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理念下的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模式分析

苏蕾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新时期,随着“立德树人”这一理念的提出,高校本应做好立德工作,促使树人目标得以实现。但目前一些高校未能正视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以音乐专业教育为例,许多教师没有辩证地看待立德与树人之间的关系,音乐教学中尚未全面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对此,高校音乐教师应转变教学思维,注重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更好地培育音乐人才。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会觉得学习文化知识枯燥又乏味,整日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很难在知识的海洋里体验到学习乐趣。与这些文化课程相比,音乐能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学生通过聆听优美的乐曲,学习音乐知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认知,净化他们的心灵,使学生更好地吸纳文化知识,打开艺术大门,满足学生内心对于音乐知识的渴望。在音乐教学中,高校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学情,采取兴趣式教学方法,营造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学习中开发心智,在活动中展开联想,在交流中获得成长。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校开设音乐专业课程,不仅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优势,而且通过教育引导,还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高校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演唱,与学生互动,表达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且学会创造音乐,在这之中,学生将接触到更多的民族传统音乐,受其熏陶,对一个民族的文化产生深厚的感情,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可以说,每一部音乐作品创作背后都与当时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实时变化有着密切联系,作品的题材、内容和演奏风格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教师借助音乐作品讲解人文历史,打开学生的思维,扩展知识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

音乐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标准化、系统化的音乐教育影响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提升他们的高级审美趣味,避免学生在文化大融合的时代下受庸俗、低俗音乐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发掘正能量,发扬音乐教育中的人文价值。而且,高校通过开展教学实践,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的乐曲,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促使学生在欣赏、演奏过程中,逐渐提升自身判断能力,唤醒学生对美好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让他们获得艺术素养的提升,以及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双丰收。

目前,国家及社会在推动教育形式改革与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不再将教改及育人重点聚焦于文化课教学质效提升上,而是将教育目光放得更长远,致力于通过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对于各大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今社会以人才竞争最为突出,为了向社会输出更多的人才,这些高校仍将文化课教学摆在育人的首要位置,课程设置、结构调整以及教学设计等方面也都是围绕文化课展开的,鲜少能够看到高校在音乐课、美术课或体育课等非文化课程上下功夫。也正是由于高校对于文化课教学太过重视,忽视了音乐专业课程教学,音乐课在总课时中占比较少,如此大的课程误差,难免会让学生产生错误认知,对音乐专业相关课程形成偏见,于是学生就会出现消极懈怠的心理,不利于自身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传统教育观根深蒂固

高校音乐教育是对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延续和深化,相比高中音乐教育,高校的教育内容更为具体、更专业,也更加全面,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歌曲演唱、乐器演奏、伴奏指挥以及舞台表演等技能,所教授的知识也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日渐深化,高校音乐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不过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这些教育者缺少前瞻性,特别是在当下快节奏生活时代,教育也追求速成,教师过于看重效果,反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目的和育人价值。高校批量生产式地培养人才,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理论知识,久而久之,音乐课程失去了趣味,学生也会感觉音乐学习寡淡无趣,难以真正理解音乐学习的内涵,失去了音乐教育的真正意义。

(二)过于重理论、轻实践

推进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模式的优化与改进,简单来说,就是要抓好教育质量,努力提升教学成效。不过,受固化思维的影响,以往一些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早已经根深蒂固,深植于师生的内心深处,许多教师认识不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秉承“严管课堂”的理念,注重讲解音乐理论知识,没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这必然会陷入我们所说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误区,而且,有部分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过于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掌握情况,却不关心学生的内心活动,一味地讲解理论知识,致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学生自学意识和关键能力的发展。

(三)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所具备的能力素养与教学质量是直接挂钩的,倘若缺乏专业教师,那么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质效也会受到影响。高校要让音乐专业教育成为同类学校中的翘楚,就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因此,高校在聘用音乐教师时,既要考查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执教能力和水平,还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音乐素养,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合理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应当全面渗透立德树人理念,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识这一学科,结合育人需求,更新教学思想,找出当下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法、内容等,解决实际问题。音乐教师除了肯定音乐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也要将个人的授课风格融入教学中,以身作则,重视人文素养培养,使学生适应专业化教育需求。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由于市场竞争,使得很多东西变得功利化,高校在育人过程中,也会通过与企业合作或者组织社团拉赞助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这就容易导致一些比赛活动与经济利益挂钩,在这种社会风气下,学生也会受到影响。为此,教师更要利用音乐净化学生心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音乐教育变得更加有意义。同时,教师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做好定位,目的是要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因此,在育人方面,音乐教师要结合该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做好教学规划,实施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结构

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模式改革应从优化课程结构着手,可以分学年开展教学实践,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舞台表演能力。

第一学年,从引入教学开始。高校音乐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计划,重构知识体系,利用通识教育平台,向学生普及专业理论知识,为学生学好技能课程打好基础。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讲授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亲身接触舞台,安排专业教师来指导,带领学生排练,使学生有更多参与实践训练的机会。

第二学年,从加强教学着手。音乐教师可以结合第一学年的教学成果,对本学期课程内容进行深化,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通过多渠道和多元化方法,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延伸和发展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问题,要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走进他们的心里,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逐步深化专业理论,培养“多能”学生。

第三学年,从深化教学抓起。前面所述,都是针对强化理论知识、提高音乐技能而言,主要立足于“多能”的展开,培养专业型音乐人才。在第三学期,除了抓好理论教学外,更要将焦点放在实践指导上,结合学生发展情况,了解就业前景和岗位需求,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适当增加总课时量,全面强化专业技能,并以岗位要求为根据,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关注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开展第二课堂,不断丰富音乐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四学年,从汇报成果分析。分层设置音乐专业课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开设音乐课程时不能只将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提升上,还要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符合大学生就业发展需求,拓展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继续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也要将通俗音乐、大众音乐、民族学概论等内容融入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1.全面普及模式

近些年,高校招收学生的数量持续增加,但是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水平及其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进行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快或者放慢教学进度,细化知识内容,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自身的鉴赏能力和演奏技能也得以提升。可以采取“普及——提高”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全面普及音乐知识,确保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再进行深度讲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要想使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出最大成效,教师要在教学前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进入到音乐学习氛围中,充分感受乐曲的美妙和音乐魅力。例如,在讲授旋律音乐知识时,列举实际案例,用1=C2/4 旋律曲子,阐述关于平行旋律的有关知识,或者用1=D4/4 旋律曲子,说明关于下行旋律的有关知识,亦或者可用1=A3/4旋律曲子,讲授关于下行旋律有关知识。教师以这三种类型旋律曲子来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聆听获得不同的感受,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带领学生鉴赏音乐作品,并加以分析,使学生形成独到的见解,在音乐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2.内外结合模式

高校音乐专业教育教学中,可应用“课内+课外”模式,提升教学质效,促进专业化人才培养。在课内,高校音乐教师要采取多元化方式,分析不同音乐歌曲的演唱形式和艺术风格,引领学生深入分析,通过聆听、鉴赏,进行模仿或联想,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感悟音乐美,学会创造音乐美,同时,高校音乐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在课外,利用微信、学习平台、微视频等进行音乐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讲解不同的知识,确保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学有所长。例如,在教《野玫瑰》时,教师提前录制短视频,在课前播放,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讲述作品中呈现的民族特点,制作视频时,将时间控制在10—15 分钟之内,使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教师也可以用视频细化音乐知识内容,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或是难以掌握的歌唱技巧、演奏技法等详细讲解,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深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而教师也可利用这种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轻松掌握乐理知识,增进师生互动,打造更高效的音乐课堂。

3.学习实践模式

音乐教育不仅要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这也是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践检验中得到锻炼,自身歌唱能力和表演技能才能得以提升,进而获得成长。高校音乐教师要想变革课程教学方法,要重视实践教学,采取“学习—实践”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体验音乐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发现音乐美,并创造音乐美。不过就目前来看,国内不少高等院校在音乐教育中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仍将理论课教学摆在首要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得到实训机会,实践能力发展也成了一个难题。而改善目前教学现状的最好办法,就是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起来,设法构建第二课堂,举办一些校园音乐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跃学校音乐文化氛围,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展示舞台,使他们有机会灵活运用知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高校或艺术院校可以定期开展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如音乐节、校园歌手比赛、麦霸联谊等,不强制要求所有学生参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参与活动,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在学生参赛过程中,教师不得过多干预,应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释放他们的天性,学生可以自由演唱,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教师的不干预并非是放任不管,在整个活动中,教师作为评审团成员,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表现,如歌曲选材、音色音准、演唱技巧运用以及表演状态等,记录他们的不足,及时给出改进意见,或者进行针对性辅导,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歌唱技法更加精炼、音乐水平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反馈情况,也可以调整后续教学活动。另外,当学生登台表演前,教师还要做好必要的心理辅导,平复学生心情,使他们以从容、冷静的心态面对每一次表演,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恐惧,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个性化发展,也使课程改革更加顺利。

4.互动教学模式

为了顺应音乐课程改革要求,推进音乐专业课程教育模式创新与优化时,高校音乐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改进教学方法,重塑师生关系,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方式,将课程教学转变为一种知识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如此一来,学生也可以在富有民主气息的课堂中更好地感受音乐文化的气息和魅力。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思想束缚,全面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应用双向互动式授课模式,将音乐专业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和拆分,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进行模块化授课,如乐理知识讲授、专项训练、课题讨论、小组合作等,让课堂“活”起来,体现出音乐课程教学趣味性、开放性。另外,教师也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音乐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构建网络课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整合在线学习资源,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使教学不再受时空限制,而且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来创设情境,更易于提升教学质效。比如,学生在学习乐理知识时,播放相关乐曲,让学生欣赏,重点讲解理论知识,传授乐曲演奏技巧,如一些经典的片段,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音调和旋律,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锐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四)重视优质师资团队建设

高校教师的执教能力、素质水平关乎着专业课程教学质量,要想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扎实的职教技能,更重要的是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因此,高校要加强优质教师团队建设,一般情况下,高校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其一,引进人才。高校应当积极寻找有效的营销策略,多渠道、多途径引进专业水平高的音乐人才,壮大教师队伍,以点带面地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可以实行“老带新”活动,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领并指导新教师,增进彼此交流,共同为高校音乐教育模式革新建言献策;
其二,加强培训。高校建设教师队伍的重点,就是要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面向音乐专业教师开展培训,为在职在岗教师寻找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与各种活动,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育方法,将立德树人理念根植于心中,提升专业素养。高校也要定期组织教师外研,让教师有机会走出学校进修。此外,高校教师也要有提升自我、完善能力的意识,主动利用身边资源,向行业内优秀教师看齐,总结经验和教训,反思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提升执教能力;
其三,保障机制。高校应建立科学的制度保障机制,保证师资稳定性,可适当提高福利待遇,以激励的手段促进教师团队质量得到优化。

对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文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事实上,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乐理知识和表演技巧,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可以说,这项教育任务十分艰巨。高校音乐教师更要承担起教育职责,实施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优化音乐课程结构,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立德素养音乐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学习与科普(2022年16期)2022-04-23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10期)2021-11-01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一使用)(2021年1期)2021-03-19多思少箅彰显素养福建中学数学(2021年1期)2021-02-28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音乐东方艺术·大家(2016年6期)2016-09-05音乐数位时尚·环球生活(2009年8期)2009-11-19

推荐访问:树人 理念 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