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形消长新论*

安宏,高雅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精与形是中医理论的一对重要概念,两者生化互变,《素问·五运行大论》称“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1],暗示了精与形的消长存在协同关系。同时,在现行的中药学分类下,填精药物的功效亦多指向髓海空虚、生长迟缓等形体不足病症,侧面说明了精与形之间存在“精亏则形衰”“补精则形盛”的消长协同关系。

然而,理论上精与形的消长协同,却常在临床中表现为精与形消长不一致:常人有形小而精厚,也有形盛而精薄;
病家有愈填精而形愈衰者,也有因服药或针刺散泄后而形复壮者。这些临床事实表明精与形的消长变化存在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分析精形的消长机制,有助于理清精形消长关系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中的矛盾,对拓展调精治形手段、丰富养生长寿方法有现实意义。

精,本义为纯净优质的米,如《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2]由精的本义可引申出自然之精与人体之精。中医所指的“精”主要为人体之精,分为狭义的生殖之精和广义的气血津液等一切精微物质[3]。从上文提出的精形消长关系来看,文章所指的“精”应为广义的人体之精。

形,作名词本义为外形,如杨倞称:“形,谓有形可见。”[4]由本义引申为身体,如成玄英:“形,身也。”[5]进而,凡视而可见的外在皮肤、肌肉、九窍,以及内在组织脏器等均属于“形”的范畴,所谓“形者,生之具也”[6],是支持和展现生命活动的物理空间,即文章意欲讨论的“形”。

2.1 同源异名 从物质层面看,精与形同源于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人未出生之前,精与形同源于父母交媾,如张景岳云:“二五之精,妙和而凝,精和而形始成。”[7]出生之后,精与形的充养由向内摄取转向口鼻摄纳后天的自然清气和水谷之精。精与形生成同源,是后世常将二者混称的重要原因,如津、液、血、髓既是人体之精,又属于“形”的范畴。因而,张景岳称“形即精,精即形也”[7]。

从功能看,精与形对生命的存续具有不同意义。精是构成身体的基础,生化气血津液诸精以发挥形体功能,如《素问·金匮真言论》:“夫精者,身之本。”[1]形体是精运行生化的场所,《景岳全书发挥》云:“五脏之精也,即阴也。形骸者,精之躯壳也……人之初生,藉水谷之精气而日渐长大,及其死也,精竭而阳气去,徒存躯壳。”[8]精与形因功能不同,被赋予不同名称。

2.2 同消同长 精形生成同源是两者消长协同的基础。黄元御称:“形为根之枝叶,精为形之根本,一气相连,动则俱动。”[9]指出了精与形荣枯同步、一动俱动的动态联系。从精与形的消长关系而言,不同的年龄阶段,精与形的消长状态总体趋同:人在垂髫之年,虽然生机旺盛,但形体幼稚,精亦有所不足;
弱冠之后,精气盛满,形体逐渐壮盛,因而有“真牙生而长极”“筋骨隆盛,肌肉满壮”等特征;
天命之后,精气衰少,形体痿减,可见“发堕齿槁”“筋不能动”等表现。从精与形的生化关系而言,形能载精,为生化之器,形体动作可以促进精的运行;
精能养形,因而精的流转内可荣养有形脏腑,外能强健筋骨、滑利关节。

2.3 消长不齐 相比精形消长趋同的理想状态,精形消长变化不一致的现象更符合人的实际生存情况,并占据了从生至老的主要生命过程。初生之时,精与形即存在生成先后的不一致,如《灵枢·经脉》载:“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10]《灵枢·决气》载:“常先身生,是谓精。”[10]都表明精与形的生成存在先后次序。年老寿终之时,精血衰败不存,只留形骸。对于这种精形不齐的现象,张景岳有描述:“人之生也,譬诸草木。草木之初,其生苗也,继而生枝叶,再而生花实,及其衰也,花实落而枝叶存,以渐而凋也,此草木之盛衰有时……人之生也,亦犹是耳,初而生婴孩,既而生精血,再而生子女,及其衰也,精血去而形犹存,以渐而终也,此人生之盛衰亦有其时。”[7]由此可以推论,精生于形前,亡于形先,精与形的消长始终存在不一致的现象。

究其原因,虽然精与形之间存在生成同源、互相转化的关系,然而零件构筑躯体,并不意味着零件即躯体本身。精与形虽同为有形之物,但两者的存在状态却大相径庭。形者,凝而不流而为器,是“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1];
精者,运行不息而生化,支持着生命的运转。精与形在动静属性上的不一致,造就了各自的“性格”特点:精者“活跃”,早生而易失;
形者“墯怠”,难成却善存。这也是造成精与形变化不一致的重要原因。

由此,所谓精形消长协同,其实是从精与形的复杂关系中抽提出的一般情况。这种共性关系寓于精形消长不齐的个性变化之中,是精形关系的一种理想模型。

3.1 精形不齐为常 精形消长不一致占据了生命的主要过程。这种精形关系一方面表明精形消长不齐是生长壮老已的人生常态,另一方面也是人之所以“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的重要原因。人之有生,生于忧患,生机与灾病往往相伴而行,正如老子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11]

精的运行生化,既锻造了形体,同时也在耗损自身,所以形渐壮而精渐亏,精先空而形犹存,这也符合张景岳“精气之生息有限,而耗损无穷”[7]的论断。形体载精,是“生化之宇”,然而六淫、劳逸、情志等皆能损伤形体,形体损耗容易导致精损、精滞。精损者,精气夺则虚;
精滞者,邪气盛则实。虚实相搏,因而常人多病不能终寿。

3.2 精形相离为夭 精与形消长一致与否关乎寿夭。从上文可知,精与形消长不一致已是常态,若再加先天不足,“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10],或后天失养,“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1],“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1],导致精伤形坏,必然加剧精与形的消长相离。

精形消长相离而引发的病机可分为精损形盛与精滞形羸两种情况,临床常表现为整体证候与局部症状、体征不一致。如“男子平人,脉大为劳”[12],虽然称为“平人”,但脉大为形盛,劳为精亏,为典型的精损形盛脉象。当归补血汤见“肌热,燥热,困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但“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13],亦属于精损形盛。干血劳见形体羸瘦,肌肤甲错,不思饮食,腹部肿块胀满,则属于精滞形羸。

3.3 精形如一为寿 精形如一即精与形的消长变化一致,表现为二者互养,同长同消。精形同长,即精的充盛与形体的壮大同步进行,如人在未满二七、二八之前,天癸未至,精未足,形未壮,精生形长,二者的变化趋于一致,即使发生疾病,亦病浅易愈。张景岳认为,治小儿如“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者之比”[7],从精形同长的角度即可理解张景岳这一论断。精形同消,指精行通畅而无滞留邪气,形体不因年龄或疾病而代偿性增大。考诸高寿者,往往形体清瘦而小,可为例证。

从另一角度看,年弱之时精气未盛,形体稍弱无妨。如果年少之时,精尚未达到盛满,而形体已壮满如成人,或非长寿的征象。张景岳对这一现象有精辟论述:“至若少长之辨,初虽绵弱而渐长渐坚者,晚成之征也。气质之辨,少年华丽而易盈易满者,早凋之兆也。”[7]这种寻求精形变化趋同的认识,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1]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智者,不过是体察精与形的一致变化,使形与精同长同消。常人如果能做到精与形的和谐统一,虽然不能达到《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成而登天”的理想状态,也可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4.1 择龄调养 养生保健虽然没有年龄限制,但精与形的盛衰规律表明,抓住两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是实现精形如一、去病长寿的便捷途径。其一为“天癸至”以前,精与形渐长而未盛,月事未下,精无自遗,胡海牙称:“此时身中元气充满,浑沦无间,精神专一,嗜欲未开。若其生有夙慧,能从事于道,其成就甚易,较之年长者快捷数倍。”[14]故古语云:“添油宜及早,接命莫教迟。”这种将养生保健提前至青少年乃至更早阶段的做法,不仅与当代的医学认识“不谋而遐迩自同”,也符合养生年轻化的社会趋势。有报告指出,儿童时期营养情况与养育环境,影响可蔓延至成年之后,增加成年后的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风险[15]。

调养精形的第2个关键时期是中年以后,特别是七七、八八之后。中年以后虽然“阴气自半,起居衰也”,犹可使精形复壮,张景岳即云:“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此非逆天以强求,亦不过复吾之固有”[7]。然而部分中老年人认为人生已成定数,甚至放任自流,赋闲在家之后,虽然不再经受奔波劳役,反而新增疾病。黄元吉的论断可作为这一现象的注解:“莫说年华已迈,岁月无多,恐有心学道,而无成道之期,不如听其自然,一任造化为转移,随其意之所之,全不收拾精神,整顿心力,则如无缰之马,无索之猿,势必狂奔妄踯而不已,是又自消前福,以贻后殃。”[16]

4.2 补精充形 “吾之精造吾之形”[17],精的盛满是充养形体的前提。民间常用“体虚”代指“疾病”,有“喜补畏泻”“冬令进补”等习俗,间接印证了补精充形的重要性。补精的方法分为3种。

一为摄入外来之精充养形体:1)饮食补精,如“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1]。2)服食补精,陶弘景云:“食石者肥泽不老,食芝者延年不死。”[18]这种神仙家习用的补精长生方法延伸用于治疗精亏导致的形体不足诸症,如《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10]熟地黄、黄精、鹿茸、龟板等均是临床常用补精充形药物。3)吐纳补精,指服天地精气,马王堆古医书《十问》载:“治气之精,出死入生,欢欣美谷,以此充形,此谓抟精。”[19]

二为通过气血津液诸精的相互生化以充养形体,常借助药食、针刺等方法。《素问·藏气法时论》记载:“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1]即用辛散之品化气行津,实现间接润燥的作用,典型方药如肾气丸,即六味地黄汤加桂枝、附子二味辛药助精充形,所谓“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此外,导引行气亦能助诸精相互生化,充养形体,如《庄子》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5]

三为塞精,指密塞孔窍,防止精气外漏,止漏即补益。孔窍既是精气出入的场所,也是精气耗泄的主要通道。《周易参同契》称:“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扬。”[20]《黄庭经》载:“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保之可长活。”[21]均是塞精充形的例证。塞精方药味多酸甘,如九仙散、真人养脏汤等均以酸收甘缓配伍为主,切合精气外漏病证的主要病机。若漏汗、紫癜、喘脱等精气外漏者,仅用熟地黄、黄精益精,属于补而无功;
若精滞为邪,仍用参、芪塞精固脱,则“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补精的关键在于肺脾。一方面,肺主纳入自然清气,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二者相合而成宗气。宗气者,“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10],言动视听等动作,皆从太阴肺脾所主之宗气而出,如张景岳称:“言动视听,非此形乎?”[7]另一方面,饮食虽需脾运,必须借助肺以布散精气、充养身形,所谓水谷之精“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1]。若肺失治节,水谷精气不能布散,可发生形体痿躄,如《素问·痿论》记载:“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1]即以肺为诸痿之源。同时,呼吸虽由肺主,但肺金又赖脾土所生,因而小儿脾胃不足者,脾土不养肺金,多见频繁外感、形体瘦弱、皮毛欠泽、肌肉松弛等精不充形的表现。

4.3 练精易形 练精一词,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上古之时,医有俞跗……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6]练通湅,指洗涤冲刷。又,练精,亦名炼精。秦恩复称:“练,古炼字。”[22]《说文解字》记载:“炼,铄治金也。”段玉裁注:“铄治者,铄而治之,愈消则愈精。”[23]无论以水洗涤,还是以火铄治,练精都指去除滞精,更换其形[24]。《史记》所记载的“练精易形”,本义虽然为刳腹之术,其实是借助祛邪,实现形体的更易。

练精是通过精形皆消实现精形变化如一的方法。虽然通过饮食药物补精充形的手段操作便捷,但是纳运外物的过程亦需消耗自身精气,陶弘景认为“食谷者智慧而夭”,称“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
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18]《抱朴子》载:“欲得长生,肠中常清;
欲得不死,肠中无滓。”[25]都指出了长生久视之道不在于外,在于内求;
不应只填补精气,更需要除滞行精。

练精易形有两条途径,一为治邪,二为治心。所谓治邪,精行为精,滞则为邪,邪气滞留即可导致形体变易。如津液不行而水肿,“形不可与衣相保”,治以“去宛陈莝”“缪刺其处”等方法,行精除滞,使形体由盛转平。行精药物如《素问玄机原病式》载:“干蝎、生姜、附子、醇酒之类辛热之物……欲以开发玄府。”[26]所谓治心,一方面指减少不必要的外物干扰。听则精聚于耳,视则精聚于目,精受情绪、意识等调动而偏聚一处,久则凝滞为邪,损伤形体,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11]。另一方面,治心更强调“心外无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庄子》载:“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
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5]例如,自古僧道善治心者,多形体劲瘦而有上寿;
当代名老中医之健康长寿者,共同点亦在于精专一事,消除自身的内耗与对抗,将精力投入工作事业[27]。

作为中医的重要理论命题,精与形消长变化的辨证关系从新的角度揭示了人的生长衰老规律和疾病的发生原理。辨清精形关系,选准调整精形的具体方法,是保持精形消长步调一致的关键,对解决愈填精愈损形等临床实际问题有现实意义。同时,以补精、练精为主的精形调养技术,也是丹道医学等传统医学流派共同关注的主题。这表明当代中医学的理论与临床问题,本质上是基于传统的多学科协同。理解、解释、解决精形关系的过程,也是对如何在传统视野下开展多学科融合研究的回应。张仲景曰:“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正是这一研究取向的最佳注脚。

猜你喜欢 精气形体生化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戏曲研究(2020年2期)2020-11-16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年8期)2018-10-20试论中医精气、阴阳五行对中医再生医学的启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年7期)2018-09-25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年3期)2018-01-19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分析化学(2017年12期)2017-12-25形体与空间雕塑(1995年2期)1995-07-15保养精气,节欲防衰取祝您健康(1986年4期)1986-12-30

推荐访问:消长 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