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提升策略探讨

任亚男,马云阔

(1.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广东 肇庆 526020;
2.东北石油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师范生教育实践问题一直是师范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各大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育实践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实践效果不佳。本文从师范院校、实习学校、师范生个人及政府四个方面揭示师范生教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近年来,地方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实践技能训练日渐常态化,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交流合作日益紧密,使得师范生实践途径日益增多,教育实践模式日趋多样化。但是,目前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

1.1 高校方面

1.1.1 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师范生人才培养规格和毕业要求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当前,部分地方师范院校把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定位在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个环节,口径过窄,不利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是广泛多样的,除了常见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外,还包括模拟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社会教育实践等环节,这些实践环节都是提高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有效组成部分,也是师范生培养不可或缺的。另外,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偏重外延式发展,把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在综合性大学上,打破了学术性和师范性之间的平衡,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模糊的培养目标定位下,地方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多数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不足。

1.1.2 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地方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是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养成的关键。在基础教育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师逐渐职业化、专业化。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有更深层次的提升。但是地方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相关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部分教育实践课程目标定位比较狭窄,课程内容与实践需求的契合度较低,课程评价方式单一、课程改进不及时等问题导致课程缺少综合性、实践性及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课程缺少综合性。目前教育类课程自身理论体系和逻辑性较强,课程之间存在明显界限,内容存在陈旧空泛的倾向,这样的课程设置难以支撑师范生所需的综合知识体系。第二,课程缺乏实践性。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类课程比例偏小,实践环节未得到足够重视,实践质量不高。第三,课程缺乏实用性。大部分师范生毕业后面向的是当地基础教育,因此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当地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切实需求。但实际上大多数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与当地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契合度低,缺少中小学案例性的有关教学,导致课程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1.1.3 教育实习不到位

教育实习在贯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大部分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习还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实习目标偏于空泛或宏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第二,实习时长偏短。师范生不能充分地进行教育实践锻炼,无法真正深入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第三,实习形式单一,往往局限于见习、助教等活动,师范生真正讲授课程的机会较少。第四,师范院校与实习学校合作形式松散,对实习学校的主动对接和服务不够,难以激发实习学校的积极性,师范生很难到实习学校开展有效实习,实习过程形式化。第五,教育实习考核评价不到位。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缺乏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且对师范生教育实习考核不够严格,导致部分教育实践能力不达标的师范生也能够顺利毕业。

1.2 实习学校方面

1.2.1 实习学校积极性不高

实习学校的态度关系到师范生的实习质量。很多实习学校为保证教学计划正常进行,往往不愿意接受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主要体现在实习学校教师态度不够积极,实习学校未将有限的师资提供给师范生做一线指导教师,师范生实习过程中缺乏一线教师的有效指导。实习学校提供给实习生的教学岗位有限且大多数与师范生学科专业背景不匹配。实习学校与师范院校缺乏有效沟通,实习评价较为简单。

1.2.2 实习基地承载能力偏小

实习基地是师范生教育实习的重要平台。近年来,由于国家不断给予师范生优惠政策,支持师范生的培养,越来越多学生报考师范专业,师范生数量不断增加。师范院校对实习基地承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但是,部分实习基地承载师范生实习的条件准备不足,没有为师范生提供足够的食宿、教学设备、教材等实习必备的条件。另外,实习基地接纳入校实习人员的数量偏少,大部分师范生缺少良好的实习基地。

1.2.3 实习基地缺乏稳定性

实习基地的稳定程度与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质量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教育实习工作大部分由地方师范院校负责。大多数师范院校对接了一定数量的实习基地,但相对来说不太稳定。究其原因,一方面,师范院校每学期都会有新的师范生进入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实习时间一般为4~6个月。短期实习会给实习基地部分学生个人情绪带来一定变化,比如有些学生难以适应授课教师的频繁更换而产生厌学情绪。实习基地担心师范生的到来会降低基地的教学质量,因此不愿意接受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另一方面,实习基地对教育实习中双方的合作互赢缺乏信心,因此不愿意与师范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1.3 师范生个体方面

1.3.1 师范生报考原因多样

考生报考师范专业的原因具有多样性。虽然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给予师范生一些优惠待遇,教师地位得以提升,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师范类专业的部分学生是被调剂进来的,选择师范类专业并非其初衷。目前,我国除了教育部直属六所大学高考录取分数较高外,其他师范类院校录取分数普遍较低,报考师范院校被录取的把握更大。还有些考生选择师范专业是因为师范专业学费不高或听从家人安排等。在多种非积极动机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专业知识学习不够扎实,影响自身教育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1.3.2 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和认同感不强

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和认同感会受到其自身接受的价值观的影响。一方面,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影响了自身教育实践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师范生缺乏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明确认知,对自己未来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不清晰。因此,在本该踏实进行教育实践的时候,部分师范生却忙于考证或找工作,忽视了教育实践在自身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1.4 行政管理方面

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相关部门的引导、支持和约束。当前,师范院校与合作单位责权利不明,合作形式松散,实习效果难以保障。多数省份对实习学校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但经费支持力度不足以调动实习学校的积极性。部分实习基地不具备基本的教学设施,师范生难以发挥自身的教学技能。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需要相关部门的协调并给予保障和支持,但缺少专门的组织机构统筹协调师范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访谈等方法,在借鉴部分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生教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解决策略和建议。

2.1 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首先,师范生培养目标的制订应面向中小学师资发展需求。师范院校应鼓励师生深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定期到中小学开展研讨会。其次,师范院校应充分提高对教育实践的认识程度,在抓好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的同时,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最后,在总体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明确师范生分阶段的培养目标。分阶段培养目标应具有层级性,教育实践的目标设定要更加清晰明了。比如,制订《师范生教育实践手册》,手册中应该明确每次见习或实习的目标、性质、任务和要求等。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讲解见习、实习、研习之间存在的递进关系,带领师范生强化学习教育实践手册,确保师范生在第一次见习前就有所了解和准备。

2.2 合理设置实践类课程

2.2.1 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明确实践课程目标,整合实践课程内容

第一,优化课程体系。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大实践类课程的比例。第二,实践类课程目标应符合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实践课程设置在关注师范生技能方面的提升之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培养未来教师健全的人格。第三,整合实践课程内容,避免低层级地交叉重复,对一些内容体系和适用性不强的课程进行删减。第四,在设置和讲授理论课时要适当向实践课程延展,并且注重衔接。比如,在讲授学科课程时要结合教学法,这样师范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体会教法,可以直观地理解教材中枯燥的概念。

2.2.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课程实施方式

实践类课程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一方面,师范院校在组织师范生进行教育实习时应以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基础,原则上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擅长的学段联系实习学校,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实习科目和实习方式的权利。另一方面,师范院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以教育功能为主的相关社会机构的合作,拓宽师范生实习渠道。中小学不是教育实践的唯一场所,应该将实习的场所拓展到以教育功能为主的相关社会机构。比如,在当前的“双减”政策下,大量社会教育机构纷纷关门,机构中大批教师流入市场,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可以鼓励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将“K12辅导”转型为“教育实习基地”,为师范生提供实习场所,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宽师范生的实习渠道,另一方面也可以缓解“双减”政策下部分社会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2.2.3 实施发展性实践课程评价

第一,评价内容全面性。实践课程评价除了要关注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外,还要注重其专业精神和专业理念的养成。既要关注师范生理论课程的学习,又要关注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师范生实践课程的评价需要师范院校教师、实践指导教师、中小学教研员和学生自身等多方共同参与。第三,评价方式多样化。摒弃单一地由教师打分的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实践课程进行评价。

2.3 提高教育实习有效性

2.3.1 增加教育实习时间

教育实践在师范生进入校门起开始设置。第一学年,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知识欠缺,为了能让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具有初步的了解,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形式应该以见习为主,见习时间设定为4周。第二学年,安排上一学年见习考核通过的师范生以实习学校班主任助手的角色进行实习,实习时间为期6周,目的是让师范生近距离了解学生。第三学年,安排实习成绩优异的师范生以任课教师的身份进行实践,期间增加课堂试讲和微格教学。第四学年,上半学期安排一次8周左右的实习,避开学生求职时段,该阶段增加教育研习与反思实践。第一学年至第四学年,除线下见习实习外,师范生回到师范院校,可采用线上实习的方式对接实习基地学生进行远程线上指导,增加教育实习时间,保证实习效果。

2.3.2 加强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首先,实习基地要转变以往消极应对师范生来校实习的态度,积极配备师范生实习需要的条件,提高接纳师范生来校实习的承载量。其次,相关部门和地方师范院校要对实习基地进行筛选,选择专业覆盖面宽、培养规模适中的中小学和社会教育机构作为实习基地。建立可行性强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实习学校态度、设施等进行评估。分析实习学校是否可以继续作为师范生的实习基地。最后,师范院校应该主动联系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实习基地,协同评选出部分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且品德高尚的优秀教研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给予实习指导教师一定的政策支持。

2.3.3 激发教育实习学校的积极性

对实习学校的积极行为给予强化和奖励,激励其对教育实习工作积极配合和支持。一方面,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帮助师范院校建设实习基地。师范院校在实习结束后可以举行讲课比赛,对成绩优异的师范生对应的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另一方面,设立中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基金,师范院校与实习学校结对研究,促进实习学校教育教学深化改革。

2.4 增强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和认同感

2.4.1 关注师范生报考原因,选择适教乐教的学生进入师范院校

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师范院校在考生志愿填报环节需要提前做好师范专业招生宣传工作。一方面,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职业兴趣类测试网址,旨在让考生们在专业选择前尽可能地多了解师范专业,以便提早进行自我评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盲目报考;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办高考报考指南、开设宣讲会等进行师范专业相关问题的解答。此外,学校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以师范专业新生为对象,通过问卷或者访谈的形式开展师范生入学动机调查和教师职业认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筛选出部分从教意愿及自主学习意识都较低的学生,由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进行进一步沟通交流,以尊重学生兴趣为原则进行校内专业调剂。

2.4.2 坚定师范生从教信念,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

师范生师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养成教育。地方师范院校应重视师范生师德养成,将“四有”好老师融入师德培养方案。一方面,抓好第一课堂,将师德养成教育作为师范生培养的必修内容,贯穿于第一课堂全过程,增设师德养成类选修课程;
另一方面,不能忽视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可以师德为主题展开演讲或辩论赛。此外,还可以发挥榜样的教育力量,聘请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走进课堂讲述师德故事等。

2.4.3 师范生加强自我管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师范生应将自身视作自主的、有创造性的生命体,提高自身教育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建立“师范生养成日记”,实行自我规划、自我执行、自我调节、自我生成的自我管理策略。其次,师范生应主动向指导教师或其他一线教师请教,多学、多思、多问,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师范生可以自由结合组成教育实践团队,团队之间每月进行试讲比赛,充分发挥同侪效应,师范生在同侪压力下更容易加强自我管理。

2.5 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协调功能

2.5.1 加强政策引导

第一,呼吁相关部门出台相应政策和文件,鼓励社会各界支持并参与师范生实习基地建设,对于参与实习基地建设的单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具体政策文件协调地方师范院校与合作单位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及时调节双方出现的矛盾。第三,在师范生的入职问题方面也要有严格的规定,进入中小学任教必需的教师资格证书和普通话等级认证等都要有明确的要求。

2.5.2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师范生实习基地资金的投入,投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应向乡镇等经济落后的地区倾斜。其次,广泛吸引师范院校、社会教育机构以及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团体设立实习基金,相关部门给予投入资金的单位一定的政策支持,如可以减免一定的税收、允许优先申报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等。

2.5.3 发挥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和监管作用

应组织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师范生实习基地科学规范的管理运行机制、基地共享机制、监管机制,出台相应的管理条例或文件。成立专门组织机构或建立联席办公制度,负责师范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充分整合利用社会上的优势教育资源,协同培养教育事业需要的教育实践能力强的师范生。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生基地 秘密基地小哥白尼(神奇星球)(2022年4期)2022-06-06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教育教学论坛(2022年12期)2022-05-11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2022年3期)2022-04-15“寻访身边的好老师”课堂内外·好老师(2021年10期)2021-11-30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科教新报(2021年12期)2021-05-11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14期)2021-04-13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教育·综合视线(2018年10期)2018-12-17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8年11期)2018-06-11

推荐访问:师范院校 师范生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