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干姜、附子药对证治规律与量效关系

张君合,潘赐明,荆玉斐

1.平度市中医院 中医科(平度 266700);
2.云南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昆明 230038)

陈修园曰:“其药品,察五运六气而取其专长;
其分量,因生克制化而神其妙用。”清末名医周岩,有感于前人注释仲圣书时对用药心法探析较少,故其在晚年集平生之识验,采百家之精英,结合《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具体条文,紧扣方剂、医理与药法,提出“读仲圣书而不先辨本草……非特不效,抑且贻害”的观点。《伤寒论》113 方,药味数分布于1~14 味间,平均每方4.18味,药少而精,药专力宏,理法方药缜密[1]。因此,本文就《伤寒论》中附子、干姜两味中药的气味以及其在不同方剂中证治规律、配伍特色和量效关系进行探讨,不揣浅陋,以飧同道。

1.1 干姜、附子之气味

药物的七情出于《神农本草经》,万物集天地之气而生于自然,所以应以生长环境的角度以阐明药性的寒热。

《神农本草经》[2]载有“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鲜姜栽种,于秋后刨出去皮晒干为干姜。陈修园曰:“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定呕吐,下冲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泄。真武汤加减: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干姜较生姜的气味雄厚,燥湿温中而补益火土,故仲景用干姜以治下痢等疾病。

《神农本草经》载:“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附子栽种之后,次年旁生的为新附子,原苗称为乌头。附子具有回阳救逆之功,仲景用附子有生、炮之异,多少之别,同时多与干姜配伍使用,后世亦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

1.2 干姜、附子药对证治规律

附子干姜同用见于乌梅丸、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理中丸、四逆汤、小青龙汤、四逆加人参汤等。如表1所示,前12位(频次≥2)症状由多到少依次是:下利(8次)、呕(7次)、发热(4次)、烦(9次)、厥逆(4次)、腹痛(2 次)、脉沉(2 次)、小便不利(2 次)、咳(2次)、头痛(2次)、身疼痛(2次)。

表1 方剂与症状分布表Table 1 Distribution of prescriptions and symptoms

1.2.1 下利、呕吐

下利、呕吐同见的方剂有6首方剂。乌梅丸是治疗寒热错杂之方,因食生冷之物与胃中湿热之气相合,故成蛔,得食则呕;
326 条谓: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条与338条乌梅丸相辅相成,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则无完气,故下利不止。干姜、附子同用既温脏寒,又能辛以制蛔。通脉四逆汤属于少阴病,阴寒内盛则下利清谷,寒气犯胃则干呕,重用干姜以温里驱寒,与附子相伍回阳通脉,干呕明显可加生姜以增强降逆止呕的作用。314条谓: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白通汤以葱白、干姜、附子破阴回阳,宣上通下即可,但服药后仍然利不止,干呕,乃药为阴寒所格,故佐以人尿、猪胆汁从阴引阳。四逆汤有10 余条条文,一般见症有呕吐或欲吐不吐、下利、小便清长、恶寒、四肢厥逆、但欲寐,病机实则里寒而已,柯韵伯云:表热里寒四字,括尽本方大义。里虚寒侵,不能藏精而为阳之守,幸有表阳尚存,得以卫外而为固,因此生附子、干姜祛阴寒则阳气得存。真武汤主治少阴阳虚水泛证,本无干姜,但加减运用中提到若咳、若下利则用干姜;
水寒犯肺则咳,犯于中焦则下利,因此以干姜辛散水寒。小青龙汤为心下有水气当无争议,但在加减方中提及“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此处注家不多,临床运用亦少,笔者查阅原文《伤寒论·辨脉法》云:“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可见噎的病机在于寒水相搏,结于咽喉,去麻黄者,防止引药达表而不上行;
心下有水气,心下是指胃,胃中寒则上逆,寒水客于咽喉则噎,因此以附子祛寒,干姜温散。

1.2.2 脉微、脉沉

张仲景重视病脉证治的有机参考,《伤寒论》398条原文,其中涉及脉诊的146 条,涉及到20 余种脉象,沉脉涉及原文7条,单脉沉主里证;
微脉涉及原文8条,单脉微主阴阳气血虚[3]。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脉微欲绝,主阳气虚衰,脉为司命,脉出则从阳而生,脉绝则从阴而死[4]。白通汤脉微兼有下利,是下焦虚寒,因此以葱白、干姜、生附子补虚祛寒,通其脉。干姜附子汤脉沉微,原文61 条谓: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不呕不渴无表证,说明邪不在太阳、少阳和阳明,此时误用汗下使阳气大伤,脉沉微是纯阴无阳,阳气大虚。

1.3 病症

1.3.1 少阴病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心肾两经两脏关系着全身的阴阳气血,故少阴病多发于外感病的后期,病情危重,为全身性里虚证[5]。临床上,少阴病的辨证首要认清其寒热虚实,寒化证则回阳救逆,热化证则育阴清热,里虚甚见下利清谷则先温其里,若兼有里实则急下存阴。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太阳为表实证,寒邪束表,表证的特点是“恶寒”,兼有头项强痛、周身不适[6-7]。当表邪不解时,说明人体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而心肾主导人体阴阳气血,此时正气亏虚的程度会影响邪气的传变,若气血非极度亏虚,则顺经传变,若正气虚损,则直犯少阴,原文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说明少阴发病,人体阴阳气血虚损,正气无力祛邪,甚至自身的生理活动都难以维持。

白通汤证、白通加猪胆汁汤证属少阴寒化、阴盛格阳证,其方以四逆汤去甘草之缓,干姜、附子破阴散寒,附子生用,亦取其勇猛之性,葱白辛温通手太阴引脉复出,程扶生曰:少阴病,谓有脉微细,但欲寐证也,少阴下利,阴盛之极,恐至格阳,故用姜附以消阴,葱白以升阳,云通者,一以温之而令阳气得入,一以发之而令阴气易散也(《伤寒经注·少阴温散》)。真武汤主阳虚水泛证,少阴易虚,足少阴肾为水脏,《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坎中无阳,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少阴虚则水邪易侵犯人体,法当壮元阳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源。若小便不利而下利,去芍药、茯苓,加干姜一两,即由生姜、白术、炮附子、干姜组成,重在苦温燥湿,辛温散寒。

1.3.2 头痛、身疼痛

《伤寒论》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
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若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腹部胀满者,阳虚寒凝气滞,故去白术之壅补,加附子之辛热以助阳散寒而除满。此条文首冠霍乱二字,吐利是必见症状,又有头痛发热,身疼痛等表证,强调了霍乱初期表里同病的临床实际,此病的发生总由正虚邪盛,里寒兼有表证则温里祛寒以治本[8-9]。四逆汤证在原文91条、353条、372条有身疼痛,原文92条有头痛,柯韵伯曰:“下利是里寒,身痛是表寒,表寒宜温散,里寒宜温补;
里为本,表为表,先救其里,此谓之本。”里寒导致气血不能防御温养体表而外感时,在外感非紧急之下,当温里治本,《金匮要略》云:“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若卒病未发或轻微之时,治病则求于本[10]。此外,表里同病时仲景并非先解表后治里,而是以轻重缓急区分救表或治里,若因内虚引起,则求于里,若因外邪引起,则邪去则正安。

2.1 干姜、附子的量效关系

《伤寒论》中使用干姜有24方(次):十两1方;
三两9方;
二两5方;
一两半3方;
一两5方;
六铢1方。使用附子有23 方(次),其中六两1 方;
麻黄附子细辛汤1 两;
三枚2方;
两枚2方;
一枚17方。

2.2 干姜、附子单用之原方配伍

干姜使用的有24方(次),乌梅丸十两,但为丸剂,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因此服用量不是很大;
如表2所示,三两主要治疗里虚寒证,当亡阳加重时干姜的配伍也由一两半加至三两。二两治疗中焦虚寒或下利。治疗危重心肾阳衰时用一两半,可见轻用有“少火生气”之意,激发引导人体阳气[11]。麻黄升麻汤是大下之后,脾胃受损,因此以干姜、白术、茯苓和甘草健脾益气,吐下之余定无完气,因此各用六铢,避免重用脾胃无法承担药力。

表2 《伤寒论》干姜条文以及分量Table 2 Articles and dosages of dried ginger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乌梅丸用附子六两,同干姜一致,兹不赘述。如表3所示,附子三枚治疗虚寒性风湿痹证,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成无己曰:“风在表者,散以桂枝、甘草之辛甘;
湿在经者,逐以附子之辛热;
姜、枣辛甘,行营卫、通津液,以和表也。”湿邪在经,故此用三枚附子温阳、祛寒、逐湿。其余均用一枚,故凡救逆回阳、温经散寒、扶阳固表等,多用一枚或大者一枚,而散寒镇痛、祛风除湿多用二枚,更有甚者用达三枚之多[12]。但亦有生用与炮制的区别,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用生附子,其余都是用炮附子,张璐指出:“除心腹腰膝冷痛,开肢体痹湿痿弱,救寒疝引痛欲死,敛痈疽久溃不收”等需生用,其余“并须制熟用之”,而对于“厥冷腹痛,脉沉细,甚则唇青囊缩”者“急须生附以峻温散之”[13]。

表3 《伤寒论》附子条文以及分量Table 3 Articles and dosages of radix aconiti carmichaeli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2.3 干姜、附子单用之临证加减

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随证化裁: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即柴胡、黄芩、半夏、五味子、干姜、炙甘草。柴胡、黄芩外疏内清和解少阳;
半夏、干姜与五味子为仲景治疗咳嗽的角药,五味子收敛水饮而后半夏、干姜温化;
炙甘草与干姜配伍有甘草干姜汤之意[14-15]。柯韵伯曰:“少阳三焦为决渎之官,主通调水道,故少阳病最多水气为患,如水饮犯于上焦,射肺而为咳。”真武汤治疗少阴病,随证化裁: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即茯苓、白术、生姜、炮附子、干姜。附子、白术与茯苓三味配伍,先后天并补,以达温阳利水、散寒除湿止痛之效[14];
附子与干姜增强散寒温阳的作用;
生姜增强辛散水气之力。汪苓友曰:“若下利者,里寒甚,故去芍药加附子。”见表4。

表4 《伤寒论》化裁方干姜条文以及分量Table 4 Articles and dosages of dried ginger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四逆散原文以少阴病、四逆言病因病机,方以炙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煮散服用,散者散也,有散开之意,少阴又有寒化热化之别,以方测证,属热邪在里,《医宗金鉴》:“此则少阳厥阴,故君柴胡以疏肝之阳,臣芍药以泻肝之阴,佐甘草以缓肝之气,使枳实以破肝之逆。”张景岳显然否定了仲景的少阴病微旨,《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少阴亦是枢纽,其义有四:一则可以枢转阴阳;
二则可以枢转气机,俾心肾交泰;
三则能调和寒热;
四则能枢转水道,维持正常的津液代谢[16]。理中丸与小青龙汤前已阐述,兹不赘述,见表5。

表5 《伤寒论》化裁方附子条文以及分量Table 5 Articles and dosages of radix aconiti carmichaeli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2.4 干姜、附子药对的量效比例关系

干姜、附子同用是仲景温阳散寒的常用对药之一,干姜附子汤治疗误用汗下之法所致阳虚烦躁证,成无己曰:“下之虚里,汗之虚表,既下又汗,则表里俱虚。”误用下法伤及中焦脾胃,过汗则耗损少阴津液,因此干姜温中土太阴,生附子破寒救逆亦消少阴寒翳,干姜、附子大辛大热、温阳散寒,纯阳无阴,二药伍用,回阳救逆倍增[17-19]。如表6所示,仲景对干姜的用量较为灵活,但附子常常一枚,不同之处在于生或制的使用。附子生用多与干姜相伍,用于回阳救脱者,共8 方,生附借煎煮使毒性减少;
入丸散宜炮用,其毒性大为降低,以炮附组方者,多具蠲痹止痛、温通心阳、扶阳解表、温阳利水等功效[20-21]。

表6 干姜、附子药对的量效比例关系Table 6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drug combination of dried ginger and radix aconiti carmichaeli

《素问》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古人重视人体阳气的虚损与否,在疾病过程中时时固护阳气,《素问》云“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是运行在机体的气机,以功能形式表现出来[22]。阴成形体使阳气附着以发挥作用,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形体难以耗损,但耗损时较为直观,而阳气的耗损难以察觉,因此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功能失职时,重在补阳、护阳、通阳[22-24]。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出入”与“器”是阴阳的构成体,即阳气、阴形,只有两者共存的时候才能相得益彰、互根互用,出入之气是人与自然界的统一,透过呼吸采取自然界的阳气使得人体正常运行,升降之气是人体自身阴阳的交换统一,使得机体的各个部分行使职能,故《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因此干姜、附子的临床使用极为广泛,剂量不同,其作用亦不同[25]。本文通过仲景方中干姜、附子的单用剂量、配伍关系、随证加减剖析其微旨大意,以期与同仁进行临床交流。

干姜、附子的临床应用广泛,剂量不同,其作用亦不同。仲景在治疗疾病时,其方中干姜、附子的单用剂量、配伍关系、随证加减等,极重视人体阳气,值得临床治疗患者时借鉴。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干姜附子伤寒论 附子古今用量变化浅析*河南中医(2022年1期)2022-11-15建昌帮附子在甘草附子汤中单酯型生物碱含量比较研究*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年18期)2022-10-11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食品与健康(2019年8期)2019-08-08治三叉神经痛妇女生活(2019年2期)2019-02-20干姜粉能散寒止咳恋爱婚姻家庭(2017年27期)2017-12-25干姜粉能散寒止咳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9期)2017-09-11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之辨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6年10期)2016-12-13有毒的附子产值高农家科技(2016年9期)2016-11-02刘炳凡《伤寒论》教学录音资料数字化保存及应用研究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5年5期)2015-11-05姜有干鲜,不可混淆使用家庭医药(2015年6期)2015-06-09

推荐访问:对证 干姜 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