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核、两促、三维、四融”理念的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研究①

王 铮

(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近三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文件,均在教材建设方面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2019 年1 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同年12 月,教育部牵头制定印发《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倡导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形态教材。2020 年9 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提出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由此可见,从国家层面对创新职业教育教材形态提出了明确要求,体现了我国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高度重视。

根据《辞海》中的解释,新型教材中的“新”是指改旧、更新;
“型”是指式样、类型;
“教材”是指供教学用的基本材料。供教学用的基本材料形式多种多样,本文探讨的新型教材主要是指在传统教材上的更新,更适用于当下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材料,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的倡导,主要表现为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和融媒体教材。

不管是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还是融媒体新型教材,相比传统教材,主要体现出一些更具适应性的优势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思政与教材的深度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因此学习目标除了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外,每个任务有明确的素养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政教育融入,明确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是教学内容对应学生将来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实现学习需要、工作需要、教学需要的有机融合,在工作流程化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做中学”,让学生掌握将来目标就业岗位(群)应具备的技能、知识及素养,实现顺利就业;
三是学习目标的拓展延伸,除了体现技能、知识、素养三维目标之外,还关注高职学生从学习一技之长到终身职业发展的培养,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实现目标就业岗位顺利就业的基础上,在职业的发展路径中有后劲,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最终能够成就个人事业;
四是信息化内容的深度融合,通过多种形式的信息化资源与文本教材的有机融合,实现教材内容的动态信息更新、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收集、分析与评价,体现了新型教材的层次性和立体性。

同时这几种新型教材又各有其侧重,其中新型活页式教材主要侧重于一个“活”字,主要体现在活页式装订的“形式活”,内容可以更新、替换、重组的“内容活”,科学、创新进行设计的“结构活”,从平面文字到立体资源的“空间活”和多角度立德树人的“精神活”[1]。工作手册式教材侧重于整体的工作逻辑,工作过程的完整体现,内容上特别强调丰富了任务完成时的指导性信息[2]。融媒体教材侧重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以互联网为基本载体,实现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传播[2]。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材是高职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撑和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高职教育“三教”改革的关键,建设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是今后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主要趋势和重点任务。教材的质量、呈现形式及吸引力,不仅影响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前述分析的几种主要新型教材的共有优势及个性优势来看,新型教材的优势特点特别适合高职教育这种类型教育,对将高职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高职教育成效,进一步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为了实现高职教育新型教材的优势特点,笔者提出了基于“一核、两促、三维、四融”的教材建设理念,该理念主要围绕“湖湘工匠精神”“岗”“证”“赛”“课”几个元素开展高职教育新型教材的建设。

“一核”是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岗”位中的“湖湘工匠”精神价值内核作为教材建设的核心。“湖湘工匠”精神的价值内核体现在“吃得苦”的专业敬业品行、“霸得蛮”的坚持不懈品格、“耐得烦”的精益求精品质和“敢为先”的创新升华品性[3]。“两促”是指以X 证书考核标准、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标准为促进。实施1+X 证书制度,是“职教20 条”的重要改革部署。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两者均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X 证书考核标准、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标准融入教材建设以及高职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能够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有效促进高职学生拓展就业创业本领。“三维”是指从“岗”“证”“赛”三个维度思考,“四融”是将学生对应就业岗位(群)及将来发展岗位的工作任务技能素养要求、X 证书考核标准、职业技能竞赛评价标准和课程标准进行有机融合,将“岗、证、赛、课”进行四位一体融合,开展新型教材建设。

(一)实现“多方位”渗透育人,是开展“一核、两促、三维、四融”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的核心目标

“立德树人”是教材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材任务目标设计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湖湘工匠”精神的方方面面融入每个模块、每个项目及每个任务,明确每个任务的素养目标;
在教材体例设计上,每个任务中均设计突显课程思政教育的板块并具备醒目的特征,对每个任务的评价必须有对思政教育成效评价的部分;
在教材配套的各类信息化资源中,须体现思政教育的元素;
在教材具体内容的编写中,注重每个任务思政教育的关联性,能系统体现整本教材所要实现的思政素养目标。从“多方位”渗透育人,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组建“多元”建设主体,是开展“一核、两促、三维、四融”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方面将“岗、证、赛、课”进行四位一体融合设计对教材设计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和融媒体式新型教材在设计开发的各个方面也面临新要求。在此情形下,就需要在教材设计开发工作中组建多元的建设主体,发挥不同建设主体的优势,进行优势整合,是开展“一核、两促、三维、四融”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首先,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有利于教材内容对接岗位(群)需求和X 证书考核标准。其次,一线教师的参与有利于教材内容对接职业能力竞赛和课程标准,能更好地结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编写教师需要政治立场坚定、师德修养高尚、学术功底扎实。再次,教材出版单位的参与有利于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型”教材形式与教材内容的衔接。最后,信息技术人员的参与有利于教材中信息资源的呈现。

(三)进行“多角度”内容设计,是实现“一核、两促、三维、四融”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科学性的基石

教材内容是教材建设的基石。编写教师无疑是这块基石的主要构建者,编写教师要与多元建设主体的其他各方团结协作,从“岗、证、赛、课”多角度进行四位一体融合的内容设计。首先,要进入行业、企业开展深入调研,与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深入沟通、交流,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学生对应的目标就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入手,明确该岗位(群)工作任务所需的技能、知识、素养要求,以及向发展岗位提升所需的技能、知识、素养要求,综合相关信息,根据教学规律,修订课程标准,为教材内容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还要与行业、企业专家深入沟通X 证书考核标准与岗位技能、知识、素养要求的有效对接,实现X 证书考核标准在教材内容中的融入。再次,编写教师应积极带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竞赛的考核标准,将竞赛考核标准体现在教材内容的不同层次,有利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最后,编写教师需要有机整合各方获取的资料信息,在内容设计上紧紧围绕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岗、证、赛、课”多个角度进行融合设计。

(四)开展“多形态”的融合设计,体现了“一核、两促、三维、四融”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的形式创新

如前所述,不管是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还是融媒体新型教材,相比传统教材,体现了一些共性的优势特点,各自又有其个性特征。在进行“一核、两促、三维、四融”高职新型教材建设时,既可以采用某一种新的形态,也可以不拘泥,采用“多形态”的有机融合。在形态选择上,基础课的教材可以选择新型活页式和融媒体形态的结合,这样不同专业在学习同一门基础课程时,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增减、替换、调整和更新,配套多样化的信息化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一些工作流程非常严谨的专业课可以选择新型工作手册式和融媒体形态的结合形式,实现了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的统一,以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他一些课程还可以采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和融媒体形态三种元素有机融合的形式进行教材的整合设计,综合吸收三种教材形态的优势,有助于体现高职教育新型教材的内涵特征和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

(五)配套“多种类”资源建设,实现“一核、两促、三维、四融”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的信息化

新型教材的“新”字,很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多种类信息化资源的配套建设上。教材配套的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供学生自主学习用的微课、教学课件、拓展案例、视频、动画、游戏、仿真等以及教材有关课程配套的网络学习平台、教学资源库等。传统的教材主要是纸质教材,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他们对文字性信息的学习、接受度较低,对动画、视频、游戏、仿真等更具有动态性的信息学习的接受度较好,能显著提升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针对重难点可以反复学习,能显著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地配套“多种类”信息化资源,最大程度能让教材“活”起来、“动”起来、“立”起来,能让他们吸收有关学习任务中最新的技术、方法、模式,了解产业、行业最新发展动态,线上线下联动学习,现实与虚拟结合学习,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多层次立体化学习。

(六)开展“多主体多形式”评价反馈,是开展“一核、两促、三维、四融”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的有益促进

开展有效的教材质量评价反馈工作,对教材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要体现“立德树人”的核心,让“证”“赛”对人才培养起促进作用,达到“岗”“证”“赛”“课”四位一体融合的效果,就必须将这些因素所涉及的成员纳入教材评价主体,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反馈工作。创建企业专家、使用教师、使用学生、出版单位代表组成的反馈圈,制定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课程思政教育、培养目标、内容结构、编写体例、信息化融入、印刷质量、使用效果、创新特色等方面,评价教材是否能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反馈形式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学生评教、同行听课、督导评课、学生就业情况调研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教材建设质量,为教材后续的修订、更新,提供有益参考。通过反馈圈的良性循环,建立教材评价反馈的长效机制,实现对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的有益促进。

(七)制定“多层次”的教材建设制度,是开展“一核、两促、三维、四融”高职新型教材建设的有力保障

2019 年,国家教材委员会印发《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 年)》,对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完善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有关部门、地方、学校党委严格落实。国家层面出台了《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重点解决“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监管;
职业学院推动成立专门的教材管理、执行、研究、咨询机构[4],并制定适用于本校特点的、科学规范的、系统完备的教材建设制度体系,修订校级教材管理办法。通过制定并贯彻执行“多层次”的教材建设制度,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新型教材的建设成效。

猜你喜欢 工作手册活页教材内容 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12-02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9期)2022-05-20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地理教育(2022年13期)2022-04-08工作手册系列党员干部之友(2020年5期)2020-05-12黑格尔:活页摘录法科学导报(2020年9期)2020-03-16承德市总探索建立机关“党建活页制度”中国工人(2017年4期)2017-04-26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考试周刊(2016年104期)2017-01-19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考试周刊(2016年80期)2016-10-24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19期)2016-08-19《新编青年工作手册》即将出版青年文摘·上半月(1987年12期)1987-11-01

推荐访问:高职 理念 教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