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懋征语文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述评

文|易 进

霍懋征老师是新中国第一批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她于1943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由此开启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承担过小学多门科目的教学工作。她一直坚持在一线工作,潜心钻研,积极投身教学改革。在多年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为语文课程教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时代在不断变迁,语文课程目标、教学理念、教材选文等也在不断地变化,但霍老师等老一辈优秀教师的许多教学经验是经过实践检验,符合语文学科教学规律的,对于当下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等,可以提供很多借鉴。

霍懋征老师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明确提出语文教育要坚持文道统一。在1979 年的一次教学示范活动中,霍老师通过《毛岸英在狱中》一课展示了她对文道统一的理解,即语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的教育;
并且,思想教育要从具体课文的实际出发,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来引导。在这节课上,霍老师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岸英亲眼看到妈妈多次被敌人打得皮开肉绽”,以关键词“多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毛岸英当时的思想感情;
再结合“多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最终体会到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年仅8 岁的毛岸英的深刻影响,明白了是母亲的英勇表现使毛岸英形成了战胜敌人的勇气和智慧。学生不再是用“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等套话来解释毛岸英战胜敌人的原因。

1980 年7 月,霍懋征老师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以“语言形式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为题发言。她强调,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推卸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必须要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人民的品质(赵萱、张小武《霍懋征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时,要进行思想教育一定要从学习材料的实际出发。

(一)语文教学有明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至于文道统一的具体做法,首先要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思想教育目标。在霍老师的经典教学案例里,我们都能在“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栏看到至少一条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例如,《月光曲》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认识到贝多芬是一位同情劳动人民的伟大音乐家;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音乐美,从而受到美的教育。《李时珍》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刻苦钻研,编写了《本草纲目》;
学习李时珍刻苦钻研、认真实践的精神,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冬晚》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旧社会小车夫这样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具有不接受别人施舍的高贵品质,明白在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施舍是不能使他们彻底摆脱贫困生活和痛苦处境的。《林海》的教学要使学生感受到大兴安岭美丽的景色是那样的可爱,认识到大兴安岭的林海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些教学目标表明,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贴标签”式的说教,而是教师带领学生透过文本的语言文字感悟文本主题,体会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选择,进而在情感和思想上受到感染,逐渐对真善美产生接受和认同,对假丑恶产生拒绝和反对的态度。

(二)文章理解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文道统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在霍老师任教的时代,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选文在题材和思想情感方面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不少教师认为这些课文难学难教。霍懋征老师常常会抓住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难度的地方,通过自己的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他们的思想认识。她在备课时会反复阅读课文,努力感受文中细节所表达的情绪情感,进而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范读或讲解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感染。

例如,在教《一个苹果》一课时,在学生了解课文讲了志愿军叔叔分吃苹果的故事之后,霍老师饱含深情地向学生介绍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谈及战士们一心想着战斗,一心想着战友,心中惟独没有自己时,霍老师眼里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学生被老师的话语和情绪所感染,内心受到深深的触动。

霍老师十分重视范读,注意通过不同的语速、停顿、重音、语气表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在她的课堂上,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们,都曾在悲的地方潸然泪下,喜的地方开怀大笑;
在乐的地方忍俊不禁,怒的地方义愤填膺;
在美的地方心向往之,丑的地方厌恶嫌弃。她的一个学生在题为“潺潺的溪水”一文中这样写道:

有一天,她(指霍老师)读王愿坚的《亲人》。当读到将军满怀赤子之情,想让那位失去了儿子的盲老人相信自己就是他的亲儿子时,老师哽咽了,半天没能读出下面的字句。她的充满激情的滴滴泪水,犹如甘露,深深地渗入了我的心底。(权伟太、蒋旭东《真善美的丰碑——霍懋征语文教学思想论》,中华书局。)

此外,霍懋征老师会针对学生的阅读困惑,围绕课文的关键部分,精心设计提问和学习提示,引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对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深入思考,进而理解并接受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别了,我爱的中国》这篇课文里,“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出现了三次。有学生质疑,句子出现三次是不是重复了,有些多余。霍老师提示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从主人公“我”的角度去体会。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逐步意识到,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我”即将乘船离开,是在向亲友、向祖国告别;
第二次出现是“我”在途中目睹帝国主义的军舰停在祖国的内海,留恋与愤恨交织;
第三次出现是在大海上,“我”不忍做“不负责任地离开”的罪人,发誓要“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回国后“以更勇猛的力量”为“我爱的中国”而战斗。三句话,从惜别、留恋到内疚和决心。学生说:“课文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不是重复,而是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爱一次比一次深。”(霍懋征《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上海教育出版社。)再如,在《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是:“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霍老师请学生想想“三天三夜”和“六十九个小时”差几个小时。学生很快算出只有三个小时,说明白求恩一直战斗在手术台旁。接着,霍老师请学生联系上文的环境描写,想象这六十九个小时对于伤员、对于部队分别意味着什么,白求恩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以怎样的状态在工作。学生纷纷说出,这是伤员获得新生、重返前线杀敌、摆脱死亡的六十九小时,是部队保证胜利的六十九小时;
而白求恩就是在伤员陆续被抬来、小庙被烟雾淹没、敌机在上空盘旋、炮弹不断在周围爆炸的环境中,昼夜不停、临危不惧、将生死置之度外、对战士充满爱心地工作了六十九小时。最后,学生谈到,在他们心中,白求恩是一个高尚、对工作极端负责、对革命工作极端忠诚、对同志极端热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一连串的提问,层层推进,把学生带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不仅巩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激活了许多与课文相关的词汇、联想、情感,丰富了学生对人物形象及其精神品质的体会。

霍懋征老师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意识到,忽略学习方法的传授会制约学生进步。她认为,教师的职责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不是把知识像流水一样灌给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取水之道。

(一)语文学习一般方法的指导

就语文学习而言,学好语文的方法固然很多,人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造。但总有一些是学生需要遵循的共通的东西。霍老师将语文学习的一般方法归纳为多读、多听、多思、多问、多练,以及课前预习好、课上理解好、课后复习好,简称“五多三好”。她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对学习行为和过程的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尝试、体验、巩固这些学习方法。

“多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广泛阅读各方面的文章,并对重点文章进行反复熟读。多读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积累词汇,逐步掌握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读得越多,知识就越丰富,思路就越开阔,理解、表达起来就能运用自如。

“多听”不仅指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同学回答,而且包括在课外听广播、电视、电影中的语言。会听表现为在平时对话中识别哪些语言不正确,哪些语言正确,矫正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多思”表现为边读边想、边听边想、边看边想,具有善于思考的习惯。例如,在阅读时,评判文章的哪些地方写得好,作者是怎样表达某个意思的,类似的意思还可以怎样表达等。

“多问”需要独立思考,明确经过努力自己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一定要问师长、问同学、问字典、问书本,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霍老师主张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养成爱提问的习惯,然后再指导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多练”指多进行听说读写的实践。练习内容可以是字、词、句、段、篇、标点,活动形式可以是分析、综合、模仿、创造等。练习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一方面针对薄弱环节下苦功夫多练,另一方面通过练习要把有规律性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如叙述一件事情一定要说清楚何时、何地、何人、起因、经过、结果。

“课前预习好”是要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每次上课之前,霍老师都会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一般要求学生通读文章,通过、词典解决生字新词问题。然后边读边想,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听课的效率。

“课上理解好”主要表现为专心听讲、按老师的要求积极思考。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堂上的讲授是根据教学计划精心准备的内容,如果课堂上没有注意听和理解,课后再补会很困难,甚至会影响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学习。

“课后复习好”表现为及时、经常地回顾。除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还要自觉地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复习要注意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从中悟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进一步用规律性的知识把前后各方面内容串起来。

(二)读写方法的指导

除了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外,霍老师也很注重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具体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观察方法等。在写作方面,霍老师认为,教学生写作有一个从扶着走到独立走的过程。让学生模仿就是扶他们走路,在扶着走的时候,教师要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是很好的文章。有的课文的写作技巧、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恰到好处,很值得初学作文的小学生学习。霍老师常常结合课文的学习提出练笔要求,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例如,结合《落花生》学习选材,从生活中选取一个小东西写成有意思的文章;
模仿《陶罐和铁罐》,尝试用拟人的方式写“(开得晚的)菊花和(开得早的)红花”的故事。

相对而言,霍老师对学生进行的阅读方法指导比较多,包括分析文题的方法、质疑的方法、按照事件基本线索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等等。

不少文章的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霍老师会抓住这些文章的特点,指导学生由题目展开猜想,并对阅读做出计划;
同时,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也经常回顾题目,尝试将文中的一些细节与题目关联起来。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再结合课前预习,学生就较好地掌握了课文的中心和重点,为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做了铺垫。这样的指导实际也是在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策略,即根据文章标题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下一步还可以根据预测制订阅读计划,比如对可能是重点的部分进行细读,对其他部分可以略读。

霍老师认为,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应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她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提出质疑,有时针对课题,有时针对某个段落,有时在全篇课文读完之后。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表现出肯定和接纳的态度,即便学生提出的问题脱离文本主旨,她也不会表示否定,而是赞赏学生的努力尝试,告诉学生把问题留待课下解决。她会对学生的提问方式进行指导,抓住学生提出的好问题组织全班同学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有的与文章的重点部分或内容主旨有关,有的是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文章提出的质疑。霍老师会告诉学生哪些问题提得好,解释这些问题好在何处,并请学生分享他们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

针对当时小学课文多是记叙文的实际情况,霍老师以课文为例,告诉学生,一般的记叙文差不多都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在阅读这类文章时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读,写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写。有时候,一篇文章可能写几件事,其中一件事也可能有完整的情节。例如,在《草地夜行》一课中,霍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逐步完善板书,列出文本的基本线索,再请几个同学借助板书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霍老师随后总结道:故事从小红军掉队开始,这是故事的起因;
老红军帮助赶路是故事的发展;
最后小红军赶上了队伍,这是故事的结束。这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这之后,霍老师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的第二部分,借助幻灯片提示学生,这个中心段也是一个完整的情节,叙述的是老红军如何帮助小红军赶路。起因是老红军出现,发展是老红军背着小红军前进,高潮是老红军光荣牺牲,结束是小红军万分悲痛。最后,霍老师指出这篇课文代表着一类课文,读文章从审题开始,先试着找到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束;
再根据主要内容找到文章的中心部分,同样按照事情的起因、发展、高潮、结束的顺序把事情说清楚。

霍懋征老师认为,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采用适当的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她提出,语文教学除了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思维训练外,还要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语文课堂和课后活动进行通盘考虑。她以促进学生学习为目标,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就讲练结合、多篇课文组合教学、课内外整合等形成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一)讲练结合

霍老师认为,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讲得越多越好,似乎只要讲得多,学生才能学得多。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学生的学习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可能一口气吃成大胖子。想在一节课内让学生能够掌握所涉及的所有知识,那是不可能的。想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就必须在精讲和多练上下功夫。

精讲不是讲得越细越好,也不是简单地少讲,更不是只读不讲。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找出重点、难点,讲文章的精华,讲规律性的东西,讲学生不懂但又必须掌握的难点。要讲得准确、精练,特别是要善于在关键处启发、点拨学生的思维。

多练是因为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练习才能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课堂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霍老师指出,无论什么方法,都应该遵循四条原则:一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要求实事求是地展开练习,不搞形式主义;
二是特别要注意把有规律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技能;
三是启发学生尽可能联系新旧知识,将其结合起来;
四是照顾到全班同学的差异。

霍老师主张及实践的课堂练习形式有很多。第一是以类似内容引导学生练习。当课文之中出现相似段落时,霍老师仅仅教授一到两段,剩下的留给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生可以模仿老师教授的方法,自己对文本进行概括总结。第二是结合课文的阅读理解,穿插进行字词句和口语表达练习,如回答问题时把话说清楚、结合课文练习对话等。第三是在学生力所能及时,教师不要讲出所有的教学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说,帮助学生自己分析。第四是通过小组活动展开练习,让学生有更多的表达机会,锻炼口语表达,相互评价、互相学习,锻炼合作能力。第五是提供其他阅读材料,让学生迁移运用新学到的阅读方法或者朗读技巧等。第六是安排巩固性训练,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和技能;
或者安排创造性练习,如看图说话、口头作文等。

部分教师常常感到课堂时间不够讲,找不出时间给学生练习。对此,霍老师认为是教师把“讲”和“练”割裂开来了,认为“讲”是教师的工作,而“练”只是学生的任务,教学任务最终完成与否,全由教师的“讲”来决定。其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和“学生练”是统一的,是同一个活动的两个方面而已。两者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语文能力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既是讲和练共同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师和学生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的共同任务”(梁进军《霍懋征教育思想与实践》,北京世纪和平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中心)。

(二)组合阅读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霍老师曾尝试将多篇课文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她深入研读各年级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分析各篇课文可以承载的教学内容,再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课文进行重组,同时适当补充来自课外的阅读文本材料。她把相同类型的文章组成一个单元,重点教一两篇,突出其基本规律,以带动学习其他几篇,促进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如在三年级的教学中,她把古今中外相关的寓言组成一组,重点分析寓言的词语、了解寓言的因果关系,最后揭示寓意。学生掌握学习寓言的方法后,再读其他的寓言作品。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使他们掌握了寓言作品的特点,提高了理解寓言的能力。

有的时候,她会为了配合某一阶段思想教育的需要,在不打乱整个学期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教材课文进行重新安排。例如,四年级下学期,围绕贯彻《小学生守则》、培养良好学习态度这一目标,霍老师将《珍贵的教科书》《董老学习的故事》《马克思的好学精神》《纪昌学射》与《泉子学文化》五篇课文组合起来,补充王冕学画及古人映雪囊萤等刻苦学习的故事,既教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

霍老师曾经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带领学生读了95 篇课文,在四年级第二学期用七周时间指导学生学完教材里的全部课文,随后补充阅读了42 篇文章。这些课文的学习都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主要在课堂上开展练习,因此,学生的负担没有随着课文数量的增加而加重,基本上做到了堂堂消化、课课吸收。

(三)课内外整合

霍老师认为,课堂教学的时间以及教材囊括的课程内容非常有限,但课外活动的潜力却可以无限拓展,能够提供给学生许多在课堂中无法接触和学习到的宝贵知识和经验;
而且语文源于生活,应最终回归生活,实现“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她非常重视课内学习与课外拓展的有机结合。课内主要指导学生精读范文,教会他们怎样读书,掌握读书的方法,同时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引导。

在课外阅读方面,霍老师经常结合所学课文给学生介绍整本书,建议他们课后去读,如学习《我要读书》这一课,就介绍《高玉宝》一书;
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就介绍《安徒生童话选》一书;
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一课,就介绍《小英雄雨来》一书。有时候,霍老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书介绍给学生。讲到最精彩、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地方,突然刹车,不讲了,让学生自己去读。每逢节假日,霍老师就提前准备一些书,推荐给学生,并鼓励学生摘录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等学生返校后,霍老师请学生展示和交流他们的阅读笔记,并给予表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和热情。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有益的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霍老师设计了许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小组,如朗诵组、诗歌组、写作组、板报组等。学生可以在各自小组内合作开展专项性的语文练习,以锻炼能力。霍老师还结合班会时间举行讲故事比赛,组织诗歌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会;
每过一段时间召开一次“赞祖国的语言文化”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成语接龙”“谚语对仗”“成语对仗”等活动。

她还按照学校制订的学期计划,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参观、调查、访问、游览等各种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霍老师会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他们观察、思考、练习语言表达。例如,霍老师曾经组织六年级学生进行过一次社会调查。事前,她和小干部一起到公共汽车站、西单商场、街道工厂、学校、药店等处进行联系沟通,安排活动内容。全班分成5 个小组,分头制订调查计划、实地搜集资料、讨论总结、撰写调查报告。学生走向社会,真实地了解祖国的巨大变化,不仅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在交往、表达,听、说、写、画、讲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有一位学生写道:

国庆10 周年时,我们自己写词,自己作曲,自己排练歌唱伟大祖国的歌曲。同学间出现了矛盾,发生了打架现象,我们自己开队会处理解决。我们还给二年级小同学当辅导员,给小弟弟小妹妹们修理桌椅……一位来学习参观的外国专家伸着大拇指夸奖道:“这些孩子能力很强呢!”(崔峦、陈先云主编《斯霞、霍懋征、袁瑢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总而言之,霍懋征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摸索、尝试、反思、总结,一直都围绕着一个目标,那就是通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师不仅要学习霍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而且要学习她持续不断学习和开展实践探索的工作状态。无论是在承担学制改革实验任务、被选派参与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工作的特殊时期,还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霍老师都会抓住机会向其他优秀教师及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学习;
她广泛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领域的相关著作,积极尝试在实践中运用理论、检验理论,进而创造理论。在60 余年的教育生涯中,霍老师大部分时间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工作。她曾在教学改革中,为提高教学速度和效率,每教完一课书就去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听取学生的反馈,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她还经常和其他教师,包括其他学科、其他学段的教师交流、研讨,反复琢磨教学设计,合作探讨小学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规律。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2021年9期)2021-12-06背课文的小偷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背课文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老师,节日快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5年9期)2016-03-03老师的见面礼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0期)2015-10-14六·一放假么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5年6期)2015-07-03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语文妙脆角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4期)2009-05-11

推荐访问:述评 语文教育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