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uO@Ag,碗状阵列可循环SERS,检测黄曲霉毒素

郭盈岑,蒙婷婷,邓字巍†,褚丽琼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广西南宁530200;
2. 陕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自然界常见的一类真菌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粮食作物以及食品加工产品中[1,2]。黄曲霉毒素是目前人类发现的毒性极强的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抑制生长和降低免疫力,可导致组织器官发生癌变或畸形[3,4]。目前,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污染最为常见,其毒性是砒霜的68 倍,是氰化钾的10 倍,是黄曲霉毒素中最强的,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Ⅰ类致癌物[5]。因此,发展高效、灵敏、准确测定AFB1的方法对食品安全保障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用于检测AFB1的方法主要有薄层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酶联免疫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如薄层分析法样品处理繁琐,实验过程复杂,所需时间长,易受杂质干扰,且难以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6,7];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灵敏度较高,但试剂和仪器较昂贵,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6,7];
酶联免疫法灵敏、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对样品中毒素的净化纯度要求不高,能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适于毒素的批量检测,但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差、酶稳定性差、试剂寿命短,而且由于存在交叉反应而易造成假阳性结果,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8,9]。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是一种指纹光谱技术,具有高探测灵敏度、高分辨率等优点,且水干扰小、稳定性好,可实现痕量无损检测,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应用广泛[10~12]。本文利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技术以及限域生长方法,在商业铜箔表面形成CuO 碗状阵列,并借助物理溅射过程,构筑CuO@Ag 碗状阵列结构。将CuO@Ag 碗状阵列作为可循环活性基底,借助SERS 技术对AFB1进行检测,希望为食品中痕量AFB1的检测提供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试剂: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PS,平均粒径1.12 μm,苏州纳微科技有限公司)、黄曲霉毒素B1(AFB1,Sigma-Aldrich 公司),铜箔(0.1 mm 厚度,苏州福田金属有限公司)使用前用丙酮/乙醇/超纯水体积比1∶1∶1 的混合溶剂超声清洗,次氯酸钠(NaClO)、氢氧化钠(NaOH)、无水乙醇(EtOH)和丙酮(国药集团),实验用水为超纯水(电阻率18.2 MΩ·cm)。

仪器:EM SCD005 型离子溅射仪(样品室106 mm,Leica 显微系统);
SU8020 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日立高新技术公司);
EMAX evolution X-Max 80 型X 射 线 能 谱 仪(EDX,HORIBA 公司);
DX-2700 型X 射线衍射仪(XRD,丹东浩元仪器有限公司);
ESCALAB™Xi+型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
in Via Reflex 型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扫描范围100~4 000 cm-1,光谱分辨率≤1 cm-1,雷尼绍公司)。

1.2 CuO@Ag 碗状阵列基底的制备

本工作通过界面自组装技术以及限域生长方法,在铜箔表面构筑CuO@Ag 碗状阵列基底材料,具体制备过程如图1 所示。首先,将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PS microspheres)通过气-液界面自组装(self-assembly)在水液面上形成二维有序PS 胶体晶。随后,将二维有序PS 胶体晶转移至清洁处理后的铜箔(Cu foil)表面,再经过60 ℃热处理30 min,使PS 胶体晶牢固结合在铜箔表面。

图1 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制备过程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for preparation process of CuO@Ag microbowl array substrate

将上述铜箔浸入到50 mL NaOH(0.5 mol/L)/NaClO(20%)混合溶液中进行氧化反应。由于NaClO 氧化剂分子与铜箔之间的氧化反应主要在相邻PS 胶体微球的限域空间中进行,故CuO 纳米线只能限域生长在PS 胶体微球相邻区域。反应30 min 后,取出氧化后的基底材料,用超纯水冲洗3 遍,干燥,再放入50 mL CHCl3中静 置50 min,待PS 胶体微球被完全溶解后取出,洗涤,干燥,在铜箔表面获得结构有序的CuO 碗状阵列。借助离子溅射仪通过Ag 靶物理溅射60 s,在CuO 碗状阵列结构表面形成了一层Ag 纳米颗粒薄膜,获得有序排列的CuO@Ag 碗状阵列结构,室温储存。

1.3 SERS 检测黄曲霉毒素

将CuO@Ag 碗状阵列作为SERS 活性基底,对AFB1进行SERS 检测。配制不同浓度(1×10-4~1×10-14mol/L)的AFB1乙醇溶液,分别取3 mL,将尺寸相同的CuO@Ag 碗状阵列基底浸渍其中,10 min 后取出,干燥,进行SERS 检测(激发光源波长为532 nm,光源强度为1 mW,数据采集时间10 s,样品的干燥和测试过程均在暗室内进行)。每个样品随机选择10 个不同的点进行SERS 信号采集。

进一步研究了CuO@Ag 碗状阵列结构对AFB1分子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以及可循环SERS 检测性能。取1×10-8mol/L AFB1乙 醇 溶 液3 mL,将CuO@Ag 碗状阵列基底浸渍其中,10 min 后取出,干燥,进行SERS 检测。检测完成后,将负载AFB1分子的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在氙灯可见光(390~780 nm)照下催化降解,30 min 后降解完全,再将CuO@Ag 碗状阵列基底用超纯水洗涤,干燥,用于AFB1分子的多次循环SERS 检测。

1.4 样品表征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CuO 以及CuO@Ag 碗状阵列基底的表面形貌及结构;
采 用X 射 线 能 谱 仪(EDX)表 征CuO 以 及CuO@Ag 碗状阵列的组成元素种类及含量;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CuO 以及CuO@Ag 碗状阵列的表面化学成分;
采用X 射线衍射仪(XRD)表征CuO 以及CuO@Ag 碗状阵列的成分以及晶体结构;
采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表征CuO@Ag 碗状阵列对AFB1的SERS 检测信号峰。

2.1 二维有序PS 胶体晶的表征

单分散PS 微球通常采用自组装方法形成二维有序胶体晶,用作模板或模具构筑功能有序性阵列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催化、传感、光电器件以及检测分析等领域。本研究选用单分散PS 微球(平均粒径约1.12 μm)为胶体模板,采用气-液界面自组装方法在水液面上形成二维有序PS 胶体晶,并通过模板转移技术,将其转移至铜箔表面,其微观形貌的SEM 照片如图2(a)(b)所示。可以看到,PS微球在铜箔表面呈紧密的单层排列,形成了六方紧密堆积的单层胶体晶(monolayer colloidal crystal,MCC),且相邻的PS 微球排列存在明显的空间间隙。PS 胶体晶的EDX 谱图(图2(c))中观察到较强的C 和Cu 峰,其中C 主要来源 于PS 微球,Cu 来源于铜箔基底,同时,其XPS 谱图中也出现了Cu 2p、C 1s、O 1s 特征峰(图2(d))。因此,可以证明PS 微球已在铜箔表面组装形成二维有序胶体晶。

图2 铜箔表面二维有序PS 胶体晶的SEM 图(a)(b)、EDX谱图(c)和XPS 全谱图(d)Fig.2 Two-dimensional ordered PS colloidal crystals on the surface of Cu foil:SEM images (a)(b), EDX spectra (c)and XPS spectra (d)

2.2 CuO 碗状阵列基底的表征

将上述负载二维有序PS 胶体晶的铜箔浸入到NaOH/NaClO 的混合溶液中,NaClO 分子与铜箔之间的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相邻PS 微球的限域空间中,最终导致生成的CuO 纳米线在PS 微球相邻区域内限域生长。当选用CHCl3溶解移除PS 微球模板后,最终在铜箔表面留下结构有序且连续的CuO碗状阵列,如图3(a)所示。从高倍的SEM 图(图3(b))可以看出,每个碗状结构主要是由限域空间中形成的CuO 纳米线相互编织堆积而成,每个碗状结构的直径约为1.2 μm,并排列形成连续的阵列结构。CuO 碗状阵列的表面化学成分通过EDX 表征分析。图3(c)中可以观察到较强的Cu 和O 的信号峰以及较弱的C 信号峰。其中,Cu 元素信号峰主要来源于铜箔基底以及CuO 纳米线,O 主要来源于样品中的CuO 纳米线,C 元素则可能是由于空气中含碳物质的吸附或微量PS 微球的残留所造成。元素Mapping 表征结果(图3(d))显示,具有特征性的Cu和O 元素均匀地分布在CuO 碗状阵列上。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铜箔表面已形成了均匀的CuO 碗状阵列结构。

为了进一步了解CuO 碗状阵列的晶型结构,对其进行XRD 测试分析,如图3(e)所示。经分析,位于43.3°、50.4°和74.1°处的衍射峰分别对应于铜箔基底的(111)、(200)和(220)晶面[13],而位于35.5°(002)和38.7°(111)处的特征衍射峰与CuO(JCPDS 80-1917)吻合[13],也证实了CuO 碗状阵列在铜箔表面成功生成。CuO 碗状阵列的表面化学成分以及电子结构的研究分析则通过XPS 获得,结果如图3(f)、(g)和(h)所示。图3(f)为XPS 全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CuO 碗状阵列表面Cu,O 和C 元素的信号。图3(g)中显示了分峰的Cu 2p 谱图,其中,位于933.6 eV 和953.6 eV 处的两个主要峰归属于Cu2+,也证实了铜箔基底上CuO 的存在。此外,O 1s 的XPS 谱图(图3(h))中,530.1 eV 和531.9 eV 两处的峰分别归属于铜箔表面生成的CuO 和羟基基团(hydroxide),也可以证实CuO 的存在。

图3 CuO 碗状阵列的SEM 图(a)(b)、EDX 谱图(c)、元素mapping 图(d)、XRD 谱图(e)、XPS 全谱图(f)、Cu 2p 的XPS 谱图(g)和O 1s 的XPS 谱图(h)Fig.3 CuO microbowl array:SEM images (a)(b), EDX spectra (c), Elemental mapping (d),XRD patterns (e), XPS spectra (f), Cu 2p XPS spectra (g)and O 1s XPS spectra (h)

2.3 CuO@Ag 碗状阵列基底的表征

通过物理溅射法,可以在CuO 碗状阵列表面沉积上一层Ag 纳米颗粒薄膜,最终获得CuO@Ag 碗状阵列结构。

如图4(a)(b)所示,CuO@Ag 样品保留了CuO碗状阵列结构,其表面未发现明显结构变化。图4(c)的EDX 能谱显示,样品表面有Ag 元素存在,且相 应的XRD 谱 图(图4(d))也显 示,位于38.3°(111),44.5°(200),64.7°(220)和82.0°(222)处 的特征衍射峰与Ag(PDF 87-0719)的标准衍射峰完全吻合[14],这些实验结果均证实了在CuO 碗状阵列表面成功沉积了单质Ag。通过CuO@Ag 碗状阵列的元素mapping 图(图4(e)),也观察到Ag 单质均匀地分布在CuO 碗状阵列表面。图4(f)为XPS 全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CuO@Ag 碗状阵列表面出现C 1s,O 1s,Cu 2p,Ag 3d 以 及Ag 3p(Ag 3p5/2,Ag 3p3/2)特征峰。图4(g)显示分峰的Ag 3d 谱图,位于373.5 eV(Ag 3d3/2)和367.5 eV(Ag 3d5/2)处的两个主要峰相差6.0 eV,也表明样品表面沉积了Ag 单质。Cu 2p 谱图(图4(h))以及O 1s XPS 谱图(图4(i))的存在,也进一步说明CuO 碗状阵列基底的存在。

此外,通过高倍的SEM 观察单个CuO@Ag 碗状阵列结构(图5),可以清楚地观察到Ag 纳米颗粒紧密地沉积在CuO 碗状阵列基底中形成致密的Ag 纳米薄膜,经统计,Ag 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约为27.5 nm。

图4 CuO@Ag 碗状阵列的SEM 图(a)(b)、EDX 谱图(c)、XRD 谱图(d)、元素mapping 图(e)、XPS 全谱图(f)、Ag 3d 的XPS 谱图(g)、Cu 2p 的XPS 谱图(h)、O 1s 的XPS 谱图(i)Fig.4 CuO@Ag microbowl array:SEM images (a)(b);EDX spectra (c);XRD patterns (d);Elemental mapping (e);XPS spectra(f);Ag 3d XPS spectra (g);Cu 2p XPS spectra (h);O 1s XPS spectra (i)

图5 CuO@Ag 碗状阵列的高倍SEM 图(a), CuO@Ag 碗状阵列表面Ag 纳米颗粒的粒径统计分布(b)Fig.5 CuO@Ag microbowl array:High-resolution SEM image(a),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Ag nanoparticles on CuO@Ag microbowl array (b)

2.4 CuO@Ag 碗状阵列基底SERS 检测黄曲霉毒素

贵金属(如Au、Ag、Cu)纳米结构由于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能产生大量SERS 活性“热点”,故作为SERS 基底材料时表现出高活性。但这些金属纳米粒子的无规聚集以及活性“热点”的无序分布,会导致贵金属纳米结构基底材料的SERS 检测信号重 现 性 差[15,16]。相 对 于 贵 金 属 纳 米 结 构 基 底,CuO@Ag 碗状阵列基底表面具有周期性有序等离子体共振结构,可以产生众多均匀分布的SERS 检测活性“热点”,对吸附在表面的目标分子表现出高灵敏度的SERS 检测活性以及优异的SERS 信号重现性[17,18]。而且,借助CuO 自身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19],可以对SERS 检测后残留在基底表面的目标分子实施可见光降解,实现CuO@Ag 碗状阵列基底表面的自清洁,循环用于目标分子的SERS 检测。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可循环SERS 检测黄曲霉毒素的示意图见图6。

图6 CuO@Ag 碗状阵列活性基底可循环SERS 检测目标分子的示意图Fig.6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CuO@Ag microbowl array as SERS-active substrate for recyclable SERS detection of target molecules

本研究选用AFB1为目标分子,考察了CuO@Ag 碗状阵列作为SERS 活性基底进行可循环检测AFB1的性能。如图7(a)所示,在AFB1的拉曼光谱中,995 cm-1(β(C—O),ν(C—C)),1 187 cm-1(γ(C—H)(ring)),1 356 cm-1(δCH3),1 440 cm-1(β(C—H)(CH3),β(C—H)(ring)),1 592 cm-1(ν(C—C)和ν(C—C—C))处均观察到明显的AFB1特 征 拉 曼 信 号 峰[20,21]。以 不 同 浓 度(1×10-4~1×10-14mol/L)的AFB1作 为 目 标 分 子 对CuO@Ag 碗状阵列基底的SERS 检测灵敏性进行了评估。SERS 测试结果表明:随AFB1浓度减小,其拉曼峰强度明显降低,当AFB1浓度低至1×10-14mol/L 时,仍然可以收集到明显的AFB1拉曼信号峰,说明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对AFB1具有优异的拉曼检测性能。选择1 592 cm-1处拉曼信号峰的强度与AFB1浓度的变化进行线性拟合作图,从图7(b)中可以看出,拉曼特征峰信号强度与AFB1的对数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在1×10-4~1×10-14mol/L 范围内,满足回归方程I=2.84 lg[c/(mol/L)]+40.285,判定系数R2=0.900 0。通过计算可知,CuO@Ag 碗状阵列基底SERS 检测AFB1分子的检出限为6.5×10-15mol/L。

选用浓度1×10-8mol/L 的AFB1为目标分子,考察了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对AFB1分子SERS检测信号的均一性及重现性。在SERS 基底表面随机选取20 个检测点(在相同条件下制备4 个样品,每个样品上随机选取5 个点)采集拉曼信号,测试结果(图7(c))表明,每个测试点的拉曼信号峰及峰强度均未出现明显的差异。对每个SERS 谱图中1 592 cm-1处峰强进行统计,结果(图7(d))显示,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8.1%,检测信号峰强度波动较小。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CuO@Ag 碗状阵列作为SERS 基底保持了良好的结构完整性和成分均一性,对目标分子的SERS 检测信号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和重现性。

图7 (a)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对不同浓度AFB1溶液的SERS 谱图;
(b)AFB1在1 592 cm-1处拉曼信号峰强度与其对数浓度lgc 的函数关系及其线性拟合(红线);
(c)CuO@Ag 碗状阵列基底表面随机选取20 个测试点对AFB1分子(1.0×10-8 mol/L)检测的SERS 谱图;
(d)对(c)图中1 592 cm-1处拉曼信号峰强度分布Fig.7 (a)SERS spectra of AFB1 molecule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dsorbed on the CuO@Ag microbowl array substrate;
(b)the relationship plots of the Raman intensity (I)at 1 592 cm-1 as a function of logarithmic concentration (lgc)of AFB1 and their linear fits(Red line);(c)20 points randomly selected SERS spectra from the SERS detection of AFB1 molecules(1.0×10-8 mol/L)on CuO@Ag microbowl array substrate;
(d)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characteristic Raman pattern at 1 592 cm-1 from (c)

2.5 CuO@Ag 碗状阵列基底的可循环使用性能

首先考察了CuO@Ag 碗状阵列基底的光催化活性。如图8(a)所示,当初始浓度为1×10-8mol/L的AFB1吸附到CuO@Ag 碗状阵列基底表面,能够呈现出明显的SERS 特征峰;
随着持续的可见光光照,AFB1分子逐渐被分解,其特征峰强度持续降低;
当可见光光照30 min 后,拉曼光谱几乎无法检测到AFB1分子的存在,其特征峰强度几乎为零。上述结果表明,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能够有效实现基材表面的自清洁,与文献[19,22]结论一致。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具有光催化降解活性主要是由于在可见光光照条件下,CuO 表面被激发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可以进一步与环境中的O2和H2O 分子发生反应生成高活性物质,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19],从而光催化降解吸附在其表面的AFB1分子,实现自清洁。

利用这种自清洁效应,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可以实现可循环SERS 检测目标分子。其次考察了CuO@Ag 碗状阵列基底的可循环使用性能。

如 图8(b)(c)所示,将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对AFB1(1×10-8mol/L)进行5 次循环SERS 检测,发现随着检测次数的增加,AFB1分子的拉曼特征峰强度略有下降,第5 次SERS 检测时特征峰强度相比于第1 次下降了约20%。上述实验结果表明,CuO@Ag 碗状阵列基底不仅具有自清洁性能,还具有可循环SERS 检测性能,可以实现目标分子可循环SERS 检测。

图8 (a)CuO@Ag 碗状阵列基底在可见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AFB1(1×10-8 mol/L)所对应的SERS 谱图;
(b)可见光照射前(黑线)后(红线)AFB1的SERS 谱图;
(c)5 次循环SERS 检测AFB1在1 592 cm-1处拉曼信号峰强度变化Fig.8 (a)SERS spectra of AFB1 molecules(1×10-8 mol/L)on the CuO@Ag microbowl array substrate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b)SERS spectra of AFB1 molecules before(black lines)and after(red lines)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c)the corresponding average Raman intensity at 1 592 cm-1 after five SERS detection cycles of AFB1

本文以CuO@Ag 碗状阵列为SERS 活性基底,建立了可循环SERS 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新方法。通过研究发现,CuO@Ag 碗状阵列基底能够对AFB1实现快速、灵敏、准确地检测分析。SERS 信号强度与AFB1的对数浓度在1×10-4~1×10-14mol/L 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I=2.84 lg[c/(mol/L)]+40.285),判定系数R2=0.900 0,检出限为6.5×10-15mol/L。而且,该CuO@Ag 碗状阵列SERS 基底具有自清洁能力,能够对吸附在其表面的AFB1分子进行光催化降解,实现可循环SERS检测。这种可循环SERS 检测方法快速、灵敏,还可以节约检测成本,可望用于食品中痕量黄曲霉毒素的分析。

猜你喜欢 铜箔拉曼微球 聚乙二醇对锂电铜箔组织性能的影响*铜业工程(2022年4期)2022-10-25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缓释微球制剂表征中的应用进展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22年2期)2022-07-08锂电铜箔站上“风口”中国有色金属(2022年3期)2022-03-09“宁王”上天,铜箔内卷商界(2022年2期)2022-02-16聚合物微球调剖剂流变性实验研究当代化工(2020年2期)2020-03-18PDP用压延铜箔表面黑化处理研究进展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年3期)2018-11-25基于微流控液滴形成技术的聚乙烯醇微球制备分析化学(2018年8期)2018-11-01基于聚多巴胺磁性纳米微球的洛美沙星适配体筛选研究分析化学(2017年12期)2017-12-25吹奏千年的巴拉曼新疆人文地理(2016年9期)2016-05-14看不见的目标谁也无法击中意林·少年版(2009年15期)2009-07-09

推荐访问:黄曲霉 阵列 毒素