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情绪状态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与疗效的交互作用研究

刘玉英,马秀丽,吴秋利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医疗模式逐渐由单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们也逐渐意识到部分疾病的发展不由单纯某个因素作用引起,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使得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得到医学界重视[1-2]。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缺陷、低下,从而造成一系列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甚至是死亡的综合征。随着临床医学发展,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使得AIDS由致死性疾病逐渐转变为可控可治的慢性感染性疾病[3]。AIDS病人不仅忍受着身体上的痛苦,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与其他疾病相比会受到更为严重的社会歧视、压力,为焦虑、恐惧、抑郁、紧张、睡眠障碍等精神卫生问题高发群体,尤以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突出[4]。因此,积极了解AIDS病人情绪状态,并探讨其对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16例AIDS病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病人情绪状态,从而探讨其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与疗效的交互作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9年3月—2021年10月选取我院216例AIDS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9例,女27例;
年龄25~46(35.69±4.72)岁;
治疗时间1~10(5.67±1.84)年;
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125例,高中81例,专科及以上10例;
婚姻状态为有配偶140例,无配偶76例。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批号:2022041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AIDS相关诊断标准[5];
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IV抗体呈阳性;
对本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
开始抗病毒治疗年龄≥18岁;
认知、视听功能正常。

1.2.2 排除标准 精神类疾病或疾病史;
因化疗等原因引起继发性免疫功能障碍;
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
凝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1.3 方法

1.3.1 抗病毒治疗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统一抗病毒治疗,司他夫定每次40 mg,每日2次;
拉米夫定每次300 m,每日1次;
奈韦拉平每次200 mg,每日2次。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不适及时给予调整,必要时可更换抗病毒药物种类。

1.3.2 研究方法 在征得病人同意、讲述此次研究目的及意义后,研究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了解病人情绪状态。其中,SDS含有20个反映病人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10个正向评分,10个反向评分,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1~4分4级,将2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即得粗分。总分取标准分,标准分等于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总分0~100分,分界值为53分,得分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
得分小于53分为正常,得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得分63~72分为中度抑郁,得分≥73分为重度抑郁;
量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94,效度系数为0.813。SAS共20个条目,采用1~4分4级评分法,所有条目得分相加为粗分,总分取标准分,标准分等于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总分0~100分,分界值为5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
得分<50分为正常,得分50~60分为轻度焦虑,得分61~70分为中度焦虑,得分>70分为重度焦虑;
量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72,效度系数为0.825。

1.4 观察指标 ①AIDS病人情绪状态,包括焦虑、抑郁情绪。②不同情绪状态AIDS病人免疫功能水平,包括CD8+、CD4+、CD4+/CD8+水平。采集病人约5 mL清晨空腹静脉血,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使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FACS Calibur型)及流式细胞抗体检测试剂(罗氏)测定CD8+、CD4+水平,然后计算CD4+/CD8+水平。③分析焦虑、抑郁情绪与CD8+、CD4+、CD4+/CD8+水平的相关性。④分析情绪状态、免疫功能与疗效的交互作用。

2.1 AIDS病人情绪状态 216例AIDS病人SDS评分为(59.43±8.17)分、SAS评分为(61.52±10.13)分。其中,无抑郁93例(43.06%)、抑郁123例(56.94%),轻度抑郁56例、中度抑郁54例、重度抑郁13例;
无焦虑80例(37.04%)、焦虑136例(62.96%),轻度焦虑70例、中度焦虑49例、重度焦虑17例。

2.2 不同情绪状态AIDS病人免疫功能比较 焦虑、抑郁的AIDS病人CD8+水平较无焦虑、抑郁病人高,CD4+、CD4+/CD8+水平较无焦虑、抑郁病人低(P<0.001),见表1、表2。

表1 焦虑、无焦虑AIDS病人免疫功能比较

表2 抑郁、无抑郁AIDS病人免疫功能比较

2.3 AIDS病人情绪状态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焦虑、抑郁情绪与CD8+水平呈正相关,与CD4+、CD4+/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见表3。

表3 AIDS病人情绪状态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分析(r值)

2.4 AIDS病人情绪状态、免疫功能与疗效的交互作用 情绪状态可对AIDS病人疗效产生影响;
情绪状态能直接影响免疫功能,焦虑、抑郁情绪能降低机体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可对疗效造成影响。以情绪状态作为自变量,免疫功能作为中介变量,疗效作为因变量,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情况检验,情绪状态对疗效的间接效应为0.467,免疫功能与疗效的直接效应为0.125,总效应为0.708,表明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 AIDS病人情绪状态 免疫功能进行性减弱乃至最终完全丧失为AIDS病人的典型特征,HIV通过损害机体免疫屏障,引起T淋巴细胞损伤,导致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失去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最终发展为全身严重性感染或恶性肿瘤。抗病毒治疗为现阶段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减少机会性感染、降低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延长病人生存期限。然而有研究结果显示,HIV/AIDS病人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焦虑、抑郁发生率较高[8-9]。本研究结果显示,AIDS病人SDS评分为(59.43±8.17)分、SAS评分为(61.52±10.13)分,抑郁率、焦虑率分别为56.94%(123/216)、62.96%(136/216),处于较高水平,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且研究指出,积极的心理与老年HIV/AIDS病人的认知老化有关[10]。故而加强对AIDS病人情绪状态的关注具有重要意义。

3.2 AIDS病人情绪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焦虑、抑郁的AIDS病人CD8+水平较无焦虑、抑郁病人高,CD4+、CD4+/CD8+水平较无焦虑、抑郁病人低(P<0.001),与李维利等[11]研究结果较为一致。说明焦虑、抑郁情绪可影响AIDS病人免疫功能。AIDS病人因病情影响常伴有沮丧、郁闷、焦虑、失望、紧张等情绪,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故而临床需重视AIDS病人心理问题。焦虑、抑郁作为常见心理应激源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衡,而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紧密相关[12-13]。进一步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焦虑、抑郁情绪与CD8+水平呈正相关,与CD4+、CD4+/CD8+水平呈负相关(P<0.05)。不良情绪作为心理应激源,可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并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轴作用,造成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减弱、杀伤细胞活性降低,减少T淋巴细胞数量。多项研究指出,免疫功能可能会受到各种形式心理压力的影响[14-16]。国外学者研究也发现,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感知压力量表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状态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特质评分呈正相关,而CD4+T细胞计数与感知压力量表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状态评分、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特质评分等呈负相关[17]。

3.3 AIDS病人情绪状态、免疫功能与疗效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情绪状态对疗效的间接效应为0.467,免疫功能与疗效的直接效应为0.125,总效应为0.708。国外研究也发现,基于正念减压计划的干预对病人心理、HIV相关疾病结果有益[18]。因此积极对AIDS病人心理状态进行干预具有重要作用。

3.4 护理干预措施 为改善AIDS病人不良情绪,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预后,本研究提出以下干预措施。第一,加强疾病相关知识宣教。AIDS病人不仅会受到周围居民的歧视,还会受到医护人员的歧视,从而对其心理、行为状态产生负面影响[19-21]。对此,相关医护人员应加强对社会人员AIDS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使其了解疾病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且需进行AIDS反歧视宣传等,从而通过认知水平提升增强社会对AIDS病人的支持,促使病人感受社会温暖、关怀,减少不良情绪,进而弱化负性情绪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提高治疗效果。如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视频号等媒体渠道进行AIDS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对AIDS的关注度,增加公众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变态度,消除偏见、歧视,从而帮助病人减轻社会压力,缓解不良情绪。第二,积极加强心理干预。在对社会支持关注的同时,更需加强对病人自身心理问题的干预。积极通过专业心理问卷、沟通交流了解病人心理状态,为其制订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在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利用自身知识、经验总结病人主要心理特点,了解其焦虑、抑郁等情绪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观察病人行为表现,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其感受,然后结合具体的心理特点,基于人性化角度给予其所需的护理服务。①在面对病人时,应表现出友好、亲切的态度,尊重、理解病人,使其感受到温暖,通过融洽的护患关系来提高病人的信任度,从而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②对病人进行认知干预。AIDS病人因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恐惧感,产生不良情绪。相关护理人员需积极、详细地介绍疾病的发生机制、危害性、感染途径、防治方法、最新研究及治疗进展等,帮助病人全面了解疾病知识,纠正错误认知,还可通过长期存活案例讲解对病人进行鼓励,增强其面对疾病的勇气,从而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减少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AIDS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且与机体免疫功能具有紧密联系,同时通过交互作用还可影响治疗效果,故而临床应重视该类病人的心理治疗、干预,给予其更多的关怀,从而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量表状态病人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3期)2022-04-19谁是病人海外文摘·文学版(2022年4期)2022-04-14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纺织科技进展(2021年5期)2021-07-22《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年1期)2021-07-16状态联想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9年5期)2019-07-26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生命的另一种状态读友·少年文学(清雅版)(2018年12期)2018-04-04病人膏育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山东青年(2016年3期)2016-02-28还能活多久红领巾·成长(2015年12期)2015-09-10

推荐访问:抗病毒 疗效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