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研究报告

□卢冰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黄河沿岸保留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河南省内的黄河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众多,为我们研究黄河文化和中原文明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梳理河南省黄河文化遗产资源,概括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分析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评估体系、完善体制机制、统筹系统性工程、创新传播渠道、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黄河文化遗产转化方式等具体的建议,为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提供文化支撑。

黄河流域分布着众多的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与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众多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黄河流域产生的河图洛书、儒家经典、先秦诸子学说及大量典籍,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从存在形态上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有53项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河南就占了5项: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其中,大运河河南段流经郑州、洛阳、商丘、开封、新乡、焦作、鹤壁、安阳等8座城市,涵盖了洛阳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汴河)郑州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南关段、通济渠(汴河)商丘夏邑段,永济渠(卫河)滑县-鹤壁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等7处遗产。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遗产点共有22处,其中河南段有4处,分别为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和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

黄河流域的5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郑州、安阳)中4座古都位于河南。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形成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河南有16处遗址入选,数量在所涉及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位居第一。这16处遗址分别是仰韶村遗址、北阳平遗址、大河村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殷墟、郑韩故城、汉魏洛阳故城、邙山陵墓群、隋唐洛阳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宋陵、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概括而言,河南的黄河文化遗产可以分为古文明遗址、都城遗址、古建筑、河道工程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其中古文明遗址包括南召猿人遗址、“许昌人”遗址、贾湖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址、太昊陵、仰韶文化遗址、黄帝故里、二里头文化遗址等;
都城遗址包括郑州商城遗址、商丘古城、安阳殷墟、隋唐洛阳城遗址、开封宋城遗址等;
古建筑包括白马寺、龙门石窟、中岳庙、嵩阳书院、应天书院、吕祖庙、嘉应观等;
水体景观有三门峡大坝风景区和孟津黄河湿地等。堤防及河道工程景观有黄河花园口旅游区、濮阳黄河水利风景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黄帝传说、大禹神话传说、黄河澄泥砚、黄河号子、黄河祭祀、河神传说、河洛大鼓、洛阳海神乐、伏羲太昊陵祭典、老子生日祭典、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周易文化、八卦符号文化等,此外还有黄河流域的传统村落、传统农耕技术和水利工程技术、民俗节庆、民间文艺、民间手工艺等。

从李家沟、赵庄、老奶奶庙等多个旧石器时代的关键遗址到裴李岗、仰韶、龙山等新石器遗址,文明薪火代代相承。这些文化遗址共同见证了黄河文化最早的根脉,对拓展考古工作以及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多措并举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力,借助整体规划设计重塑城市形象,依托文旅融合发展推动黄河文化遗产资源的转化,通过制度设计、资源整合等方式建立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转化机制。

(一)活态化呈现黄河文化遗产,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保护文化遗产的最终目标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活化、创新、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到保护与弘扬文化遗产资源的工作中,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河南省积极开展城市文化活动,多样化地呈现文化遗产,提升区域文化的凝聚力。郑州、洛阳先后作为主场城市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郑州市惠济区举办了“惠有约·奇豫黄河”黄河文化系列采风活动,《寻迹城市故事》栏目寻找惠济区的城市文化故事和城市经济活力。洛阳市举办了“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活动,共有超过30项非遗创意项目和近百项非遗消费体验和展示展演项目,带动了文旅产业的提质升级。开封市博物馆联合陕西、浙江、江西、辽宁、天津等省(市)的13家文博单位举办《风·雅宋——宋代文物展》,展出300余件精美且贴近宋人生活的文物,同时还进行了“千年风雅打开宋潮”宋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精选文创作品展示,及宋人“四雅”、大晟乐舞、宋服秀等互动展演。同步进行的还有社教、大宋运动会、宋史专家讲座等一系列活动。

(二)整体规划黄河文化遗产,推动城市转型升级

河南省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做好黄河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规划,以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为抓手带动市县积极参与到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保护地方文脉,发展地方经济的洪流中,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展示文化自信。新郑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竹桂园旅游集团、宋城集团联手打造的黄帝千古情文化旅游景区以弘扬黄帝文化为己任,依托中原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度挖掘以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等为代表的人文历史资源,与享誉世界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交相辉映。开封基于旅游文化名城的城市功能地位,立足于丰富的宋都文化资源,不断深化与提升城市文旅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着力推进城摞城遗址博物馆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打造开封文化客厅等城市文化名片,通过“文化+”理念促进文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

(三)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化资源转化

2019年,河南省文旅部门发布了“春满中原 老家河南”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安排了7万多场公共文化活动、200家景区优惠打折、近百种非遗项目集中进行展示展演。为了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讲好“黄河故事”,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挖掘整理了3条黄河文化的特色主题游,共涵盖古都探源、寻根问祖等9条线路,旨在将河南省内黄河流域厚重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转化为立体化、沉浸式的文旅产品,积极发展研学旅游、生态旅游等,让“游黄河”成为游客最喜欢的选择,将黄河文化主题游打造成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旅游带。

(一)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

由于文化资源保护工程涉及产权、人口等多方面的问题,实施起来程序繁杂且存在资金缺口、政策保障等问题,使得很多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保护力度不足。此外,还有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拆迁、改建等行为对一些文化遗产或人文环境造成了直接的破坏。同时,由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而导致文化遗产保护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

(二)文化遗产资源转化程度不高

黄河文化遗产范围广、体量大,但开发利用的效能不高,生产性传承不够,损害了继承发扬的效果。黄河文化遗产的创意表达不足,文化要素整合能力不强,资本、技术、人才、平台的支撑不足,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不高。传承利用的项目少且难落地。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未能凸显。文化产品的品类不够丰富,文化产品须提质升级。

黄河流域因其幅员辽阔,保留的黄河文化遗产极其丰富。针对当前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从建立评估体系、完善体制机制、统筹系统性工程、创新传播渠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文化资源的转化方式等方面发力,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黄河文化资源。

(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文化遗产赖以存续的环境不断地被破坏。各级部门必须在城市发展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权衡取舍,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首要前提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遗产评估体系,以全面地科学地评估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每一类文化遗产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某些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效益的文化遗产因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濒临消亡,而商业价值大的文化遗产也面临着过度开发而导致的文化遗产属性被破坏的问题。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为后续的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和利用打好基础。

(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

现有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多偏重于指导和建议,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只规定了相关机构有宣传展览的义务,但并没有提出相应的奖惩机制。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传承人的定义仅限于“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大量未被认定的传承人的权益无法获得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但不能仅仅依靠行政命令,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流程和保护机制,包含项目申报、工程建设、资金使用以及后续的监督管理等。还要健全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2016年,《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洛阳市作为地级市颁布非遗保护条例为全省第一家、全国第二家,地方性非遗保护工作法治化走在了全国前列。

(三)大力实施系统性保护工程

对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主要体现在全方位、整体性和协作性三方面。全方位的文化遗产保护是指保护的方式方法,包括技术手段、责任落实和监督检查流程等。整体性主要是指在单一的文化遗产之外更要注重文化遗址所在的历史街区、人文环境的保护,使之融入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市民的文化生活中。协作性主要体现在各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和沟通,综合考虑黄河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和价值意义,制定出科学的发展规划。黄河流域地跨9省(区),各个省(区)之间也要建立沟通合作机制,统筹规划黄河历史遗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黄河文化综合展示体系等工作。

(四)创新黄河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

举办优质展览活动,在充分掌握文物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不断丰富展览形式,让更多的观众感知到中国历史的厚重和中华文化的魅力。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不断增强文化资源的生动化呈现和沉浸式体验,丰富展示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增强文化资源的转化效能,使游客可知、可感、可体验。除了传统的场馆展示之外,还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和扩大传播范围,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推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和展示活动持续化、常态化开展,要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传播的新渠道以进一步增强民众的文化体验感和获得感。

(五)创新非遗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民间说唱艺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日渐消亡,很难吸纳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的行列之中,人才缺乏导致传承渠道不畅的问题亟须解决。非遗项目传承之难源于技艺繁难,加上原有的家族式传承模式的弊端和世俗观念的影响,有些项目又无法直接兑换成经济利益,久而久之就导致许多非遗项目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故去而逐渐消失。建立非遗数据库,用图像和音频、视频等数字化的形式来保存濒危的文化遗产资源,同时也实现了文化遗产资源的共建共享。平顶山市建立马街书会专业档案室和数据中心以及多个本地曲艺曲种传习所,就是积极的探索案例。同时还要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非遗传承的工作中。

(六)创新黄河文化遗产资源的转化方式

应成立专业的黄河文化研究机构,持续开展黄河故事、黄河文化的挖掘整理和转化传播。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可以推出《黄河故事》系列新型文艺作品,以新形式、新手段、新渠道实现黄河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让文物活起来。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创意产品,形成具有一定美誉度的文化品牌,可以有力地推动文化资源的市场化,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从历史文化中来、到现代生活中去的目标。

猜你喜欢 遗址黄河文化遗产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疯狂英语·新阅版(2022年2期)2022-03-17西域门户——两关遗址中老年保健(2021年12期)2021-08-24辽上京遗址辽金历史与考古(2021年0期)2021-07-29与文化遗产相遇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多彩黄河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黄河宁,天下平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黄河』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Tough Nut to Crack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3期)2019-07-01

推荐访问:黄河 河南 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