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训练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陈晓蕾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明确重点,关注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抓住关键点,从小培养学生的表达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对知识积极表达”是全新的重要教育目标。此情形下,教师要根据当前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前提,以学生的基本特点为立足点,给学生安排适合、适度的教学训练。教师基于课标认识不到位的现状,在阅读课上安排具体的训练片段,创新教学模式,传授方法,明确技巧,学生遵循教师的指导找出关键的训练点,把握训练点,优化语用训练。达到课程教学标准,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提升学生表达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训练点,如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一节课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实在太多,如果学生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得不到。此情形下,教师需要注意,训练点在精不在多,不能面面俱到,而是应该选定一个单独的训练点,针对该训练点讲解。从语文教材的单元教学来看,教师以单元导语为基础,以教材特点为前提,对单元的训练重点进行查找后贯彻落实训练点,保证课堂所得。

比如《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最后一册教材,其中有非常丰富的表达方法和语言训练点,语用训练时应以谋篇布局为主,表达顺序、构段方式为辅。表达顺序主要以表示时间的词为起始;
构段方式需要明确中心句,以详略得当的组材和结构完整的首尾呼应对事例进行列举。课文中包括了腊月、除夕、初一、元宵和正月十九,内容众多。但众多的内容中,真正详细描写的只有除夕、初一和元宵这三个重要节点,其他方面都属于略写。从不同的语言训练点来看,教师要想精选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表达力,需要从单元导读、文本特点等多方面着手。了解读写训练重点,根据“对作者撰写民俗特点的方式进行体会”这一要求提炼出课文描述的民俗特点,尝试以自己的语言描述老北京民俗。这样能够冷静应对课文中时间跨度较大的内容,以详略得当的表达手法满足学生的读写需求。

其次,教师需要根据单元训练重点,积极应用详略得当的表达手法,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对整篇课文进行梳理,以此增强学生对课文语用的感知。接着明确学生论点,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表达方法思考交流,讨论出能够体现老北京丰富多彩民俗的表达手法,说明该表达手法具体妙在何处。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家乡过年的风俗习惯”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初步掌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其中注意详略得当的同时关注点面结合,分明主次,突出重点。

事实上,语文教学中,只有以学段的阅读目标为前提,以本组的读写训练重点为依据,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正确掌握教材,才能于大胆取舍中精选训练点,促使学生在扎实训练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增强表达力,提升学习水平。

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该对文本认真研究阅读,通过对课标的解读,掌握课标要求,如“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其次分析学段特点和文本特点,找准学习训练的切入点,以实际语用训练点为基础,制定对应的训练目标。学生在阅读训练过程中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初步体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式。

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时,需要对该课文的表达方式及该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进行研究。阅读之后能够发现,《凡卡》这篇课文表达方式的独特之处在于,凡卡写信时,穿插了两次回忆,这种表达方式被称作插叙,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说初次接触此种方式。为了减轻教学难度,也为了更高效的培养学生的表达力,教师找准教学训练点,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学习过程中领悟该方式,尝试着应用插叙方式。

如在教学时询问学生:

同学们,第四、第五、第六、十三和十四自然段,看起来与凡卡写信是否存在关联?

如果存在关联,那么体现在哪些地方,从哪看出来的?

如果不存在,那么这些段落都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何用意?

这个时候,学生通过阅读,会积极回答,如“这些段落描述的是与爷爷在一起的画面,或是守夜,或是观赏圣诞节前夜美丽的景色,或是砍伐圣诞树,看起来与凡卡写信并不存在关联”。

针对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

请思考一下,为什么本文明明是以凡卡写信为主线,却几次三番插入凡卡过往的回忆?

这么做的用意和目的是什么?

可以看出凡卡的哪些心情?

学生应根据问题继续阅读和交流,思考过后得出结论:凡卡的回忆是“乐”,和爷爷守夜、过圣诞节时是十分快乐的;
但写信时,处于现实中的凡卡是“苦”的,那儿的人都能打他的苦,生活没有指望的苦。正是这种现实中写信穿插着过往回忆的写作方式,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清楚深刻感受到凡卡的悲惨现实。

接下来教师继续教学,告诉学生这种主要情节插入相关回忆和故事的方式叫做插叙,因为能够推动情节发展,所以深受广大作家欢迎。那么同学们,通过本课学习,你们是否学会了此方法的应用?能否举例说明哪些写作中可以应用此方式?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继续积极主动的回答:“写校园、生活、课堂之类的文章时,可以采用插叙的表达手法,对以往的校园、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描述。以此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充分的表现出现如今校园、日常生活和课堂学习的快乐和趣味”。或者“写抒情文时,可以用插叙的表达手法,在对现如今烦闷的生活进行讲述时,对从前的快乐生活进行描述,以鲜明对比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烦恼郁闷进行衬托”。

学习写作的重点在于自选主题,以插叙的手法创作文章。只有找准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手法,才能让学生明白写作的重要性,避免随意练习,于领悟中加强训练,克服问题后以学段目标和文本特点寻找训练点,针对性地在语用训练下收获高效的习作质量和效率。

所谓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对事物的内部联系进行明确后对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进行探索研究。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求实,明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以文本特点为前提定下语用训练点,指导学生训练学习。

(一)挖掘教材内容,内化学生

众所周知,对学生的语感进行锻炼,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有众多精美的篇章,其中的语文美感极为丰富,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更能称得上经典。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先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讲解教材知识时利用这些知识,训练学生的表达力。

如利用日常时间,指导学生对多种精美篇章进行阅读,通过阅读积累大量词汇,积少成多后根据内化的教材知识培养语感。这样能够在教学模式的改善下,利用各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表达力。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课文中,有具体描述梨树、苹果、稻海和高粱,说梨树上挂着金黄灯笼,苹果的脸颊是红红的,稻海犹如金色波浪等等。全篇来看,这一段属于非常经典的段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句子描写,拟人化了各种事物,赋予整篇文章强烈的感染力。教学中,教师们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其对此类句子给予高度关注,通过赏析对句子的内涵深刻挖掘,掌握优美的句子后尝试着以此表达方式进行模仿类的加强训练。

除此之外,教学完知识,教师还需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景象,创作文章后应用知识和技能。如教学完《观潮》,文章从多角度对潮起的景象进行了具体描述,白线很快移来;
白浪翻滚形成了水墙;
浪潮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等等。这一描写潮起景象的段落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精美。

(二)创造条件,加强口语锻炼

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想抓住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表达力,就不能放弃任何锻炼学生说话的机会。创造条件,寻找合适的契机,引导学生摆脱场景和现实条件的束缚,根据实际引导积极锻炼口语,于实践练习下优化表达,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争辩思维,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立足学习需求明确目标,针对性地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阅读教学,还需要注重写作教学,于学生的写作训练后,指导其练习病句的修改,通过此发现和改正句子中的问题,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

比如“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小明同学没来”,乍一看去此句没有任何问题,但实际上存在语病。第一部分说“全班同学都来了”,后一部分又说“小明同学没来”,小明同学是全班同学的一份子,两者之间存在冲突。教师应该直接指出句子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修改该病句。教师的指导下,有学生认为应该这么说“全班除了小明,其他同学都来了”,也有学生表示可以这么改“班上大多学生都来了,除了小明同学”或者“全班很多同学都来了,小明同学是个例外”。

针对学生的这些说法,教师所要做的是表扬,表扬学生愿意发动脑筋思考,其次根据实际情况赞赏学生,告诉学生怎样修改是对的。病句修改课堂中,教师需要坚持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句子意思的了解,对解决问题的合适方式深入思考,抓住契机踊跃发言,在良好的口语锻炼中增强表达能力。

(三)利用童话编造,使学生趣味表达

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表明,那就是孩子具有超强的模仿能力,也有喜欢模仿他人的天性,通过模仿表达出自己的心理需求。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学会了语言,以语言对个人的想法和情感进行表达。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通过训练对学生的表达力进行培养,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锻炼,使其提升自己,正确表达。具体来说,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应用童话,或是让学生根据对童话的了解进行仿说,或是直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续写和编造童话。教师则把握训练重点,让学生反复练习。

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作者是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主要讲解的是一个贫穷女孩于举杯共庆的圣诞夜手持火柴流连于富人街,想借机卖出火柴却反被冻死街头的故事。教学中,为了学生让更好的理解课文,也为了满足学生本身的探知欲和学习心理,教师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根据课文指导学生想象,基于想象进行童话故事的后续编写。

有学生这样写:

小女孩飞去了天国,她的奶奶在那里,这次她终于看到了暖和的火炉,也终于吃到了喷香的烤鹅。她的奶奶和一群叔叔阿姨,还有年纪和她一般大的小朋友,他们都在忙碌着。绿色的圣诞树、一闪一闪的温暖黄灯、彩色的装饰物、还有美丽的飘带和五角星,这是奶奶和叔叔阿姨们送给小女孩的圣诞礼物。她终于不用忍受饥饿,也再不会感到寒冷,她身边有慈爱的奶奶,也有关爱她的叔叔,还有温柔的阿姨,他们会给她温暖,送她礼物,给予她一切她所没有的。这样的生活很幸福,她差点误以为之前的一切都是梦。

通过后续编辑的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情感,以深化课文主题,让学生更加投入到课文学习,于文章描述的内容带入情境,融入个人感情,理解文章表达的内涵。通过个人见解组织文章架构,锻炼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文章创作能力。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步把握训练点,力求精准活跃和真实。作为教师,语文教学中理应挖掘教材内容、创造表达条件、明确课程体裁后指导学生进行童话续写创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教师的指导参与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在内化的知识、充足的表达机会中精准把握训练点,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增强学生的表达力,促进学生良好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表达力凡卡课文 指向表达力提升:语言革命的应然必然江苏教育(2022年51期)2022-11-20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凡卡》续写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2021年12期)2021-07-21背课文的小偷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表达力的多元设计与实践探索——台北市南湖高级中学语文组“写∞手”教学活动探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7期)2019-05-28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语文教育表达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5年2期)2015-06-02克隆快乐阅读(2012年1期)2012-09-22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江西教育C(2009年9期)2009-12-21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09年2期)2009-02-16

推荐访问:培养学生 语言表达 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