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探讨

王宇 李金泽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8)

五千年的栉风沐雨;
五千年的岁月沧桑;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
五千年的风华正茂;
在这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中,历史悠久的中国积累了一批批博大精深的文化资源,并在今天仍被保护得完好无损。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确实如此,当下的中国正向发达国家的目标逐步靠近,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是推动此目标的重要一步,后世的设计者可以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与研究来窥探到古人在艺术设计方面的超前智慧结晶,通过将这些智慧结晶与当下风靡的时尚元素设计相结合,创作出一批带着国人智慧结晶的现代化艺术作品,形成富有中国特色文化元素的设计作品。结合当下时代的时尚潮流,融入古人智慧结晶,打破艺术枷锁,重新定义艺术,设计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特色的艺术作品,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并且近些年来,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小到家具平面设计,大到室内传统化装修设计,乃至园林风景区的古艺术设计,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当代设计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认可,对传统文化理念的创造性利用,凭借着自身丰富的设计经验,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将其加工成为设计符号,不仅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还巧妙地设计出满足于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超群的艺术作品,令人眼前一亮。

(一)“非遗”传统文化元素

在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之中,充满智慧的先辈通过自身所需并结合当时所处的环境一点点摸索创造出适合其自身运用的传统文化元素,而这些元素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用他那古今横贯的长线,串联着“非遗”文化无限的力量,带给人惊奇。这种通过不同方式传承下来的成果,都应该是被后人敬佩赞美的传统文化。广东世家服装设计师严月娥以光影间的斑驳作为设计灵感,展现婚纱礼服中少见的灵动与沉稳。把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在轻晚礼服设计上,精致得恰到好处的细节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呈现传统元素之美。在瑞士伯尼尔大学读研的蔡伟图也曾说过“我们大胆地对非遗传统文化的特色工艺进行创新设计,首先体现在国际流行元素的融入上,比如运用永恒流行的红黑白为主色,萃取瑶绣物相形纹相互融合。”“非遗”传统文化就是要顺应时间的白驹过隙,进行不断的改革探索,使“非遗”后继有人。56个民族,56朵花,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一个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特色“非遗”传统文化,而“非遗”文化元素就是要在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中去发掘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元素,进而衍生出各种带有浓厚“非遗”色彩的艺术作品。依据这些观点,设计师就要更加肯定将“非遗”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的决心,因为这些都是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所留给现代人的珍贵财富,只有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财富,才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骄傲与自豪。

(二)当代艺术设计

当代艺术设计并不是字面意思所理解的现在的设计,从艺术的领域来讲,当代艺术设计是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之后的整个西方国家艺术领域的发展,而这种艺术之所以被称之为“当代艺术设计”是因为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过程中追求的改变,设计师的这种艺术创作追求越来越趋向“以人为本”,在二十世纪以来,尤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手工业文明迅速崛起,产生了许多当代的艺术设计派,例如: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的表现主义;
毕加索、布拉克、M.洛朗森、G.阿波利奈尔、A.萨尔蒙、M.雷纳尔、J.格里斯、F.莱热等的立体派;
巴拉(Balla·Giacomo)、薄邱尼(Umberto Boccioni)、塞佛里尼(Gino Severini)、杜桑(Duchamp)的未来派;
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 西斯莱、德加、科罗、莫里索、巴齐约等的印象派均属于现代设计的范畴领域。但由于我国对当代设计领域还处于懵懂阶段,相对欧美国家还是比较逊色的,国内设计师还没有形成与经济环境相适应的设计理念,仍然过度依赖于国外的一些著名设计理念,未能探索出适合中国的发展的设计,这也是我国设计行业未能领先于世界立足于设计之林的重要原因。

(三)我国“非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政府和国家对“非遗”传统民族文化尤其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表达出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尊崇,“文化自信”更是成为现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对习主席的话进行分析理解后,从中可以体会到习主席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这段话还对我国现代化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和思路,设计师应在设计中紧紧抓住自己国家的国粹精髓,有目的地将“非遗”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当代文化设计作品之中。这不仅仅能够提高设计师的文化涵养、设计灵感、知识底蕴、作品层次,还能够利用当代艺术设计作品为“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播载体,有利于向各个国家设计者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国外设计者被中国“非遗”之美所吸引,使我国“非遗”文化更好地被继承下去,凸显出我国文化自信的底蕴内涵。

(一)“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设计也被称之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与表现的方式,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创造符号、图片、文字,凭借于此作出能够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图形的搭配与手工设计技巧的选择都是十分重要的,若设计师在当代艺术设计作品中加入“非遗”传统文化元素,所设计出来的作品更会让人眼前一亮。例如,在“非遗”传统文化元素中,各式各样的刺绣手法一直在人们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广绣是粤绣之一,也是岭南特色工艺非遗传承经典之一,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民间刺绣工艺的总称,与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其针法变化无常,针步均匀,能巧妙运用针法丝理表现物象的肌理;
题材广泛,色彩丰富,注重光和影的和谐运用;
不仅讲究刺绣的针法技术,更加注重绣品的艺术效果,讲求“功”为“艺”用。广绣远看非常醒目,近看又精细非常,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立体性强,具有极高的装饰性、艺术性。人物绣和花鸟绣是广绣的主要产品,或生机勃勃,或富贵吉祥,饱含装饰趣味和审美,往往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祝愿。香云纱染整技艺也是岭南特色工艺非遗传承经典之一,位于素有“南国丝都”之称的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香云纱又名“响云纱”,它日晒和水洗牢度佳、防水性强、易洗易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不易起皱、经久耐穿等特点,一直广受大众好评。在永乐年间,香云纱就已名扬国外,广泛地被外国人所进口,在清末民初时期生产的香云纱更是深受国外市场的一顿好评,被海外人士一致誉为“黑色闪光珍珠”服装。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吉祥图案也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设计师在进行平面设计时要充分深入挖掘设计背后的所要向大众消费者所传递的设计思想理念,要有目的地将“非遗”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平面设计中去。佛山狮头是广东省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岭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始于乾隆年间,其造型,一般是双腮、圆唇、明牙、震舌,两边嘴角后面还有细腮和9只细翅,它的最大特色是造型生动传神,设色鲜艳美观,制作精巧坚固,故有佛山醒狮之称。设计师们可以在产品设计者使用“佛山醒狮”的图像元素,预报吉祥之意。将传统岭南“非遗”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作品相结合能够增强整个设计的典雅与端庄,体现出国人对“非遗”传统文化的自信感与骄傲感。总而言之,设计师应充分利用“非遗”传统文化元素,使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大放光彩,更好地突出所设计作品的目的与内涵。

(二)“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室内装潢设计中的应用

每一位房子主人都希望自己栖息之地能够一辈子百看不厌,即使住上很多年也还可以对整个房屋设计充满新鲜感、艺术感。并且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也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质量层次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所以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室内装饰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地转变装修风格,又能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2]。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室内装潢的美观度也越来越严格,室内装潢能够展现出一个人对生活的品味和精神上的追求,客人可以透过对室内各种家具装饰品的摆放一定程度地看出房屋主人的品味与性格。新中式设计风格在最近的市场上所向风靡,其背后的原因大多数都是国人对传统文化意识的认可以及推崇。中国文化讲究“精、气、神”,而将这些运用到家具装潢上也是不谋而合的。提倡简约质朴,因此在进行室内装饰物摆件时,可以选择实木或者原木的摆件或者装饰物品,体现出原汁原味树木的自然美与线条美,凭借着大自然原始的木材造型以及纹理来给人一种亲切的自然之感,这与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不谋而合。可以选择佛山木雕,佛山木雕是珠江三角洲民间的一种雕刻艺术,主要分布于佛山市禅城、南海、三水区及广州市部分城区,是我国岭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被国家列为二级保护文物。兴起于明朝,鼎盛于清代中晚期。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清代佛山木雕业已有雕花行等店铺十余家,咸丰初年(1851年)成立了兴华堂木雕同业公会,光绪初年(1875年)又组织了木雕行业公会,当时能工巧匠辈出,木雕工艺争妍斗丽。佛山木雕主要以柚木、樟木和杉木为材质,间有紫檀木、花梨木,独具东方神韵。有镂空、线刻、薄雕、浮雕、高浮雕、多层次高浮雕等多种手法;
技巧上刀法利落,夸张洗练,浑厚有力;
刻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对称均匀,充实丰满;
风格凝重、粗犷、豪放。

(三)“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非遗”传统文化,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非常重要,是我国经历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流传下来的文化博大精深,若能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园林设计中,可产生独具特色的视觉效果,让现代园林变得更有魅力,也能满足大众日益提升的审美情趣[3]。设计师对风景园林的规划就是要将指定的区域环境进行人为加工设计进而创造出一片令人民群众满意、适合人民群众休息的区域。园林设计是我国进行传统文化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表达方式,受古代园林设计思想理念的影响,中国园林设计大多数以自然为主,并在其附近设计一些亭台、楼阁等建筑设施,供人欣赏休息,这样不仅在满足人民群众游玩活动功能还能增加区域景观的层次性。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园林设计时,可以运用灰塑技术。灰塑又称为“灰批”是广东省广州市的民间传统美术,也是岭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出现于唐代,在南宋庆元三年(1197)始建的增城证果寺中即有灰塑“龙船脊”。明清时期,祠堂、寺观和豪门大宅建筑盛行用灰塑做装饰。灰塑有一整套独特的工艺技法,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具有耐酸、耐碱、耐温的优点,且灰塑不需烧制,可现场施工,具有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灰塑在人物与景物造型方面,“人大于屋,树高于山”突出人物造型,造型概括表现,带有浓厚装饰性,人与景相得益彰。特别注意仰视效果,使人站在地上望去,感觉舒服自然。设计师应充分利用好“非遗”传统文化元素,使园林设计能够达到使用功能与观赏功能的统一。

(一)注重文化发展,重视发展中国“非遗”传统文化元素

随着近些年来地方的争取和国家的重视,在“非遗”传统的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还是有一些规模较小的非遗项目面临失传风险,急需得到帮助[4]。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变更传播,市场上艺术文化的竞争也是热火朝天,日益激烈,对此,中国更应该注重五千年悠悠历史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其的发展与传承。设计师在进行现代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杂性,要将其完美地融入当代艺术设计之中,向人民群众展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魅力。设计师也要时时刻刻关注我国“非遗”传统文化元素的流行发展方向,对其应用于设计上的利弊进行渗透性的分析,提炼出最适合进行设计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来突破艺术上的天窗,解决当代艺术设计中的难题。不仅如此,设计师还要依据所设计的实际情况对设计时所需要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及时地转化,最大效率地将“非遗”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都展现在当代艺术设计之中,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使“非遗”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发展。例如:广州彩瓷,2018年五月广州彩瓷被认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行陶瓷的绘画现代艺术设计中,就可以熟练地运用广彩的技法并且结合西洋画的手法相结合,绘画出色彩鲜艳绚丽,图案工整,画工精细,独树一帜的陶瓷作品。

(二)成立精英团队,系统运用中国“非遗”传统文化元素

无论是大到一个国家还是小到一个单位,都需要拥有一个实力较强的精英团队,所以想要系统地运用中国的“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就需要去成立一个实力强悍的精英团队。在当下的艺术设计行业,设计师都想尽快地交上一幅令人满意的作品,所以总是会心浮气躁难以沉下心来,并且当下使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设计师也很容易就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易受到市场的冲击和金钱利益的影响。对此种现象的出现,国人更应该发出警醒的意识,成立一个专门在当代艺术中融入“非遗”传统艺术元素设计的团队,集结一批年轻有为、富有朝气、思维活跃的优秀人才,集体创作出融合众多设计人员智慧的、系统全面的针对性设计。最终在当代艺术设计中设计出在保留民族特色基础上又适用于现代市场社会需求的优秀作品[5]。

(三)力争技术创新,合理使用中国“非遗”传统文化元素

“非遗”传统技术的创新是永无止境的,打造一个令人尖叫创新的产品,做到不一样,才可以引爆流量,只有让人尖叫的作品才是最具有美学特征的。设计师创新的运用“非遗”传统文化元素于当下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不仅需要考虑当下人们生活环境对美观的要求和新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还需要设计师在整体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各种岭南“非遗”传统文化元素,从整体上去把握环境的发展需求,力争打造出一个让居民满意的居住空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实现习主席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的建设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美好生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引领性的概念[6]。例如:运用灰塑技术,以石灰打底,加入盐、米、纸、糖,用这些可甜可咸、又最日常的原材料,雕塑出色彩斑斓、千变万化的生动形象,凸显浓郁的岭南民间艺术特色的现代建筑。设计师要通过“非遗”传统艺术设计向当代人们展示出古代人们智慧之美,让更多的当代人去学习领会这种传统的文化精神。将“非遗”传统文化元素展现在随处可见的艺术设计中去,通过现代设计展现出传统文化的艺术创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所以这就要求各位设计师不能追逐一时的潮流时尚,因为随着西方时尚潮流思想的引入,越来越多的“非遗”传统文化设计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导致我国在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传承出现了空白阶段,这就凸显出将“非遗”传统元素融入当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在传承“非遗”技术时,也不能一味地使用传统元素,应巧妙地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提炼出有价值意义的传统元素,再由专业性团队进行创作,最终要让“非遗”文化在经过悠悠历史长河的洗涤过后,仍能呈现出一种令人赞叹的生命活力与活态传承。

猜你喜欢 非遗当代艺术艺术设计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年4期)2022-09-22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08-31——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美育学刊(2022年2期)2022-04-11湖南师范大学作品大众文艺(2021年14期)2021-08-15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少年漫画(艺术创想)(2020年11期)2020-03-29“非遗”走进高校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官渡古镇“非遗”联展青年与社会(2016年17期)2016-10-25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雕塑(2009年5期)2009-11-30

推荐访问:用在 传统文化 当代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