和锥形,种皮颜色为黑色,长林3 号、长林18号和长林40 号的果实表型性状丰富度次之。

关于油茶素有“七干球,八干油”的说法。若7 月干旱,则影响果实生长,导致油茶果长不大,产量下降;
若8 月干旱,则影响油脂转化,导致油茶果含油率下降[26-31]。在本研究中,干旱对油茶果的含油率产生较大影响,各品种的干籽含油率均低于40%,但在双重胁迫下,赣无2 号和赣兴48 号仍具有较高的干籽含油率。此外,在雨水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赣无1 号干籽含油率最高,长林4 号、长林40 号、赣无2 号、赣石83-4 号和赣兴48 号次之。除了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因气象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茶油脂肪酸组成也会因气象因子的影响产生差异[32-33]。在2019 年从各品种的茶油样品中均检测出的神经酸,在2018 年并未检出,而在2018 年检测出的十五烷酸、二十一烷酸、二十碳二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在2019 年并未检测到,总体上2018 年茶油的脂肪酸组成更为丰富。有研究结果表明,每年的7—8 月是油茶果实膨大高峰期和油脂转化积累高峰期[30],降水量是影响油茶油酸含量的重要气象因子。张乃燕等[33]在分析气候因子对油茶脂肪酸的影响时,发现年均降水量的增加有利于油酸的积累。本研究中2019 年茶油的油酸含量普遍低于2018 年,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34-36],但2019 年赣无2 号和赣石84-8 号茶油的油酸质量分数仍分别达到83.243%和81.987%,且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其他品种相比呈现较高水平。

本研究中试验区未设置获取小环境气象因子数据的自动气象站,气象因子数据来自天气网站,且提取的气象因子数量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将对气象因子和油茶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提取关键因子,建立评价模型,筛选适应性好、抗性强的油茶品种。

猜你喜欢 含油率茶油单果 金艳猕猴桃疏花疏果技术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18期)2022-09-27栽培西瓜单果重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7期)2022-09-23甘蓝型油菜的产油量分析作物研究(2021年4期)2021-09-05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中含油率的测定方法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16林安娜 茶油飘香 绿色扶贫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茶油果三月三(2019年1期)2019-04-25茶油飘香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氧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氧化剂选择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年15期)2017-07-07不同因素对梨果实大小的影响北方果树(2016年4期)2016-12-16播期与氮肥对高芥低硫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22期)2015-01-20

推荐访问:表型 茶油 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