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专业化志愿队伍建设与发展策略

莫 云,林梦洁,陈 彦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称“新冠”)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在这场战“疫”中,各级党委和政府严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守望相助、齐心合力、众志成城,携手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各地“90后”“00后”青年志愿者们在疫情大考中统一行动听指挥,科学专业做服务,为坚决遏制疫情传播扩散,为夺取疫情防控斗争胜利贡献巨大力量[2],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一抹鲜亮的“志愿红”,充分展示了应急志愿服务在国家公共危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国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及本土病例反弹的工作责任同样重大。在常态化的背景下,志愿服务形式与内容正面临一场全新的思考与改革,这也对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化期许与要求。医学高校必须用新的理论来审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组织方式和活动形式,在外部环境保障不断夯实的同时,以队伍制度化建设加强志愿者的心理支持和自身完善,推进志愿服务由传统的活动型向全面而深刻的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转变[3],充分发挥志愿文化在青年思想价值引领中的关键作用。

联合国将志愿者(volunteer)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即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愿奉献时间、精力、技能等个人资源,通过自身的一系列积极行为去服务公共事业或者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人[4],其提供的服务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服务性以及组织性等特点。

1.1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队伍组织现状

自1994年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来,在共青团中央规划、协调、指导下,我国青年积极投身支医、支教、支农、扶贫等各类志愿服务实践,参与了1998年抗洪抢险、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2008年支援“汶川大地震”、2008年服务北京奥运会、2010年支援上海特大火灾事故、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等多项重大突发事故、特殊应急事件及重要集体活动,为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近30年的发展建设中,我国青年志愿者队伍成员不断增加、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志愿团体总数达108万个,志愿项目总数达589万个,实名注册志愿者2.09亿人,服务时间总数达30.34亿小时[5],其中青年志愿者8 549万人,占比40.90%[6]。青年志愿服务是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共青团中央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控疫情的重大部署,依托基层团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建立起志愿服务组织化网络平台,全力动员广大团干、团员当好“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在疫情联防联控中充分发挥了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7]。参与防控的医务人员中,“90后”“00后”占比近50%,已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中坚力量[8]。

1.2 我国抗疫志愿服务队伍角色分类

截止到5月31日,我国参与防控的注册志愿者881万人,志愿服务项目46万多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2.9亿多小时[9]。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涉及:①医疗救助类。在定点医院、隔离点、接种点、采样点等抗疫一线直接参与病人、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及未知对象的医疗护理、临床辅助、卫生防疫等工作,主要由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及医药卫生类大学生等组成,其工作风险最高、专业要求最强、社会关注最热;
②心理辅助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疫情相关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辅导、心理调查研究等工作,主要由心理卫生类专业人员、社会学科方向执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等组成,其专业人员需求较大、特殊风险不易辨识、社会认知仍待加强;
③技术支持类。主要参与信息技术开发、数据跟踪分析、交通监测管控、应急物资调度等工作,主要由各类行业管理者和技术从业者组成,其工作内容琐细、体力耗支巨大、公众知晓率低;
④社区治理类。主要参与社区秩序维护、疾病知识宣传、疫情排查监控、基础物资保障等工作,主要由基层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及各类普通群众等组成,其所需人数众多、工作繁杂雍长、不确定性诸多。

1.3 我国抗疫志愿服务队伍功能特色

面对疫情带来的社会情境巨大变化,抗疫志愿服务队伍功能呈现出特殊的活动形态:①服务响应高效化。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及各类社会团体积极组织动员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上百万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展现了社会组织高效的响应能力,在弥补国家治理能力短板及政府公共服务缺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②服务空间多样化。从跨越边境的国际救援、国门口岸的监测排查、定点场所的医疗救治、交通站点的执勤维护、乡镇社区的关爱保障,到国际联网的专家会议、公共媒体的宣传科普、信息平台的心理服务,志愿者通过各种途径投身到全球的疫情防控工作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服务效能;
③服务场域社区化。从患者、感染者、密接者等重点群体,到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再到普通居民群众,疫情服务对象呈现出全民化倾向,基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生活服务根本支撑,对志愿服务的体量需求不断扩大,成为志愿队伍功能发挥的最佳训练场;
④服务能力专业化。参与疫情防控的各类志愿服务工作,不仅需要医疗卫生基础知识,也需要社会管理、交通治理、物流保障、工业生产、语言沟通和公共服务等专业能力,社会各行各业志愿者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专长,实现了更精准的需求响应,大大提升了全方面危机治理成效。

1.4 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文化内涵

志愿文化是“在志愿服务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价值思维、行为方式、制度环境、运行机制、形象认同等精神价值和文化现象的统称”[10]。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在交流和融合中不断积累和推进,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的,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内涵的,融合观念、行为、制度、组织和物态等要素的综合文化形态,突出了国际文明的道德风尚和中国特色的公益精神。在疫情防控中,青年志愿者们广泛响应、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攻坚克难,优良地继承了无畏困苦、无惧牺牲、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创新性地发展了青年志愿者科学管理、有序运转、服务高效的文化内容,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发展、军事建设、科技创新、教育强国等“硬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核心价值观、文化向心力等“软实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深邃内涵,推动志愿文化朝国际化、网络化、常态化、生活化方向发展,续写了当代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新篇章。

志愿服务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是现代文明公民的道德品格,也是现代文明公民的道德实践,还是现代文明公民引领的道德生活[11]。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将志愿服务渗入社会治理的各个层面,在创新社会治理、纾解政府压力、保障民生事业、加强公民道德、满足大众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1 完善公众参与,强化社会治理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当前,国际社会面临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巨大挑战[12],伴随着环境变化、社会转型与治理创新,仅凭政府单一力量难以及时应对各类风险,需要广泛动员群众、嵌入社会力量,匹配峰值需求的多元主体应对体系,形成功能互联、互通、互补的多层次协同共治网络。志愿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其表现形式逐步涵盖生态保护、国际援建、社会治理、政治参与、经济建设、医疗救助、文化交流以及民生服务等多元形态。志愿组织或团队能够根据社会需求,迅速响应号召、有效动员人力、多方整合资源、联动协同合作、贴近群众需求,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灵活化的服务内容。其既能应对常态化社会风险、及时弥补政府功能不足或缺位,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社会运行成本、减轻政府经济负担,在统筹人类文明和谐、社会机制公平和经济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然成为与国家管理体系和政府服务体制并肩前行的同盟军、生力军[13]。

2.2 强化内在动力,提升公民道德责任

志愿者服务是一个非市场活动,但从本质上分析,个人选择成为志愿者或参与志愿组织各项工作,除了自身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充沛的体能精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团队协作能力外,都会考虑活动本身的收益成本关系,即个人投入时间、面临风险、牺牲利益与服务对象获得的整体福利。当收益与成本比值越大,越能激发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主动性。因此,在重大突发应急事件等高风险的服务活动中,志愿组织或领导团队能科学分析志愿服务项目的收益成本,从组织招募、宣传培训、规范制定、平台建设、政策扶持、资金监管、风险管理及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不断完善,有效降低志愿服务的时间成本和相对风险,增加志愿者技能提升、价值实现、精神满足等过程回报,削弱行政色彩和权威力量带来的不适感,提升服务对象的认同感、获得感、满意度等无形反馈,可以更好地塑造公民的政治认同、社会团结、文明素养和道德责任,丰富公民从事志愿服务的内在动力,从“要我参与”向“我要参与”的思想上产生根本转变,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积极、健康、可持续发展。

2.3 吸引专业人才,构建应急服务体系

志愿服务活动的种类、内容、范围越发特殊和复杂,除了以体力服务为主的传统工作外,更多地涉足以知识、技能、技术为专业支撑的核心内容。面对专业需求度高、工作难度大的志愿服务时,专业能力不仅关系到情境应对和服务内容本身,还关系到项目管理和活动运营全过程,需要各领域的高学历人才和职业人士积极加入、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如在新冠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具有医疗辅助、心理辅导、统计分析等专业背景的志愿者是核心的抗疫力量;
在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中,具有应急救援、信息工程、交通协管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是关键的中流砥柱。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要抓住“全球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契机,将差异化的服务需求转化成结构化的志愿服务项目,提高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扎实推进志愿服务从碎片化、低质化、同质化、临时化向系统化、岗位化、专业化、常态化转型,建立信息交互、技术保障的应急志愿工作体系,使专业化志愿服务逐步成为社会风险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

2.4 锤炼青年品质,丰富高校育人实践

高校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抓手,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应将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助人”和“育人”双主线的功能,多层次、多维度地把志愿服务价值、理念、精神、文化、方法等融入课堂教学主渠道,引导青年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道德公益品格,自觉将个人成长目标与国家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在“意识觉醒”“实践自觉”“知行合一”等环节增强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主动性。丰富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实战中学会适应变化、巩固科学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练就过硬本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组织领导能力、集体合作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等综合素质,建立职业认同感、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有效引领青年学生在深入参与中感悟家国情怀,在为民解难中担当社会责任,在服务奉献中传承文化基因,在与国同振中奉献青春力量。

“专业志愿服务”(professional voluntaryservice)指运用专业技能提供的符合职业或行业标准和规程的志愿服务,其强调的是专业性、行业性(或职业性)以及规范性[14]。常态化形式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为新时代志愿服务专业化转型创造了发展空间。青年作为志愿服务中最核心的力量,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转型自然以大学生为关键主体,以高校为主要场域。

3.1 丰富医学高校志愿服务文化建设

文化是最内在、最本质的精神统领。医学高校应充分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涵养医学生向上向善的精神品质,创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国力行、筑家国情怀”“民族一心、众志成城”等主题教育,系统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发展历史、中西方志愿服务比较研究、志愿服务实践方法和慈善精神时代价值等理论知识。充分利用医疗行业全员“战疫”的大形势,挖掘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李文亮医生等典型人物素材,结合“云党建”“云团课”“云班会”等新媒体叙事方式,深入开展医德责任、生命价值和专业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爱国奋斗激情、社会工作理念和志愿服务精神。深入挖掘学校志愿队伍中的特色亮点,以跟踪采访和现场互动等体验形式,记录志愿服务的经历与感悟,设置“青年突击手”“志愿英雄榜”等专项荣誉,邀请志愿者中的“明星”“网红”驻点宣讲,加强志愿服务事迹的表彰与宣传,增强志愿者获得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着力组织志愿者之家、志愿者论坛、志愿者沙龙等互动交流平台,邀请优秀的志愿服务团队分享先进的工作理念、方法和成果,选树志愿服务榜样个人、先进团队及优质项目,全力发挥“朋辈领航”的指引、激励、同化作用。积极推行志愿者“形象工程”,鼓励志愿团队及成员“扬队旗、穿队服、戴队徽、亮身份”,设计推广志愿服务专属文创产品,推动医学高校专业特色志愿者文化品牌的形成。

3.2 优化医学高校志愿队伍组织建设

组织是最主体、最坚实的建设基石。医学高校要强化对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孵化和培育具有专业特色的志愿者团队,打造适应多个领域和需求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构建“金字塔型”的组织构架,分类核心指挥、专业技术、服务组织、信息支持、心理援助、宣传推广、后勤保障等工作项目,分级骨干人才、核心成员、成长精英、入门新菁等队伍结构,形成“专家-导师-朋辈”三级督导体系,保障志愿队伍核心内涵可持续发展。提升校园志愿服务公众号的关注度及手机端App的便捷性,完善志愿者注册档案、健康档案、心理档案、志愿日志等基础信息,加强对志愿者服务时间、地点、对象、内容等服务要素的动态实时管理,集合“智慧团建”与“i志愿”系统的丰富资源,推进信息及时互通和资源优化配置,真正实现一次招募、长期使用、质量保证的建设目标。建立“专项-特长-成果”成长导图,记录志愿者学习经历、培训经验、服务意愿及志愿工作的数量、时间、内容和质量,反馈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等综合成长,促进志愿者自我管理、自我参与、自我提升。筑牢“学生党建+青年团建+志愿服务”基层堡垒,探索“政府引导+社区主导+高校参与”工作模式,从动员部署、招募组建、指挥调度、服务保障等各环节精细打造项目化服务体制,梳理地方应急服务、城乡公益服务、大型赛会服务、环境保护服务、校园活动服务等各领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中的思路与做法,形成经验规律、调研报告、专题论文等科研成果,实现与社会公益组织及应急行动力量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

3.3 加强医学高校志愿队伍专业建设

专业最有力、最直接的服务保障。医学高校要依托临床医学、护理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医学工程、检验技术、中医药及药学等主流学科优势,及卫生管理、法学、心理学、外国语等综合学科支持,不断将各级各类专业化志愿服务向“专、快、准、新、稳”等多方面纵深推进[15],满足差异化强、复杂性高的社会服务需求。制定“专常兼备、平战结合”的建设思路,组织编写、修订、完善《志愿工作伦理规范》《志愿者上岗流程及服务规范》《志愿服务培训教材》《志愿服务应急操作指引》《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等指导文件,形成突发性与日常性相结合的志愿服务行动模式和应急管理工作预案。坚持“以战促练,以练促学”的建设要求,注重项目培训课程研发、优化网络培训课堂建设、拓展应急实战演练途径,建立应急培训及专业资格考核、认证、备案、检测制度,培养更多具有专业资质的大学生志愿者,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培训质量及志愿者队伍的专业胜任力。保障基础理论修养与专业技能提升、常规培训和岗前集训相结合,既要增强志愿者自身医疗护理、卫生防护、现场救援、人群流调等专业能力,又要提升志愿者团队管理、沟通协作、心理疏解、服务礼仪等综合技能,培养志愿者危机预警观念和危机应对能力。构建“政行校企”的联动机制,组织志愿者进入医院、驻入疾控、加入企业、走入社区、深入城乡,坚持志愿服务与专业、就业相结合,让大学生充分利用志愿服务的机会学以致用、检验本领、回报社会。

3.4 完善医学高校志愿队伍制度建设

制度是最硬核、最精髓的顶层设计。医学高校要完善大学生志愿者行为规范和志愿服务队伍规章制度,推进志愿服务活动申报、培训志愿者、组织开展、监督管理、考核评价、安全保障、风险评估等全方位项目化运作。重点关注《志愿服务条例》《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明晰志愿服务法律规范、应急体系、免责条款及伤害救济等制度要素,明确各类志愿者在社会志愿服务中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理清行政部门和志愿组织在应急管理各个阶段中的权责关系、角色分工与功能边界,为志愿者提供必备“意外伤亡保险”“相关疾病保险”等社会保障,分担、转移和降低应急志愿服务的特殊风险与损失。依托校内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加强对志愿者后期的跟踪培养,合理量化志愿服务时间和成果,探索第二课堂成长绩效与第一课堂育人目标相结合的医学高校“教育奖励”机制,把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纳入入学教育的必备考核标准及不同学习阶段的素质评价指标,作为评奖推优、民主评议、升学就业等的重要依据,形成兼顾物质、精神和内容的多重激励机制。通过展示“高校样本”的示范性参考,不断推动社会将志愿者“公益名片”纳入个人诚信体系,在教育、医疗、交通和旅游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力争使志愿服务真正有益于服务对象和志愿群体,深化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认同。

在常态化社会背景下,医学高校应当进一步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宝贵经验与深刻教训,建设属地化与组织化并存、高效化与安全化协同、信息化与精准化共进、多样化与专业化互通、专题化与立体化并重[16]的志愿服务体系,有效弥补政府和市场力量的不足,使大学生志愿者发挥更大的社会参与价值和推进作用。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环球时报(2022-10-14)2022-10-14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以志愿,致青春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中国新时代 (2022年4期)2022-04-14我是兽医志愿者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奔赴在前线的青年志愿者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数学)(2020年3期)2020-05-25“被志愿”教育(2017年31期)2017-08-24采掘服务个股表现股市动态分析(2015年49期)2015-09-10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科技智囊(2009年8期)2009-08-26

推荐访问:队伍建设 专业化 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