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和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学改革研究

韩瑞娜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如何进行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1]。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教师主要讲授新闻传播专业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涉及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政治、思想、法制、道德等各个方面,开展好该课程的教学研究工作,对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包括网络谣言、突发事件报道、媒介审判、隐性采访、虚假及有偿新闻等多个模块,是非常核心的专业基础课程。但是,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学中常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第二,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不够;
第三,教学方法不够先进,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显然,以往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关于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的知识,学生常常不能深入掌握和理解,更无法将其落实到新闻传播的实践中去。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视、网络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对学生对知识需求的改变,开展课程改革的条件均已成熟,因此急需开展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

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思想意识同时兼备的优秀学生,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使命、责任及担当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落实到学生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实践中去。最终目标又被细化为如下几个分级目标:第一,课程要通过多层次教学目标的提出和实现,培养学生分析热点问题的能力、学术研究的能力、法律观念、人文素养及团队意识;
第二,该课程教师要通过增加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内容,设置讨论问题、布置研究任务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三,该课程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互动工具,使用讨论式、合作式和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围绕上述目标,笔者在教学理念与模式、教学目标与方法过程、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展开具体设计。

2.1 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是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和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首先,坚持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实事求是、创新思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等原则下,挖掘政治、思想、法制、道德、创新等多种思政教育元素,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其次,坚持OBE教学理念,即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教学思路。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就要以目标为导向逆向设计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要突出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地位、考核公平合理的“双主”教学模式。“双主”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即重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强调其理解、认知的学习过程[2],这一理念将体现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设计的各个方面。

2.2 教学目标、方法和过程设置改革

2.2.1 教学目标设置

在新型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低阶和高阶思维的特点,分层分类设计课程目标,包括作为基础目标的知识、基本能力目标和作为高阶目标的学术能力、人文素养与团队合作意识目标共计5个,并给出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具体见表1。

表1 课程教学目标设置

2.2.2 教学方法改革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教师综合使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和研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第一,案例教学法:每一讲都围绕一个话题,至少设置一个案例,关联每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观看和分析,教学内容随着对案例的层层剖析而逐步深化,逐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二,讨论教学法:由浅入深设置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给予启发总结,通过“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教师解析”这一过程,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情景教学法:要求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课程案例中的新闻记者、新闻当事人或者关注该事件的受众,置身事件的情境中,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进行角色扮演,说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从而加深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

第四,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组建团队、分工协作,分小组搜集资料、参与讨论、完成作业。

第五,研究教学法:在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等阶段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阅读文献、积极思考;
同时,要求学生遵循学术研究的脉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2.2.3 教学过程改革

课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预习阶段,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搜集资料,思考问题;
课中学习阶段,教师要讲解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课后延伸阶段,要求学生完成多样作业,课外延展,多方提升。尤其要重视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增加学生课外学习的时间,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3 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

2.3.1 教学内容建设

第一,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涉及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多种思政元素,如给学生传授言论出版自由的宪法原则、舆论监督的新闻制度等知识,能够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给学生传授网络谣言、媒介审判、新闻侵权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给学生传授隐性采访、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等知识,能够使学生了解社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新闻实践中的行为习惯。

同时,要想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师要提出不同的话题,及时将行业热点问题、学术研究引入课程,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的内容。另外,还要紧贴热点话题设置讨论题,并在每一次课中都对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复习提出详细的要求,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课程资源。教师在学习通上增加线上内容,上传每一单元的课件、教学视频、参考图书、讨论题及案例分析等学习资源,同时组织学生下载学习通、腾讯会议等软件,加入在线班级、学习交流群,以方便分享学习资源、开展在线指导、小组成员的互动讨论及接收课程相关通知等。

第三,学习支持。高校要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包括课堂讲授、师生讨论、资源分享、在线指导、学习成果反馈等。除了课堂上教师对关键知识点进行讲解,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还要通过学习通教学平台、学习交流群实现教学视频、课件、文献等各种学习资源的共享,以及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并且通过课堂讨论、章节测验、课程作业等形式及时总结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学生提供学习指导。

2.3.2 考核方式改革

科学灵活的考核方式是完成课程目标、实现“双主”教学的有力保障,所以高校要给该课程提供涵盖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的全过程学业评价。过程性考核包括对课堂讨论、测验、课后作业、课程汇报等方面的考核;
结果性考核根据广电、新闻、播音等具体专业的不同,包括对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策划方案、作品等方面的考核,使学生能够根据考核标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其中,结果性考核的成绩占总成绩的60%,课堂讨论、章节测验、作业的成绩(即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程汇报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

3.1 课程改革的特点

课程目标层次化、具体化,重视对学生学术思维和高阶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挑战度。

教学内容体现出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师及时将行业热点问题、学术研究引入课程等[3],并紧贴热点话题设置讨论题,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接受更多的学习挑战。

教学方法体现出先进性、互动性与丰富性。教师将学习通、QQ、腾讯会议等软件应用到教学中,综合使用讨论式、合作式、研究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高校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可以让学生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法

第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高校可以将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学生专业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讨论、测验、课后个人和小组作业、课程汇报、课程论文、调查报告、策划方案、作品等多样的考核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

第二,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4],所以高校可以将线下教师课堂讲授、师生讨论和线上学生课外学习、测验、作业相结合,通过情景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术能力、人文素养和团队意识。

第三,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面向的是新闻学院广电、新闻、网媒、播音、广告等专业的学生,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知识储备和专业兴趣的不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兼顾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

目前,对合格的新闻专业人才的判断标准是对技能、智识、德性三个维度的立体考量,合格的新闻专业人才既要了解采写编评的基本业务知识,又要能够应用数据分析、程序设计、影像制作等数字技术,还要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等基本素养[5]。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空间中,对以培养新闻人的“德性”为终极目标的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本文从教学理念、模式、目标、方法、过程、内容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了对新闻传播伦理和法规课程改革的探索,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课程改革的成效良好。未来的课程改革和实践研究需要在此基础上,继续丰富教学内容,并对小组任务实施、课程考核方式等进行更加精细的设计,以期取得更加优秀的教学效果,最终培养出真正合格的新闻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伦理思政考核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2年1期)2022-10-26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内部考核童话世界(2020年10期)2020-06-15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8年2期)2018-08-27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伦理 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