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工会完善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的路径探究——以上海市M区公立医院6家职工创新工作室为例

夏海英 吴恩贞 陶辰蕾

(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分院 上海市 200241;
2.上海市闵行区医务工会 上海市 201100)

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奖惩机制”,“强化创新工作室创建的保障措施”[1]。这一系列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指示的具体体现。为提高创新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性和医院核心竞争力,以上海市M区卫生健康系统所属公立医院已创建的4个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2个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为研究对象,梳理运行现状及现行激励机制,归纳出存在的不足,结合ERG理论,公立医院工会应推动完善帮扶、物质保障、精神激励和人才培养等四大机制。

公立医院工会完善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工作室成员的内驱动力,对于发挥引领作用、推进工会建设和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深化工会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赋予工会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公立医院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的完善,从调动和激励工会成员尤其是创新工作室工会成员参与工会建设的角度出发,挖掘内在潜力、激发内生动力,化被动为主动,从参与者、策划者、评判者再到完善者,通过个人实施角色的不断变化,实现工会职能效果的不断调整、不断提升,进而实现工会四项基本职能不断往深里走、实里去,不断得到巩固和深化。

(二)有利于发挥劳模辐射作用

创新工作室本身具有示范和引领的特征。公立医院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的完善,能在固化原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继续起到长期示范引领作用,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以点带面、不断拓展,从而产生更大的辐射作用及影响力,进而更加广泛地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更好更快更强地发挥劳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在人才培养上,对于培育和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使创新工作室成为职工成长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激励机制具有现实推动和促进作用。

(三)有利于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建带工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发挥工会宣传教育阵地作用”,“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3]要求必须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创新工作室作为工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作为各级党组织中的“标杆”“榜样”,完善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能更好地发挥其联系、服务、团结群众和凝聚人心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从而更好地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目前,上海市M区卫生健康系统所属公立医院已经创建了4个市级、2个区级职工创新工作室。近年来,M区各公立医院工会通过完善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在开展创新攻关项目、获得市区级及以上奖励、申请国家自然课题、发表SCI论文、申请专利以及获得高级职称等方面均取得了初步成效。各创新工作室特色技能在市内各区域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并在上海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继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主力军作用”[4]等要求,公立医院工会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还存在以下亟须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一)薪酬激励有待提高

创新工作室作为一个单位的“品牌”,本应是付出多、投入多、收益多。但通过调研发现,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部分创新工作室成员对当下薪酬还不够满意。调研数据显示,23.08%的人认为目前的薪酬状况没有激励作用,44.62%的人认为对目前的薪酬分配满意度一般,32.31%的人认为在现有基础上获得的薪酬至少应该提高5%~10%比较合适。访谈中,一些工作室成员表达了对薪酬的看法,有的认为“创新工作室成员多劳少酬,干劲不足”;
有的认为“创新工作室成员并没有比别的科室拿更高的薪酬,优势何在?”

(二)文化激励有待提升

文化认同是职工创新工作的核心力量,凝聚力与吸引力是职工创新工作的无形资产,但文化激励作用在一些创新工作室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和发挥。调研中发现,仅有26.15%的人员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期间经常参与单位组织的文化主题活动。M区6个职工创新工作室,没有1家单位总结提炼过工作室“室训”;
有的工作室活动场地里张贴的仅是规章制度,激励成员的荣誉及成果展示等内容相对较少。同时,从荣誉的直接激励性看,60%的成员在工作室工作满三年后没有获得过院级以上荣誉,内在激励潜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医院对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精神激励采取的最主要方式,主要集中于让其参加表彰大会,或者网络平台公布表彰决定,52.31%的成员认为没有体验过奖状锦旗、领导口头表扬等激励方式。

(三)情感激励有待加深

医院的创新工作室作为学科建设的领航者,无论在日常工作中,还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都冲锋在前、享受在后,理应在情感的关心关爱上被投入更大、付出更多。但通过调研发现,32%的成员认为,工作室的领导还没有发自内心地从尊重、关心和信任等方面来营造温馨和谐的氛围;
45%的成员认为,还没有把创新工作室营造得像“家”一样温暖,归属感不够强。深度访谈中,先后参加赴遵扶贫、援滇援疆的志愿者,援鄂抗疫等重大任务的医护人员,不少成员认为,医院领导和工会对于这部分有特殊公益贡献的成员,大多只做了简单慰问、形式上的“上篇文章”,而对于他们思想状况的了解、家庭状况的关心,以及个人成长规划的“下篇文章”,基本处于“雨过地皮湿”的状态,不够深入持续。

(四)成长激励有待延伸

面对广大干部职工成长成才愿望,无论是医院还是创新工作室,大多把立足岗位实践作为工作室成员的培养主渠道,忽视了培养的多样性、规划性和延续性。调研发现,95%以上的工作室成员有强烈的成长成才愿望,但47.69%的成员认为创新工作室成员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机会一般,38.46%的成员不清楚创新工作室在培养人才方面是否有规范的培养机制,58.46%的成员2021年参加院内脱产培训2天以上的次数为零。由此可见,成长激励无论是从方式方法、还是培训频次上都有待延伸。

通过调研发现的问题,从单位领导管理层面和工作室自身层面分析,其内在原因主要在以下方面。

最后,计算综合直觉梯形模糊及其得分函数、精确度函数,并对3个样本工程造价进行排序。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一是单位领导管理层支持的力度不够大,存在着“重创建、轻帮带”现象。工作室创建初期,医院各级领导普遍比较重视,提供场所、下拨经费、设立机制。但在其后的运行中,工作室所在单位的医院领导对其工作的开展和建设,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片面认识,如“工作室本来就是品牌项目,各方面已经走在医院前列,没必要再支持”“工作室自己有钱、有人,支持的意义不大”“支持了工作室,其他科室有意见、有看法,影响医院整体建设”等等。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正是由于这样的片面认识,致使在经费保障、人才培养、宣传推广、参与建设等方面都欠缺了“火候”。在经费保障上,除了市区总工会给予的一次性补贴,6家职工创新工作室所在的医院工会均没有专门的经费预算,工作室的日常运转活动经费基本来源于学科经费;
在参与建设上,44.62%的人认为党组织参与工作室的创建与运行不够有力,党组织参与工作室建设的主要方式体现在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
在宣传推广上,17.69%的人认为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个人工作室,而不是团体工作室,在选择正确的两个工作室的选项上仅有32.31%的正确率;
在人力支持上,64.62%的人认为所在的职工创新工作室没有设专岗文职人员。

二是工作室自身层面自建的力度不够大,存在着“重业务、轻文化”现象。公立医院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建设,各项建设内容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做好临床业务为核心的工作基础上,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尤其是具有鼓舞凝聚作用的文化建设,更是不可或缺的,但实践中“重业务、轻文化”的现象还客观存在。关于文化建设的调研数据显示,80%以上的人不知道“院训”“室训”的具体内容,更不知道其蕴含的内涵和作用。同时,在参与文化活动上,在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期间,仅有26.15%的人经常参与单位文体活动,仅10%的人在工作之余参与医院职工书屋一周一次的图书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5]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职工创新工作室作为新时代职工群众施展才华、岗位成才的平台,是职工无穷智慧、创造活力的具体体现。美国耶鲁大学克雷顿·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认为,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Existence)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需要和成长发展(Growth)需要。[6]结合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工会如何调动职工创新工作室广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何更大限度引领和辐射身边职工群体,让创新工作室更好地促进医院全面发展这一命题,本课题组提出以下四个激励保障机制。

(一)建立以党组织为主导的帮带引领机制,提高职工创新工作室的自建能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职工创新工作室要实现稳步有序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健全完善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必须着眼提高其自建能力,坚持党组织帮带引领,积极协调各方,搭建有力平台,确保创新工作室方向不偏、干劲十足。

一要努力消除党组织帮带引领下的模糊认识。要充分发挥工会主席是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优势,用好相关制度尤其是中心组学习、工作例会等制度,积极把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发展等内容纳入其中,定期学习、做好分析、提高认识,切实消除少数领导班子成员“重建轻管”“建管分离”的片面认识和做法,做到真心帮建、建管并举。

二要努力形成党组织帮带引领下的联动局面。要着眼形成“齐参与、共助力”的局面,通过把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摆上党组织议事日程,常议常抓,化“被动”为“主动”,化“单一独干”为“多边协调”,建立建好通畅高效的横向联动机制,使医院的各相关科室都参与到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发展上来。以突出弘扬劳模、工匠等正能量为主要内容,以开展各类主题性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工作室成员为主导、其他科室人员配合参与实施,结合实际需要定期组织召开联络会或以微信工作群的方式及时沟通,确保实施有效联动。

三要努力强化党组织帮带引领下的自我“造血”功能。要指导创新工作室建立健全内部架构,尤其是护理、门诊等各类直接与患者面对面接触的班组,与内设支部、党小组等相结合,配齐配强人员。要以落实党组织的相关制度为载体,指导创新工作室建好和落实好定期分析、汇报、研究等制度,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有效实施,确保其问题能自查、矛盾能自解、本领能自强。要坚持以党组织各项活动带动创新工作室筹划、开展各类活动,坚持党员带群众、优秀员工带普通成员,通过“一对一结对子、一帮一一对红”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形成自觉参与、积极投入、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建立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提高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的待遇

根据ERG理论,生存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只有生存得到满足,工作室成员才会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物质保障作为激励的主要方式,能直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健全完善公立医院职工创新工作室物质保障机制,必须把它的出发点落在关心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上,突出科室特点,做好顶层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一要建立完善的薪酬分配机制。要做好创新工作室薪酬体系设计,积极协调医院党政部门领导,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在确定创新工作室成员的薪酬和福利稍高于未加入创新工作室人员的薪酬分配政策基础上,指导创新工作室在内部采取薪酬与绩效、能力挂钩的方式,把传统的“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转变为“以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激励创新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增加知识技能的深度和广度,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二要建立完善的帮困解难机制。要着力解决创新工作室人员的后顾之忧,通过谈心谈话、建立档案资料等形式,全面准确摸清其在小孩入学入托、家人生病住院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难;
通过设立困难帮扶基金、建立与学校的共建机制、设立寒暑假幼托班等形式,想方设法为其解决后顾之忧;
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困难,要做好说服劝导工作,确保其感受温暖、消除顾虑。

三要建立完善的科研创新奖励机制。要针对创新工作室相对于其他科室、部门科研力度大、创新成果多的实际,积极健全完善科研创新奖励机制,把科研创新奖励作为提高工作室成员物质保障的另一途径。要立足做大“蛋糕”,在医院“出点”、工作室“出点”和“众筹一点”的多方支持下,努力把创新工作的科研创新奖励“蛋糕”做大;
立足大众创新,指导成员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开展好各种专利发明、技术创造活动,并定期进行评比和给予一定奖励;
立足较高层次,从区、市级到部委、国家层面,分层分级设置奖励经费,从而切实把大家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调动起来。

(三)建立完善的精神激励机制,激发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工作热情

ERG理论中的相互关系需要,即维持人与人之间友善关系的愿望,是指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在社交和人际关系中能被关注、尊重和重视。精神激励作为内在激励,具有无形激励的作用,是情感影响人们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体现了这种相互关系需要。健全完善公立医院职工创新工作室精神激励机制,必须把表彰奖励、关心关爱和文化熏陶突出出来。

一要坚持完善奖励名额分配机制。对于各种各类评比表彰奖励名额,要适当向创新工作室倾斜,尤其在年中、年终各项评比奖励类别和数额相对日常较多的情况下,要科学调整比例,适当增加创新工作室奖励名额,使创新工作室在奖励层面的地位得到凸显。增加的奖励名额,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从名额的数量、分配的方案、参评的条件、参选的人员、参选过程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流程规范,切实以“群众信服、上下满意”作为终极考量标准,确保奖励名额的增量体现出精神激励的增量。要坚持突出重点,确实将为创新工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作为重点对象突出出来,坚决杜绝“荣誉轮流转”“一碗水端平”的照顾现象发生,确保激励的导向作用得到应有发挥。

二要坚持完善谈心谈话机制。要注重把谈心谈话作为人文关怀的精神激励,把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尊重人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定期与创新工作室成员进行谈心谈话,尤其要建立院领导定点联系工作室制度,定期参加工作室会议,定期与工作室成员聊天谈心,及时了解医务人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针对性的解决,使创新工作室成员感受到自己被重视、被认可,从而起到凝聚人心、激发工作热情的作用。

三要坚持完善医院文化熏陶机制。要充分发挥积极向上的医院文化感染人、熏陶人、引导人的作用,尤其是要发挥好包括医院精神、奋斗目标、价值取向、理想信念、服务理念等内容的精神文化凝心聚气的作用,切实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激励工作室成员自我鞭策、争先创优。要充分发挥“院训”“室训”的核心引领作用,把集医院和创新工作室文化精神内涵的“院训”“室训”张贴悬挂于创新工作室的醒目位置,并结合四史学习、党史主题教育及其他各类重要活动,开展内涵解读、主题实践等活动,促使工作室成员领悟、践行“院训”“室训”的核心精神。要充分利用医院和工作室的宣传墙、宣传栏以及微信、抖音等文化载体平台,发挥其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感染作用,通过定期宣扬典型、宣传先进事迹,使大家感受正能量、弘扬正能量。

(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职工创新工作室的队伍建设

ERG理论中成长需要,即人们希望得到发展的内心愿望。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渴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完善,渴求有工作成就感。工会作为推动创建、完善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有效平台,要注重从成员的内生潜力上加以激励,打造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人才队伍,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一要注重岗位培训。注重以名师带徒、技术交流、创新论坛、劳模讲堂等方式,将先进的创新工作室管理经验、技术专长、典型案例等传授交流,以使工作室成员能够学有所长,营造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二要注重技能提高。每年组织医、药、护、技等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考试,并通过技能比武、各种比赛、业务训练等形式,使工作室成员无论是医技人员还是护理人员,都能在岗位上增强素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三要注重职业规划。应重视职工创新工作室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为成员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使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引导他们在教学活动和科研创造中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公立医院工会完善职工创新工作室激励机制的科学构建,是紧紧抓住发挥劳模和工匠先锋引领作用的关键。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下,探究党政共带的帮扶机制、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精神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以使创新工作室成员更好地奋勇争先、砥砺前行,为国家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公立医院工会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医院管理论坛(2022年8期)2022-10-14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医院管理论坛(2022年7期)2022-10-14工会经纬兵团工运(2021年5期)2021-12-07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大众投资指南(2021年23期)2021-12-06治理迭代中国医院院长(2021年9期)2021-12-03工会动态兵团工运(2021年1期)2021-06-26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 助推队员们幸福成长少先队活动(2018年10期)2018-12-29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如构何建电力系统员工有效激励机制现代企业(2015年3期)2015-02-28

推荐访问:职工 工作室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