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高校外语课程思政路径探析——以东北林业大学德语通识课为例

栾 慧 鑫

(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哈尔滨 150006)

2019年是我国新文科建设的启动元年。教育部、中共政法委、科技部等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提出新文科的建设思想和实施方案。新文科建设要适应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召开,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并强调要牢牢把握文科教育的价值导向性,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学生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新文科建设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给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想要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推行“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承担着重要作用。

新文科背景下促使高校教育对课程进行改革和优化,这同时加快了课程思政的推进步伐。课程思政并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将思政课程渗透到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以课程为载体,实现立德树人和价值引领,是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培养的有机统一。

德语通识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其目的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以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养,是当前新文科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知识传播大于文化育人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由于课时少且教学任务重的原因,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课程导入、词汇讲解、精读课文、口语交际练习等一系列的任务,这样就导致课程的知识传授属性远远大于文化育人属性。但是语言不仅是实现交流的工具,更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因此外语类课程在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上具有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思政属性。

(二)单向文化输入

由于外语类学科的特殊性,它是中西文化交融和碰撞最突出的课程之一。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上容易出现文化单向输入的情况。过多地强调异国文化输入而忽视本国文化输出。学生出于对德国文化的浓厚兴趣选择了德语通识课程,他们过度关注德国的历史事件,经济发展,体育名人等,但缺少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用德语介绍我国的优秀文化时则词汇匮乏,表达不畅。这与“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育人目标相违背。

(三)课程实施互动不足,评价体系单一

受传统课堂的局限,课堂实施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互动不够,有些学生甚至无法跟上教师授课进度,课堂吸收效果不好,也严重影响到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课程思政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传统课程评价体系笔试成绩占比很大,导致学生过分重视纯应试性考点而忽视了课程背后的文化蕴含和价值引领。

在中国“一带一路”和“文化走出去”倡议背景下,我们需要既有国际视野又有家国情怀,通晓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以东北林业大学德语通识课为例,从教师、课堂和学生“三位一体”的层面来实践课程思政的融入。

(一)教师为引导者,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和能力

外语任课教师基本都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并且拥有赴相应语种国家留学深造或工作的经历,但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提升自身的汉语水平和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并善于将中华民族文化融入课堂之中,进行中外文化对比,融入课程思政,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目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引导并唤醒学生对本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此外,外语任课教师并不是专门的思政课教师,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对一些思政纲领性文件解读不够明确。因此,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政理论学习和培训,建立共同研讨小组,帮助教师提高思政理论水平和素养。

最后,教师还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用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学生在这种榜样的力量下更容易成为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强烈民族自信感的国际复合型人才。

(二)结合教材深挖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课前,教师以课程思政理念为指导,结合教学内容深度挖掘思政教育素材,导入思政目标,并将思政元素恰当地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以东北林业大学德语通识课为例,课程选取教材为《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以下具体分析各个单元的思政元素融入。

单元教学主题及内容思政元素分析2相识;自我介绍鼓励学生学好德语和中文,用德语介绍自己,介绍中国,提升跨文化交流意识。3德国大学生活对比中德高校入学考试、授课模式、校园生活等方面的异同,引导学生珍惜大学时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4德国家庭对比中德婚姻观、家庭观的不同,引入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婚恋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道”,鼓励学生用批判性视角审视中德家庭观的异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式婚姻”“大龄青年”“丁克家庭”等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对这些贴近生活的话题接受度更高。5德国饮食及餐桌礼仪对比中德饮食文化及特点,鼓励学生用德语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体会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引入习总书记提出的“光盘行动”这一思政元素,教导学生爱惜粮食勤俭节约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6在德国居住跨文化对比中德两国人民不同的居住环境,可以结合中国人的居住现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讨论他们对于未来居住环境的愿景。7德国购物和送礼文化对比中德不同的消费观和送礼文化,探究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具有中国文化元素且易于德国人接受的礼物,鼓励学生用德语介绍代表中国文化的特色礼物。8德国人的业余生活和假期对比中德不同的业余生活和旅游度假方式。让学生用德语介绍中国热门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9德国医疗与健康对比了解中德不同的医疗体制。引导学生重视健康和生命。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在德国的传播和接受。10德国城市建设和交通对比中德两国的城市建设和交通状况。引导学生反思城镇化建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举退耕还林、推行垃圾分类等实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在推进全球环境治理,建立“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三)依托混合式教学法,丰富教学形式,强化思政理念的课堂交互性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摆脱传统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延伸了授课的维度,提高了授课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雨课堂、慕课等网络资源提前将语法词汇讲解和课程思政资料推送给学生,在班级微信、QQ群等平台发送预习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参与讨论,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适时调整授课计划。在教学安排上,单纯的语法讲授不宜占据过多时间,减少机械性和重复性的语法练习。课堂以任务驱动形式展开,使得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以PPT演讲,对话辩论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课后,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内容测试,帮助学生及时补齐遗漏的知识点,鼓励学生以微博视频等形式记录下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感悟。

以《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第五单元为例,教材课文多以对话形式展现,侧面讲述了德语国家的饮食文化。教师在课前将本单元重要词汇语法梳理汇总发布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同时补充相关思政材料,供学生自己预习。课上教师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课文对话的拓展,配以网络多媒体影视资料,例如分别播放在中国的德国博主和在德国的中国博主拍摄的吃播视频,直观地展示出中德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就中德美食这一话题展开对话角色扮演、话题讨论和辩论,引领学生辩证思考中德饮食文化的异同。让学生课后拍摄一个用德语介绍家乡美食的短视频,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敏感度和接受度,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的沟通能力。

(四)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可以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对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教师授课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只局限于语言知识单一维度,已经无法适用于混合式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为了优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可以适当增加形成性评价占比,除了期中期末的考试外,结合混合式教学引入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在线上线下的课堂参与度进行评价,如课前雨课堂和慕课资源的观看时长、课堂上的出勤情况、互动表现情况、课后雨课堂慕课资源等网上授课平台中单元测试习题的完成度和微信群、QQ群参与讨论和发言的次数等。

另外,可以增加对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和价值观等维度进行评价考核。例如就某一具有思政价值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对话、主题辩论、模拟访谈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对于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对于终结性评价内容,可以在试卷中加入一些具有思政元素的阅读理解和涉及中国文化背景的汉德互译习题,如可以选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德文版中的词句,让学生尝试进行翻译。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效的评价机制,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本身也具有思政功能,对德语通识课的课程思政效果进行全面检验,是课程思政有效推行的重要保证。

(五)思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兴趣

外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同样要与时俱进。近年来,德语教材多有更新和改版,但仍存在教材内容陈旧,特别是思政内容不够与时俱进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授课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中适当添加时事内容进行讲授,例如:后疫情时代德中两国抗疫状况、德国新政府组阁、欧洲能源危机等。教学内容紧跟时代脉搏,让学生能够关注全球时事,关心中国发展大事,拥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文化自豪感。

从德语通识课教学实践来看,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背景相差很大,对思政教学活动的热情和参与度表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相对来说德语通识课选课学生理工科背景居多,如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和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他们对于思政教学活动的兴趣度和关注度不如文科类背景学生高。因此,如何在德语通识课上激发学生的思政兴趣也是授课教师要考虑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德语课程思政最新素材库,上传德语时政新闻、人民日报德语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德对照版等,从以上这些时事素材库中,学生可以一边从德语语言运用角度学习重点的政治术语和表达方式,同时一边加强思想政治的学习,了解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堂之外自建班级德语素材库,依托学生不同的专业背景,鼓励他们搜索各自专业研究领域中的德语相关资料,使得课堂内外的思政教育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大幅度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的主动性。

外语类通识课属于基础类公共选修课,相对专业课面对的学生更广泛,同时因其“涉外”的特殊性,课程中涉及更多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推行更为重要。在全国高校推行新文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教师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和思政素养;
利用好互联网授课平台线上线下联动,优化思政教学设计,把课程思政教育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不断探索外语类通识课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外语类通识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要积极构建师生共同成长共同体,加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通过对德语通识课课程思政路径的探析,希望为今后的教学积累更多经验,努力培养出专业能力突出,政治立场坚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最后也希望对其他小语种课程思政的贯彻落实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德语通识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海外文摘·艺术(2019年23期)2019-11-13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环球时报(2019-08-12)2019-08-1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文化交流(2019年1期)2019-01-11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探索科学(2017年4期)2017-05-04通识少年“种”石油探索科学(2017年3期)2017-05-03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探索科学(2017年1期)2017-03-03

推荐访问:林业大学 德语 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