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探究

金银花

(延边州教育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0)

中小学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教师队伍建设呈现出数量多、素质高、结构优化等特点。但与此同时,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现象较为普遍。这就需要从政策制度、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培训方式等方面入手,有效提高教师教育培训质量。

虽然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在培训制度、培训目标、培训过程和培训实效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和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教师培训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所有培训统一化、不注重实效、流于形式、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脱离教学、教师主观积极性不强、缺乏系统的评价机制等问题比较突出。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推广,信息化教学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网络化等特点,这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2022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提出“优化培训内容、打造高水平课程资源,建立完善自主选学机制和精准帮扶机制,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模式,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教师网络素养不断提升,加上连续几年的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培训正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以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解决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面临问题和挑战的重要途径。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培训应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助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新时代新时期教与学方式变革的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以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例,从培养新时代人才、促进教育公平与发展作为工作主线,探索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新模式、新路径。

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培训制度不完善、培训过程不科学、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评价不精准等方面,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诸多影响加快了新的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1.培训体制不完善,制度缺乏多样性、灵活性,自主性

导致培训的导向与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需求脱节,培训内容与教学实用实效脱节,培训的目标与培训的结果脱节,最终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显然,教师希望通过培训来达到自身专业成长的需求与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和矛盾。因此,必须寻求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才能解决培训中出现的新问题。

2.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实效性

一线教师喜不喜欢参加培训,主要取决于培训形式上。传统的“你讲我听”,包括脱离教学实际的大专家的长篇阔论,不会有实际效果,这些正是教师们排斥的形式和内容。教师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需要终生学习,培训也自然成了教师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们不是不想培训,而是很少遇到真正有意义、有针对性、能够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培训。

3.培训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

让人感觉高大上的培训就是请来著名的教育大咖,在高层次理论的层面侃侃而谈纸面上的理论,这样的培训既脱离了实际,又没有针对性。一线教师期盼的培训就是要通过培训得到贴切实际的专业能力提升,解决一线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难题,而不是“大理论、大道理”。这种高大上的理论和最新的课改理念,适当地去接受、思考、领会即可。

4.培训“供需”不对称,导致“供给侧”失衡

不少培训是根据请来的专家要讲的内容来决定培训课程。有什么理论专家,就开设什么样的培训专题;
专家什么时间能讲,培训时间就随之而定。专家讲授是培训的主要形式,这就完全忽略了培训主体即受训教师的需求,违背了“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根本不考虑教师到底要什么样的培训这一最核心的问题。

5.培训情景单一,缺乏互动性

培训情景,指的是受训教师身处的培训场景,按照基于情景学习理论提出的观点,真实而有效的学习是在实践情景中发生的。但目前我们很多线下培训是在固定的报告厅、大教室进行,线上培训又是在家里或者在有网络的场所主要以单独的形式参与,培训情景单一,尤其缺乏教学现场模拟场景。单一的培训情景不利于教师之间、教师与讲师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培训效果自然就不好。所以,今后培训应该由传统的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在课堂上学转到向实践学、向自己学、向同行学。

6.培训过程重统一要求、轻关注个性

往往培训的内容、形式和目标都是一样的,对受训教师做统一要求、“统一规格”,但是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统一培训忽视了教师入职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需求上的差异性。培养学生我们需要分层教育,培养教师也需要按照不同个性和不同需求,采取“分层培训”“分类培训”,并让教师们能够自主选择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

7.培训评价不科学、不精准,缺乏有效性

传统的培训评价因缺失整体性设计而不具备科学性,即缺乏评价多角度视角,单纯强调“学员满意度”而止于浅表,片面依靠评估问卷,且问卷信度、效度低而流于形式,更是缺乏系统的评价机制。另外,还存在重评教、轻评学而存在结构性缺失等问题,导致对培训的评价不客观、不科学、不严谨。

1.搭建教师培训综合平台

建设地区级(省级以下)中小学教师培训综合应用平台,为市、县、校三级培训提供培训管理、资源共享、智能评价等服务,为教师自主学习提供网络课程、网络教研、集体备课功能,也为开展线上培训提供统一的直播、点播、互动平台。另外,教师培训综合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平台的大数据功能,定期科学分析本地区教师培训的详细情况,为不断完善培训机制、培训内容和形式提供精准的依据。

2.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提升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师培训,既需要培训管理者利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同时也需要受训教师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能力,进而适应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培训模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又是新时期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是每一名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将贯穿于大部分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3.发挥线上培训优势

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之前,我们几乎想不到线上培训离我们如此近距离、如此亲切。相比传统的线下培训,线上培训有着打破地域和时空限制的特殊优势,通过线上培训可以实现课程直播和课程点播类培训,且不受距离的限制,可以从任何地方请到知名教育专家、名师为培训授课和指导,尤其是通过在线课程类进行的培训,很好地解决各地教师不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接受培训的问题,满足了教师按需参加、分时学习的培训需求。在这里建议,开展线上直播培训时,要充分做好培训前准备工作。如与专家讲师提前沟通参培教师们围绕培训主题提出来的问题;
线上培训过程中从技术层面处理好专家讲师和参培教师之间的互动环节;
提倡参培教师集中在一起听讲远程端专家讲师授课,营造共同学习的学习氛围,以此提高直播讲座类培训的效果。

4.加强数字化教师培训课程建设

教师培训离不开培训课程建设,在信息化背景下更是需要能够支撑各类基于信息技术开展培训的数字化教师培训资源。一是开发用于教师自主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网络课程。二是开发用于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所需的学科类数字化教学资源。三是开发用于教师开展网络教研所需的新课程优质课例资源和精品课资源。四是开发用于实验操作演练的VR、AR 虚拟实验课程资源。

5.有效利用区域“三个课堂”

2020 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 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按照此要求,各地区陆续建设当地“三个课堂”应用环境,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应用。中小学教师培训要充分利用各地区“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环境,把名校和名师的课堂作为中小学教师教学实时场景资源,开展同课异构、互动教研等新型的信息化教研培训。要有效发挥各地“名师网络工作室”的作用,做到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名师引领和辐射。

6.线上教研与线上培训相融合

教师培训要与在线教研有机融合,发挥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优势,使得中小学教师培训在任务驱动、主题活动、评课议课和各种形式的多方交互参与的场景下,让参训教师紧密联系个人教学实践活动,主动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这样可以避免培训与实践相脱离、培训与教研相脱钩的现象,满足教师以培训促进教学、提升能力的实际需求。

7.探索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

线上线下培训,各有千秋,各有不足,尤其是线上的活动是在虚拟的场景下进行的,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网络环境、教师信息技能、培训组织领导力等差异和人与人之间情感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成为线上培训成效的影响因素。只有把线上线下两种培训形式和其过程中的优势进行取长补短、有机整合,才能构建能够高质量提升培训成效的现代化教师培训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师培训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英文:blended learning),就目前来说是面对面和非面对面两种学习方式的混合。在教师培训中,教师作为参加培训的学习主体,灵活、自主地参与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有助于增强培训效果,贴近教师实际工作和生活。在实际培训中发现,同一个教师培训活动中也可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既有远程端的线上授课和指导,也有教学现场的观摩和互动,这样的培训模式效果是非常好的。

8.基于人工智能定制个性化培训

要基于本地中小学教师培训综合平台,实时统计与分析每个教师的参培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掌握每个教师的参培需求,再给每个教师定制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和任务。这种智能化的培训定制,能够强化培训的自主性,激发教师的参训动力。基于个性化定制的培训,因为有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可能,这将是我们今后普遍期待的智慧培训,是提升培训实效的重要路径之一。

9.基于信息技术对教师培训精准评价

教师培训评价要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切实提高培训效果评估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基于信息技术,我们可以设计对授课专家和讲师的网络评价,也可以设计对学员满意度的网络调查,更是能设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训过程中的学员动态表现,如对互动次数、学员表情、课堂关注度等的智能统计与分析,以此客观智能地评价培训全过程。

10.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2022 年刚刚开通并不断升级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教师培训提供了“教师研修”专题功能板块,从三个方面为中小学教师服务。一是汇聚优质的教师自主学习资源。实时汇聚各地区、高校、教师发展机构和名师名校在各类教师培训过程中生成的优质资源,按照教师开展备课、教学、教研等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分类汇聚,方便教师按需应用。二是为教师个性化学习服务。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平台中的各类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个人学习空间记录学习全过程。平台还根据对教师学习过程的分析,为教师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三是平台为有组织的教师研训服务。教师培训机构和各中小学都能使用平台工具和平台资源开展集体备课、学科教研、培训交流、专家指导、课题研究等围绕培训主题的各种教研活动。

信息技术赋能中小学教师培训,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必然选择。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大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深入实践信息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同时,必须更新教师培训理念,以教育信息化为引领,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使培训管理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服务者和学习合作者。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型教师教育模式,全面助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教研培训信息技术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新一代信息技术(2021年16期)2021-11-13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新一代信息技术(2021年23期)2021-03-08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新一代信息技术(2021年15期)2021-03-08培训通知办公室业务(2020年18期)2020-09-29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家庭影院技术(2020年6期)2020-07-27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8期)2019-05-28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中小学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