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规律

姚 坤

(郑州轻工业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郑州 45000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融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于一体,旨在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必修课。深入挖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强化课程思政,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思政规律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需要。

1.1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突出政治导向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突出政治导向,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抛弃了政治属性,就会背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难以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效应。

1.2 遵循教育学规律,彰显育人为先的原则

中外教育学的研究证明,教学具有教育性,教师具有示范性。这是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在中国古代,《大学》开宗明义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大学的宗旨重在培育正大光明的品德,厚植学生德性的养成。唐代思想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3]教师做三件事,但传道是学生培养的首要任务。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道“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有才无德是危险的,只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书育人。”[4]可见高校培养学生仅靠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德性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强调没有不带个人立场、个人情感和价值观的教学,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教学就会有育人功能的彰显,只要有教师就要有育人职责的承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教育类的课程,必须遵循教育学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要求,体现课程思政寓价值观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中,做到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1.3 遵循心理学规律,注重人格完善的原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探索心理问题,揭示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核心在于促进人自身发展的完整性,培养学生内在人格的完善。2011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包含知识层面的教育、技能层面的教育和自我认知层面的教育,因此这门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性、丰富性和完整性,使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果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不能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困扰、情感困惑、情绪障碍等心理问题,发挥心理学积极认知的导向作用、积极情绪情感的激发作用、积极意志的锻造作用,增强人文关怀的温度,聚焦学生人格的塑造,就会偏离课程思政陶冶情操、温润心灵、健全人格的目标要求。

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五个热爱”(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和“六大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一门课,不能片面追求面面俱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针对学科专业特点、师生特点,结合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选取课程思政素材,对学生开展如盐在水、润物无声的育人教育。

2.1 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政治认同

心理健康教育肇始于西方,其起源理论根植于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强调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这些重要的理论流派、思想观点、技术设计、操作规范等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可避免地渗透了西方的话语体系、制度特点和文化价值。比如美国是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发源地之一,实践中也拥有较为健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是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美国大学生的身心状况呈现出新特点,其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与多样性愈加凸显,美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服务需求,其原因在于联邦政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支持较少,围绕降低服务成本、增加服务内容、完善服务体系等议题制定高等教育政策缺失[5]。相反,在我国,面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肆虐,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民抗疫,迎难而上,形成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确保高校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采取线上教学的方式,针对大学生应对疫情的难点痛点,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心理健康概述”章节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史,从中外对比中分析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感悟伟大的抗疫精神,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坚定文化自信,培育中国气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
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五千年的文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横渠语录》中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思想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液之中。文化具有铸魂育人的精神力量,这些宝贵的文化精髓是课程思政的生动素材和丰富资源。当前,部分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够端正,集体意识淡薄,诚信意识不足,抗压抗挫能力差,针对这些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乐观旷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者爱人、真心诚意的修身态度,中和守静、顿悟超脱的精神境界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养分和底蕴支撑[7]。与西方文化相比,强调人格教育与群体责任感,重视人际关系和谐,倡导利他行为等,这正是中国人表现出来的独特气质和文化优势。因此在“大学生健康自我构建”章节中,应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做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的中国人。

2.3 明确人生意义,强化使命担当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确定人生发展方向和人生价值的重要时期,寻找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也是奠定人生自我成长和幸福的基础。事实证明,人生意义感缺乏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和行为失范的重要影响因素,让大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化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要措施。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时,心理上茫然虚无、漂泊无助,行为上得过且过、如同行尸走肉,就失去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大学生健康人格”章节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运用角色扮演和深度参与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明白生命宝贵、必须珍惜,未来美好、要勇于创造。生命的意义在于发现自我的社会价值,把个人的价值融入社会的价值。正如雷锋所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让学生参与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特别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让学生体会医生、护士、志愿者等一线工作者在抗疫中彰显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顽强的生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抗疫心理援助志愿团,引导大学生增强生命意义的深度体验和思考,强化责任担当,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奉献祖国的实际行动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2.4 提升公民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大学生公民意识是指大学生对于自身作为国家公民身份或资格的自我认知与体认,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以公民权利义务意识为核心的有效处理本人与自然、与他人、与国家、与世界、与网络等多重关系的集法律意识、思想认知、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等为一体的多维意识结构。”[8]公民意识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体现着社会的方向,映照着公民的文明素质。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在急剧增加,不断丰富,大学生们已经远离贫穷和饥饿,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斑斓多姿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何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内心世界的和谐、平衡、健康显得更加重要。当代大学生不管是在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的处理上,在网络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平衡里,还是在国家责任和个体义务的选择中,都需要用公民意识来调节和规范知情意行,否则,处理不当,都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在“大学生人际交往、爱情追求、压力管理”等章节,要善于融入公民意识的教育内容,把公民意识的培养作为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抓手,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在心理健康的理论学习上,注重强化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
选择典型案例,教育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中,注重把党和国家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意识变成大学生日常行为准则,促进大学生内心世界的理性平和,养成依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直接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涉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复兴,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课程的教育教学,对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也给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学生中心、成果导向的育人理念,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深度挖掘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提升协同育人的意识,增强协同育人的本领,做到育人先育己,以自己的良好行为示范,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使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思政育人心理健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0期)2019-05-28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推荐访问:树人 积极探索 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