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演变逻辑

□秦晓颖 李国锋

[内容提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内容具体,逻辑架构严密,有明确的逻辑支撑与理论起点,其逻辑起点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思想精髓的汲取、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扬弃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框架主要概括为六方面,这六方面不仅是对其逻辑起点的扬弃,更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的助推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考虑到顺应人类社会文明进程要求、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问题需求及满足广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并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最终形成科学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实现美丽中国提供了方向指引,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体系,对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为重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多年中华生态智慧、生态实践的沉淀和丰富,尤其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新特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一步挖掘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等生态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汲取了其丰富的思想精髓。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天人合一”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天下万物与人类一体,重视彼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指出万物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基本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而人类实践活动也在某些方面影响着万物的生长演化,万物皆有其自身和谐生长的客观规律,正是这些客观规律,促使世间万物得以生长和成熟,包括人类在内也是如此。因此,人与万物是共生共存的统一体,人类应以博大的胸怀,尊重万物的自然生长规律,秉承中庸的观念与万物和谐共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党和政府一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强调人类社会应与自然界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进步,人类应在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自然界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合理的物质实践活动,不干涉、不破坏万物本来的生长繁衍规律,正所谓“钓而不网,戈不射宿。”[1]“建设生态文明……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用试图征服老天爷。”[2]24

2.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对“道法自然”思想的扬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传统文化认为“道”是世间万物产生的源泉,是万物演化的基本原则,也是推动万物发展的根基。世间因为有“道”,万物才有条不紊的生长变化,人类与万物同生于“道”,受“道”的滋养共同生长变化,按“道”的规律休养生息,行“道”的无为而治原则。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类应认清事物本身的“道”,遵循自然万物生长变化的客观规律,遵守自然法则做事,避免出现“南海之帝为觭……七日而混沌死”[4]的悲剧。“山水林田草是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5]。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强调人类社会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的,存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它所探讨的人与自然怎样相处问题,“道法自然”思想已给出答案。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构建需要生物多样性支撑,因为生物多样性是“道”生万物的表现,也是顺应“道”的体现,“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6]

3.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对“众生平等”思想的理论升华。传统文化认为宇宙万物是生死与共、休戚相关的,地球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有各自的生态位,拥有特定的空间和资源,万物没有高低贫贱之分,人类与动物、植物是平等的,人类不能把自己封为主宰,凌驾万物之上并统治自然界,而应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与万物友好相处。传统文化还为人类保护自然提供了行为参考,如:食素和禁杀放生等。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人类应尊重生态伦理,站在生态道德角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做到敬畏自然,并关怀自然界的万物,还应该在生活中适当素食并减少杀生频率。因为动物死亡前一刻,存在惊恐、愤怒等情绪,人类食动物肉体,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提高智慧,正如大戴礼记云:“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利于全球自然界的运行演化,而且利于全人类和万物的生长演进,生态文明建设初衷是实现良好生态环境,即“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众生平等”的理论升华。

(二)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之一。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力的飞速提高,马克思惊叹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7]但与此同时,受资本逐利最大化的冲动与驱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乃至生态危机随之而至,“工业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8]544人类社会的发展处于极其危险与可怕的境地。

面对这些危机,西方帝国主义应对的方法是借助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进行双重掠夺和剥削,具体表现为掠夺自然资源、剥削生态利益、转移污染、滥用“绿色壁垒”、推诿责任和异化国际援助六种形式。以美国发动海湾战争为例,“表面上打着保护人权自由的旗号,而实际上,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这一全球战略要地和争夺石油资源,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安全”[9]还通过不平等的国际贸易,进口发展中国家廉价原材料,向其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以及倾销过时废弃物、转移污染物。致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产地、产品倾销地和污染排放地。当今生态问题,发达国家具有无法洗脱的“原罪”,理应承担更多生态责任。但令人遗憾的是,发达国家不但没有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反而以“全球环境卫士”的头衔,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发展中国家采用双重标准,甚至以保护全球生态环境为借口,限制阻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指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造成全球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西方所谓的“生态文明”有失公平且不能根治全球环境危机,因此是不可取的。应对生态帝国主义诟病,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纷纷献计献策。他们的理论概括有三点,“一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生态问题的相关性……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变革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10]如:佩珀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生态危机的根源,变革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才能扭转生态危机。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只有通过社会革命和生态革命,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使人类与地球维持持续性的关系,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可见,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提供理论参考。

(三)“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11]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自然人化”与“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将生态问题与社会、人的发展联系起来,为后人理解生态问题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解;
人化自然为人们观察世界提供了本体论基础;
从自然到社会的认识论为人们有效解决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认识论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指导下形成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化自然观”的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出发点,人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的桥梁作用于客观事物,才能变为现实,人与自然通过实践形成辩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12]50这是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中关于人—自然—社会辩证统一关系的坚持和发展。

2.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生产力论的继承和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动形象地回答了“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两山”理论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提供了指导思想,强调了自然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根基,它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既深化了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力系统结构的认识,也体现了从自然到社会的认识论路线的坚持。

3.生态民生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的坚持。以前人们更多地强调物质利益方面的公平与公正,而新时代生态文明中民生的内涵已由物质利益向生态利益拓展。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民生本质,即“生态文明的目标是为了全体人民,生态文明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哲学思想自然价值向度与人的发展价值向度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对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的坚持。

4.“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与社会辩证法的继承与运用。“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土的命脉在树。”[13]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其万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人类应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主动关心关爱自然万物。这是从哲学世界观层面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辩证思维方法与社会辩证思维方法的继承和运用。

5.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政治思想的具体运用。“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14]我国已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并进一步完善。还把生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体系,划定生态红线、实施生态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措施,这是马恩“批判旧世界,建设新世界”主张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具体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12]52“三个统一”的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然资源属于全人类的公有属性,是实现自然资源公有制的具体制度安排。

6.实现美丽中国梦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解”思想的实践行动。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伟大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它还应该包括社会公平、公正,社会关系和谐,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理想的相对公平的平台与机会,每个人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目标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解”价值目标的具体实践行动。

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基础上,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扬弃中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借鉴中,形成了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坚持六项原则,这六项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逻辑框架。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认识和彼此生存价值的尊重,是人类在全局性、历史性的思维高度对生存方式的深刻认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化自然观”的深刻理解。人化自然观实质上是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一方面强调自然的优先性,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从自然界演化出来的,人类的生存发展依靠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资源,人类物质生产实践受到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
另一方面强调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自然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主要关注人化自然,人化自然是以人的实践为桥梁,将人类社会与自然连接起来,它是人类物质实践活动的结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肯定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又承认了自然优先性,它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强调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休戚与共的,人类应主动维持彼此的和谐关系,即人类社会发展速度与整个自然界演化速度应同频共振、步调一致,人类若过分依赖科技而忽视自然客观规律,任意改造自然,并超出自然界环境承载能力,必然造成人与自然的共同毁灭。“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8]394人类与自然万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彼此相互依赖、休戚相关,人类依靠大自然提供的物质能源得以繁衍生息,若没有大自然,人类无法生存与发展。“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和底线,人类若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再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则利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双赢,反之,将遭受自然的报复,甚至造成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后果。

(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是良好生态环境的标志,“金山银山”也是人民群众期许的经济增势。“我们既要绿水青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21生动形象的描述了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应平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兼顾经济繁荣与生态良好,根本是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若想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矛盾,首先把好第一个关口,对人类物质实践活动中引发人与自然矛盾的因素做调整,转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不环保的生产方式,并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比重,增加低投入、低消耗和低污染产业比重,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使其朝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目标迈进。例如:水泥厂、采矿厂和化肥厂等,应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准则,优化相关设施设备,做到污水废气达标排放,废弃物达标处理等,否则应停业整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盲目攀比,强调真正将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理念落实到日常的食、住、行、游、购和娱方面。“中国明确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2]20-21强调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承载力,不超越生态安全红线,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是不理智的。环境是发展的根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得再好再快,最后也将返回到起点,得重新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甚至环境治理成本远远大于经济发展利润,造成因小失大、得不尝失的后果。提高人类重视良好生态环境的程度,并自觉意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12

(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

生态环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全球人类共同享有且离开它将无法生存,可见,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繁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远远超过其他公共产品对人类带来的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全球人类来说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人类不会因时间、地区和身份地位的不同,享受不同的生态环境,而是共同享受地球这个生态环境。近年来,一些地区污染问题暴露,如:雾霾天气、饮用水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高等,社会极其关注此问题,群众对此也反映强烈。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空气质量、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住房等问题。空气质量、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与民生联系密切。为广大人民谋福祉是历届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人民关注生存环境,向往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日益关注的民生问题。“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2]50民生福祉不仅包括保障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还应包括改善生活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等精神需求。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同样重要,甚至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8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能看到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听到潺潺流水、鸟叫虫鸣,心情是美好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态民生要统筹生态物质生活与生态精神生活协同提高,让生态环境与民生幸福成为民生建设的重要指标,推动最普惠民生福祉的落实。

(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

从2013年提出的“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到2017年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再到2021年先后提出的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可见,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述不断拓展深化。“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海洋等自然生态保护”。[15]运用马克思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的观点,看待自然界整体与各生态系统的关系,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积极运用唯物辩证法,促进各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16]1若山、水、林、田、湖、草、沙和冰中某生态系统出现问题,将对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极大威胁,易破坏生态平衡,若生态平衡被打破,则很难在短时间内自我修复,且影响其他生物的正常生长变化。因此,在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自然生命共同体时,做到整体性和协调性的统一,维持自然大生态系统平衡时,兼顾保护和平衡各类小的生态环境,关注各类生态系统的物种稳定性,做到统筹兼顾,全方位全地域的采取措施和方案。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人类社会也是一个整体,但彼此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得,人类社会产生的废弃物可再次被自然界利用,若两者有机结合,将避免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新陈代谢断裂”的产生,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人与自然和解。我们在推进生命共同体过程中,应顾及大自然的环境承载力,不超越生态红线,否则人类生存的家园将被自己亲手摧毁。“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10-11

(五)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物质能源来自自然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无时无刻不进行着物质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才是被法律允许并保护,否则,必将受到法律法规的惩罚,如:毁林开荒被惩罚,农家肥入田被提倡。生态制度完善程度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生态法律法规的制定、完善以及创新,最终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并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只有用严格且严密的法律法规,规范人类的物质实践活动,才能有效保护好人类良好的生态环境,最终为人类谋利益增福祉。同时,人类只有遵循这些法律法规,才能实现物质实践的自由。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时,人们有法可依地对其进行治理和修复,不仅利于提高公众的守法意识,而且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与大自然演化的和谐统一,让人类与大自然间的实践活动有法可依和依法规范。党和政府一再强调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其中最严格的生态法制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和强度,最严密的生态法治务必含盖对各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如: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治理和修复等方面,这两方面是生态法律法规制定的重要指标。确立生态法律制度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源头,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和治理生态污染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政绩考核、奖罚机制、责任追究和损害赔偿等方式落实生态法规的执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和促进生态修复的目的,让生态法规发挥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社会群体不同,遵循生态法律法规的侧重点不同,政府主要发挥生态法律法规的宣传作用,企业和社会团体积极遵循生态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绿色低碳发展,个人则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践行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

(六)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从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人类应不分国家、种族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主动治理环境污染,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者和倡导者,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此过程中,党中央提出一系列的相关理论和进行多次实践,是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重点突破和巨大进步,也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共谋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16]1十八大以来,我国不仅重视本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而且关注全球生态安全问题,倡导各国努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自由与解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17]1各个国家要意识到人类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一直以来,我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而且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提出的方案得到国外的一致赞同和好评,国外学者认为:“中国最有可能引领其他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18]。我国明确表明“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7]1

自古以来,我国重视“和合”文化,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和佛家“众生平等”思想都体现了“和合”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中华优秀生态文化的吸取,是对西方生态文明的扬弃,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探索人与自然和解的丰富与发展。通过坚持六大原则的逻辑框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生命共同体中清洁美丽世界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万物文明人类 万物皆可折小哥白尼(趣味科学)(2022年7期)2022-09-20万物生今古文创(2022年33期)2022-08-19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大科技·百科新说(2021年6期)2021-09-12请文明演绎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人类第一杀手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漫说文明农村百事通(2020年11期)2020-06-27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意林·全彩Color(2019年6期)2019-07-24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哲思2.0(2017年5期)2017-09-03对不文明说“不”作文周刊·小学一年级版(2016年42期)2017-06-06

推荐访问:演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